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進行的高中語文教學活動,就是要將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徹底放棄,借助于新課程教學理念,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將相應的語文教學目標進行有效學習。在新課程改革中提倡的自主性學習方法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模式,學生通過自主性學習,對語文學科的具體知識進行充分的探索,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高中語文 自主性學習 實施策略
在高中語文傳統(tǒng)教學活動中是以教師為課堂的中心,教師在領悟了書本的具體內(nèi)涵之后確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再通過自己的知識儲備和相應的教學方法將這些知識向?qū)W生傳遞,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只是被動性接收學習。這種落后的教學方式無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學習能力。新課程改革就是要將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進行改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自己的引導作用,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對具體的語文知識進行充分的學習。
一、小組合作,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興趣
在高中語文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重要的方式就是進行“小組合作”“小組學習”的模式。因此,在進行語文課堂學習之前,就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從而保證自主學習取得有效的學習效果。
在進行分組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整體知識結構,不能按照語文成績對學生進行盲目的分組,這樣的分組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在分組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性別、性格特點以及學習能力等諸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只有借助于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進行恰當?shù)姆纸M,從而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和科學合理性,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性,獲得較好的語文學習效果。
比如,在學習《鴻門宴》這樣篇幅較長的文言文的時候,文章難度是較大的。如果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小組內(nèi)學生就算積極合作,也不能對這篇課文的具體知識進行有效的學習。教師只有在分組的時候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語文知識素養(yǎng)和組織能力這兩個方面,才能對較難的語文知識進行相應的學習。學生經(jīng)過多年的語文學習,獲得了相應的語文知識基礎,能夠充分理解文章的字詞、句段等等的含義,或許能夠基本了解產(chǎn)生鴻門宴的原因和結局的主要情況,但是如果要讓學生理解記事詳略得當?shù)募舨梅椒?,以及體會人物性格就是非常艱難的。因此,教師在分組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小組成員的綜合素養(yǎng),特別是借助于組長的積極作用,引導學生對相應的教學目標進行充分的合作、探究,結合自己的自主學習,獲得相應的學習效果。
二、發(fā)揮學生自主性學習,創(chuàng)設開放課堂
為了引導學生進行良好的自主性學習,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開放性課堂,對傳統(tǒng)的課堂類型進行劃分,具體分為課前預習、課堂展示這兩個部分。
(一)課前預習的基礎性學習
由于高中課文的篇幅較長,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前預習是比較重要的,能夠給師生創(chuàng)設較好的互動平臺,是獲得有效學習的基礎和前提。課前預習是學習語文的一個基礎性任務,是求知過程的開始,可以提前對課文內(nèi)容和外延進行相應的感知和了解。
比如,學生剛進入高中學習《沁園春?長沙》這課知識的時候,學生對于第一篇課文是有著較強的求知欲望,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這篇課文進行主動的研讀。課前預習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初步了解文章中涉及到的重點字詞。品味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體會壯闊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養(yǎng)詩詞鑒賞能力。從學生的課前預習中加深對文學的認識,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熱愛,最終對這篇課文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當然,教師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課前預習的時候,要針對文體的形式,確定相應的預習內(nèi)容、預習的環(huán)節(jié)和預習的具體方法等等,從而保證課前預習的有效性。
(二)重點關注展示過程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及的展示課指的就是具體的課堂教學。對于語文課堂教學來講,展示是一個重點,是師生共同重點關注的環(huán)節(jié),通過展示可以將學生學習的知識進行認知和充分的交流。在課堂展示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充分的遷移,以及充分感悟和理解相應的語文知識。在課堂展示這個環(huán)節(jié),小組內(nèi)的學生將自己組的學習情況充分展示出來,具體可以進行個人展示,小組展示和全班展示等等,以及可以進行小組交流展示等。同時,展示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進行師生互動學習、生生互動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以及全班共同學習等。通過展示量文本的學習目標較好地完成,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三)通過反饋保障學習效果
語文學習是一個綜合性學習過程,當學生展示了自己以及小組的學習結果之后,教師要組織學生對所學知識內(nèi)容進行及時的反饋。通過反饋的形式,可以查找學習中疏漏的知識點,從而有效鞏固學習效果。反饋能夠較好地促進學生進行深層次的學習,特別是針對語文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講,反饋是第二次學習,從而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進行反饋的時候,也要將相應的學習目標進行明確,對所學知識進行充分的反饋。同時,可以通過課堂測評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學習過的知識。比如,小組內(nèi)可以對學習過的生字詞進行自查,可以對課內(nèi)練習題進行再次訓練,對課外延伸題進行深層次的探討等。
三、定期布置恰當?shù)淖魑木毩暎岣邔W生自主性能力
高中語文課文學習同作文教學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整個語文教學中始終貫穿著讀寫。在語文課堂學習中要多針對性進行訓練,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自主遣詞造句的能力,從而為今后的作文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在語文學習中要引導學生對文中的字、詞、句、段進行圈、點、標、畫,讓學生體會文章“寫什么?怎么寫?為何寫?”比如,心音共鳴——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園丁贊歌——記敘要選好角度;人性光輝——寫人要凸顯個性;黃河九曲——寫事要有點波瀾。教師引導學生對這些寫作技巧進行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最終形成較好的寫作策略,從而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因此,教師可以定期對布置相應的題目來訓練學生的領悟能力,從而讓學生易于接受寫作文,并通過學語文提高作文興趣和寫作水平。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不能總是強調(diào)對語文知識的傳遞,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進行主動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清河.淺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新模式[J].新課程,2012,(05).
[2]張大同.試論課堂教學進行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J].青年教育,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