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娟
[摘 要]有效的引讀可以促進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教師根據(jù)教學要求和文章的寫作特點,通過插話、提示、設問等鋪墊性的語言,引導學生以讀代答,能使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關(guān)鍵詞]引讀 提示性 描述性 渲染式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13-039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閱讀教學中抓住了“讀”就是抓住了語言品味的韁繩。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潛心會文,讀出效果”呢?引讀就是一個很不錯的教學方法。
一、提示性引讀——讓畫面鮮活起來
提示性的引讀一般用于課文中有關(guān)句子或者某些特殊詞語的開頭部分。當閱讀有關(guān)空間順序、天氣變化以及人物內(nèi)心活動的文章時運用這種方法比較適宜。它有助于學生理清課文脈絡、把握閱讀方向。
如在教學《珍珠鳥》一課時,課文第四自然段主要描寫了小珍珠鳥是怎樣和“我”親近起來的。在教學時,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我采用了提示性引讀的方法加深了學生對珍珠鳥的變化的認識。
師:小珍珠鳥一開始就和作者很熟嗎?
生:不是,他們是逐漸親近起來的。
師:“起先……”(引讀)
生:“這小家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保ń幼x)
師:“隨后……”(引讀)
生:“就在屋里飛來飛去,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接讀)
師:“漸漸地……”(引讀)
生:“它膽子大了,竟然……”(接讀)
師:“后來……”(引讀)
生:“它完全放心了,索性……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保ń幼x)
在這段話的引讀中,教師主要抓住文中表示連接的詞語引領(lǐng)學生深入閱讀,看似平凡普通的幾句話,卻使學生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讀中深入了文本,真正體會到了珍珠鳥從排斥到親近“我”的變化過程,為深化文章主題起到了關(guān)鍵性的促進作用。
二、描述性引讀——讓內(nèi)容銜接起來
在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本教材的語言十分樸實,由于本身缺乏深深的感染力,很難引起學生共鳴或者激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在這種教學情形下,教師描述性的引讀,就可以使學生在多次閱讀后深入文本。
如在教學《諾貝爾》一課時,為了使學生感受到諾貝爾對科學的迷戀程度,在教學時,我采用了引讀的方法,引領(lǐng)學生走進諾貝爾的內(nèi)心世界。
師:諾貝爾在機械和化學方面有許多發(fā)明,他怎么會想到去發(fā)明炸藥呢?
生1:“小時候,諾貝爾看到工人們……他想,要是……一下子能把大山劈開,該有多好?!?/p>
師:這只是一個念頭,他是如何付諸行動的呢?
生2:“以后,他就把興趣放在發(fā)明炸藥上……‘諾貝爾炸藥油?!?/p>
師:這種油安全嗎?后來發(fā)生了什么事?諾貝爾面對這種情況他氣餒了嗎?
生3:“然而,液體炸藥在運輸過程中很容易發(fā)生爆炸……但諾貝爾毫不氣餒?!?/p>
師:他是如何解決炸藥的運輸問題的?
……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通過文本語言的描述,恰當?shù)狞c撥、引導,引領(lǐng)學生一步步深入閱讀。在一段一段的引讀中,諾貝爾發(fā)明炸藥的具體過程已然在學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渲染式引讀——讓情感升華起來
在語文教學中,有許多教材文本中的內(nèi)容、句式特別,并且蘊涵著深深的情感。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如能將文本中的語言描述賦予自己強烈的情感,有意識地去渲染文本背景或者強化文本語言,那么,這時候的引讀就會成為營造環(huán)境氣氛的“利器”,能使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朗讀得更加入情入境。
如在教學《安塞腰鼓》一課時,課文第六小節(jié)通過鏗鏘的短句,激昂的排比和疾猛的語言節(jié)奏,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安塞小伙擊鼓時的動人、豪邁的場景。怎樣才能使學生讀出這種氣勢呢?我就采用了語氣渲染式引讀。
師:“一錘起來就發(fā)狠了……”(用力的,投入地引讀)
生:“忘情了,沒命了?!保ń幼x)
師:“驟雨一樣……”(引讀)
生:“是急促的鼓點?!保ń幼x)
師:“旋風一樣……”(引讀)
生:“是飛揚的流蘇?!保ń幼x)
師:“亂蛙一樣……”(引讀)
生:“是蹦跳的腳步?!保ń幼x)
在這一次次的引讀中,學生不僅讀出了節(jié)奏,讀出了鼓點,而且也讀出了安塞小伙擊鼓時的豪邁,學生對文本的情感也自然變得豐富起來。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引讀的作用,抓住重點語句引領(lǐng)學生反復閱讀。這一唱三嘆,一板三眼的引讀不僅可以使學生有一種“繞梁三日,不絕于耳”之感,而且還可以使語文課堂精彩無限!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