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填
(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38)
團體工作對殘障大學生社會適應提升的實務研究
吳 填
(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38)
融合教育的背景下,殘障大學生的高等教育已獲得穩(wěn)步發(fā)展,這一群體在大學生活中所面臨的適應性問題也日益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團體工作介入殘障大學生社會適應問題具有優(yōu)勢和有效性。實踐證明,殘障大學生團體具體實務策略應更多體現(xiàn)融合與開放的價值理念,方案設計應結合殘障大學生的身心特質和團體目標,優(yōu)勢視角下的團體動力的核心是增能與互助。
殘障大學生;團體工作;社會適應;實務研究
隨著高等教育和特殊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殘障學生進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有研究表明,殘疾大學生存在各種心理問題,如自卑心理嚴重、抑郁心理突出、焦慮心理明顯、人際交往障礙等。[1]這些心理問題的產生與殘障大學生在校園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適應性問題有著密切聯(lián)系,而殘障大學生的融合教育狀況相比基礎教育階段所面臨的適應性問題更為多元和復雜。因此,進一步促進殘障大學生的融合教育,改善其社會適應能力一直成為學界積極探索的重點。在社會工作理論中,通過團體工作解決殘疾人存在的問題,改善其社會功能是殘疾人社會工作研究領域的有效方法;這也為通過團體工作方法介入解決殘障大學生的適應問題提供了理論依據。本文以在某校殘障大學生開展的系列團體實務工作為例,通過對團體工作過程的展現(xiàn)與結果的評估,從實踐的角度論證團體工作方法介入殘障大學生社會適應的可行性,同時發(fā)現(xiàn)團體工作對殘障大學生社會適應力的提升有顯著效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修正團體工作介入實務工作中的策略。
(一)殘障大學生社會適應現(xiàn)狀
殘障大學生進入高校之后,所面臨的適應性問題主要在于學習適應、生活適應、人際適應和職業(yè)適應等方面,在不同殘障類型及不同年級中呈現(xiàn)各不相同的分布狀況。具體表現(xiàn)為三個方面:一是低年級學生主要面臨的是學習適應和人際適應的問題,特別是視力殘疾和聽力殘疾的學生,在學習中不僅需要面對和其他大學生一樣的學習方式轉變等適應問題,更有因溝通不暢帶來的課堂效率低下、考試難以應付等問題;二是高年級的殘障大學生群體則普遍面臨的是職業(yè)選擇的適應問題,對自身專業(yè)及未來的職業(yè)定位不明確,對就業(yè)的認識和信心不足等問題是困擾高年級殘障生的主要適應性問題;三是不同年級、不同類別的學生普遍存在人際適應的問題,但其表現(xiàn)會隨著殘疾種類的不同而有所區(qū)別:如聾人學生會自己形成一定的交際圈子,肢體殘疾學生往往在人際交往中自卑與退縮感更強烈,情緒更為敏感。而殘障大學生整體在大學生活中所面臨的這些適應性問題,從學習、生活等不同方面日漸凸顯,并轉而影響殘障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甚至未來的發(fā)展。
(二)團體工作介入殘障大學生適應問題的必要性與優(yōu)勢
對于殘障大學生在高等教育階段所面臨的諸多適應問題,專業(yè)干預的方法可產生直接有效的支持與幫助。從社會工作的理論角度看,作為社會工作實務三大方法之一的團體工作是一種十分經濟和有效的干預方法。而在國內現(xiàn)有研究中,無論是專業(yè)著作還是研究論文,團體工作都被作為殘疾人社會工作的工作方法存在,這些現(xiàn)有研究成果為團體社會工作介入殘障大學生提供了特定的理論和現(xiàn)實基礎:即殘疾人團體社會工作是指社會工作者根據不同的需要組建不同的社會群體,利用群體動力和群體工作的策略和方法,通過工作者的引導,成員間的經驗分享、情緒支持和相互討論,產生行為改變和恢復正常的功能,最終促進殘疾人功能恢復與能力發(fā)展的專業(yè)服務。[2]
調查顯示,殘障大學生的適應性問題比較集中的幾個方面,如人際適應、情緒適應和職業(yè)適應等均與殘障大學生的心理認知及態(tài)度有著密切關聯(lián)。即殘障大學生所面臨的適應性問題并非僅僅因為事實本身,而更多的是由他們對待自己和他人的態(tài)度以及由此而衍生的認知結構、生活態(tài)度和社會行為所造成的。因此,一方面,團體工作方式能夠提供這一群體在團體的氛圍下實現(xiàn)調試自身態(tài)度和認知、提升人際交往動機和信心及技巧、增強和改善社會支持網絡等資源的有效鏈接;另一方面,團體工作非常強調組員之間的能量流動,注重通過組員間的互動、接納和支持形成團體動力而使其改變,作為殘障群體中的“精英群體”,殘障大學生本身既有很多優(yōu)勢所在,團體工作能夠充分調動和發(fā)揮他們的潛能,成為改善其適應困境、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理論基礎
1.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強調環(huán)境場域對個體行為的影響作用,認為人的大部分社會行為是通過觀察和模仿習得的。[3]殘障大學生群體能夠進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現(xiàn)實情況,不僅證明其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較其他殘障人士更高,同時也體現(xiàn)出其個體與其他同類群體不同優(yōu)勢所在:如擁有更強的學習能力、品格更為堅韌等。團體工作通過提供殘障大學生之間互相吸納優(yōu)點、分享人生體驗的特定場域和能量,從而達成共同提升自我、增強適應新環(huán)境能力的目標。
2.群體動力學理論
20世紀30年代,群體動力學理論在美國創(chuàng)立,創(chuàng)始人勒溫認為,一個群體無論哪一部分發(fā)生變化,都會引起其他部分乃至整個群體的變化,因此,它是一個動力整體。[4]而群體成員間的相互依存聯(lián)系,就是勒溫群體動力學的核心。這一理論也進一步指引了團體所特有的動力所在。團體場域提供了安全的成長氛圍,團體成員間的依賴關系形成了團體凝聚力,從而帶來成員情緒與行為的改變。團體同樣能夠通過團體氣氛的營造,形成彼此依存的凝聚力,這一團體動力特別能夠在改善人際適應困難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殘障大學生因生理和心理多方面障礙,都不同程度面臨人際適應的困境,團體場域提供給這一群體相對安全的人際交往氛圍,讓他們能夠在團體活動中體驗人際交往帶來的良性體驗,練習人際交往的技巧,并進一步將在團體中得到的經驗推廣到其生活團體(如班級、學生社團組織等)中去,從而為殘障大學生更好地融入校園生活,擴大社會參與度提供直接幫助。
3.社會支持理論
社會資本是投資在社會關系中并希望在市場上得到回報的一種資源,是一種鑲嵌在社會結構之中并且可以通過有目的的行動來獲得或流動的資源。[5]殘疾人往往處于弱關系狀態(tài)中,支持殘疾人社會關系網絡的建構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殘疾人關系支持包括:鼓勵殘疾人參加各類社區(qū)活動,拉近殘疾人與健全人的距離,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等。[6]殘障大學生在大學生群體中往往被視為弱勢群體,在資源的獲取中也往往處于劣勢。社會支持理論認為,社會支持網絡會影響個體應對壓力環(huán)境的行為選擇。因此,幫助殘障大學生形成資源的鏈接,拓展其社會支持網絡,既是殘障大學生個體內在需求的滿足,也是改善其社會適應現(xiàn)狀的有效途徑之一。通過參與團體活動,能夠得到團體成員間的互動鼓勵與認同,滿足其歸屬的心理需要,同時使殘障大學生群體自發(fā)地形成互助的團體模式,并進一步在更大范圍內尋求社會支持和認同,增強其社會適應力,從而形成自助互助的良性循環(huán)。
(二)團體活動過程設計
1.基本概況
(1)團體名稱:特殊需要大學生社會適應力提升團體。
(2)團體性質與類型:成長型封閉團體。
(3)參加入數(shù):8人。
(4)成員招募:通過滾雪球方式結識各類殘障大學生。
(5)活動次數(shù)與實踐:共8次活動,每周1次,每次2小時左右。
(6)活動時間:2014年9月至11月。
(7)活動地點: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
2.活動過程
第一單元:相識在此時此刻
目標:團體形成、營造溫暖氛圍、澄清目標、訂立規(guī)范。
內容:通過輕松的相識活動(大串聯(lián)、劃船等)幫助成員盡快地認識和熟悉,在工作者的帶領下,成員共同訂立小組規(guī)范,并邀請組員表達對本次團體的感受和意見,進一步澄清對團體的期待。
時間分配:1次活動,約2~2.5小時。
第二單元:讓我們彼此走近
目標:增進成員彼此熟悉程度,激發(fā)團體動力,協(xié)助成員認識自我,悅納自我。
內容:通過信任練習和學會給予正向肯定來實現(xiàn)。在進一步增進團體凝聚力的同時,讓成員感受人際交往中信任感的重要性,感受得到與給予正向肯定的人際體驗,在提升對自我的認知中討論人際交往中的態(tài)度與技巧。
時間分配:2次活動,每次約2~2.5小時。
第三單元:現(xiàn)在的我——轉動自我發(fā)現(xiàn)的車輪
目標:協(xié)助組員發(fā)掘優(yōu)勢、教授理論情緒療法以積極面對適應困境。
內容:緊扣團體目標,通過“理性情緒療法的學習”“轉動自我發(fā)現(xiàn)的車輪”等主題活動,引發(fā)討論與自我探索,協(xié)助成員學會自我放松,傾訴和宣泄煩惱,理性地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勢和劣勢,以及環(huán)境中的資源和困境,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困境和壓力。
時間分配:2次活動,每次約2~2.5小時。
第四單元:更好的我——挖掘讓我前進的動力源
目標:協(xié)助組員形成互相支持、共同成長的資源網絡,共同克服,適應困境,形成成長動力。
內容:通過進行大學生活和未來職業(yè)生涯的規(guī)劃練習,學會發(fā)掘環(huán)境資源與自身優(yōu)勢,克服困難,協(xié)助組員間形成相互影響、相互支持的力量,提高自信心、尊重生命、熱愛生活、促進心理健康,共同形成成長的動力。
時間分配:2次活動,每次約2~2.5小時。
第五單元:未來的我——回顧收獲,明確生命的方向
目標:鞏固成員在團體中的收獲與成長,協(xié)助其樹立信心,面對未來。
內容:通過“未來生命中的我”“祝福百寶箱”等主題活動,協(xié)助成員回顧在團體中的收獲及自身的成長,分享體驗與感受,總結并評估成員和團體的成長情況;鼓勵和幫助組員將團體經驗的收獲進一步向生活中的團體予以推廣,拓展自己的社會支持網絡,變困難為動力,更好地適應校園生活。
時間分配:1次活動,約2~2.5小時。
(一)定量評估結果
在團體活動前后,可使用相應的量表對團體活動的效果及目標達成等情況進行了定量評估。如使用自信心量表和適應力量表進行對比測量發(fā)現(xiàn),學生的自信心水平和適應力水平均有所提高。此外,在團體的結束期,進行主觀評價量表“團體活動評估表”和“個人成長評估表”兩個量表的測量,得到團體成員對團體活動的內容、團體領導者、團體效能等相關方面的滿意度均值為8.7分;團體成員本身對團體的投入程度、在團體活動中所獲成長的自我評分均值為9.2分。由此可見,對團體活動過程中團體目標的達成、團體凝聚力的形成、團體效果以及團體成員心理變化等方面進行量化評估,均顯示收效良好。
(二)定性評估結果
通過在團體活動開展之前、活動期間及活動結束之后與團體成員的訪談以及在團體中的分享討論,對團體的效果進行了定性評估。團體成員普遍表示團體氛圍溫暖、開放,能夠提供給成員情緒宣泄、技能習得的安全環(huán)境,成員本身的意愿和團體所提供的氛圍使得成員的投入程度較高,同時,團體成員在認識自我、悅納自我、交友信心、心態(tài)調整、溝通技巧等方面的自我評價均有顯著的提高。此外,在團體目標和個人期待達成方面,團體成員認為,團體目標和個人期待基本達成。盡管仍有可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但普遍對團體的認可度較高,認為團體的經歷給自己帶來了積極的內心體驗與感悟,在各方面均產生積極影響,也愿意再次參與類似的團體活動。如有同學所描述的那樣:“團體讓我感覺很放松,很溫暖,很愿意在其中分享自己的故事,也得到了其他同學的肯定和支持,感覺很舒服?!薄皡⒓訄F體活動讓我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也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對未來更有規(guī)劃?!?/p>
從團體的定量和定性評估結果來看,團體工作方式對于殘疾大學生適應力的提升具有良好的效果,特別是在自我認知、自信心提升、人際交往能力等方面收效明顯。團體成員通過團體活動習得了更好地悅納自我、調節(jié)控制情緒、增強信心和人際交往的技巧,并逐步嘗試將團體中所獲得的體驗推廣到日常生活中去。綜合而言,本次系列團體工作的實務過程總體上是有效的,團體方案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此外,本次系列團體工作的對象是殘障大學生,團體活動過程中在幫助其進入團體、對團體方案的修正、對群體的分享等方面存在著具體實務層面的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跟蹤研究和經驗總結,可以為殘障大學生的團體活動實務提供借鑒。
(一)團體性質應更多體現(xiàn)融合與開放的價值理念
殘障大學生的社會適應問題很多是由于身心特質原因導致其在校園活動的參與中受到限制,造成人際交往困難、自信心低下及自我封閉等問題。團體所提供的安全溫暖的氛圍能夠讓殘障大學生在團體中克服人際交往中的害羞膽怯心理,更愿意與人分享。但在團體結束后的跟蹤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不同的團體組成有著不同的結果:在只有殘障學生組成的團體中,成員所獲得的體驗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推廣到生活中去,甚至由于部分學生難以在生活中推廣而造成了情緒與行為的倒退;而在融合式的團體中(殘健學生共同組成),殘障學生在團體中的能量會在較短時間內輻射至日常生活中,交際圈層也能較快地得以拓展。當然,兩種團體在運行中各有優(yōu)勢,如單一類團體中凝聚力的形成較快、較好,融合類的團體中,團體動力形成較困難,但能量更強。因此,在團體設計中兩種類型的團體均可,但應根據參與者的情況考量。有效的策略是,初次參加團體活動、聽力障礙的學生參與者應以單一類為主,肢體殘障、視力殘障及已有過類似團體經驗的學生可以更多地鼓勵其參與融合式團體。但無論哪種類型,在團體中都應體現(xiàn)出融合與開放的價值理念,如具體活動設計可以結合日常生活,布置家庭作業(yè)時更多考慮其參與和融合的可能性。
(二)方案設計應結合殘障大學生的身心特質和團體目標
團體工作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方案設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殘障大學生團體的方案設計受到一些特定因素的影響,會造成目標達成的現(xiàn)實困難。例如:肢體殘疾和視力障礙的學生不適合進行運動練習,因此,在團體方案設計時,會更多考慮分享和討論的練習。然而對于大學生來說,某些運動練習更能夠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引發(fā)他們此時此刻的思考,對于團體目標的達成也更為有利,因此,系列團體過程的實踐表明,團體的方案既要考慮參與者的特質,特別是殘障大學生的身心特點,也應兼顧團體目標的達成,促進團體更為有趣而讓人樂于投入。如上文提到的團體中因為有肢體殘疾和視力障礙的學生,所以設計了創(chuàng)意道具的活動練習,既照顧到殘障學生的現(xiàn)實困難,也能夠在可能的情況下更多地創(chuàng)設有吸引力的活動,以激發(fā)成員的投入和分享討論,讓他們能夠從團體中得到更多收益。
(三)優(yōu)勢視角下的團體動力的核心:增能與互助
殘障大學生的團體活動在設計與實施過程中的基調往往是“幫助”他們提升,從優(yōu)勢視角來看,殘障大學生有其特有的優(yōu)勢特質,團體本身具有的互助氛圍應該成為發(fā)揮其優(yōu)勢的良好平臺。
本次系列團體活動做了一次有意義的嘗試,將障礙轉變?yōu)閳F體的動力,激發(fā)團體互助能量的形成。眾所周知,分享與討論是團體活動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團體成員間的溝通也是團體動力的形成關鍵。當團體中有聽障學生參與時,其與領導者及團體其他成員的溝通難免有障礙,這往往造成了團體的很大阻力。因此,在征得其他成員的同意下,聽障學生得以參與到團體中來,同時,其他成員除了參與團體本身之外,還承擔起其他職能:成為這些聽障學生的“耳”和“口”,并借助語音轉換設備等方式,積極地改變聽障學生參與團體中的溝通障礙。與此同時,幫助這些聽障成員的過程本身,給予了其他成員“增能”的積極效果,讓他們認識到自己并非一直處于被幫助的位置,團體的互助氛圍形成了很大的團體動力,幫助別人的過程成為殘障學生自信心建立及適應力提升的有效途徑。
[1]齊金玲,李輝.殘疾大學生自信心團體輔導效果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3):317—318.
[2]周沛,曲紹旭,張春娟.殘疾人社會工作[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26.
[3]阿爾伯特·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18.
[4]趙芳.小組社會工作:理論與技術[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15:32.
[5]林南.社會資本——關于社會結構與行動的理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0.
[6]孟萬金.積極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8:89—108.
(文字編輯:王香麗 責任校對:賈俊蘭)
2014-03-03
吳填(1983—),女,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殘疾人社會工作,殘疾人政策法規(guī)。
吳填.團體工作對殘障大學生社會適應提升的實務研究[J].社會工作與管理,2015,15(6):49—53.
C916
A
1671-623X(2015)06-0049-05
■ 基金課題: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殘疾大學生社會適應與社會工作介入:理論視野與實踐模式”(13YJC8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