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渝鳳
李渝鳳/海南外國語職業(yè)學(xué)院院長,教授,博士(海南571321)。
自國務(wù)院發(fā)布《關(guān)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shè)發(fā)展的若干意見》以來,海南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豐富的旅游資源,來海南觀光、度假的入境游客逐年增加。打造國際旅游島,創(chuàng)造中國旅游天堂之最,做好景區(qū)對外宣傳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海南的國際化水平還處于一個初級階段,海南景區(qū)的很多公示語翻譯錯誤隨處可見,這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海南的國際形象。筆者于2012年在海南省社會科學(xué)聯(lián)合會立項,就海南旅游景區(qū)公示語翻譯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對翻譯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類研究,找出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進而提出相應(yīng)的翻譯對策,力求對旅游景區(qū)公示語翻譯的規(guī)范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公示語是指公開面對公眾的告示、指示、提示、顯示、警示、標示,以及與生活、生產(chǎn)、生命、生態(tài)等休戚相關(guān)的文字及圖形信息。(袁翠,2012)公示語通過載體所表現(xiàn)出來的形式要么是精簡的文字,要么是簡明易解的圖示,抑或是文字與圖示兼用。公示語大多出現(xiàn)在一塊面積有限的牌子上供人們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獲取必需的信息。
隨著我國旅游業(yè)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入境觀光旅游。因此,雙語或多語種的公示給我國境內(nèi)的外國游客、外籍人士等提供涉及衣食住行及娛樂行為與需求的基本公示文字信息。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凡是在景區(qū)游客接觸到的導(dǎo)游解說詞、標牌標識語、旅游手冊、導(dǎo)游圖、景區(qū)宣傳單,景區(qū)為游客提供的觸屏解說詞、語音解說、錄像帶或者幻燈片等多媒體形式,只要與旅游信息相關(guān),都可以視為旅游景區(qū)公示語。
旅游景區(qū)公示語的作用是告誡、提示或警示游客,以使游客能夠得到相關(guān)信息,提供旅游便利或避免危險,或增加對旅游景點的了解和認識等。例如倫敦街頭行人過街提示語:PEDESTRIANS push button and wait for signal opposite(行人 按下按鈕并等待對面的信號)這一提示語內(nèi)容簡單明了。它明確表明了行人需要采取的一系列行為步驟:首先要做的是push button,然后是wait for signal opposite.同時公示語中將PEDESTRIANS大寫,使其更容易引起行人的注意,行人會對此設(shè)施的功能一目了然。
在對海南17個主要旅游景區(qū)公示語英譯的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的過程中,筆者發(fā)一些景區(qū)的雙語標識牌都存在這樣那樣的錯誤:有的標識語譯文存在用詞不當、不準確、不符合譯語表達習(xí)慣的現(xiàn)象;有的譯文存在語法錯誤、大小寫和標點符號錯誤;有的譯文與要表達的主題、目的恰好相反,是按照原文的語序逐詞逐句死譯;有的譯文不規(guī)范,特別是專有名詞的翻譯,出現(xiàn)一個景點名稱多個譯文現(xiàn)象;有些約定成俗的內(nèi)容其表達與相關(guān)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或地方標準相背離等等。歸納起來,景區(qū)公示語翻譯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英國學(xué)術(shù)院院士、世界語言學(xué)家Jeffery Leech于1983年撰寫的Principles of Pragmatics(語義學(xué))一書中對語義進行了分類。他把語義分為七類,即:概念意義(conceptual meaning)、內(nèi)涵意義(connotative meaning)、社會意義(social meaning)、情感意義(affective meaning)、 聯(lián)想意義 (reflective meaning)、 搭配意義(collective meaning)、主題意義(thematic meaning)。 在語言轉(zhuǎn)換的過程中,譯者要盡可能將源語的上述語義表達出來,要盡可能做到詞意的對等,使譯詞有著和原詞一樣的聯(lián)想效果。然而,在公示語的翻譯中筆者發(fā)現(xiàn)詞匯誤用現(xiàn)象較多,使翻譯達不到預(yù)期目的,有時還會影響游客的心情。
例如在大東海景區(qū)里有一個賣熱狗的小店,食客門庭若市,絡(luò)繹不絕。小店旁掛著一個牌子提醒游客“小心燙傷”,其譯文是“Carefully scalds”。這個譯文表達的意思與原意恰好相反,其義是“小心翼翼地燙傷(自己或別人)”。這樣按照字面死譯就造成了誤解,外國游客對此會啼笑皆非。此公示語只譯成“Caution:scald.”即可。
又如在三亞南山寺有一標牌“景區(qū)里游覽車補票點”,被譯為“Supply ticket for tour bus.”實際上在國外補票點使用“Ticket booth”即可。在補票點旁有一個標牌,寫著“標高尺”,是測量兒童身高刻度的。此標牌被譯為“The rod for high”,這一翻譯不僅有語法錯誤,也不符合英文的表達習(xí)慣,外國游客或許能夠看懂,但是也不夠清楚,此標牌若譯為“Children height indicator”則更明確。
還有些公示語由于譯者使用不準確的詞匯,不僅不能真實地傳達源語信息,還可能會對外國游客產(chǎn)生不敬,影響游客心情。例如在某些景區(qū)都有專門為殘疾人提供的電梯,上面標著“殘疾人專用”。“殘疾人專用”在國外通常使用“Disabled Person Only”或“Disabled Accessible”,然而在某一景區(qū)這一公示語被譯為 “Deformed Person Exclusive Use”。 此處譯者是完全按照漢語的字面死譯的,將“專用”譯為“exclusive use”尚且不說,這是典型的中式英語,令外國游客費解。 譯者將“殘疾人”譯為“Deformed Person”,其用詞是對游客的極大傷害。根據(jù)柯林斯詞典解釋,“deformed”一詞表示“畸形的、變形的”,是貶義詞,用它來稱呼殘疾人有“歧視”和“侮辱”殘疾人之意。因此,在向外國友人傳達信息時詞匯的選用需格外謹慎。
英語和漢語是截然不同的兩種語言,英語屬于印歐語系(Indo-European Family),是拼寫文字,漢語屬于漢藏語系(Sino-Tibetan Family),是表意文字。漢語一個字就能夠表達一個意思,體現(xiàn)了漢語孤立語的特征;而英語要以短語或句子來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是一種屈折語言。英漢兩種語言在語法上也存在很多差異,這種差異導(dǎo)致語言遷移現(xiàn)象,互為源語影響。在漢英翻譯中這一影響體現(xiàn)在譯者按照漢語的文字排列順序逐詞逐句死譯,這樣的譯文只是詞匯或片語的羅列,不能很好地再現(xiàn)原文的信息,有時還會使譯文讀者不知所云或一頭霧水。
例如某景區(qū)纜車旁有一個公示語 “只坐4人,請勿晃動。 ”被譯為“Seat only four,not shake.”在這個牌示中漢語用了四字結(jié)構(gòu),凸顯了漢語言簡意賅的特點。但在翻譯中如果照字面將此譯成上面的英文,意思不夠明確,應(yīng)改譯為“Limit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to 4,do not shake violently.”這里譯者使用了增詞譯法,說明纜車只能坐4名乘客,在纜車上要坐穩(wěn),不能搖晃。這樣才能起到提示游客注意安全的警示作用。
很多景區(qū)都有一些表示提示、警示性的公示語,譯者通常用祈使句來翻譯。在英語中祈使句是用來表示命令或請求的句式,在景區(qū)用這樣的句式提示游客注意安全、避免危險等顯然是不合適的,其語氣強硬,對游客不夠尊重,這樣做違背了Leech提出的話語交際的禮貌原則。旅游景區(qū)的公示語翻譯要盡可能做到禮貌得體,讓游客感到心情愉快,旅游興致大增。
某景區(qū)有一公示語“謝謝,請勿亂扔垃圾”被譯為“Thank you.Please do not throw rubbish everywhere.”這句譯文讀起來有命令的口吻,使人感覺不爽,如改為“Thanks for not throwing rubbish everywhere.”語氣就委婉多了,游客會樂于接受。再如“雷雨天氣禁止游泳”譯為“No Swimming in Thunderstorm.”;“眼鏡及其他易碎物品請勿帶進泳池”譯為 “Glasses and other fragile articles are prohibited to bring into the swimming pool.”總之,在翻譯提示、警示公示語時譯者要考慮外國游客的感受,使用正確的語體,使游客心情舒暢。
翻譯是一種跨文化交際活動。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英語文化也是歷史悠久。在旅游景區(qū)有很多介紹景點的說明,在這些說明的漢英翻譯中,譯者往往因為對原文所含的文化信息、歷史事實等理解不夠,或由于譯者的工作態(tài)度、外語水平等諸多因素,對這些文化信息處理不當,從而導(dǎo)致源語文化在譯入語中的缺失現(xiàn)象。這樣翻譯的后果是使譯文讀者對歷史文化產(chǎn)生錯誤的理解。例如在天涯海角景區(qū),有一個石碑,上面寫著“海判南天石刻”?!昂E心咸臁笔饨欠浅7置鳌⒐饣秸?,有人工雕琢的痕跡,跟景區(qū)里其他石頭的自然天成不一樣。據(jù)考證發(fā)現(xiàn),“海判南天”題刻是在清代康熙年間進行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地圖測繪活動中留下的測量緯度的標志,當時主持測繪的苗受、綽爾代、湯尚賢三位欽差于康熙五十三年(即1714年)在此剖石鐫書“海判南天”四個大字。
該段文字下面的譯文是:
Stone Inscription “Southern Sea and Sky”
Stone inscription “Southern Sea and Sky”,unlike other natural stones here,is an angular smooth stone with the trace of artificial carving.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it was the mark of surveying latitude in the first National mapping in Kangxi period of Qing Dynasty.At that time,the imperial commissioners Miao,Cao and Tang,inscribed “Southern Sea and Sky”on it.
“海判南天”是在第一次全國地圖測繪活動中留下的測量緯度的標志,由主持測繪的苗受、綽爾代、湯尚賢三位欽差所刻,可英文譯文里卻變成了苗受、綽爾代、湯尚賢三位欽差視察三亞時所刻,原譯中漏掉了第一次全國地圖測繪活動。這樣會給外國游客錯誤介紹這塊石刻的歷史。筆者認為應(yīng)做如下補充:
Stone Inscription “Southern Sea and Sky”
Inscription “Southern Sea and Sky” is the earliest stone inscription in Tianya-Haijiao Scenic Zone.According to Annals of Yazhou(ancient name of Sanya),it was inscribed in 1714 during the Qing Dynastry by imperial commissioners Miao,Cao and Tang,when they made an inspection tour to Sanya,thereby initiating the scenic zone.Some researchers consider that the inscription represents a commemorative geographical mark as the intersection of southern sea and sky in their mapping operation.
再如三亞鹿回頭公園景區(qū)內(nèi)有一句“天涯無盡情聚首,山海傳奇鹿回頭”,下面的譯文是“Luhuitou represents the legend of mountain and sea also gathers endless love”。這句話贊美鹿回頭的愛情傳說,指在人世間愛情至真至深、排在首位這一意境,但譯文未能傳遞這一信息。建議改為:“The most touching love of the world,the natural legend of the beautiful Lu Huitou.”
中式英語是指中國的英語學(xué)習(xí)者和使用者在學(xué)習(xí)使用英語的過程中,由于受母語及其文化和交際習(xí)慣的干擾,加之英語水平有限,憑自己主觀想象硬套漢語規(guī)則和習(xí)慣組合的不符合規(guī)范的英語。這種現(xiàn)象普遍存在,公示語的翻譯更為突出,隨處可見。例如某景區(qū)有兩個防火警示標牌,“關(guān)注消防消除火患,珍惜生命減災(zāi)避難。”被譯為 “Pay close attention to fire control remove fire trouble,Cherish life reduce disaster and avoid the danger.”“手拉手維護消防安全,心連心構(gòu)筑和諧平安。 ”“Defend safety hand by hand,Build harmony and safety heart by heart.”這兩個譯文完全是按照漢語的語序羅列詞匯,不僅語法和語義存在問題,而且譯文的傳意性和可接受性差,詞語搭配不當,是典型的中式英文。筆者認為此公示語應(yīng)譯為“E-liminating fire hazard is to cherish life and avoid disaster”和 “Defending fire prevention is to secure safe and happy life”這樣翻譯不僅傳達了原義,而且簡明易懂。
在公示語英譯中除存在上述問題之外,翻譯的不規(guī)范現(xiàn)象還有很多,例如大小寫錯誤、文字拼寫錯誤、單復(fù)數(shù)錯誤、專有名詞的不規(guī)范翻譯等等,作者在此不一一贅述。
在翻譯旅游景區(qū)公示語時,筆者認為應(yīng)根據(jù)公示語言簡意賅、通俗易懂的特點,將源語的語言和文化信息傳遞給目的語的接受者。翻譯離不開文化。在翻譯公示語時譯者即要注意兩種語言本身的差異,又不能忽略兩國的文化。在遣詞用句和文化內(nèi)涵的傳意上多下功夫,盡量避免語言失誤、語用失誤和文化漏譯等現(xiàn)象。同時要考慮具體的場合與對象及公示語英譯的翻譯策略做恰當處理。
1.程式化翻譯。近年來,北京、上海、西安等市先后出臺了《公共場所英文譯寫地方標準》,有的標準中專門就旅游譯寫規(guī)范做了詳細規(guī)定。這些規(guī)范為旅游景區(qū)公示語的翻譯提供了標準和依據(jù),譯者在翻譯公示語時可以參考執(zhí)行。例如,規(guī)范中說明漢語表示“禁止”的公示語一般用“請勿+動詞結(jié)構(gòu)”,而在英語公示語中常用“No+名詞或動名詞”的形式。如“禁止吸煙”譯為“No smoking”;“請勿拍照”譯為“No picturesque”;“請勿亂扔廢棄物”譯為“No Littering”;“雷雨天禁止游泳”譯為“No Swimming in Thunderstorm”。漢語中表示“專用”意思的詞,英語通常使用“Only”。如“殘疾人專用”譯為“Disabled Only”;“市內(nèi)公共汽車專用”譯為“City Buses Only”;“僅限緊急情況下使用” 譯為“E-mergency Use Only”;“商品展示柜,此商品不參加活動”譯為“Display Only”等。這樣譯不僅規(guī)范,也體現(xiàn)了公示語翻譯簡潔原則。此外,對一些已經(jīng)廣為人知的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的翻譯要盡可能統(tǒng)一,避免一詞多譯。采用程式化翻譯策略有助于使公示語的翻譯更加規(guī)范。
2.習(xí)慣性表達翻譯。英語和漢語分屬于不同的語言體系。英語重形合,漢語重意合;英語重客體,漢語重主體;英語重精確,漢語重含蓄。此外,英漢兩種語言在遣詞用句也存在很大差異,各有自己的固定表達方式,公示語也不例外。譯者要了解這些差異并根據(jù)各自的表達習(xí)慣進行翻譯,而不是按照原文的語序生搬硬套、逐詞死譯。如在酒店用餐,該餐位已經(jīng)預(yù)訂,應(yīng)該譯為“Reserved”而不是“Occupied”。 再如 “電梯維修,暫停使用”譯為“Elevator Out of Service”,而不是 “Elevator Being Repaired,Closed for the Moment”等。再如海口野生動植物園里的標牌“呵護雨林動物,盡享生態(tài)之美”,這一標牌的功能是提示游客注意不要驚擾動物,漢語用了排比句式,這是漢語一大特點,其標牌上的英語也按照字面譯為“Care for the rainforest animals and enjoy the eco-beauty”。其實這種翻譯不符合歐美國家公示語表達簡潔的習(xí)慣,譯為“Please Keep Quiet in the rainforest.”即可傳達原義。在翻譯公示語時要考慮公示語的語境及西方的表達習(xí)慣,簡明得體地進行原文信息的再現(xiàn)才能取得較好的翻譯效果。
3.反向翻譯。英漢兩種語言各有自己獨特的否定方式。在翻譯時譯者可以根據(jù)英、漢語各自的特點及其表達習(xí)慣等進行正反互譯,即英語從正面表達,漢語可以從反面翻譯;英語從反面表達,漢語可以從正面翻譯,從而使譯文符合譯語的表達習(xí)慣、達到強調(diào)或修辭的目的。如 “請勿踏草”譯為 “Keep Off the Grass”;“如遇火災(zāi),請走樓梯,勿用電梯”譯為“Use stairs instead of elevator in case of fire.” 再如 “請勿將頭伸出窗外”如果譯為“Don’t put your head out of the window”,游客會感到語氣強硬,心有不悅。如果將這個否定句反過來翻譯,同樣可以表達提示的信息,可譯為“Keep head inside vehicle”。這樣不僅語氣聽起來很和氣委婉,使游客樂于接受,也符合此種場合的英語表達習(xí)慣。
4.零翻譯。將漢語的公示語翻譯成英文,其目的是使外國游客了解景區(qū)游覽需要注意的事項,了解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和習(xí)俗等。對于這些內(nèi)容我們要按照翻譯標準和規(guī)范正確傳達信息,然而景區(qū)常有些公示語只是針對國內(nèi)游客的提示,筆者認為沒有必要翻譯,如果將其翻譯過來,不僅對外國游客沒有起到任何提示、警示作用,可能還會造成不良影響。對這樣的公示語譯者就可以采用零翻譯,即不譯。
例如在海南很多旅游景區(qū)入口處都有“免票兌換處”,其針對的是國內(nèi)的游客,功能是告示他們在此處持有某種免票票據(jù)或身份證明兌換正規(guī)門票,例如年過七旬的國內(nèi)公民持身份證可以兌換正規(guī)門票。這個信息對于外國游客無用,因此無須翻譯。再如,有的景區(qū)門口標牌上寫著“嚴謹小商販在此兜售商品”,這一公示語也被譯成英文,而這個標牌只需常識就該明白不是用來警示國外游客的,因此沒有必要將其譯成英文。
由于中國和西方在文化、思維方式、語言表達及語言本身存在著較大差異,中英文公示語也各具特色、各有異同。譯者在翻譯公示語時如果忽略了這些差異,必然會導(dǎo)致中文公示語英譯的諸多失誤。公示語翻譯是國家對外宣傳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一個國家對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環(huán)境建設(shè)的具體體現(xiàn)。因此,在進行公示語英譯時,譯者一定要注意翻譯策略和方法,尊重譯入語讀者的文化風俗和習(xí)慣,禮貌得體地再現(xiàn)源語信息,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的目的。
[1]李玉良,于巧峰.漢語標識語的英譯原則[J].上海翻譯,2008(1).
[2]馬彩梅,朱益平.陜西省旅游景點公示語漢英平行語料庫的設(shè)計與建設(shè)[J].西安外國語大學(xué)學(xué)報,2013(3).
[3]牛新生.關(guān)于旅游景點名稱翻譯的文化反思[J].中國翻譯,2013(3).
[4]趙湘.中英標識語的文化差異與語用翻譯[J].外語教學(xué),2006(1).
[5]趙玉璋.淺析公共場所英語翻譯謬誤[J].大學(xué)時代,2006(5).
[6]袁翠.英漢漢英翻譯實訓(xùn)教程[M].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xué)出版社,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