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春花
[摘 要]課后練習是教材編著者依據(jù)入選文本的價值核心以及表達特色精心編著的指導性練習。教師應將課后練習融入課堂教學中。依托課后練習,滲透體裁特點的教學;依托課后練習,體悟課文獨到的表達方式;依托課后練習,挖掘高效的文本練筆資源。
[關鍵詞]課后練習 課堂教學 體裁特點 表達方式 練筆資源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13-055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是“學會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為了契合這一理念精神,教材編著者在創(chuàng)編課后練習時,也充分體現(xiàn)了語言文字訓練的根本宗旨。因此,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在自主性解讀文本的基礎上,應充分考慮課后練習的導向性作用,幫助學生從語言歷練的維度出發(fā),促進學生言語表達的運用。
一、依托課后練習,滲透體裁特點的教學
傳統(tǒng)語文教學觀無視文本體裁的基本特點,無論怎樣的文體都采用相同的教學模式,造成了閱讀教學高耗低效的尷尬。事實上,文體的不同,作者遣詞造句的技巧、材料的遴選、結構的謀篇布局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閱讀教學理應遵循這種差異,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選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益。而在課后思考題中,教師應緊扣文體特征,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切實體悟,強化學生的認知體驗。
例如,《恐龍》是蘇教版三年級的一篇說明文,更是學生在小學階段接觸的第一篇說明文。針對這一特點,課后習題雖然沒有提及說明文的概念,也沒有設計與說明文、說明方法有關的題目,但已經(jīng)在逐漸有意識地滲透關于文體的知識。如課后練習第三題:第二自然段描寫了哪幾種恐龍?在他們的名稱下畫上橫線,并說說各自的特點。這一要求旨在讓學生深入文本說明性語言中,感受這一段語言的基本結構和方法,為之后學習說明文時感知說明方法、體驗說明文的思路奠定基礎。在教學這一段時,教師可先從整體入手,緊扣本段的中心點“千奇百怪”,引導學生先閱讀總結,提煉各種恐龍的特點;然后,對比分析作者在介紹恐龍時分別采用了怎樣的方法,讓學生在知其然的基礎上,更知其所以然。
二、依托課后練習,體悟課文獨到的表達方式
傳統(tǒng)語文教學,常常將學生關注的中心聚焦在對文本內容的體悟感受上,似乎讀懂了文本的信息內容,感受了作者表達的情韻,就完成了閱讀教學的使命。殊不知,真正的閱讀教學不僅要“得意”,更要“得言”,要在感悟文本內涵的基礎上思考作者以怎樣的方法和言語形式進行表達的。而在這一點上,課后思考題也對學生進行了有效的引領,為學生深入思考指明了有效路徑。
例如,《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人類的文章,課文通過對宋慶齡故居兩棵樟樹蓬蓬勃勃的外形描寫以及“不懼蟲”的特征描述,充分展現(xiàn)了宋慶齡作為一名革命戰(zhàn)士昂揚的斗志以及不與國民黨反動派同流合污的秉性。這篇課文最后的一道思考題是:“搜集宋慶齡的有關資料,說說人們?yōu)槭裁纯倫墼谒示拥膬煽谜翗淝傲粲凹o念。”看似沒有指明借物喻人的寫作特色,但細細分析又不難看出,人們愛在樟樹前留影,實際上是人們對宋慶齡及其精神的留念。教師借此自然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宋慶齡與兩棵樟樹之間的有效聯(lián)系”,繼而思考“作者為什么要描寫樟樹,這與表現(xiàn)宋慶齡本人有著怎樣的關系”,從而將學生的思維逐漸引向文本的表達層面。
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對課后練習進行拓展加工。以這道題目為例,可引導學生思考現(xiàn)實生活還有哪些事物可以代表一種精神,成為一類人的象征,并順勢揭示出蠟燭、電燈、粉筆、蜘蛛……引導學生根據(jù)借物喻人的寫法進行模仿創(chuàng)造。
三、依托課后練習,挖掘高效的文本練筆資源
閱讀與寫作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學的兩大支柱。因此,閱讀教學應努力構建讀寫一體的課堂教學模式。顯然,課后思考題已經(jīng)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有效的嘗試,通過課后練習的方式能夠強化閱讀教學與習作教學,尤其是隨文練筆之間的有效聯(lián)系。
例如,《“東方之珠”》的課后練習:“仿照課文第五自然段的寫法,圍繞‘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熱鬧起來’寫一段話?!钡谖遄匀欢沃幸灾行木浣y(tǒng)領全段,并通過靜止的“燈光”和活動的“車燈”,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凸顯了香港是“燈的海洋”,展現(xiàn)了香港的熱鬧和繁華。而在這一道課后思考題中,教師可以從“中心句構段方式”和“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兩個維度進行練筆實踐,從而將閱讀中的習得技巧在言語實踐中進行有效歷練。
除此之外,很多的課后練習中的小練筆都與教材中的課文內容息息相關。教師要充分重視這一類題型對于勾連閱讀與寫作的作用,在閱讀教學中強化對學生的練筆實踐,從而借助課后思考題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課后練習,不僅僅是學生練習的平臺,更是教師進行閱讀教學的指路明燈。因此,教師在解讀教材、確定目標、選擇策略時,都應該充分考量課后練習的設置,將其有機融入課堂教學流程中,提升課堂教學效益。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