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榮
[摘要] 目的 分析和研究對非瓣膜性房顫患者采用達比加群酯進行治療,其臨床抗凝效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選擇2010年7月—2013年7月該院收治的94例非瓣膜性房顫患者,對他們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平均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采用華法林和達比加群酯進行治療,并就其臨床抗凝效果和安全性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和比較。 結(jié)果 經(jīng)過臨床比較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抗凝指標較之治療前均有明顯的提高,且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比較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過1個月的跟蹤觀察,觀察組的出血率略高于對照組,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各項肝功能指標較之治療前均無明顯的改變,兩組之間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達比加群酯是一種有效、安全、理想的非瓣膜性房顫臨床治療方法。
[關(guān)鍵詞] 非瓣膜性房顫;達比加群酯;抗凝;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12(c)-0116-02
非瓣膜性房顫,簡稱NVAF(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是心內(nèi)科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病癥[1-2]。非瓣膜性房顫的并發(fā)癥多、風險高,容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卒中、血栓栓塞等并發(fā)癥,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3-4]。因此,積極提高非瓣膜性房顫臨床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尤為必要的。該研究抽選2010年7月—2013年7月該院內(nèi)科收治的非瓣膜性房顫住院患者94例。將他們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進行平均劃分,其中:對照組患者47例,采用華法林進行臨床治療;觀察組患者47例,采用達比加群酯進行臨床治療,并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抗凝效果以及安全性情況進行統(tǒng)計、對比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選在該院內(nèi)進行住院治療的非瓣膜性房顫患者94例。患者年齡54~86歲,平均年齡(69.7±5.5)歲,女性患者41例,男性患者53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94例患者隨機劃分為平均的兩組,即:對照組患者47例,觀察組患者47例。經(jīng)臨床診斷,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均符合非瓣膜性房顫的診斷標準,且均不存在嚴重的肝腎器官功能障礙、甲亢、心肌炎等疾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患者采用華法林進行臨床治療。即給予患者口服華法林鈉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9993692),2.5 mg/d,連續(xù)用藥1個月[5]。
1.2.2 觀察組 對患者采用達比加群酯進行臨床治療。即給予患者口服達比加群酯膠囊(批準文號:注冊證號H20130163),110 mg/次,2次/d,連續(xù)用藥1個月[6]。
1.3 觀察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后對兩組患者進行血常規(guī)、血生化及肝功檢查,統(tǒng)計和對比兩組患者前后的抗凝指標INR(國際標準化比值)、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出血情況以及肝功能ALP(堿性磷酸酶)、AST(谷草轉(zhuǎn)氨酶)、ALT(谷丙轉(zhuǎn)氨酶)、Tbil(總膽紅素)等情況。
1.4 統(tǒng)計方法
利用SPSS14.0軟件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和效果進行統(tǒng)計學對比和分析,計數(shù)資料進行t檢驗。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的抗凝情況分析
經(jīng)過臨床比較顯示,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的INR指標水平明顯高于治療前,觀察組治療后INR、APTT的指標水平均明顯高于治療前,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INR、APTT的指標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抗凝情況對比(x±s)
注:*為組內(nèi)前后比較的P值<0.05。
2.2 兩組患者的出血情況分析
統(tǒng)計學分析表明,對照組47例患者中均無出血情況發(fā)生,其出血率為0;觀察組47例患者中,有4例出現(xiàn)出血情況,其出血率為10.6%(5/47)。觀察組的出血率略高于對照組,但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情況分析
經(jīng)過臨床統(tǒng)計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的ALP、AST、ALT以及Tbil等肝功能指標水平較之治療前均無太大的改變,且組間對比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組內(nèi)及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情況對比(x±s)
3 討論
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認為,非瓣膜性房顫是一種具有持續(xù)進展性的慢性疾病,并且它的病發(fā)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增高。它對患者的健康安全危害嚴重,是中風的一項獨立性危險因素,容易誘發(fā)多種并發(fā)癥,且致殘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其他的心律失常病癥。因此,對它的治療應該以抗凝治療和率律治療為主[7-8]。達比加群酯是近些年來臨床上出現(xiàn)的一種新型直接凝血酶抑制劑。它的抗凝效果顯著,臨床效果具有較高的穩(wěn)定性和可預測性,且不良反應較小,在臨床應用中一般無需進行常規(guī)性的劑量調(diào)整和凝血功能監(jiān)測。它與傳統(tǒng)的法華林治療相比,其治療窗較寬,出血率降低,且不用進行頻繁的血液監(jiān)測,操作實施更為簡便,在臨床應用中的限制較少。目前,達比加群酯在臨床上多被用于治療全身性栓塞以及非瓣膜性房顫,并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應用效果[9-10]。該次臨床研究顯示,采用達比加群酯進行治療的非瓣膜性房顫患者,其治療后的INR、APTT值較之治療前以及采用華法林治療的患者均較高,且經(jīng)過一個月的跟蹤觀察發(fā)現(xiàn),患者的出血率較低,僅為10.6%,且各項肝功能指標(ALP、AST、ALT、Tbil)水平的變化不大,仍保持在正常范圍內(nèi)。這就表明,對非瓣膜性房顫患者采用達比加群酯進行臨床治療,能夠有效提高患者INR及APTT的指標水平,增強患者的抗凝功能,并較好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達到治療患者房顫病癥的效果。同時,在服藥期間,不良反應較小,不會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出血情況,且對患者肝功能的影響較小,能夠有效保障患者肝功的正常,患者用藥的安全性較高,從而更好地確?;颊叩纳】蛋踩?。endprint
[參考文獻]
[1] 邵麗娜,白小涓.達比加群酯在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抗凝治療中的作用及進展[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8,24(10):723-725.
[2] 趙沿祥,劉芳,王營.達比加群酯在抗凝治療中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與哲學,2011,32(8):36-37.
[3] 彭超,瘳榮宏.達比加群酯預防心房顫動患者腦卒中的現(xiàn)狀與研究進展[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4,30(1):58-60.
[4] 張運劍.新型口服抗凝藥物的安全性[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14(1):30-34.
[5] Joachim S,Hildegard S,Karin R,et al.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the directoral thrombin inhibitor dabigatran in healthy elderly subjects[J].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ClinP harmacokinet,2008,47(12):47-59.
[6] 鄭立文,劉晨,文應峰,等.華法林對老年非瓣膜房顫抗凝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4):2739-2740.
[7] 章殷希,丁美萍.達比加群酯的臨床藥理及其預防心房顫動患者卒中的研究進展[J].中國新藥雜志,2012,21(11):1227-1231.
[8] 胡慧霞,李艷,汪明,等.不同抗凝劑對房顫患者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西部醫(yī)學,2012,24(12):2310-2312.
[9] Uetrecht J.Idiosyncratic drug reactions;past,present,and future[J].Chem Res Toxicol,2008,21(16):84-92.
[10] 劉敏.達比加群酯在非瓣膜性房顫抗凝治療中的應用[D].太原:山西醫(yī)科大學,2014.
[11] 田國祥,夏常泉,王曉兵,等.高齡老年非瓣膜性心房纖顫患者達比加群酯抗凝療效與安全性評價[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4,5(4):419-421.
[12] 袁早送,黃從新,郭宗文,等.達比加群酯對非瓣膜性房顫患者抗凝治療效果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疑難病雜志,2014,13(9):947-951.
(收稿日期:2014-10-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