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鐘嶸的詩學觀——以《詩品序》為中心

2015-04-14 11:02:39劉芳
關鍵詞:鐘嶸

論鐘嶸的詩學觀——以《詩品序》為中心

劉芳

(鄭州財經學院文化與傳播系,河南鄭州450000)

摘要:鐘嶸詩歌理論在中國古代詩論的發(fā)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詩品序》是鐘嶸《詩品》中的一篇重要詩論。以《詩品序》為中心剖析鐘嶸的詩學觀,即:追求自然美的“自然英旨說”;情與物之“滋味說”;定品第顯優(yōu)劣及詩者發(fā)泄哀怨凄蒼的“風力說”。

關鍵詞:鐘嶸; 《詩品序》; 詩學觀點

收稿日期:2015-02-11

作者簡介:劉芳(1979-),女,河南周口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中國文學與中國文化研究。

中圖分類號:I20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31X(2015)01-0057-04

Abstract:Zhong Rong’s poetry theory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poetry theory. The Preface of Shi Pin is an important poetics in Zhong Rong’s Shi Pin. This paper starts from Zhong Rong himself, seeking the personality of his main creation figures, and focusing on The Preface of Shi Pin to analyze the Zhong Rong’s poetics, that is the following three major characteristics: the first 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e, to pursue true feelings expression on natural beauty; the second 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otion, the perceiving emotion and substances; the third 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ems quality, to mark the rank based on the quality of poems, and to give vent to the plaintive expression for grief, resentment.

Discuss on Zhong Rong’s Theory and Integrity of Poetry:Focused onThePrefaceofShiPin

LIU Fang

(Zhengzhou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Zhengzhou 450000, China)

Key words: Zhong Rong;ThePrefaceofShiPin; the perspective of poetics

鐘嶸的《詩品》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一部著名的詩歌理論批評專著。鐘嶸生活在齊梁時代,他出身寒門,“位末名卑”,只做過王府記室一類小官。雖然他頗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然而在門閥制度的嚴格控制下卻不能如愿以償。鐘嶸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思想上受儒家傳統觀念影響較小,在文學上敢于對當時不良風氣作比較尖銳的批評,是一位進步的文學理論批評家。鐘嶸在《詩品》中評論了一百二十二位詩人,分析了每一位詩人的思想藝術特征及其歷史淵源,并按照他們成就的高低,將其詩作分為上、中、下三品。在《詩品》序言中,他以五言詩為中心,系統地論述了詩歌發(fā)展的歷史以及有關詩歌創(chuàng)作的重要理論問題。本文以《詩品序》為中心,結合鐘嶸所處的時代背景,深度剖析他的詩學觀。

一、鐘嶸《詩品序》之“自然英旨說”

鐘嶸在《詩品序》中提出“自然英旨”[1]181,是指追求自然美和真美。這種思想始終貫穿鐘嶸的《詩品》。鐘嶸認為詩歌要達到“自然英旨”,當由“直尋”得之?!对娖沸颉吩疲骸坝^古今勝語,多非補假,皆由直尋?!?“直尋”是指心感于物,情蘊于中,一旦發(fā)之,便可借具體可感之形象表現出來,而無須補假。夫抒情詩歌之佳者,多借景語發(fā)之,寫景之中,自然含情,則其情易為讀者感知。由此可見,《詩品序》中“自然英旨,罕值其人”的表述,表明了鐘嶸極為推崇詩歌的自然美。鐘嶸主張作詩當“吟詠情性”,不提倡作詩用典,進而提出了“即目直尋”“真美”和“自然英旨”的觀點。他倡導詩歌以表現性情為主,感情理應真實自然,不應有虛假的感情表現;詩歌是抒發(fā)情感的,為了抒發(fā)真摯情感,就應該反對用典故和聲律,應以抒情為主。因此,鐘嶸在《詩品序》中抨擊那些刻意引用典故和追求聲律的創(chuàng)作,并直接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嚴厲指責“膏腴子弟,恥文不逮,終朝點綴,分夜呻吟”的瓶頸創(chuàng)作狀態(tài)。“自然中之物,互相關系,互相限制。然其寫之于文學及美術中也,必遺其關系限制之處。故雖寫實家亦理想家也。[2]”寫實和寫情相結合才是上乘的文學創(chuàng)作。

羅根澤先生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中言道: “自鐘嶸看來,用事用典,宮商聲病,繁密巧似,都違反自然,矯正的方法,當然也就要提倡自然。劉勰也提倡自然,但不以自然為根本觀念,鐘嶸《詩品序》里深深地慨嘆‘自然英旨,罕值其人’,可見他所標榜的準的—即根本觀念—是自然。[3]”鐘嶸提倡“自然”觀念,實際上是反對當時詩壇的幾種不良傾向,即:用典過多,以知識入詩,使詩變得晦澀難懂,枯燥乏味;過分講究聲律;詩歌受玄學的影響,淡而無味。鐘嶸極力提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詩歌創(chuàng)作觀,強烈要求拋棄華而不實的點綴。鐘嶸“自然觀”的本質是追求一種“自然美”和“真美”,要求詩人心靈與自然產生共鳴,自然而發(fā)、不留痕跡地表現出自己的情感。

在《詩品序》中,鐘嶸對謝靈運詩中清新自然的生動描寫大加贊賞,如“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明月照積雪, 朔風勁且哀”(《歲暮》),“林壑斂瞑色,云霞收夕霏”(《石壁靜舍還湖中作》)等。謝靈運山水詩多集中筆墨于客觀山水本身的精描細摹,往往末尾綴以說理議論,極少明顯表現出作者的主觀感情,因而招致“寡情”之譏。鐘嶸說謝靈運詩“名章迥句,處處間起;麗典新聲,絡繹奔會”“譬如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塵沙,未足貶其高潔也”。可見,鐘嶸在肯定謝靈運具有自然清新的詩歌創(chuàng)作優(yōu)點的同時,也指出了其過于繁富、細密的缺點。

盡管鐘嶸極力追求自然真美, 但是他并不否定文采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他指出詩歌用辭應華麗,描寫要細致,但亦須把握好尺度,倘若不及或過之都會對詩意的表達造成負面影響。從鐘嶸將陶淵明的詩列為中品而把曹植的詩列為上品,我們就可以從中看出他的這種思想。陶詩通過樸素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寫平淡的田園風光、農村平常人家的生活以及處于這種平常生活中的恬靜心境,將“自然”提升為一種美的至境[4]。陶淵明主要以自然的手法去表現大自然,詩風自然樸實,他不會故意用精美華麗的字句來修飾情感,更近于“無意于工巧”的標準。相對而言,曹植則注重作詩的藝術技巧,注重對偶以及煉字煉句,為后來南北朝文人詩歌創(chuàng)作注重修辭技巧開了先河。漢樂府詩往往以氣為主,自然道來,無意于工巧,而曹植作詩則更注重結構的安排,他常常以帶有強烈主觀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寫開篇,并以此渲染氣氛。如:“驚風飄白日,忽然歸西山。圓景光未滿,眾星粲以繁”(《贈徐干》)以白日西歸、星月忽至來寫時光的流逝之速;“高樹多悲風,海水構其波”(《野田黃雀行》)以激烈動蕩的景象,暗示作者不平的心境和險惡的處境。曹植的詩既反映了社會現實生活,又抒發(fā)了個人感情,思想深邃,內容充實,情感真摯,而且在詩中還蘊含著高奇之氣和慷慨之音。曹詩語言典雅,詩味雋永,風格清麗,是鐘嶸文學創(chuàng)作思想的集中體現,即自然美和文采并重。因此,鐘嶸對曹植極為推崇,他評價曹詩: “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嗟乎! 陳思之于文章也,譬人倫之有周孔,鱗羽之有龍鳳,音樂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由此可見,曹詩被列為上品而陶詩被列為中品是鐘嶸詩學觀的體現。

二、鐘嶸《詩品序》之“滋味說”

“滋味說”是《詩品序》中的又一詩學觀點,在《詩品序》中有如下論述:

夫四言文約意廣,取效風騷,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習焉。五言居文詞之要,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一故云會于流俗。豈不以指事造形,窮情寫物,最為詳切者耶!故詩有三義焉:一曰興,二曰比,三曰賦。文已盡而意余,興也;因物喻志,比也;直書其事,寓言寫物,賦也。宏斯三義,酌而用之,干之以風力,潤之以丹采,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是詩之至也。若專用比興,患在意深,意深則詞躓。若但用賦體,患在意浮,意浮則文散,嬉成流移,文無止泊,有蕪漫之累夾[1]14。

(一)“滋味說”之“情與物”

“指事造形”便是敘事寫景,“窮情寫物”是抒情描物,藉此可以看出,鐘嶸認為五言詩之所以有“滋味”,其本質就是在于詩人在描繪自然景物和各種人物情事時,要滿懷激情寫景狀物,做到情景交融。文學作品的形象愈是生動鮮明,思想感情愈是真摯深厚,作品就愈有“滋味”,相反,便淡然無味。鐘嶸認為只有“有滋味”的詩,才能“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令人意猶未盡。同時,他認為“有滋味”的詩與詩歌中描寫的形象是密切相關的,他對四言、五言和騷體等進行深入研究后,得出“五言居文辭之要,是因其有滋味也”,而其之所以有“滋味”,就在于它“指事造形,窮情寫物,最為詳切”。 “味”本是人的一種生理感受,指飲食的滋味,但是鐘嶸卻將其用于文論之中,他提出的“滋味說”不僅對“味”的內涵和意義進行了更為深刻的改造和創(chuàng)新,而且使其具有了美學意味,從而使“味”成為了中國古代文論的重要范疇。

(二)“滋味說”之意境美

在中國文學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無論詩詞歌賦還是許慎的《說文解字》,均跟情、景、物有著密切的聯系。意境美是中國古代詩歌追求的最高藝術標準, “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拔锷畡?,心亦搖焉”(《文心雕龍·物色篇》)說的就是由境及意的過程。《詩品序》中“指事造形,窮情寫物”的觀點和《文心雕龍》的觀點是一致的。古代作家常用“明月”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用“伊人”表達理想和抱負,用“黃昏”感時傷物。詩言情,詩言志。文人對自身生存價值的關注,使他們與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建立起了更為深刻的情感聯系。鐘嶸指出“窮情”和“寫物”要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能無病呻吟,這樣才能達到詩歌之意境美。在這一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古詩十九首》,鐘嶸品評其“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舜?,而清音獨遠,悲夫!”可謂“五言詩之祖”?!豆旁娛攀住纷肿终嬉?,句句飽滿,假借手法使用得當。這種意境之美,讓讀者在欣賞文學佳作之時如身臨其境、感同身受,使讀者的想象得以無限發(fā)揮?!皠犹斓兀泄砩?,莫近於詩”便是對這種情形的貼切描述。

三、鐘嶸《詩品序》之“風力說”

鐘嶸講的“風力”,一般認為就是“風骨”,比如鐘嶸定品第的標準,就是既重視風力又不忽視文采。品第與流別并非空穴來風,而是六朝特定文化背景的產物。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文論的輝煌期。隨著文學的繁榮,出現了若干總集和選集,文學批評論文、專著也相繼問世,一時蔚為大觀。美中不足的是,鐘嶸以前的文論家都沒有詳細比較詩人創(chuàng)作成就的高低,對詩人之間相互模仿、借鑒也缺乏深入的研究。鐘嶸的“品第流別”便應運而生?!对娖沸颉分杏小拔艟牌氛撊耍镀呗浴凡檬俊钡恼f法。鐘嶸對詩者品評的依據是充分的,并不是空穴來風和無的放矢。鐘嶸特別重視歷代詩人之間的繼承和發(fā)展關系及不同藝術流派之間的區(qū)別與聯系。他提出了比較系統的觀點:“一品之中,略以世代為先后,不以優(yōu)劣為詮次”“其人既往,其文克定,今所寓言,不錄存者”等。以品第為經、以時代為緯的觀點,使同一時代的代表作家一目了然的同時,也使詩歌不同時代的發(fā)展情況清晰可見;評論作家,給作家定品第,要等作家蓋棺定論之后,而且要以他的全部作品和畢生成就為依據,這樣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這些都體現了鐘嶸的詩學觀。在此基礎上,鐘嶸又提出應建立客觀共同的“準的”,即文藝批評標準,這種做法比前人也要科學進步得多。鐘嶸定品第的標準是既重視風力又不忽視文采,他用這一標準把漢魏至齊梁五言詩分為上、中、下三品,并依據上述標準對上、中、下三品做了分別闡釋。

在《詩品序》中,鐘嶸對詩中上品按大致時代進行了排序,這其中對詩的優(yōu)劣并無嚴格要求。上品詩除政治詩歌引用典故外,其他詩歌多發(fā)自詩者的所思所想。后者表情達意是不需要借鑒與抄襲的;而政治詩歌為了看起來更加莊重雅致,有時需要引經據典。對這兩類詩歌不能一概而論。鐘嶸對中、下品詩則按優(yōu)劣進行了排序。鐘嶸只針對詩人的五言詩進行評論,忽略了詩人當時的社會背景及藝術上的多樣化,只著眼于不同作家在某一方面的相似之處,并藉此來研究他們詩風的差別,這造成了其詩評的相對“單一性”。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對詩歌風格流派的研究不僅顯得有些混亂,而且很多地方有牽強附會之意,這些都引起了后世的不少非議和批評。

在《詩品序》中,鐘嶸還推崇“建安文風”,對詩者發(fā)泄“怨氣”持正面態(tài)度,并在詩評中多次評論不同作者的“哀、怨、凄、蒼”。以“怨”為“雅”, 以“怨”為“美”,鐘嶸舉了許多具體而生動的事例,并加以細致的評論。他在詩歌評論中,也很注重怨情,處處突出一個“怨”字,贊揚《古詩十九首》“多哀怨”,說李陵的詩“文多凄愴,怨者之流”,評曹植“情兼雅怨,體被文質”。這些與中國古典樂中的“悲”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更能直接反映出當時封建社會統治者的殘暴與政治黑暗。

在感受詩歌凄涼的同時也能想象當時社會的動蕩局面,讓那些郁郁不得志的青年學子通過詩歌發(fā)泄對現實的不滿,這便是鐘嶸“風骨”的本質體現。鐘嶸在《詩品序》中說: “詩可以群,可以怨,使窮賤易安,幽居靡悶,莫尚于詩矣。”鐘嶸對詩歌藝術的審美本質與功能的闡述與西方詩學中的“情感宣泄說”有相通之處。錢鐘書指出:“在某一點上,鐘嶸和弗洛伊德可以對話?!边@里就是指兩人都認為藝術創(chuàng)作是創(chuàng)作者被壓抑的情感欲望的宣泄,創(chuàng)作者唯有用詩發(fā)泄心中苦悶,內心才能趨于平靜。

綜上所述,鐘嶸的《詩品序》和他的品評,包含著十分豐富的文學理論思想,在同時代的文論家中,鐘嶸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文論家?!对娖沸颉凡粌H是《詩品》的概論,也包含著鐘嶸對社會的一種評價。

參考文獻:

[1] 鐘嶸.詩品箋注[M].曹旭,箋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2] 王國維.人間詞話[M].北京:中華書局,2009:5

[3] 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274

[4] 張富春,劉暢.論鐘嶸之“自然”觀——以《詩品序》為中心[J].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3):15-17

(責任編輯:唐銀輝)

猜你喜歡
鐘嶸
《詩品》之聲律問題再探討
青年文學家(2018年6期)2018-02-07 19:48:55
鐘嶸《詩品》借言批評方法探微
參花(上)(2017年4期)2017-05-02 15:40:06
從班姬《團扇》詩看鐘嶸詩評標準之“怨”
鄭文焯詞學理論體系的審美之維
論鐘嶸《詩品》中的“怨”
論鐘嶸之品謝靈運
鐘嶸“寓言寫物”的詩學意義
淺論鐘嶸《詩品》的悲情美
青春歲月(2015年18期)2015-10-12 12:46:21
鐘嶸論賦、比、興
謝朓論詩“感激頓挫過其文”的再探討
西丰县| 祥云县| 大洼县| 东平县| 长泰县| 泾川县| 东乡县| 兴海县| 资中县| 梅河口市| 同仁县| 永安市| 清丰县| 南江县| 静海县| 白沙| 宁国市| 怀化市| 清原| 岢岚县| 棋牌| 和政县| 汕尾市| 雷波县| 筠连县| 汶上县| 赣榆县| 阿克陶县| 茂名市| 朝阳市| 天峨县| 黎城县| 隆回县| 乐东| 胶南市| 黔东| 开化县| 铜川市| 友谊县| 全椒县| 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