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石芬
摘要: 新課程背景下,農村小學德育課堂面臨哪些困難,如何應對師資不足、教學資源薄弱等難題,下面就這些問題談談本次調研情況。
關鍵詞:農村小學 德育學科 難題 建議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我縣農村小學品德的學科課堂教學的實施情況,此次調研我深入14所鄉(xiāng)鎮(zhèn)中心校(包括村?。犝n31節(jié),查看40余本教案、60余本學生作業(yè),與所有本學科作課教師進行了面對面的座談交流,并和學校領導交換了意見。通過此次下鄉(xiāng)調研,能明顯感覺到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我縣農村德育課堂所發(fā)生的進步非常明顯,但在相對師資較為薄弱、教學資源較為匱乏的狀態(tài)下,如何更讓課堂更貼合學生實際,德育滲透更有實效性,將是我們努力的目標。在此,就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可喜的變化
調研中感到大多數教師教學理念比較新,課改意識也比較強,與以往相比有了較大改觀。主要表現在:
(一)教師角色有了較大轉變
大多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能夠正確處理師生關系,教師的傾聽意識明顯加強,能夠給學生比較充足的思考和交流的時間。教學設計意識上面向全體,實施上符合學生實際,能聯系學生周圍發(fā)生的人和事,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有所發(fā)展。
(二)能夠合理利用教材和拓展教育資源
多數教師在教學中敢于打破教材的束縛,能夠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地整合,學校的一草一木、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學生的日常生活都成為了學生學習的重要材料,如哈吐氣小學賴老師的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春天來了》一節(jié)課,不僅帶領學生唱春天、畫春天、說春天,而且走出教室到操場去找春天,真正做到了教學資源的拓展與延伸。
(三)教學方式和方法更加貼近新課程理念
新課程強調的是“以人為本”“以生為本”。大多數教師引導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明顯增強,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注重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體現小組合作的作用,并從中受益。
二、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教學方面
1.教學活動的實效性需要加強
許多教師注重讓學生在學習上進行合作,這種意識和做法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有的只講究合作表面上的活躍氣氛,在合作的實效性上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有的教師在課堂上教授某一主題時,會設計一些環(huán)節(jié),如唱歌、畫畫、游戲等,不否認,這樣的形式很吸引學生,參與度很高,課堂氛圍也非常好,但是老師在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上考慮得不夠周全,大量的時間花在了形式上,通過形式所要滲透的情感、態(tài)度和體會等就沒有顯現出來,也就是形式輸給了內容。
2.教學評價中“賞識”過多,客觀不足
新課程的評價強調“賞識”教育,講究“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但是,作為教育者在尊重、激勵、保護學生的同時,更應該有客觀、公正、良好的評價為好。我們的課堂上教師的評價要均衡,肯定與否定要客觀,錯了就是錯了,不能摸凌兩可,給學生一個正確的是非觀,也是我們德育滲透的重要目標之一。我見到的大多數的課堂,都是“棒,棒,你真棒!”“對!”“非常好!”這樣的有節(jié)奏的掌聲,課堂上“好”聲、掌聲一片。有些“賞識”就是不切實際,長期這樣的課堂語言評價對學生會產生一定的誤導,會影響是非觀、價值觀。
3.師生關系要主次有別
新課程強調營造寬松和諧的民主氣氛,體現師生民主??墒?,在課堂實施過程中理解有偏差,民主有余、嚴肅不足,熱鬧有余、和諧不足。我們的課堂講師生要民主,不是讓學生可以在課堂恣意妄為、毫無約束,老師是課堂的策劃者、引領者,不是觀望者,更不是保姆一樣的角色。課堂講究的民主更不應該是沒完沒了的“問”——反反復復用一些類似“是這樣嗎?”“是不是?”“對不對?”詢問是課堂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但不可“泛濫”,提問要講究效率、形式、次數,恰當的提問對學生應該是點化、提升。
4.教師深入鉆研課標、教材不夠
相當部分教師對《課程標準》理解不深,很多教師積極學習《課程標準》的意識差,個別教師從來沒見過《課程標準》,從來也沒讀過《課程標準》;再一個是使用教材不夠靈活,有的教師只是根據教學參考書提供的教學設計組織教學活動,只注重了課本范圍內的備課和上課,很少考慮教材之外的教學內容。
5.課外學科實踐性作業(yè)得不到重視
在調研中發(fā)現,大部分學校只要求學生做一點書面作業(yè),而作業(yè)內容純是機械抄寫,沒有一點實際意義,這完全和新課程的理念相違背;更有一些學校對學科實踐性作業(yè)既不布置,更不督促,呈自由狀態(tài)。
(二)其他方面
1.教師隊伍不穩(wěn)定
在調研中發(fā)現,本學科兼職教師多,專職教師少,造成該學科教師隊伍極其不穩(wěn)定,這給教師專心鉆研教材、系統(tǒng)學習專業(yè)知識帶來了很多困難,同時也很難形成一支素質過硬的學科骨干教師隊伍。
2.教學設施不足
可供查閱的教輔資料和圖書的缺乏,難以滿足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需要。課外實踐基地嚴重不足,難以滿足學生課外實踐的需要。
3.教研活動的開展不夠深入
很多學校教研組自己組織開展的教研活動少之又少或根本就沒有,即使有也大都是集體備課,內容比較單一,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三、幾點建議
(一)大力加強學科教師隊伍建設
任課教師必須做到相對集中、相對穩(wěn)定,讓教師有機會對學科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掌握。任課教師一定要加強對《課程標準》及相關解讀的學習,學習鉆研《課程標準》仍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同時還要加強對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提高專業(yè)化水平。
(二)積極開展校內學科教研活動
學校教研活動開展的好壞,對提高任課教師教學水平有很大作用。可以在學校范圍內組織公開課、觀摩課等,以有效提高教學水平。
(三)教師自身素質亟待提高
任課教師不應輕視自己所教學科,要充分認識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擺正位置,提高認識,應多渠道、多方面提高自身業(yè)務素質和工作能力。
(四)重視學生課外實踐能力的提高
要愛護和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加強對課外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多方面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學校可以在校外設立學生勞動實踐基地、德育示范基地等多種形式的教學聯系點,以豐富和活躍學生的教育資源。
(五)進一步加強教學指導工作
作為上級教研部門,堅持和加強新教材的培訓工作,通過培訓,讓每位教師鉆研透教材蘊含的理念,領會好教材編寫的意圖;通過深入課堂聽課,切實解決基層教師教學中的疑點和難點,進一步提高德育學科的教育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