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英++林蕓
摘要:基于PAD的探究式學習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一個重要策略。本文在基于PAD的探究式學習中運用了三個策略:細化小組協作設計、完善探究任務設計和多樣化評價方式,對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策略進行實證研究,研究的數據結果表明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有了一定的提高。
關鍵詞:學習主動性 PAD課堂 探究式學習
國外將平板電腦引入教育領域最早開始于2009年,主要集中在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在國內,2011年,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開展了NEC平板電腦教育應用研究項目?,F在PAD已經應用到很多的課堂教學中,本試驗是在PAD課堂中進行小學科學教學,小學科學課具有自身的學科特點,而PAD的引入能使其學習方式更加多樣化。試驗主要遵循WebQuset網絡探究學習原則,按照任務導言、任務說明、實施過程、支持資源、評價原則及作品展示等環(huán)節(jié)進行設計、實施和評價,在探究學習過程中,以學生為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試驗的對象和學科內容
本次試驗的對象是文山廣南縣八品小學四年級的29名學生,教學試驗的內容是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二章《新生命》,具體的情況如下。
(一)試驗對象的基本情況
本次的試驗對象為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八品小學四年級的29名學生。學生的年齡在9歲到16歲,其中10到12歲的人數比較多,16歲的有一名學生,年齡的差距比較大,適齡入學的兒童比例占69%。學生的民族主要是漢族、苗族和壯族,其中少數民族占51.7%。學生的性別情況是女生有8名,其余21名都是男生。
(二)學科內容
本次試驗選擇的是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二章《新生命》,主要的內容包括:對新生命的感悟,認識植物各部分的結構,認識花的結構,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單性花和雙性花。
二、策略
(一)細化小組協作設計
在小組協作的過程中,總是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不是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不能發(fā)揮每個學生的作用等。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教師盡可能地細化小組協作設計,發(fā)揮小組中每一位成員的作用。
比如在教學“花的結構”時,教師課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先讓學生自己通過網絡來查找油菜花的結構特點,然后進行實物解剖驗證,讓學生觀察自己解剖的結果和網上查找的是否一致。要求學生分組完成任務,每五名學生為一組,讓各個小組成員協作完成。在分組的時候,依據學生的性別、口語表達及PAD操作能力等因素進行差異組合,并由各個小組自主推選一名學生為小組長。接著進行協作的細化分工,每名學生都要根據自己的特長和喜好進行角色選擇,本次研究中根據實際情況把角色設定為了計時員、記錄員、匯報員、資料搜集員、資料整理員和監(jiān)督員,工作內容較少的學生可以承擔多個角色,最后由組長填寫分工表。分工細致、具體,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任務,這就給評價提供了依據。
(二)完善探究任務設計
如果任務布置得空泛,學生無法理解要做什么,這樣會出現三種情況:一是盲目地進行;二是無法全部完成任務;三是不做任務。所以在設計任務的時候要細化、飽滿。
任務要貼近生活并且細化。在布置任務時,教師要考慮到當地的一些特產和少數民族文化,貼近生活,激起學生的興趣。教師可把一個大任務分解成若干個小任務,每一個小組發(fā)放一張任務表格,任務表中的每一條信息和資源均要注明信息的貢獻者,鼓勵學生多做貢獻,增加學生成就感,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協作精神。
任務的完成總結方式并不是單一的,學生可以用畫畫或者是文字的形式,利用PAD,甚至可以用拍照和電子展示的形式呈現任務成果。這樣,學生就不會因為信息技術能力的差異而受到限制,從而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完成和匯報任務。
(三)多樣化評價方式
試驗過程中通過對學生的訪談,我發(fā)現:評價指標學生難以認可;評價的指標太過籠統,沒有針對性;評價的過程中師生不能很好地進行溝通。所以,評價方式要多樣化,不應只是教師點評,更要把學生放在主人翁的位置,讓學生做評價的主導。而在本次的試驗中,我主要用了三種評價方式:個人評價、組內評價、組間評價。在這樣的氛圍里,學生得到更多的表現和鍛煉機會,學習積極性、學習效率都有所提高。
1.個人評價
制作一張類似Webquest中的評價量表,根據任務的內容從多個方面進行設計。學生根據自己的表現,客觀地評價自己,不僅讓學生對自已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還讓他們養(yǎng)成了客觀對待自己的習慣。本次研究中根據實際情況評價表主要從參與討論、分工合作完成任務、搜集資料的豐富準確、信息陳述、表格填寫、繪畫展示、提出見解和分享展示幾個方面進行評價。
2.組內評價
本次試驗中采取了三個方面的評價:參與討論、貢獻信息、傾聽思考。在協作設計的時候,設置了一名監(jiān)督員,組內的評價主要由監(jiān)督員組織開展,同時組內的其他成員也可以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經過同意之后由監(jiān)督員進行打分評價。
3.組間評價
組間評價主要由教師來完成,根據每個小組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
三、試驗結果
在此次試驗中,對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進行了前后測(注:學生科學態(tài)度的測試量表采用臺灣師范大學龍麟如論文《國小學生對科學的態(tài)度與相關變項關系之研究》中設計的科學態(tài)度問卷,在定稿前,根據廣南小學生的具體情況,做了細微的調整)。科學態(tài)度問卷包括四個維度,分別是科學生涯、科學探究、科學學習和科學價值。
科學生涯:學生在今后的生活、擇業(yè)等方面對科學的態(tài)度。
科學探究:學生對科學學習中動手和自主探究活動的態(tài)度。
科學學習:學生在科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的主動性、學習的方式方法的態(tài)度。
科學價值:學生對科學能創(chuàng)造出的價值的態(tài)度。
運用PAD的科學課堂的探究式學習試驗,通過采用上述三種策略,從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來看,發(fā)生了一些變化(見文末表1:科學態(tài)度前后測均值統計)。
從表1中可以看出,科學態(tài)度的前后測對比,相對來說變化大的是科學價值(前后兩次測試的均值差為:1.172),其次是科學學習增加了0.421,其他兩項均值的變化都不大,但總體來說學生科學態(tài)度后測的分數比前測增加,學生對科學的態(tài)度變得更好。這就說明在此次的試驗中所采用的探究式學習方式和提高學生學
習主動性的策略起了一定的作用。
此外,我還對數據進行了獨立樣本t檢驗,在獨立樣本t檢驗的數據中科學學習和科學價值的sig<0.05,說明在科學學習和科學價值兩個維度,學生的前后測試顯示具有顯著差異,而科學學習和科學生涯則沒有發(fā)生太大的變化。其中,科學學習維度中包括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所提高,這一點在表1中也可以看出。
四、小結
在基于PAD的小學科學探究式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決定著學習的效果。在本次試驗中采用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三個策略:細化小組協作設計、完善探究任務設計和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從科學態(tài)度的前后測的數據對比分析得到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了一定的提高,這對以后運用PAD開展小學科學探究教學,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趙琪.基于平板電腦的移動學習資源設計研究[D].上海:華中師范大學,2012.
[2]虞潘琴.發(fā)揮學生學習主動性,促進教學有效開展[J].小學教學參考,2014(3).
作者簡介:
郭曉英,女,(1990.2-),漢族,碩士學歷,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教育、網絡教育。
注:白鳳翔 朱云東 (通訊作者)
學周刊·中旬刊2015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