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富華
(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
明代“和陶集”考略
鄧富華
(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
后代文人學者尊崇陶淵明的重要表現(xiàn)之一,就是不斷地庚和其詩文。對明代的“和陶集”進行全面梳理,共輯得“和陶集”31種,考其存佚,略作介紹。
陶淵明;明代;和陶集
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地位,被譽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詩開田園一派,對后世詩歌的發(fā)展影響甚大;其高潔的人格也為后世文人學者所激賞,備受推崇。后世文人崇陶尊陶的重要表現(xiàn)之一,就是不斷地庚和其詩文。目前學界還未對中國古代文人的“和陶集”有全面而系統(tǒng)的梳理,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也僅附錄了《和陶詩》九種?!昂吞占彪m然其中有部分已經(jīng)亡佚,但有些還存有序或跋,仍然可以考知其大致情況;有些即便集子不存,但個別篇章存于它書。筆者此次對明代的“和陶集”進行全面的梳理,不僅考其存佚,而且對那些已經(jīng)亡佚的“和陶集”盡可能地多方搜集相關材料,力求對之有較為具體的了解。茲錄于下:
桂彥良(1321—1387),名德偁,號清節(jié),浙江慈溪人。生平詳見明?王景《皇明故通奉大夫晉相府右傅桂公墓志銘并序》,載“其著作有《和陶集》、《春和集》、《清溪集》、《知足集》凡若干卷?!盵1]桂彥良的《和陶集》今已佚,朱彝尊《明詩綜》卷五、曹學佺《石倉歷代詩選》均收錄有桂彥良《和陶詩二首》,張豫章《四朝詩》收其《和陶》一首。今存謝肅《和陶詩集序》。
范文煥,字仲彰,號守拙子,明初浙江上虞人。好學能文,博覽強記,少從桂彥良受《詩經(jīng)》,欲有為于世,值元季衰亂不遂。嘗游齊、魯、燕、趙,訪古人遺跡,登覽吟嘯。生平詳見王直《范仲彰墓志銘》,載其著有《北游集》二卷、《和陶詩》二卷、《歸田稿》二卷。今《和陶詩》未見傳。
童冀(1324—?),字中州,浙江金華人,元末明初詩人,著有《尚絅齋集》。童冀的和陶詩,有前后兩部?,F(xiàn)存《后和陶詩》由姚廣孝洪武二十五年(1392)楷書,紙本,縱22.2厘米、橫357.1厘米,故宮博物院藏[2]107。莫友芝《郘亭書畫經(jīng)眼錄》過錄了全文,童冀在《后和陶詩》自序中云:“余往年嘗一和陶靖節(jié)詩,俛仰垂四十年,浮云世事,何所蔑有?及來河朔,觸事感懷,間用其韻。積日既久,辭無詮次,因裒而目之曰《后和陶詩》。然余前所和者,多因其事而寓己意,今所和者,第用其韻,不復用其事云。”其前后和陶詩是有著很大的不同,《后和陶詩》作于北平,據(jù)姚廣孝云:“前和者,金華蘇先生平仲書,后和者,先生與余同客于燕,而欲余書。余于先生之作而甚愛之,不容不書也。遂拭老眼,勉錄于簡?!盵3]390-391蘇伯衡所書童冀和陶詩現(xiàn)已不存。姚廣孝所書《后和陶詩》共99首,其中絕大多數(shù)不見于《尚絅齋集》,錢謙益《列朝詩集》也僅錄20首。而《列朝詩集》還載有《讀山海經(jīng)》二首、《雜詩》二首,當屬《前和陶詩》,也不見于《尚絅齋集》。
孫蕡(1338—1393),字仲衍,廣東順德人?!澳蠄@五先生”之一。洪武三年(1370)舉于鄉(xiāng),先后任工部織染局使、虹縣主簿、翰林院典籍、平原縣主簿、蘇州府經(jīng)歷。后因嘗為藍玉題畫,論死。蕡博學工詩文,詩風清圓流麗,自言“平生愛殺陶彭澤”。明?黃佐《廣州人物傳》卷十二載其有《和陶集》一卷。其《和陶集》已不存。
張泐,字文伯。句容人。其《和陶集》已不存,僅有宋濂《題張泐和陶詩》云:
陶靖節(jié)詩如展禽仕魯,三仕三止,處之沖然,出言制行,不求甚異于俗而動合于道。蓋和而節(jié),質(zhì)而文,風雅之亞也。他人效之者雖眾,然樂澹泊則蕩而馳慕,平易則野而穢。惟蘇子瞻兄弟以雄邁之材,氣勢可與之相敵,然其辭旨則亦遠矣。豈不誠難乎哉?今之和陶者,余嘗見數(shù)家,最后見句容張泐文伯自《九日閑居》以下皆和之,至《詠荊軻》而止。諸四言及《形》、《神釋》、《桃源》等什則不和,恐難繼也。文伯產(chǎn)江淮間,喪亂之余,獨致力學問以追古之作者,其亦有志者哉。[4]
張洪,字宗海,號立庵,常熟人。洪武二十三年以明經(jīng)除靖江王府教授。永樂元年升行人,奉使日本,復使吐蕃。洪熙元年,擢翰林院修撰。宣德元年,同修仁宗實錄,五年致仕。年八十四卒。標格奇古,為文章舉動風生,下筆千言立就?!叮尉福┏J炜h志》卷八載其有《和陶詩》集,生平詳見瞿汝稷《明翰林院編修止庵張先生墓碑》。今《和陶詩》未見傳。
陳贄(1392—1466),字惟成,號蒙軒,本余姚人,后徙居錢塘。洪武間以薦授杭州府學訓導,秩滿,擢翰林院待詔,進博士,后升廣東布政司左參議,景泰癸酉(1453)遷太常少卿,天順丁丑(1457)疏乞歸,不許,越三年再請始得休致。過庭訓《本朝分省人物考》卷四十九載其“所著有《自娛稿》、《容臺稿》、《薇垣稿》、《撫安錄》、《歸田稿》凡若干卷,藏于家。其《和陶詩》、《唐音》及《西湖百詠》梓行于世?!盵5]324其《和陶詩》今未見傳。
包文舉,字仕登,松陽人。從王西山先生受《尚書》,得聞性命道德之學。洪武中為國子助教,升齊府長史。《(萬歷)栝蒼匯紀》卷十二載其所著有《兩庵》、《和陶》、《璧水》、《海岱》等集。其《和陶》集今未見傳。
莫維賢,字景行,杭州人。洪武三年任杭州府學訓導。好學能詩,雅尚標致,筑別業(yè)于靈隱、天竺間,繞屋栽杏,號曰杏園。日與騷人墨客游詠其中,列二十一題,時人比之輞川?!叮ㄈf歷)杭州府志》卷五十三載其有《和陶集》、《廣莫子稿》?!逗吞占方裎匆妭?。
李賢(1408—1467),字原德,鄧州人。宣德八年成進士。程敏正《光祿大夫柱國少保吏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贈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謚文達李公行狀》載其“詩沖澹溫厚,有《和陶詩》二卷、《和杜詩》一卷?!盵6]今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古穰集》卷二十三、二十四為和陶詩,共160首。
林淳,字廷實,號樸齋,福州人。景泰七年中鄉(xiāng)舉,授鄱陽教諭。其《和陶集》已不可見,存趙廷松《刻和陶集》云:“樸齋翁休居二十年,悉意著述,既集《韻考》,復和陶詩,灑然風塵之表。予讀《和陶集》慨焉!夫靖節(jié)憤世,欲潔其身,故自放于丘園,托詞寓意,談者類稱其平淡,獨晦翁云詠荊軻露出本相,此語庶幾哉!翁厭仕宦,退息林皋,近似陶公者,然于世無所憤,故其為辭,直而暢,達而和,不歆不援,得古人遺意,而遭時之坦過之。嘻!古今人不同,各適其趁已矣!翁有子鈍齋文奎,孫白泉、志麟,俱以文獻顯于時。白泉刻茲集,懼久湮也。于戲!靖節(jié)五嗣無聞,常飲嘆自賦。末歸之天,若翁之有子有孫,世德之美又過之?!盵7]311
周詔,字希正,號坦率道人,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以成化十六年庚子鄉(xiāng)薦為嘉祥教諭,九載考績?nèi)刖?,選為興府伴讀。卒于官,贈禮部右侍郞。生平詳見顧璘《太常寺卿贈禮部右侍郎長洲周公詔傳》?!叮ㄍ危┨K州府志》卷一百三十七載其曾著有《歸吳集》、《和陶集》、《達意集》?!逗吞赵娂番F(xiàn)存明正德八年(1513)周璧刊本,藏臺灣國家圖書館,卷首有沈文華序,卷末周璧跋。朱彝尊《明詩綜》卷三十錄其《飲酒和陶》一首。
張時泰,字吉甫,號西州,上海人。弘治初以歲貢授秀水訓導,性豪放,澹于仕進,秩滿即告歸。以詩酒自娛,與錢鶴灘、曹定庵、柔民懌諸人相倡和?!叮螒c)松江府志》卷五十二載所著有《史記管吟》、《和陶詩》、《續(xù)資治通鑒綱目廣義》十七卷。其《和陶詩》今未見傳。
陳良謨(1482—1572),字中夫,號楝塘,安吉人。生甫十月喪父,母都氏育之。正德十二年(1517)進士,歷官禮部儀制司郎中、貴州布政使司右參政。所著有《天目山房集》、《和陶小稿》、《見聞紀訓》等書,其詩文溫醇典雅。生平詳見王世貞《明故太中大夫貴州布政使司右參政致仕楝塘陳公墓表》。《和陶小稿》一卷,現(xiàn)有明嘉靖四十四年陳氏天目山房刻本,藏國家圖書館。卷首有《和陶詩小引》自序,末有王敬臣跋。
葉夔,字司韶,武進人。以粹學古道為學者師,稱古心先生,晚更號存齋。正德末歲貢,授汝陽司訓,既而嘉靖帝登極議大禮,夔亦有繼統(tǒng)不繼嗣之說。為文必關世教,詩和平不事雕飾。生平詳見毛憲《汝陽縣學訓導古心先生葉公行狀》,所著有《求志吟》、《北行錄》、《汝南稿》、《歸田錄》、《和陶集》。據(jù)《(光緒)武進陽湖縣志》卷二十八其《求志吟》、《北行錄》、《汝南稿》、《歸田錄》、《和陶集》已佚??梢?,《和陶集》早已亡佚。
謝承祐,字德順,號復初山人,海陽人。今有明嘉靖二十二年江都錢良佐刊本,題為《復初山人和陶集》,藏臺灣國家圖書館。有盛若樹、盧彥序,張紹、王臣、錢良佐跋。
嚴大節(jié),字厚溪,湖州人,嘉靖間貢生?!叮ü饩w)歸安縣志》卷二十載其有《和陶詩》一卷。今未見傳。生平事跡詳見《(雍正)浙江通志》卷一百九十、《(同治)湖州府志》卷七十七。
桑介(1486—1557),字于石,號白崖,晚號心瀹,常熟人。嘉靖壬辰舉人。邵圭潔《滋陽尹白崖桑先生行狀》載其“作《和陶集》凡二卷?!盵8]495今《和陶集》已佚,存瞿景淳與邵圭潔所作序。瞿景淳《白崖先生和陶集序》云:“自唐以來詩家多效陶體,夫不得其意而徒體之效,正使似之,亦猶優(yōu)孟之效叔敖,君子以為未也,況未必似也。余故讀先生之和篇,嘉其勇退有似而文辭不與存焉。今先生子多博雅,且將匯進以鳴國家之盛,則又不徒以勇退教子孫。余謂先生之善學陶也?!盵9]551邵圭潔《白崖先生和陶集序》則云:“和陶詩者無慮數(shù)十輩,顧其性情志操與翁不相似,是以其詩多牽合補綴,識者非之。以今觀先生所和詩,渾厚而平,不浮以靡,恬淡而質(zhì),不藻以葩,何先生之得于陶者如此其深哉!”[10]475
吳景輝,浙江上虞人,舉進士,授太和縣儒學訓導,擢德安知縣。在德安作慕陶軒,因號慕陶子,以和陶詩以為樂。其《和陶詩》今未見傳,僅存周瑛《和陶詩序》,云:“其所和詩,如處士入城市,博衣緩帶,闊歩徐行,不與輕猿子爭便捷態(tài);又如野人食糲飯草蔬,清香迸牙頰而無腥膻氣;又如抱古琴彈于通衢,趣遠聲希,人無聽者?!盵11]751
杜漸,字晉夫,番禺汀根人。年三十舉嘉靖辛酉鄉(xiāng)薦,初仕靖州學正,尋擢江華令。歸而蕭然三徑,食無魚,出無車,與學士大夫結(jié)社于城南五仙觀,以齒德為社中祭酒,鄉(xiāng)里爭慕其清節(jié)。數(shù)為當?shù)涝煺垼ぶx絶。三舉鄉(xiāng)飲,皆以病辭。所著有《南歸續(xù)稿》等十余種,最長于集古,其《樓居雜興》百四十余篇,《宦況》二十八章,為時傳誦,年九十卒。生平見《(乾隆)番禺縣志》卷十五?!叮ㄍ危┓h志》卷二十七著錄其有《和陶稿》,今未見傳。
周履靖(1542—1625),字逸之,浙江嘉興人。自號梅顛道人,又號梅墟、梅墟山人、茹草生、梅塢居士、螺冠子。周履靖的《五柳賡歌》,先錄陶淵明詩文,然后將和作列于陶作之后,逐篇和之。今有夷門廣牘叢書本,共四卷,卷首茅坤、劉鳳、張獻翼、屠隆、沈懋孝、黃洪憲序。
俞顯卿,字子如,號適軒,松江人。嘉靖四十年辛酉(1561)舉人,萬歷十一年(1583)進士,授刑部主事。家貧,鬻園以葬其親,士論高之。年五十四卒?!叮螒c)松江府志》卷七十二載其有《和陶詩》一卷,今未見傳。
沈朝煥(1558—1616),字伯含,別號太玄,自稱黃鶴山農(nóng),又稱綠笠翁,仁和泉漳(今屬余杭塘棲鎮(zhèn))人。萬歷二十年(1592)進士,授工部主事。知靖州,歷升四川按察僉事、福建布政參議,致仕歸。現(xiàn)存《沈伯含集》十三卷,有《和陶飲酒詩》一卷,藏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
王演疇,字孟箕,號震澤,彭澤人。萬歷二十年(1592)進士,任南京工部營繕司,升廣西桂林知府。博雅好學,書法尤工。《(同治)九江府志》卷四十七載其有《和陶集》,今《和陶集》不存,他對陶淵明及陶詩的推崇可從《孔陽王孫默存自娛序》中窺見一斑:“說詩者多推李龍門、杜襄陽、白香山、韋蘇州、蘇眉山,而最下惟江西體一派,然刪后無詩,乃續(xù)三百篇后者,獨推陶元亮,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歸去來山中,山中酒應熟’之句,若天籟自鳴,即諸名家窮工極力而不得?!盵12]654
許維新(1551—1628),字周翰,號繩齋,晚號葺翁,山東堂邑人。萬歷十七年(1589)進士。知澤州,入為戶部郎中,出知寧國府,尋調(diào)松江府,擢河東兵備道,歷右通政光祿寺卿,以疾乞歸,加戶部侍郎。卒,誥封都察院右都御史。文章高古有西京風力,尤工書,華亭陳繼儒稱其事事皆造第一,鄉(xiāng)黨后輩呼為許夫子。《許葺翁和陶詩》今未見傳,存盧世?所作序:“茲《和陶飲酒二十首》乃東郡許葺翁壯歲時作,翁自云終篇無一語相類,美哉!非達人大觀,誰肯下此虛心語?然字字從胸襟流出,全無一毫顧盻。人亦有言善學柳下惠莫如魯男子,以翁人品論之,陶而陶者也;以翁詩品論之,不陶而陶者也。余欣慕翁甚,為刻此詩于園居,既已發(fā)其端,又臆列之如此。”[13]473-474
周紹節(jié),字希允,號水亭,又號灌園居士,華亭人(今屬上海)。萬歷年間在世。《(嘉慶)松江府志》卷七十二載其有《和陶詩》集,今未見傳。明?何三畏《云間志略》卷二十四有《周文學水亭公傳》,云:“所著和陶詩二十首,真以玩世之心為岀世之語。彭澤有知,亦當冥契稱泉臺知己耳。公亦吾松一高隱士哉?!醇肮畔。嵫偃灰允乓??!盵14]857
胡繼先,漢州人(今四川廣漢),萬歷進士,三十五年知鄒縣,四十五年升南京戶部主事。徐乾學《傳是樓書目》載胡繼先“《樂中集》四卷,附《和陶集》?!盵15]888《和陶集》今未見傳。
黃淳耀(1605—1645),初名金耀,字蘊生,一字松厓,號陶庵,又號水鏡居士,嘉定人。曾組“直言社”,崇禎十六年成進士。清順治二年,嘉定城破后,與弟黃淵耀自縊于館舍。有《陶庵集》。今存《陶庵全集》卷十為《和陶詩》,共103首。
陶世征,字肖思,號視庵,絳州(今山西絳縣)人。少負異才,名傾流輩,崇禎間拔貢?!逗吞赵姟芬痪?,舊鈔本,現(xiàn)藏臺灣國家圖書館,有“南??涤袨楦洳亍敝煳姆接 ?行,行20字,注文小字雙行,字數(shù)同,2冊。卷首有陶世征自撰《和陶詩引》,卷末有陶世征跋文。陶世征還輯《陶子語錄》,國家圖書館藏抄本。
朱之佐,字子襄,嘉興人。九歲應試,少孤苦,事母以孝聞。崇禎十二年(1639)舉人,十六年(1643)中南宮副車,例得選,不赴,日藝竹栽花,陶情詩酒?!叮ㄓ赫┱憬ㄖ尽肪矶傥迨惠d其有《和陶集》、《硤游草》,《千頃堂書目》亦有著錄?!逗吞占方裎匆妭?。
潘晉臺,字士閣,建甌人。崇禎八年乙亥(1635)拔貢。甲申后絕意仕進,公庭屏跡,博極群書,所著有《三禮大成》《易綜》《明詩表》《和陶詩》《待庵筆記》等。生平詳見《(民國)建甌縣志》卷三十三?!逗吞赵姟方裎匆妭?。
[1][明]程敏政.皇明文衡:卷八十五[M].四部叢刊影明本.
[2]蕭燕翼.中國書畫定級圖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
[3][清]莫友芝.郘亭書畫經(jīng)眼錄[M].北京:中華書局,2008.
[4][明]宋濂.宋學士文集:卷七十三[M].四部叢刊影明正德本.
[5][明]過庭訓.本朝分省人物考:卷四十九[M].續(xù)修四庫全書第534冊影明天啟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明]程敏政.篁墩集:卷四十[M].明正德二年刻本.
[7][明]趙廷松.趙廷松集[M].北京:線裝書局,2009.
[8][明]邵圭潔.北虞先生遺文:卷四[M].四庫存目叢書集部119冊影明萬歷刻本.濟南:齊魯書社,1997.
[9][明]瞿景淳.瞿文懿公集:卷六[M].四庫存目叢書集部109冊影明萬歷瞿汝稷刻本.濟南:齊魯書社,1997.
[10][明]邵圭潔.北虞先生遺文:卷三[M].四庫存目叢書集部119冊影明萬歷刻本.濟南:齊魯書社,1997.
[11][明]周瑛.翠渠摘稿:卷二[M].影清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5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12][明]王演疇.古學齋文集:卷一[M].四庫未收書輯刊五輯第17冊影明萬歷四十七年刻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13][清]?盧世.尊水園集略:卷八[M].續(xù)修四庫全書第1392冊影清順治刻十七年增修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4][明]何三畏.云間志略:卷二十四[M].四庫禁毀書叢刊史部第8冊影明天啟刻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15][清]徐乾學.傳是樓書目[M].續(xù)修四庫全書920冊影清道光八年味經(jīng)書屋鈔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鄭宗榮)
A Textual Study on Hetao Collection in the Ming Dynasty
DENG Fuhua
(Institute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worshipping Tao Yuanming through generations is continuously composing poems extolling him. This paper has sorted out the related poems, with the result of 32 Tao-extolling poetries. What has been kept and missed has been introduced.
Tao Yuanming; Ming Dynasty; Tao-extolling poetry
I206.2
A
1009-8135(2015)02-0058-04
2014-12-17
鄧富華(1979-),男,四川蒼溪人,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博士生,主要研究元明清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