李 非, 黃春忠
《壇經(jīng)》探釋:從心性本體到心行實踐*
——基于“不二”的雙重釋義
李非, 黃春忠
摘要:“不二”是始終貫穿《壇經(jīng)》的核心方法。《壇經(jīng)》新禪學(xué)體系以心性本體為理論根據(jù),以心行實踐為修行原則,構(gòu)建了與傳統(tǒng)佛教迥異的頓悟禪法。長久以來,“不二”作為佛教固有的把握中道實相的認(rèn)知方法偏重否定性詮釋,在經(jīng)典解讀時忽視了“不二”的雙重釋義,即存在“兼?zhèn)鋬啥恕钡目隙ㄐ栽忈屌c“雙譴兩邊”的否定性詮釋?!秹?jīng)》構(gòu)建新禪學(xué)體系的核心方法是“不二”法,但從心性本體到心行實踐,“不二”卻表現(xiàn)為兩種不同釋義:在心性本體理論部分,“不二”是為肯定性“兼?zhèn)鋬啥恕钡闹械缹嵪嘣忈?,體現(xiàn)為自性真如本體;而在心行實踐原則部分,“不二”則表現(xiàn)為否定性“雙譴兩邊”的中道實相詮釋,體現(xiàn)為般若無分別智。因此,《壇經(jīng)》旨?xì)w是為基于自性般若的心靈解脫之道,慧能禪法正是基于自性本體與般若智慧的絕妙融合,從而實現(xiàn)了從心性本體通往心行實踐的解脫道路。
關(guān)鍵詞:《壇經(jīng)》; 慧能; 不二; 心性本體; 心行實踐
《壇經(jīng)》是記錄慧能(638—713)禪法及其事跡的漢傳佛教典籍,因其革命性教義及深刻的后世影響而被尊稱為經(jīng)。關(guān)于《壇經(jīng)》作者之議辨雖迄今為止尚無定論*盡管20世紀(jì)初胡適曾提出異議,認(rèn)為神會為《壇經(jīng)》作者,但這種看法顯然為一家之言(參見胡適:《荷澤大師神會傳》,原載《胡適文存》第4集第2卷,上海:亞東圖書館,1930年,第50—56頁;另參見楊曾文校寫:《敦煌新本六祖壇經(jīn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96—197頁)。,但《壇經(jīng)》文本作為慧能禪法思想最重要的典籍,已得到學(xué)術(shù)界認(rèn)可?!秹?jīng)》版本甚多,《景德傳燈錄》卷28記載:“南方宗旨,把他壇經(jīng)改換,添糅鄙譚削除圣意惑亂后徒。”*[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28《南陽慧忠國師語》,[日]高楠順次郎、渡邊海旭主編:《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51冊,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24—1934年,第438頁上。后世《壇經(jīng)》編輯者總是會按照自己的觀點乃至宗派需要而對前版本進(jìn)行增補(bǔ)或刪減,據(jù)楊曾文先生整理出的《壇經(jīng)》版本多達(dá)近三十種*詳見楊曾文、[日]鐮田茂雄編:《中日佛教學(xué)術(shù)會議論文集(1985—199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97年,第104頁。。如此改編,《壇經(jīng)》的不同版本必然呈現(xiàn)差異?!秹?jīng)》版本雖多,但有獨立價值的只有四個:唐法海本(亦稱敦煌本)、晚唐(或初宋)惠昕本、北宋契嵩本(亦稱曹溪原本)及元宗寶本。法海本時間最早、字?jǐn)?shù)最少,且文字古樸,基本沒有潤色編輯,最為接近《壇經(jīng)》原貌。相比法海本《壇經(jīng)》,作為記載慧能生平得法、傳法事跡的另一文獻(xiàn)典籍《曹溪大師別傳》只晚成幾十年;而后北宋契嵩本《壇經(jīng)》正是在法海本《壇經(jīng)》已有文本基礎(chǔ)上并融合《曹溪大師別傳》記載的慧能事跡合編而成;元宗寶本《壇經(jīng)》為最晚出的通行本,主要于契嵩本上增潤而成,因其文字通暢淺易,成為流傳影響最廣的版本。四版本《壇經(jīng)》雖各有差異,但核心思想基本保持一致,都是圍繞慧能禪法之解脫道而展開敘述。但對于《壇經(jīng)》所展示的慧能禪法,一直有種爭議,即《壇經(jīng)》思想體系究竟是真如緣起還是性空緣起,抑或《壇經(jīng)》是屬有宗還是空宗。本文嘗試從“不二”的雙重釋義來詮釋《壇經(jīng)》,解析慧能禪法的解脫之道。
一、“不二”的雙重釋義
“不二”是始終貫穿《壇經(jīng)》慧能禪法體系的核心方法,準(zhǔn)確把握“不二”釋義對于準(zhǔn)確把握《壇經(jīng)》旨趣、體悟慧能禪法精神甚為關(guān)鍵*參見伍先林:《試論慧能〈壇經(jīng)〉的不二精神》,《佛學(xué)研究》2010年第19期,第242—258頁。?!安欢弊鳛榉鸾陶J(rèn)知中道實相的固有法門,由來已久,但“不二”并非佛教首創(chuàng)獨有。古印度婆羅門經(jīng)典《奧義書》已有關(guān)于“不二”之描述:“非內(nèi)覺,非外覺,非內(nèi)外俱覺,非知覺聚集,非智非非智……真元即自我識知之為獨也,凡表皆息,為安靜,福樂,不二。”*徐梵澄譯:《五十奧義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81年,第739頁?!安欢?不貳)也是先秦儒學(xué)的重要概念,并非舶來品,在印度佛教典籍傳入中土前已然存在。如《孟子·盡心上》云:“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349,34頁。《中庸》也有相關(guān)描述:“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349,34頁。《奧義書》的“不二”意在表達(dá)“梵我”一體,中國儒家傳統(tǒng)的“不二”側(cè)重體現(xiàn)心真意誠。就佛學(xué)而言,“不二”主要作為通往中道實相的核心法門,于各佛學(xué)典籍尤為常見。
“不二”雖意蘊(yùn)豐富*“不二”有三個含義:沒有兩樣,相同;不變心,專一;無雙,絕對惟一(詳見羅竹風(fēng)編:《漢語大詞典》卷1,漢語大辭典出版社,1986年,第395頁)。另,據(jù)丁福?!斗饘W(xué)大辭典》,“不二”意指一實之理,如如平等,而無彼此之別;據(jù)釋星云《佛光大辭典》,“不二”又作無二、離兩邊,指對一切現(xiàn)象應(yīng)無分別,或超越各種區(qū)別;據(jù)陳義孝《佛學(xué)常見辭匯》,“不二”指如如平等而無彼此分別的一實相法。,但作為佛教詮釋中道實相之核心法門,可歸納為否定性與肯定性的雙重釋義*日本佛學(xué)者大鹿實秋認(rèn)為“不二”較全面的解釋有三層含義:相對二者平等無差別;不偏取相對二者的任何一個;絕對惟一。其中“相對二者平等無差別”是基于中道平等看待現(xiàn)象的二邊,故相對的兩邊無差別?!安黄∠鄬Χ叩娜魏我粋€”主要體現(xiàn)為對二邊的否定,通過這種遮詮式否定消除了一切世間、出世間諸法,表達(dá)了佛教“無我”而實現(xiàn)對一切諸法自性的否定。“絕對惟一”則表現(xiàn)為超越相對現(xiàn)象的絕對惟一本體性存在,此“不二”與真如、法性異名同義,亦即如來藏之含義。但第三個含義“絕對惟一”可分別納入第一、二個含義之中,因此也可說“不二”實有兩層含義。參見[日]大鹿實秋:《維摩經(jīng)的神秘思想》,《印度古典研究》VI,1984年,第241—251頁。:
(一)“不二”作為否定性“雙譴二邊”的中道實相詮釋
否定性“雙遣二邊”釋義,是對現(xiàn)象界各種矛盾對立二邊給予完全否定,體現(xiàn)為般若空觀之“無分別智”而彰顯“無所得”中道實相境界。如中觀學(xué)派龍樹《中論》中的八不思想“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印度]龍樹:《中論》卷1《觀因緣品》,《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30冊,第1頁中。,就是借對四種對立“二邊”的否定,而實現(xiàn)對一切諸法自性的否定而體現(xiàn)中道。又如吉藏的《大乘玄論》解釋涅槃佛性時說:“佛性者,名第一義空……即不見空除空,不見不空除不空,除智又除不智。遠(yuǎn)離二邊,名圣中道?!?[隋]吉藏:《大乘玄論》卷3,《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5冊,第37頁中。這是明顯以否定性“不二”詮釋中道實相。另《阿含經(jīng)》也主要以“雙譴兩邊”來詮釋其“不二”意蘊(yùn):
世人顛倒,依于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于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于二邊,說于中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jīng)》卷10,《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2冊,第66頁下,第67頁上。
可見《阿含經(jīng)》的“不二”思想基于遠(yuǎn)離“無見”“有見”之顛倒二邊,雙譴有無,說于中道,是為“不二”之否定性詮釋。
(二)“不二”作為肯定性“兼?zhèn)鋬啥恕钡闹械缹嵪嘣忈?/p>
肯定性“兼?zhèn)鋬啥恕贬屃x,是超越對立、兼容兩端,由此建立“絕對惟一”的真如實相本體,進(jìn)而在真如實相上建立“無差別”觀念,對現(xiàn)象界妙用給予充分肯定。如《大乘義章》所謂“一實之理妙寂離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云不二”*[東晉]慧遠(yuǎn):《大乘義章》卷1,《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5冊,第481頁中。,又如瑜伽行派經(jīng)論《瑜伽師地論》說:“法相所攝真實性事,是名無二?!?[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卷36,《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30冊,第487頁上。以上“不二”皆為肯定性“兼?zhèn)鋬啥恕钡恼嫒鐚嵪嘀x異名?!洞蟪似鹦耪摗穭t由“二邊”的平等一味,直接推證出真如具有種種功德:
問曰:上說真如其體平等離一切相,云何復(fù)說體有如是種種功德?答曰:雖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義云何,以無分別離分別相,是故無二。*[印度]馬鳴著,[南梁]真諦譯:《大乘起信論》,《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32冊,第579頁上。
由此可知,它在“無二”真如的無差別觀念上充分肯定了功德妙用。以上同為“不二”,且皆為詮釋中道實相之方法,但卻存在否定或肯定的雙重釋義。有些經(jīng)典偏重否定性釋義,而有些偏重肯定性釋義,當(dāng)然也有雙重釋義兼而有之的*有些經(jīng)典偏重否定性詮釋,如《阿含經(jīng)》《般若經(jīng)》等;有些經(jīng)典偏重肯定性詮釋,如《涅槃經(jīng)》《勝鬘經(jīng)》等;也有雙重詮釋兼有的,如深得士人歡喜的《維摩詰經(jīng)》(參見張利文:《論“不二”思想在佛教經(jīng)論中的演進(jìn)》,《安徽大學(xué)學(xué)報》2011年第3期,第29—36頁)。對此宜另文專門討論。。
《壇經(jīng)》高度重視“不二”的運(yùn)用,從慧能最后傳法囑托時言“吾教汝說法不失本宗,舉科法門動三十六對,出沒即離兩邊,說一切法莫離于性相”*[唐]法海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43頁中。,可看出“不二”事關(guān)南宗宗旨。但《壇經(jīng)》出現(xiàn)“不二”文本之處并不多見,其中法海本只有一處;宗寶本有兩處,其一為《行由第一》慧能與印宗的對話中,其二為《宣詔第九》唐朝詔獎慧能的旨諭里*詳見[唐]法海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38頁中。另詳見[元]宗寶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49頁下、第360頁中。?!安欢笔欠穸ㄐ葬屃x還是肯定性釋義?這個問題對深化《壇經(jīng)》慧能禪法的研究頗具意義。
“不二”作為架構(gòu)《壇經(jīng)》體系的核心方法,體現(xiàn)在慧能整個禪法中,無論是心性本體理論依據(jù),還是心行實踐修行原則。下文主要引據(jù)法海本《壇經(jīng)》,同時參照宗寶本《壇經(jīng)》,運(yùn)用“不二”雙重釋義以詮析《壇經(jīng)》所展示的慧能禪法的心靈解脫之道。
二、心性本體“不二”
結(jié)合諸版本《壇經(jīng)》以及惠昕、郎簡、契嵩、宗寶等再編《壇經(jīng)》時所寫之序,另參據(jù)唐文人王維、劉禹錫、柳宗元等所作慧能之碑銘*詳見郭朋:《壇經(jīng)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147、148、150、156、141、144、146頁。,可知在整個慧能新禪學(xué)體系中,自性是為關(guān)鍵的核心詞匯*據(jù)《壇經(jīng)》文本頻次分析結(jié)果:法海本出現(xiàn)“自性”55次,“自心”13次,“本性”13次,“本心”9次,“佛性”6次(參見[唐]法海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2007號經(jīng));宗寶本出現(xiàn)“自性”104次,“自心”32次,“本性”25次,“本心”18次,“佛性”20次(參見[元]宗寶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2008號經(jīng))。??赡苡需b于此,相比法海本《壇經(jīng)》,契嵩本及其后之宗寶本《壇經(jīng)》在慧能得法情節(jié)中,新增了一段文字:
至“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xué)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元]宗寶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行由第一》,《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49頁上。
新添文字的目的在于強(qiáng)化突出自性在慧能禪法中的地位,并斷言慧能得法之時所悟之內(nèi)容就是自性。這段話可以說是契嵩和宗寶對《壇經(jīng)》慧能禪法心性本體所做之概括及綱要性的描述。
自性就是眾生的自心本性,“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元]宗寶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般若第二》,《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50頁上。,因此眾生的本性也就是佛性。這是慧能新禪法心性本體論精華之一,將佛性與眾生自心本性融合為一,“心佛無二”*師云:“汝心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異?!?[唐]裴休編:《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85頁中),佛性普遍平等地存在于人心之中?;勰艹醯近S梅拜見五祖時應(yīng)答“人即有南北,佛性即無南北”*[唐]法海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37頁中。,當(dāng)即認(rèn)定“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12冊,第407頁中。,眾生皆可成佛,只要能體悟自心本性即可成佛?!胺鹗亲孕宰?,莫向身外求,自性迷佛即眾生,自性悟眾生即是佛”*[唐]法海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41,341,343頁。,可見慧能高度重視了知自性對于成佛的關(guān)鍵性作用,“若欲覓佛,但識佛心眾生即能識佛,即緣有眾生,離眾生無佛心”*[唐]法海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44頁下。因《大正藏》有錯別字,另參敦煌本《壇經(jīng)》第52節(jié),石峻編:《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第2卷第4冊,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28頁。?!秹?jīng)》在“即心即佛”思想統(tǒng)攝轉(zhuǎn)化下,眾生自性本心被賦予了佛性,于是慧能創(chuàng)造性地建立起以眾生自性為本體的新禪學(xué)思想。
為了進(jìn)一步說明自性的本體作用,慧能闡述“西方凈土”時有個關(guān)于自性與眾生個體身心關(guān)系的精妙譬喻:
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身即是城門,外有六門,內(nèi)有意門,心即是地,性即是王,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壞。*[唐]法海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41,341,343頁。
慧能把眾生個體有形色身譬喻為一座城池,而眾生個體之心則是城市的土地,自性就是這片土地之王,這座城池的最高主宰。在慧能看來,自性是眾生身心生命的根本,自性決定身心如何發(fā)生作用,自性存在于身心中,身心發(fā)揮作用,自性離開身心,則身心壞滅。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自性是眾生個體身心、生命的本源主體,是眾生生命的源頭和原動力。宗寶本《壇經(jīng)》更是多次出現(xiàn)“真如本性”*[元]宗寶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定慧第四》,《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53頁中。同參[唐]法海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38頁下。,由此得知慧能禪法里的自性本心即為真如本體。法海本《壇經(jīng)》中,自性也是含藏識:“自性含萬法,名為含藏識,思量即轉(zhuǎn)識,生六識,出六門,六塵是?!?[唐]法海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41,341,343頁?;勰芩灾孕约仁钦嫒?,也是含藏識,又是眾生自性本心,可見自性與真如是合二為一的。“心佛無二”融合后的自性本體,也就是慧能禪法中的真如實相之特稱。
自性既然作為眾生生命的本源和原動力,那應(yīng)該是一個精神實體??伞秹?jīng)》文本還有關(guān)于自性的另類表述,主要體現(xiàn)為自性本心猶如虛空,“性含萬法……由如虛空”*[唐]法海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39頁下—340頁上。,“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盡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fù)如是”*[唐]法海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39頁下。。自性雖然沒有實體性,但兼容萬物。自性性空,無法可得卻又融含一切,主要是因為“本性自有般若之智”,即眾生自性本有般若性空智慧,“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元]宗寶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般若第二》,《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50頁下、中。。慧能禪法是基于自性般若而產(chǎn)生空性智慧的?;勰苷J(rèn)為:
我此法門從八萬四千智惠,何以故?為世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般若常在,不離自性。*[唐]法海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40頁上。因大正藏有遺漏字,另參敦煌本《壇經(jīng)》第27節(jié),石峻編:《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第2卷第4冊,第14頁。
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yīng)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元]宗寶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般若第二》,《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50頁中。
慧能禪法主張般若是自性本來具有的智慧,由此,《壇經(jīng)》完成了自性本體與般若智慧的融合,或可稱之為自性般若本體。自性是真如之本體,可自性也是般若之虛空。自性真如本體與般若性空智慧的融合是慧能禪法的又一次升華,成為慧能禪法心性本體論的基石及其心行實踐論之依據(jù)。
慧能這種超越對立、兼?zhèn)鋬啥说娜诤纤枷胝恰安欢弊鳛榭隙ㄐ浴凹鎮(zhèn)鋬啥恕钡闹械缹嵪嘣忈尩膽?yīng)用,并將這一“不二”的肯定性詮釋貫徹到涉及心性本體的眾多語句,如“善惡雖殊,本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為實性”*[元]宗寶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懺悔第六》,《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54,349,342頁。,又如宗寶本《壇經(jīng)》慧能與印宗探討黃梅禪法時言:
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yùn)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dá),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元]宗寶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懺悔第六》,《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54,349,342頁。
自性本體超越善惡、常無常、蘊(yùn)界等所有對待兩端的對立?!盁o二之性,即是佛性”,“不二”的自性本體,作為慧能禪法的心性本體而言,無疑當(dāng)作為肯定性的最高存在,一如鈴木大拙所形容的“永恒的深淵”*[日]鈴木大拙:《禪是什么》,東京:角川書店,1965年,第11頁。。《六祖能禪師碑銘》言及慧能禪法為“定無所入,慧無所依,大身過于十方,本覺超于三世。根塵不滅,非色滅空;行愿無成,即凡成圣。舉足舉手,長在道場;是心是情,同歸性?!?詳見郭朋:《壇經(jīng)校釋》,第142頁。另參《全唐文》卷327《六祖能禪師碑銘》,[唐]董誥編:《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465頁。,其中的“大身過于十方”顯示慧能禪法思想中自性法身超越了空間的局限,而“本覺超于三世”則表明自性本體超越了時間的局限,是永恒的。從這點上看,王維對《壇經(jīng)》慧能本體思想也是持“肯定”態(tài)度的。
三、心行實踐“不二”
在佛教史上,與慣常的他力念佛、外求凈土不同的是,慧能高度發(fā)展了反省內(nèi)求的心行實踐道路,促使佛教修行展開變革性心行實踐,一切都?xì)w結(jié)到自性本心,讓這種內(nèi)向性傾向一以貫之,最為徹底。因為一切法都在自性本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唐]法海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41,338,338頁。,凈土即是自性清凈心,所以慧能極力提倡心行實踐必須是自我覺醒式的自性自度。若修行者要獲得心靈的拯救,抑或精神的解脫,只能依靠修行者自身覺悟,而無法依賴于其他外在的東西。
在具體的心行實踐中,慧能自性三身佛思想是修行的基本原理和指導(dǎo)原則。在慧能禪法思想里,自性三身原本是一身,報身化身源自于自性法身,自性法身在化身中流露和呈現(xiàn),而報身為法身與化身起溝通作用。法身佛融含一切法,化身佛顯現(xiàn)一切法,報身佛以無分別般若智認(rèn)識一切法:
何名圓滿報身?譬如一燈能除千年闇,一智能滅萬年愚。莫思向前,已過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圓明,自見本性。善惡雖殊,本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為實性。于實性中,不染善惡,此名圓滿報身佛。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惡盡。直至無上菩提,念念自見,不失本念,名為報身。*[元]宗寶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懺悔第六》,《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54頁下。
從報身佛思想的自性般若智來看,一切法都是性空而無分別的。從自性本體而言,善惡等同“不二”,即作為對立兩邊的善惡是一樣而無分別的。“自性起一念善”之“善”并非與惡相對立之善,而是消除對立兩邊、融合分別兩邊的絕對之“善”。自性報身就是能使這種消除對立、分別兩邊的無分別般若智慧保持不失、念念不忘的“善”念。
慧能禪法以自性三身不可分離為心行實踐的邏輯基礎(chǔ),從而把這種超越對立的無分別智及其“不二”法落實到所有宗教實踐中。其中“定惠體一不二”*[唐]法海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41,338,338頁。是最突出的體現(xiàn)。定與慧本質(zhì)上是不二的,是體與用的關(guān)系,慧能還借燈光體用相即譬喻“燈是光知(之)體,光是燈之用,即有二體無兩般。此定惠法,亦復(fù)如是”*[唐]法海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41,338,338頁。來例證定慧體用一如。定慧一體思想擴(kuò)大了禪定范圍,“一切無礙,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為坐,見本性不亂為禪”*[唐]法海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41,339,339,340頁。,故而“外離相即禪,內(nèi)不亂即定”*[唐]法海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41,339,339,340頁。。由于眾生自性清靜,故而無需外在努力修禪習(xí)定,因為著相修習(xí)無法體悟《壇經(jīng)》的自由之道。慧能多次批評北宗神秀“著心著凈”禪法,因為看心看靜執(zhí)著于不動的法相而修,依然還處于相對分別的二元論之中,而對還處于相對分別的人來說,是無法體知本來不動之自性的。慧能是從自性清靜本體的般若智慧發(fā)出批評的。在般若之無分別智看來,一切法都是性空而無分別的,一切法相如心、凈、不動等也都是不實的。
“定惠一體”是境智相應(yīng)的,無分別智與無分別境“不二”,只有真正達(dá)到定慧一體的無分別境,才能與作為自性本體般若之無分別智相應(yīng),若認(rèn)為定慧有先后之別就表明還有分別之心?!秹?jīng)》文本異常珍視自性般若智慧,“般若常在,不離自性”,“常行智惠,即名般若行”*[唐]法海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41,339,339,340頁。。慧能禪法反復(fù)強(qiáng)調(diào)自性般若的無分別智,將其作為心行實踐原則。宗寶本《壇經(jīng)》有這樣的描述:“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別,若以智慧照破煩惱者,此是二乘見解,羊鹿等機(jī),上智大根,悉不如是?!?[元]宗寶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宣詔第九》,《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60頁上。菩提性空,煩惱亦性空,煩惱即是菩提,兩者并無分別,故而煩惱并不與菩提對立。如果持依賴智慧以“照破”煩惱見解,即是把煩惱與智慧作為對立的兩端,則依舊沒有體認(rèn)到無分別之“不二”實相,即自性般若本體。
無住者,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續(xù),無有斷絕。若一念斷絕,法身即是離色身。念念時中,于一切法上無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縛。于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以無念住為本。*[唐]法海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38頁下。
這是說自性本體是念念相續(xù)而不斷絕的,此念即自性般若之正念。值得注意的是在般若系經(jīng)典中,“無住”是為般若性空智慧的外在表現(xiàn),如《維摩詰經(jīng)》云:“無住則無本,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14冊,第547頁下。無住是一切法性空緣起的本質(zhì),一切法都是性空無住的,但慧能禪法只是從自性般若心行層面來應(yīng)用般若空性之無分別智的,并沒有否定自性本體的意思。這可從宗寶本《壇經(jīng)》關(guān)于無住的描述中更清楚地看到:
無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間善惡好丑,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并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元]宗寶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定慧第四》,《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53頁上。
慧能對于“不二”之無分別智的應(yīng)用有一次總結(jié)性的集中表達(dá),于滅度前付囑教授門下南宗弟子傳法時若要不失本宗言須法門對示,“若有人問汝義,問有將無對,問無將有對,問凡以圣對,問圣以凡對,二道相因,生中道義”*[元]宗寶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付囑第十》,《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60頁下。,“言語與法相有十二對,內(nèi)外境有無五對,三身有三對,都合成三十六對法也。此三十六對法,解用通一切經(jīng),出入即離兩邊”*[唐]法海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43頁中—下。?;勰芤庾R到矛盾對立雙方存在不可分離的相互依存、轉(zhuǎn)化關(guān)系,并且這種矛盾對立不僅存在于語言法相、外境無情的自然界,而且也存在于人們的思想以及認(rèn)知領(lǐng)域。因此,慧能從心靈解脫的目的出發(fā),啟發(fā)人從對立兩端互相依存、轉(zhuǎn)化的關(guān)系中得出意識領(lǐng)域的矛盾對立兩端都是性空虛妄的認(rèn)知,從而消除矛盾兩端的對立,獲得中道實相的體認(rèn)。
從整體上看,慧能的心行實踐禪法高度發(fā)揚(yáng)了無分別智的作用,而這一無分別智是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勰軓陌闳粜钥账枷耄磸囊磺蟹ㄐ钥諄硐磺袑α?、差別,而這正是“不二”雙譴兩邊的否定性詮釋。《壇經(jīng)》在“真如自性”心性本體上融合大乘般若空宗的“不二”修行實踐方法,從而創(chuàng)造性地構(gòu)建了“頓悟見性”的心靈解脫禪法。
四、《壇經(jīng)》旨?xì)w
長久以來,慧能禪法思想究竟是真如緣起還是性空緣起,抑或?qū)倏兆谶€是有宗,學(xué)界辯論不休。諸方家皆以為空有有別,此是則彼非,彼是則此非*郭朋認(rèn)為:“《般若》‘空’宗,是《涅槃》一類經(jīng)典的佛性論思想,是分屬于性質(zhì)不同的兩種思想體系的,決不能把這兩者混同起來,如果把它們混同起來,那就等于混同空、有兩宗!”(參《序言》,郭朋:《壇經(jīng)校釋》,第6頁)。若為有宗,何以法海本《壇經(jīng)》慧能開宗明義即“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授無相戒”*[唐]法海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58頁上、中。,且后期禪宗師徒傳承時以般若系重要經(jīng)典《金剛經(jīng)》印心,甚至認(rèn)定慧能因聞《金剛經(jīng)》名句“應(yīng)無所住而生心”而開悟*郭朋認(rèn)為:“《般若》系的‘空’,是一種全稱否定,是一‘空’到底,沒有任何保留的?!薄啊赌鶚劇分v‘空’是有限制的,它所‘空’的,只是一些‘世俗’事物,至于‘佛性’(甚至佛、法、僧‘三寶’),則是‘常、樂、我、凈’,是‘不名為空’的?!?《序言》,郭朋:《壇經(jīng)校釋》,第4、5頁)?若為空宗,為何《壇經(jīng)》文本大量出現(xiàn)諸如“真如自性起念”“真性常自在”“自性含萬法,名含藏識”*[唐]法海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43頁中。等真如緣起的如來藏思想,以致徹讀后心靈深處每每增添自覺自信、自立自主的訴求及愿力?其實,此類“似乎矛盾”現(xiàn)象在佛陀所言說的經(jīng)典之中也能看到*《般若經(jīng)》四大假和合,《涅槃經(jīng)》眾生有佛性,二說似多相矛盾。然誠如湯用彤所言:“《般若》、《涅槃》,經(jīng)雖非一,理無二致?!栋闳簟菲瞥鈭?zhí)相,《涅槃》掃除八倒?!栋闳簟分谠彛匆员怼赌鶚劇分骐H。明乎《般若》實相義者,始可與言《涅槃》佛性義?!?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下,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451頁)。。然而,就中道實相而言,它始終“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邊,圓融無礙”,只要是自性流露出來的言句,就不會違于佛法。
《壇經(jīng)》在心性本體思想上為自性真如緣起論,而在心行實踐中則充分體現(xiàn)了般若性空之無分別智慧?;勰芏U法體系創(chuàng)新的關(guān)鍵之處正是在“不二”的雙重釋義下融合了如來藏思想與般若思想,正是自性真如本體與般若性空智慧的絕妙融合,成就了“自性般若行”的禪法理論。自性是“兼?zhèn)鋬啥恕钡男男员倔w,容藏萬物;般若是“雙譴兩邊”的無分別智,空觀萬有。由此,自性般若就是基于“兼?zhèn)鋬啥恕毙男员倔w的“雙譴兩邊”的無分別智,所以“自性起念,雖即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常自在”*[唐]法海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48冊,第338頁。,正是這樣實現(xiàn)了從心性本體到心行實踐的解脫道路。因此可以說,《壇經(jīng)》是為基于自性般若的心靈解脫之道。
【責(zé)任編輯:楊海文;責(zé)任校對:楊海文,許玉蘭】
中圖分類號:B946.5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0-9639(2015)05-0120-08
作者簡介:李非,中山大學(xué)管理學(xué)院教授(廣州 510275);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資助項目(11BJL063);教育部重大課題資助攻關(guān)項目(11JDZ023)
*收稿日期:2015—04—17
黃春忠,中山大學(xué)管理學(xué)院博士研究生(廣州 51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