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康德式的動物倫理

2015-04-02 22:08
關鍵詞:科斯康德感性

王 珀

(山東交通學院 社會科學教學部,山東 濟南 250031)

?

康德式的動物倫理

王 珀

(山東交通學院 社會科學教學部,山東 濟南 250031)

康德認為人對非人動物不負有直接義務,這是因為康德的理論具有一種抬高理性、貶低動物稟性的傾向。對此存在兩種不同的解讀。根據(jù)對康德倫理學的客觀價值論解讀,唯有理性是至高無上的客觀目的,動物稟性只具有工具性價值,這種立場面臨種種困境。然而,根據(jù)主觀價值論解讀,理性立法意志是道德價值之源,它可以將動物性利益(不管是人的,還是動物的)規(guī)定為道德法則所關注的目的本身,因此動物可以成為價值承載者。另一方面,動物本身可以因擁有感知能力而成為價值主體,為其自身賦予內(nèi)在價值。

康德;人是目的;動物倫理;動物權(quán)利;內(nèi)在價值;科斯嘉

一、康德的間接義務論及其問題

在動物倫理學界,康德的動物倫理思想常常被歸為“間接義務論”??档抡J為,我們對動物*人也是動物,但為了敘述方便,本文提到的“動物”特指“非人動物”。不負有直接義務,只負有間接義務。我們之所以反對虐待動物,不是因為動物本身值得我們關心,而是因為虐待動物會使人性變得殘酷無情,會導致人對人的殘酷。所以,我們唯一關心的是人性,動物只是人的工具。[1]212-213也就是說,對動物的關心只不過是為人與人之間的嚴肅道德游戲做準備的一種“道德熱身”[2]157活動而已。

與“間接義務論”相對的是“直接義務論”。后者認為虐待動物之所以錯誤,主要在于動物因其自身之故而擁有直接道德地位,而不僅僅在于這樣做會敗壞人性,或者會間接導致人對人的傷害。筆者認為,“直接義務論”比“間接義務論”更有說服力。

所謂的間接義務,實際上就等于不負有任何道德義務。舉個例子。一個年輕人平時一發(fā)脾氣就摔盤子砸碗,如果對這種暴力傾向不加以制止或合理引導,也可能導致他對人造成傷害。我們能不能說,人負有一種不肆意破壞餐具的道德義務,因為肆意損壞物品不利于培育善良的品格?但實際上,我們對餐具本身不虧欠任何道德義務,這種不破壞的義務是“關于”這些餐具的,而不是“虧欠”這些餐具本身的。假如一個人在摔打盤碗上的暴力宣泄可以減少他對人類的暴力行為,那么這樣做就沒有問題。同理,正如艾倫·伍德(Allen Wood)對康德間接義務論的批評:如果一個人在動物身上發(fā)泄可以減少他對人的暴力、使他變得更加與人為善,那么他反而有義務去虐待動物[3]194-195。

在現(xiàn)實中,殘忍對待動物并不必然導致人對人的殘忍。例如,醫(yī)學院學生即使在經(jīng)歷了很殘酷的動物實驗之后,也未必會淪為冷酷無情的人,他們?nèi)钥梢猿蔀閼覊貪赖娜梳t(yī)。那么,根據(jù)間接義務論,只要醫(yī)學院學生的心理自控能力足夠強,無論一種動物實驗有多么的殘酷,它都不存在道德問題。

動物不是物件,它們會感到痛苦與恐懼。把一只活生生的小貓撕成碎片與把一只玩具貓撕扯成碎片不是一回事。盡管兩種行為都表現(xiàn)出一種殘暴性情,然而一個造成了直接傷害,另一個沒有??档碌拈g接義務論的錯誤就在于他認為動物的苦難本身不值得引起我們的直接道德關注。

隨著人類道德文明的提高,對動物利益的漠視已經(jīng)被視為康德倫理學的重大缺陷,即使當代最著名的康德主義者,如克里斯汀·科斯嘉(Christine Korsgaard)、艾倫·伍德等人也不同意康德的間接義務論。為了彌補康德理論的這一重大缺陷,他們紛紛對康德的思想進行更具包容性的解讀,并以此為基礎建立起康德式的直接義務論。

也就是說,對康德動物倫理學的理解不能僅僅停留在康德本人的只言片語上。在康德著作中也可以找到性別歧視和種族歧視的言論,但我們并不認為康德倫理學是支持性別歧視與種族歧視的。所以,我們要區(qū)別對待“康德本人的觀點”與“康德主義理論”。[4]對康德倫理學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康德本人的某些具體主張,而是要在深刻理解康德理論整體邏輯的基礎上重新審視動物倫理問題。

康德之所以貶低動物的道德地位,這是因為其理論具有一種抬高理性、貶低動物稟性的傾向。對于這種傾向,存在以下兩種解讀思路:

根據(jù)客觀價值論解釋,理性具有一種至高無上的客觀價值,它在形而上學意義上凌駕于各種經(jīng)驗層面上的主觀偏好之上。無論理性者在現(xiàn)實中的主觀目的是什么,我們都必須承認:唯有理性稟賦是目的本身,動物稟賦只具有工具性價值??档滤坪跸嘈乓环N自然目的論,認為理性存在者是大自然目的鏈條中的最終目的,人之所以優(yōu)越于其他動物,就在于被自然賦予了理性稟賦,人應當超越自己的動物本能,尊重并發(fā)展自己的理性能力。所以,“人是目的”實際上是指“理性是目的”,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康德會認為動物性利益僅具有工具性價值。*在這里,客觀價值論似乎推出了人類中心主義的結(jié)論,這看似與環(huán)境倫理學中的價值論立場相違背。因為在一些非人類中心主義者看來,主觀價值論似乎就意味著人作為價值主體是一切價值的來源,而客觀價值論則意味著存在某些獨立于人類評價的價值,但這是一種誤解。在這里我們看到,一種人類中心主義的客觀價值論可以主張價值獨立于任何個人的主觀評價,另一方面主張只有人可以成為價值承載者。下文會看到,主觀價值論也未必推出一切價值都是以人類為中心的,因為有的人類個體不是價值主體,如永久植物人,而很多有意識的動物則可以成為價值主體。對于這個誤解的澄清,可參見John O’Neill, “The Varieties of Intrinsic Value”, The Monist, 1992, Vol.75, No.2, pp.119-137.

根據(jù)主觀價值論解釋,價值源自有理性者的主觀建構(gòu)。建構(gòu)主義者堅持“哥白尼革命”式的價值論立場,認為康德倫理學不必訴諸形而上學色彩濃厚的自然目的論,或者理性在自然秩序中所處的特殊地位,也不必訴諸什么神秘的客觀價值實體。在康德那里,理性之所以具有崇高地位,是因為理性反思能力是道德價值之源,理性使人獲得道德自律能力,人在做出道德行動的時候要克服感性偏好對自己的他律性影響。但是,建構(gòu)主義并不認為動物秉性只能被用作工具,因為有理性的自我立法者可以從主觀角度為動物性利益賦予非工具性價值。

二、客觀價值論解讀

“人是目的”是康德倫理學的一個核心命題。這個命題似乎對非人類中心主義的動物倫理學極不友好。人是目的,那么動物呢?為什么康德認為我們應當尊重人,而不是動物?“人是目的” 這個命題究竟什么意思?

一個人擁有自己的目的,一條狗也擁有自己的目的。僅靠人擁有目的這個事實,并不能推出人類具有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道德優(yōu)越性。然而,在康德那里,人的目的和動物性目的是有區(qū)別的。在《單純理性限度內(nèi)的宗教》中,康德分析了人類本性中的三種稟賦:第一,動物性稟賦,即作為一種有生命的存在者,人擁有一種追求自然本能意義上的自愛目的,包括自我保存、繁衍和從事社會生活;第二,人性稟賦,即作為一種有生命、同時又有理性的存在者,人能夠運用理性能力去理解幸福、去追求幸福(指自愛意義上的幸福);第三,人格性稟賦,即作為一種有理性同時又能夠負責任的存在者,人尊重道德法則,能夠按照道德法則而行動。[5]24-27由此可以區(qū)分目的性的三個層次:本能地擁有目的、自我設定目的、根據(jù)定言命令為自我設定道德目的。其中后兩個層次要求具有理性能力。

很多動物有自己的目的,關心自己的生活。有些動物可以為自己設定一些目的,例如,“忠犬八公”決定終生忠于自己與主人的承諾。有些靈長類可以對自己的行為方式進行有一定程度上的自由選擇。動物學研究表明,很多動物的行動并不是“刺激—反應”這么簡單。少數(shù)較為聰明的哺乳類動物也許可以達到目的性的第二個層次,它們?yōu)榱碎L遠目標而克制當下的欲求,它們擁有自我意識,甚至對自己所追求的目標有所反思。但是,這些目的大多是追求自愛意義上的快樂或幸福而已。當然,動物界也存在一些低層次的道德現(xiàn)象,例如,利他主義、合作與互惠、公平與懲罰等等。但是,迄今為止,我們尚未發(fā)現(xiàn)哪個物種可以像人類一樣,有能力基于對普遍道德律的尊重而為自己設定道德目的,它們很難達到第三個層次——即擁有人格性稟賦。*由于從動物界到人類之間的過渡是一個連續(xù)的譜系,不存在明確界線,所以任何在人與動物之間明確劃界的企圖都很容易遭到動物學研究的反駁。但本文暫不考慮這種復雜性。筆者要論證即使那些僅有動物性稟賦的動物也具有直接道德地位,所以處于簡化論證的需要,下文提到的“動物”,僅指那些只有動物性稟賦的動物,不討論那些具有初級理性能力的動物。

“你要這樣行動,把不論是你的人格中的人性,還是任何其他人的人格中的人性,任何時候都同時用作目的,而決不能只是用作手段?!盵6]38這是康德“人性公式”的經(jīng)典表述。要弄明白“人是目的”究竟什么意思,就得首先需要弄明白究竟什么是“人格中的人性(humanity in one’s person)”?根據(jù)楊云飛的解讀,在康德那里,“一般的人性指設立目的之能力,則‘人格中的人性’應指設立道德上目的之能力”[7]409-410?!疤热粑覀儚娜诵灾谐榈羝淙烁裥缘牟糠郑瑒t人充其量只不過是比其他動物更懂得如何計算利益、滿足欲望等略高一級的動物,在此,我們看不出人的任何崇高和神圣。”[8]65可見,“人格中的人性”實際就是指人格性稟賦,唯有人在道德上的理性自律能力能夠彰顯人的優(yōu)越性。*當然還有不同的解讀,有一種解讀認為“人格中的人性”是指人性稟賦。但是,不管哪種解讀正確,由于兩種稟賦都與理性能力相關,所以這并不影響下文對理性(作為客觀目的)地位的討論。劉作認為,“人是目的”這個口號容易引起歧義,讓人誤認為人性中的感性要素也能成為目的,其實更為準確的說法應當是“人的理性是目的”。[8]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康德絕不是生物物種學意義上的人類中心主義者,因為他認為道德規(guī)律“不僅對于人,而且一般地,對于一切有理性的東西都具有普遍的意義”[10]58。如果我們發(fā)現(xiàn)某些外星動物也擁有理性,那么在他們?nèi)烁裰械睦硇宰月赡芰σ部梢猿蔀槟康?。所以,與其說“人的理性是目的”,不如說“理性是目的”。

“理性本性是自在目的這一原則,……它適合于一切有理性的東西,……人性不是主觀地被當作人實際上作為目的的對象,而是被當做作為規(guī)律而成為一切主觀目的之最高條件,被當做客觀目的,不管我們所想的目的是什么……”[10]83在這里,康德明確區(qū)分了客觀目的和主觀目的。尊重人的理性是一種客觀要求,這個要求跟現(xiàn)實中的人們的主觀偏好無關,不管人們主觀上是不是重視自己的理性,理性都是目的本身。另一方面,康德似乎認為人的感性偏好是不值得我們尊重的,他說過:“我也不會對愛好表示尊重,不論它是我自己的,還是其他別人的”[10]50??档略诤芏喽温渲卸纪嘎冻鲆环N高揚理性、貶低感性的態(tài)度?!皭酆谩荒芤蛩陨肀黄谕哂惺裁唇^對價值,而每個有理性的東西倒是期望完全擺脫它?!盵10]80人的理性本性“是客觀目的……其實存自身就是目的,是種任何其他目的都不可代替的目的,一切其他東西都作為手段為它服務,除此之外,在任何地方,都不會找到有絕對價值的東西了”[10]80-81。這顯然是一種很強的客觀價值論立場。

如果只有理性可以成為目的本身,在它面前感性偏好(包括那些動物性欲望)“一文不值”[10]46,又因為動物不具備康德意義上的理性自律能力,只擁有感性經(jīng)驗層面上的利益,就可以推出動物不能成為道德法則所直接關注的對象了。 然而,如果人性公式只尊重抽象的人類理性,而不討論經(jīng)驗層面上個體的主觀目的,那么它將面臨“空洞化”的危險。如翟振明指出,如果主張把一切“把人視作目的”的人視作目的,將陷入一場“無止境自指的游戲之中”[11]81。我們可以設想如下無窮自指的問答:“人是目的”究竟要求我們怎么做呢?如果一個人把人視作目的,那么他就是個人,我們就應把他視作目的,就應當尊重他的目的。那么怎么做才算是尊重他的目的呢?就是幫助他實現(xiàn)他的目的。那么他的目的是什么?“人是目的!”那么“人是目的”究竟要求我們怎么做呢?……

一種可能被康德用來擺脫上述困境的策略,就是承認經(jīng)驗層面上的感性利益具有某種工具性價值。因為在經(jīng)驗世界中理性的存在需依賴于生物學身體,所以康德也許可以建立一種讓生物學身體服務于理性能力的道德原則。這種道德原則是不缺乏經(jīng)驗內(nèi)容的,康德本人就經(jīng)常將自己的理論應用于實例討論中。例如,在自殺例證中,康德認為因逃避困境而自我毀滅是錯誤的,因為這是把自己的人格看作一個維持舒適狀態(tài)的工具*參見康德:《道德形而上學原理》,苗力田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1頁。在書中第73頁,康德給出另一種反對自殺的理由,即自殺這種行為是不可普遍化的,人不能意愿一種不可普遍化的行動。這顯然是兩種不同的反駁理由,一種基于理性是客觀目的,另一種則屬于建構(gòu)主義論證。,而且因貪圖安逸和享樂而不發(fā)展自己的才能也是錯誤的。[10]74-75可見,“尊重理性”就是要求人們應當盡力去保存、培育和踐行自己的理性能力,進而要求人們應盡量維持有理性者的生命、并且讓“潛在的”有理性者發(fā)展出理性能力、讓具有理性能力者去踐行自己的理性自律能力。

盡管一個三歲的兒童不具備道德自律能力,但這個孩子內(nèi)心中的理性萌芽也值得我們尊重,我們應通過教育來培育其理性能力。一個人自暴自棄,沉溺于感官享樂,毫不珍視自己的理性自律能力,但這也不能使其淪為任人宰割的動物,因為他的理性仍然埋藏在他內(nèi)心深處。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客觀目的/主觀目的”的區(qū)別。也就是說,盡管一個人可能主觀上更重視自己的動物性利益、對自己的理性能力視而不見,但在客觀來講,唯有他的理性是值得尊重的,他的動物性利益本身一文不值。

如果這種對客觀目的學說是正確的,這就意味著人的生物學身體只是一具承載理性稟性的容器,唯有理性可以成為目的本身,滿足人的生物學需要只是為了間接地維持和發(fā)展理性能力。可見,這個論點不僅可以推出我們對動物只負有“間接義務”,也可以推出我們對自己的生物學身體也只負有一種“間接義務”。

但這種間接義務論是站不住腳的。如果我們的身體只是一具用來承載理性的容器,這將推出我們無法接受的結(jié)論。杰夫·瑟伯(Jeff Sebo)對這種間接義務論提出如下反駁。眾所周知,對很多人來說性欲是理性的頭號大敵,如果把一個人閹割可以很好地幫助他發(fā)展和踐行其理性能力,那么我們是不是有義務這樣做呢?飲酒容易讓人喪失理性,我們是否應當禁酒?當然,我們有時出于健康考慮來反對飲酒。但正如康德本人所說,健康反而可能會導致一個人荒淫無度,那么此時健康就不具有任何工具性價值。有時身體殘疾恰恰可以促進人的理性能力發(fā)展,從司馬遷到霍金,古往今來這樣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车粢粋€人的腦袋會讓他喪失理性能力,但砍掉他的一只胳膊就未必減損他的理性能力。是否由此可以斷言,我們負有不砍掉一個人腦袋的間接義務,但不負有不砍掉一個人胳膊的間接義務呢?[4]瑟伯馬上想到一種為康德辯護的思路:也許因為我們的感性與我們的理性處于同一具軀體之中,所以前者因此就獲得了直接道德地位。但是,這種說辭并不解決問題。憑什么說僅僅因為二者在同一具軀體之中,前者就可以獲得直接道德地位?瑟伯認為這種辯護是失敗的,正如我們不能說:因為一條狗和一個人恰好處于同一間屋子里,所以這條狗就獲得了直接道德地位。[4]

然而,瑟伯并沒有窮盡所有的辯護策略。康德主義者還可以給出其他的解釋思路。例如,他們可以說:盡管感性欲望不利于理性自律能力,它仍然具有某種工具性價值,因為它的存在可以為自由意志在經(jīng)驗世界中的彰顯提供條件。如果沒有感性誘惑,就沒有對誘惑的克服與超越,那么在經(jīng)驗世界中我們就觀察不到這個人的自由意志了,所以感性誘惑具有一種不可替代的工具性價值——它為實踐理性提供了一種“試練”環(huán)境。但是,筆者認為這種辯護思路也行不通。假設在該例中,此人總是經(jīng)不起感性誘惑的考驗,那么感性誘惑就沒有這種工具性價值。如果某人的性欲正在越來越嚴重地侵蝕此人的理性自律能力,我們處于對此人理性能力的著想而閹割他似乎就具有道德正當性了。另外,還有這樣一種辯護思路:盡管這個人一味地沉溺于享樂、荒廢自己的理性能力,但只要他沒有去危害別人的人性,那么我們傷害他就是錯誤的。然而,這個辯護還是沒有解決問題。質(zhì)疑者可以繼續(xù)追問“究竟什么叫危害別人的人性?”如果危害人性僅指危害別人的理性,那么為了提高一個人的理性而傷害對方的身體就不是不道德的事。

可見,如果認為唯有理性是客觀目的本身,動物稟性只是維持和發(fā)展理性的工具,就會推出一系列荒唐的結(jié)論。我們必須得承認,人的動物性利益就是目的本身。

三、主觀價值論解讀*筆者著重討論科斯嘉對康德的建構(gòu)主義解讀。當然,羅爾斯式的契約主義也可被歸為對康德的建構(gòu)主義解讀,但限于篇幅,契約主義的動物倫理不是本文討論的話題,筆者將在其他地方深入討論這個問題。

筆者認為,康德主義倫理學對于上述反例只有一種可行的辯護策略??档轮髁x者可以這樣說:殘害一個人的生物學身體之所以是錯誤的,因為這違背了此人的自主意愿。只要一個人在主觀上賦予其自身的動物性稟性一種重要的價值,我們就得將他的正當?shù)膭游镄岳嬉曌髂康谋旧怼_@是一種訴諸主觀目的論的辯護思路,這樣我們就走向了對康德倫理學的建構(gòu)主義解讀。

康德倫理學強調(diào)人的主體自由。在康德看來,人之所以不同于動物,在于人可以對自己的欲望沖動有所反思,人可以主觀上自己決定自己的目的。但這不意味著人必須否定自己的動物性,一個人可以通過反思將自己的動物性視作自我同一性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即科斯嘉所說的“反思性認可”。一個人不想無端遭受肉體傷害,這是一種完全正當?shù)母行杂螅覀儾荒艽蛑龠M別人理性稟賦的旗號去傷害別人的身體。尊重一個人的自主性,就要求我們尊重這個人所重視的合理目的,這進而要求我們關注這個人的動物性利益。

那么在前文引文中,康德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貶低感性的態(tài)度又該作何解釋?當康德說“愛好……不能因它自身被期望而具有什么絕對價值”的時候,他的意思是感性偏好的價值取決于理性評估。在經(jīng)驗世界中,我們似乎很難找到一種必然被所有人普遍認可的感性偏好,即使是像疼痛這樣的被大多數(shù)人所反感的負面體驗,也是有可能具有正價值的。

舉個例子來說明*此例參考了哈里·法蘭克福用以討論高階欲求的一個類似的例子。。一個研究新型麻醉藥的藥劑師,為了體驗這種新藥對疼痛的緩解效果,自愿為自己制造了一種劇痛,在測試的整個過程中,他都強忍著這種痛苦。這是被他的自由意志所認可的痛苦,與普通人或動物所被迫遭受的痛苦似乎具有不同的價值。我們也許可以說,他的理性為自己設定的最高目的為這種痛苦賦予了正價值??梢姡行云玫膬r值會隨著理性為自我所設定的目的而變,所以感性偏好的價值是外在的、有條件的,它的價值是相對于理性而言的,最終唯有理性才內(nèi)在地具有無條件的絕對價值(即尊嚴)。

理性是價值之源,它使人具有反思能力,使人能夠與自己的動物性拉開距離,反思自己的感性沖動,不受感性沖動任意擺布。這正是自由的體現(xiàn)。對有理性者來說,只有經(jīng)過了理性反思而被自我認可的感性體驗才具有價值。按照這個邏輯,痛苦作為單純的自然事實是價值中性的,只是當它發(fā)生在那些不愿意無端遭受痛苦的理性者身上的時候,它才被賦予負面價值。由此似乎可推出,只有理性才是最終的目的本身,而那些沒有理性、只有感性欲望的動物就不能成為目的本身。

我把以上推理概括為以下幾步:

因為(1)人的感性偏好的價值取決于人的理性評估;

所以(2)唯有理性具有內(nèi)在價值,感性偏好(無論是人的,還是動物的)不具有內(nèi)在價值;

又因為唯有人類擁有理性,動物缺乏理性,它們只有感性偏好;

所以(3)唯有人類可以成為目的本身,動物只具有工具性價值。

這個推導過程看似有理,但其中每一步都不成立??扑辜握J為從(2)到(3)的推理是錯誤的,所以從康德的理論并不能推出動物只具有工具性價值。筆者同意科斯嘉,并還側(cè)重分析了從(1)到(2)所存在的問題,但這里首先討論科斯嘉的分析。

科斯嘉作為一名建構(gòu)主義者,認為價值是主觀建構(gòu)的,而不是源自某些客觀事實、或客觀實體。根據(jù)這種立場,價值既不來自某種形而上學的客觀秩序(如認為人類理性是自然秩序或上帝計劃中的最終目的),也不是來自單純的自然事實(如認為肉體痛苦這個事實本身就是壞的)。價值只能產(chǎn)生自價值主體的主觀評價。

以疼痛為例。根據(jù)科斯嘉的立場,疼痛之所以是件壞事,不是因為它內(nèi)在地具有負面價值屬性,而是因為有感受能力者認為這種體驗是壞的、并努力避免這種體驗。有時候人們反而會賦予某些痛苦以正面價值,此時痛苦就未必是一件需要避免的事情??扑辜闻e了一個例子,即當我們深愛的人去世的時候,我們愿意體驗悲傷之痛,思念親人的痛苦。[12]177所以,痛苦有時也可以被賦予某種正價值。

至此,科斯嘉的立場和康德一致。但是,科斯嘉區(qū)分了兩個常常被學者們混淆的不同的二分法:“內(nèi)在價值/外在價值”和“目的價值/工具價值”。她指出,前一種區(qū)分關系到價值的來源,即某事物的價值究竟源自該事物本身,還是來自某種外在源泉;后一種區(qū)分則關系到我們賦予某事物以價值的理由:我們是因其自身之故,還是因其服務于其他目的而賦予它以價值。[12]127理性反思能力為感性利益賦予價值,在這個意義上感性利益的價值來源是外在的,但我們不能由此推出感性利益僅具有附屬于理性的工具性價值。我經(jīng)過反思之后,賦予我的動物性以重要價值,此時我就把它們規(guī)定為我所珍視的目的本身了。盡管我的生物學身體的價值源自于我的理性評估,然而一旦它獲得價值,它就成了目的本身,不再僅僅是承載理性的“容器”,其他人不能以促進我理性發(fā)展的名義來傷害我的肉體。也就是說,感性利益的價值源自理性的賦予,但這不意味著感性利益不能成為目的本身。簡言之,一個事物不具有內(nèi)在價值,并不能推出它不具有目的價值。*我們還思考一個與這個問題相對稱的問題:如果一個事物是價值的來源,就能斷定該事物本身就具有目的性價值嗎?因為理性是價值的“源泉”,就可以斷言理性本身就具有最高的價值嗎?這個邏輯就好像當我們看到“泉眼中流出水來”,就斷定“泉眼本身也有水”,甚至斷定“泉眼中所蘊含的水比流出來的水更多”。但問題是,理性不僅僅賦予感性以正價值。根據(jù)康德本人的觀點,理性似乎更多地是在賦予感性以負面價值,那么是否可以由此就推斷理性是一個“價值黑洞”呢?這種類比思維是不恰當?shù)?,因為價值并不是一種像流水一樣四處傳遞的形而上學實體,理性也不是什么“水源”或“黑洞”。價值的形成不過是價值主體對事物進行或好或壞的評價而已。按照科斯嘉的思路,如果一個人經(jīng)過理性反思之后,把自己的理性能力本身認定為組成自我同一性的一個至關重要的要素,那么理性就成為了目的本身。也就是說,理性是一個人自我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它對這個人來說具有一種目的性價值。所以,從(2)到(3)的推理是不成立的。

如果我認為我的感性利益是我所珍視的目的本身,那么根據(jù)可普遍化法則,類似的情況應做類似的判斷,我也應當把別人身上、乃至其他動物身上的類似利益視作目的本身。

注意,這里追加使用了康德的普遍法則公式。在康德那里,自律公式和普遍法則公式具有內(nèi)在一致性。人是有理性自律能力的存在物,我作為有理性者是一個自律的人、是一個尊重原則的人。如果我不講原則,我的行事方式朝令夕改,那么我實際上就是讓自己服從于呈現(xiàn)在我眼前的任意感性沖動,那么我就是他律的、是不自由的。自律的人尊重規(guī)律,所以我的原則不僅僅是為我個人的特殊利益而任意建構(gòu)出來的,它必須在形式上賦予其他類似存在物與我類似的道德地位。

康德之所以貶低感性,主要是因為他擔心感性偏好會腐化一個人的善良意志,作為一個理性自律者,我既不能任由自己身受感性沖動的擺布,也不能讓自己的一己私利凌駕于他者利益之上,但這不意味著感性利益不能成為目的本身。*類似的觀點,可參見Michael Cholbi, “A Direct Kantian Duty To Animals”, The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014, Vol.52, pp.338-358.如果我認為自己的感性利益是值得關注的目的本身,那么我也應當認為動物的類似利益也是目的本身。如果這些利益發(fā)生了沖突,那么我應當運用理性在自我與他者的類似利益之間進行權(quán)衡比較。作為有善良意志的人,我不能僅僅考慮我自己的利益,也不能僅僅把他者用作手段。

一名康德主義的素食主義者會這樣對自己說:我作為有理性的自我立法者,不能僅僅為了滿足吃肉的欲望就把動物用作手段,如果我將我自己的生命和感受視作目的本身,而且我知道動物也不想失去生命和遭受痛苦,那么我就應當將動物們的生命和感受也視作目的本身。如果我不想遭受它們那樣的痛苦,那么我因為滿足自己的一己私欲而為它們施加痛苦就違背了定言命令的普遍法則公式。

正如科斯嘉所言,“我們和動物們共享著同一種奇怪的命運——即我們都是關心自己的有機生命體?!覀兺ㄟ^自我立法,將動物性(animal nature)規(guī)定為目的本身”[12]105-106?!安粌H僅作為人,而且作為能感知的東西,作為動物,你賦予自身以價值,你就是你自身的目的?!盵12]175

這里,反對者肯定會提出以下質(zhì)疑:只有作為理性和感性之有機結(jié)合體的人才有能力賦予自身的動物性以價值,動物只有感性沒有理性,所以它們不能賦予自身價值??扑辜谓栌煤跔?R. M. Hare)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來回答這個反駁:假設你的理性就要被抹除掉了,那么當那個不再具有理性的你的身體在遭受虐待的時候,你對這件事是否在乎?[13]32我們的答案顯然是:在乎?!爱斈阏J識到你賦予疼痛和恐慌的負價值,不是源自你的理性本性而是源自你的動物本性時,那么,這就給了你一個賦予你的這些同類生物的痛苦和恐慌以負價值的理由。”[12]322

動物秉性必須成為目的本身,“如果你不賦予你的動物本性以價值,你將不能賦予任何東西以價值”。因為這最終會“削弱所有的價值基礎”[12]175-183。正如前文所分析,如果認為只有理性是目的本身,這要么會使道德原則失去經(jīng)驗內(nèi)容,要么會推出令人無法接受的結(jié)論。

四、動物的內(nèi)在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科斯嘉似乎給出了兩個不同的論證:第一,動物具有某種類似于人的同一性,我尊重我自己的自我同一性,所以根據(jù)普遍法則,我也要尊重動物的同一性,又因為痛苦會對動物的同一性造成威脅,因此我要關心動物的感覺體驗;第二,僅僅擁有感覺體驗就可以讓一種存在物成為價值主體,所以動物的感覺體驗本身就是價值之源,并因此具有內(nèi)在價值。然而,科斯嘉所引述的黑爾的思想實驗似乎驗證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正如帕特里克·凱恩(Patrick Kain)對這個思想實驗所提出的質(zhì)疑:如果被剝奪了某種重要的本性,我還是我嗎?[14]230如果那個被抹除了理性的人不再是我,那么我所關心的就未必是我的同一性,我之所以關心這件事,是因為這個思想實驗讓我以第一人稱視角真切地感受到:作為一個有感覺的存在物(不管它還是不是我、它是否擁有理性)不希望遭受無端的虐待,它為這種痛苦賦予一種負面價值。

因此,不僅理性能力是價值之源,感受能力單獨就可以成為價值之源。科斯嘉承認, “很多事物對我來說是有價值的,未必因為我是一個自律的理性存在者。食物、性、舒適、免于痛苦和恐懼,這些之所以對我有價值,是因為我是一個動物(animate being)”[15]13??梢?,她也同意動物因擁有感性體驗能力而擁有評價能力,它們賦予自身的感性體驗以價值。*當然不是所有動物都能成為價值主體。例如,一只蚜蟲也許能體驗疼痛,但它能成為一個為疼痛賦予負面價值的主體嗎?這種“反身性評價”也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自我意識的程度。這就意味著很多動物的感性利益的價值來源是內(nèi)在的,它們不僅可以被人類視作目的本身,也可以把它們自己的利益視作目的本身。所以,由(1)到(2)的推理是值得懷疑的。

因為 (1)人的感性偏好的價值取決于人的理性

所以 (2)唯有理性具有內(nèi)在價值,感性偏好(無論是人的,還是動物的)不具有內(nèi)在價值;

即使我們承認前提(1)是成立的*這個前提是否成立,得看這里的“取決于”是什么意思了。人的理性的確可以為感性偏好賦予價值,但這種價值量的改變也許只是外在的,不是內(nèi)在意義上的??紤]上文提到的麻醉師的例子,這個例子并不能用來證明麻醉師所體驗的痛苦不是一種內(nèi)在惡,只不過在那個麻醉師那里,這種痛苦暫時獲得了一種外在工具性價值,他制造麻醉藥的目的也許為了減少病人的痛苦、也許是為了掙錢追求自己未來的更大的幸福,不管怎么說,他都是為了追求其他目的而不得不自己承受這種痛苦而已,也就是說,痛苦的工具性價值量暫時壓倒了痛苦的內(nèi)在惡而已。邱少云為了戰(zhàn)略大局而忍受火燒,我們不能說邱少云所追求的目的就是忍受這種痛苦,一種更令人接受的解釋就是:盡管這種痛苦本身是一件壞事,但邱少云因追求其他更高的目的而選擇忍受了這種痛苦。,即人的理性反思能力會改變感性偏好的價值,這也不能推出未經(jīng)理性反思的感性偏好“一文不值”。回憶科斯嘉的例子。一個人的妻子去世了,他認為此時最恰當情緒是就是體驗悲痛,而不是享受快樂。但是,假如另一個人是天生樂天派,他不假反思地帶著快樂甜蜜的感受去思念他逝去的妻子,他經(jīng)歷了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喜喪”,這也不是什么壞事,我們不能說后一種未加理性反思的快樂不具有內(nèi)在價值。

這就涉及那個“不滿足的蘇格拉底VS滿足的豬”的經(jīng)典難題了。蘇格拉底具有理性反思能力,他認為未經(jīng)審視的生活不值得一過,但這個論斷僅限于他對于他個人生活價值的判斷,對他個人來說,過上一種理性反思的哲學生活也許是幸福;但是,對于那只豬來說,它的幸福要簡單純真一些:曬曬太陽、在泥土中打滾、草地上的奔跑、和同伴玩耍、免受恐懼與痛苦。*那么,對于那些本來有理性能力卻自愿選擇過像豬一樣單純簡單生活的人呢?如果他們的選擇不傷及他者利益、不涉及道德問題,那么只要是他們自愿選擇的,那么他們的生活仍然有價值。所以,從“人的理性為自己的感性偏好賦予價值”并不能推出“動物的感性能力不能為自己的感性偏好賦予價值”。作為感受主體的動物的感性和作為理性主體的經(jīng)過理性反思的感受,二者也許屬于不同意義上的內(nèi)在善。盡管這些動物們?nèi)狈ι屏家庵?,但從盧梭式的價值立場看來,這屬于一種未經(jīng)理性沾染的原始而質(zhì)樸的善。從康德主義觀點看來,如果享樂會腐化人類的善良意志,那么它就是壞的;但對于動物來說,它們沒有善良意志可遭受腐化,那么它們的快樂就是一種純樸的內(nèi)在善。*邁克爾·喬比對這個論點給出了更細致的康德主義辯護。參見Michael Cholbi, “A Direct Kantian Duty to Animals”, The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014, Vol.52, pp.338-358.

請注意,這里并沒有犯“自然主義謬誤”,本文沒有試圖由單純的自然事實(即“痛苦發(fā)生在動物身上”這個事實)直接得出價值論斷(即“動物的痛苦是內(nèi)在惡的”)。筆者的主張是,如果體驗痛苦的動物厭惡這種痛苦,那么它們就在主觀上為痛苦賦予了一種負面價值。這仍是一種主觀價值論立場。在這里,價值源自價值主體(即動物)的情感態(tài)度,而不是源自單純的自然事實。

對痛苦的厭惡,意味著動物不僅僅消極地接受痛苦,還要對痛苦有一定的反身知覺,這種知覺能力不同于理性高度上的反思,它屬于一種感性意義上的反思能力。一頭豬雖然沒有像人一樣的理性,但它對疼痛的反應并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它知道這種體驗對它自己而言是不好的。對它來說,這種疼痛并不是一個單純的自然事實,它知道痛苦發(fā)生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其他存在物身上;它知道自己作為一個個體受到了威脅,于是它反對這種疼痛,當它體驗到這種疼痛的時候,它抗拒并竭力擺脫這種疼痛,它還可以在疼痛真實發(fā)生之前就可以預見它,并由此產(chǎn)生恐懼,它還學會了在事先盡量避免這種疼痛……總而言之,它不是被動接受各種體驗,而是擁有偏好,并且為滿足偏好而行動,即擁有雷根所說的“偏好自主性”[2]72。它是價值主體,它的感知能力為感性體驗賦予一種負面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講,很多動物的體驗不僅僅具有目的價值,同時也是內(nèi)在的價值之源,因為這種價值可以源自它們內(nèi)在地自我評價。它們不僅僅可以被人視作目的本身,它們自己還能把自己視作目的本身。*科斯嘉對于“內(nèi)在價值/外在價值”和“目的價值/工具價值”兩種二分法的區(qū)分也許會面臨如下質(zhì)疑:如果一個存在物本身不能為其自身賦予價值的話,那么為何我們要為它賦予目的價值呢?所以,本文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論證也許對動物具有非工具性價值的證明也是必要的。

人作為有理性者,他們的理性和感性都能成為價值源泉,但對于沒有理性的動物來說,它們的感性能力獨自就能成為價值源泉。人區(qū)別于動物的唯一高貴之處,就在于人不僅僅擁有偏好自主性,還擁有道德自律性(即人格性稟賦),后者使他不能僅僅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就對其他擁有相似利益的動物帶來傷害。

綜上所述,筆者首先討論了對“人性公式”的客觀價值論解讀,這種解讀思路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它否認動物稟性可以具有作為目的本身的價值,進而指出這種理性中心主義的客觀價值論要么面臨缺乏經(jīng)驗性內(nèi)容的指責,要么在現(xiàn)實中將推出一些令人難以接受的結(jié)論。康德倫理學要想走出困境,就必須求諸主觀價值論解讀。其次,筆者探討了以科斯嘉為代表的建構(gòu)主義的動物倫理學,這種對康德倫理學的主觀價值論解讀并不會排除動物的道德地位,動物稟性(不管是人的、還是動物的)可以被賦予一種非工具性價值。最后,筆者認為,因為動物擁有感受能力,所以它們成為價值主體,為其自身賦予內(nèi)在價值。筆者承認,最后這個結(jié)論已經(jīng)遠遠偏離了康德本人的立場,但退一步講,即使動物不能成為價值主體,它們?nèi)匀豢梢宰鳛閮r值載體而被賦予非工具性價值(即被視作目的本身)。*科斯嘉的主要思路側(cè)重于從“理性者自我立法”的第一人稱視角出發(fā),來論證動物可以被視作目的本身,盡管她不否認動物自己可以為自己的生活賦予內(nèi)在價值,但基于有理性者的第一視角論證有一個獨到的優(yōu)勢,就是可以解決道德規(guī)范性的來源問題。一個動物會痛苦和恐懼,僅僅因為它們的生命具有內(nèi)在價值,這也許還不足以向自我提出實質(zhì)的規(guī)范性道德要求??扑辜握J為,一個道德法則之所以對我有規(guī)范性,最終只能是因為這個法則是由我制定的,我既是道德法則的制定者,又是服從者,如果我不服從我自己立的法,那么我就是在否認擁有健全道德人格的自我同一性,因此我應當遵守我自己制定的道德法則。

[1] Immanuel Kant. Leaures on Eth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 [美]湯姆·雷根.動物權(quán)利研究[M].李曦,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Allen Wood. Kant on Duties Regarding Nonrational Nature[J].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 1998, 72: 189-210.

[4] Jeff Sebo. A Critique of the Kantian Theory of Indirect Moral Duties to Animals[EB/OL]. http:∥www.animalliberationfront.com/Philosophy/A%20Critique%20of%20the%20Kantian%20Theory.htm.

[5] [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六卷[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6] Immanuel Kant.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7] 楊云飛.康德的人性公式探微[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0(4):405-414.

[8] 王福玲.康德哲學中的“人性公式”與尊嚴[J].道德與文明,2013(4):64-69.

[9] 劉作.如何理解康德的“人是目的”的觀念[J].蘭州學刊,2014(5):6-10.

[10]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學原理[M].苗力田,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1] 翟振明.康德倫理學如何可以接納對功利的考量[J].哲學研究,2005(5):80-85.

[12] [美]克里斯汀·科爾斯戈德.規(guī)范性的來源[M].楊順利,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

[13] Christine M. Korsgaard. Fellow Creatures: Kantian Ethics and Our Duties to Animals[EB/OL]. http:∥www.people.fas.harvard.edu/~korsgaar/CMK.FellowCreatures.pdf.

[14] Patrick Kain. Duties regarding animals[M]∥ Lara Denis. Kant’s Metaphysics of Morals: A Critical Guid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15] Christine M. Korsgaard. A Kantian Case for Animal Rights[EB/OL]. http:∥www.people.fas.harvard.edu/~korsgaar/CMK.Animal.Rights.pdf.

[16] Michael Cholbi. A Direct Kantian Duty to Animals[J]. The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014, 52: 338-358.

(責任編輯:張 燕)

2015-09-25

王 珀,男,山東交通學院社會科學教學部講師,哲學博士,主要從事動物倫理、倫理學理論研究。

B82-0

A

1672-0695(2015)06-0033-09

猜你喜歡
科斯康德感性
感性工學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美國老爹”性侵案被推翻引眾怒
純接受性的被給予?——康德論自我刺激、內(nèi)感覺和注意
藝術百家
分析網(wǎng)絡新聞的感性面對及思考
康德是相容論者嗎?
對康德空間觀的誤解及詰難的澄清與辯護
崇尚感性意味著什么
感性的解放與審美活動的發(fā)生——對馬克思一個早期思想的引申
中國決策者更應讀懂科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