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潔
摘要:如何充分發(fā)揮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作用,為學生將來的英語學習打好基礎,這需要教育工作者充分地利用身邊的資源,讓英語課堂教學產生最佳的效果,而此時創(chuàng)新則顯得很重要。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氛圍;注重自主學習,巧設創(chuàng)新探索的機會;注重思維訓練,培養(yǎng)學習主動性,小學英語課堂才會充滿活力。
關鍵詞:創(chuàng)新;英語課堂;活力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02-090-1
一、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氛圍
一節(jié)好的課,氛圍十分重要。特別是實用性很強的英語課,如果能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英語的氣氛,那么教師將樂于教,學生將樂于學,教學效果自然也不會差。筆者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每一個教學步驟都多設信息溝,層層遞進,根據一定的教學內容或語言材料,設計靈活性較大的思考題,或讓學生從同一來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養(yǎng)學生積極求異的思維能力。通過設計這些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爭論、辯論,既調動了學生積極用語言材料組織新的語言內容,又訓練了他們從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異的思維能力。今年,五年級的學生接觸到了一種新的語篇:童話故事。在備課時筆者就注意到讓學生多了解相關知識,The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就是這樣的語篇,在教學之前筆者就帶著學生看了故事的開頭圖片以及結尾圖片。學生就會很快地被這個故事吸引,很想知道為什么最后goldilocks會大喊“Help! Help!”。在這樣的氣氛中,再帶領學生一步步了解故事的發(fā)展,激發(fā)他們主動尋找故事起因過程結果。最后帶著學生完整地欣賞整個童話故事。這樣的英語課堂也就能真正地煥發(fā)活力,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注重自主學習,巧設創(chuàng)新探索的機會
新課程改革下的教育,學生需要獲得能夠繼續(xù)獲得知識和能力的方法。良好的學習方法,能使學生更好地發(fā)揮天賦能力。新課程改革下的學生應該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讓他們有更多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們在學習中學會如何去獲得知識的方法,以達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的意識、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的目的。
筆者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5B Unit 7 A busy day時,就大膽嘗試采用了開放式的教學。本單元的重點是時間的表達方法,在上本節(jié)課之前,筆者預先布置學生復習了四年級所學相關知識。在課堂上,筆者首先帶領學生玩了一些有關數字的小游戲,這樣就能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筆者將學生分為了幾個小組,在黑板上出示幾組有代表性的時間,讓學生們在各自的小組內討論,研究出該如何用英語表示,同時給出新的時間表達方法。表達方法出來后,筆者給各小組下達了一個任務:新方法和舊方法有何不同,怎么樣記最為方便?問題出來后,各小組迅速展開了討論。同時筆者所想要的觀點也浮出了水面。例如新時間用到了兩個新單詞“past”和“to”。新時間的表達把分鐘放在了前面,小時放在了后面……在學生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最終共同得出了兩個很實用的口訣:用past時,分在前面,點在后,past放中間;用to時,分用60減,點加1,再用to來連。雖然,結論也會有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是這是大家智慧的結晶,而且也基本解決了本單元的重、難點,這樣遠遠比教師一個人說教的效果要好得多。
當然,主體性的課堂教學是師生與共,相互交流的多邊活動。師生間民主平等合作的交往關系,能使課堂更自由開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師在教學的設計和安排上必須更加注意從中有效地去引導,注意教法新穎有創(chuàng)意,以便更好地調動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使他們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
三、注重思維訓練,培養(yǎng)學習主動性
有人曾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這正是新課程改革的最終目標。有研究表明,討論式、質疑式的教學有利于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要讓學生豐富想象,積極探索求異,堅持獨立見解,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蘊涵的創(chuàng)造性因素,通過設疑創(chuàng)設情境,給予每位學生參與的機會,讓學生積極運用所學的知識,大膽進行發(fā)散思維的創(chuàng)造。如在教現在進行時時,筆者先出示了一幅簡筆畫,是有關一位學生在學習的情況,而旁邊有他的爸爸在看報。在出示圖時,我們可以先把這學生在干什么遮住一半,然后問:What is the boy doing? How about his father?這時,學生們就會進行guess并積極發(fā)言,從而給他們提供了發(fā)散思維的機會。在練習現在進行時時,筆者請一個學生上臺做出一個動作,同時筆者在一旁詢問What is the boy doing?這樣的一則游戲又大大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達到了教學的目的,而且這樣的教學效果要比教師枯燥的講解生動得多,學生也樂于接受。
另外,在語篇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設計新穎別致,并且能喚起學生共鳴的問題。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進行集體討論,集思廣益。也可以用所學的知識,讓學生自由地求異發(fā)散,編寫新內容。筆者在教學there be句型時,針對介詞和介詞短語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筆者將全體學生分成幾組,每個小組為一個單位,表示的就是一個家,同時發(fā)給每個家一些家具、日常用品的圖片,讓他們各自設計出一個最美麗的家,并用英語介紹給大家。這個活動的目的就是訓練學生正確地使用介詞和介詞短語,而且由學生親自動手,遠遠比老師講要好的多,同時也培養(yǎng)了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合作的能力。正因如此,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就如同在炎熱的夏天突然迎面吹來的一股涼風,令人倍感涼爽、清新。這樣的小學英語課堂也會充滿活力。
總之,學生的學習過程既是一種認識過程,也是一種探究過程。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探索與創(chuàng)造,英語的課堂教學只有學生的主體作用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很好地進行統一,不斷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逐步培養(yǎng)其求異創(chuàng)新的能力,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才會充滿活力、光芒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