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智
摘 要:紅木雕刻工藝是用紅木的木材及樹根為材料進行雕刻藝術,是所有的雕刻工藝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教育、藝術等領域有著很高的地位。而在如今的社會里,木雕工藝又得到了產業(yè)價值的更大開發(fā)。文章通過追溯紅木雕刻的發(fā)展歷史,結合作者自己的看法對紅木雕刻的前景進行展望,并分析其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方向。
關鍵詞:紅木雕刻;工藝手法;創(chuàng)新;發(fā)展歷程
在歷史的進程中,紅木雕刻藝術在不斷的改革創(chuàng)新下,不僅繼承了紅木雕刻的傳統(tǒng)工藝,又創(chuàng)新出了紅木雕刻獨具特色的工藝特點。使得我們對紅木雕刻的理解不斷加深,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紅木雕刻會在一代又一代紅木人手上展現出更高層次與發(fā)展。
1 紅木雕刻的歷史背景及獨有的特色
木雕作為雕塑藝術諸多形式中的一種,因它特殊的質材及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從而具有了經久不衰的產業(yè)價值和藝術魅力。木雕工藝興起于奴隸社會時期,成熟于封建社會時期。而紅木雕刻則產生在秦漢之前,到明清之際紅木雕刻技術則發(fā)展到頂峰。直至晚清民國,由于政府腐朽以及外敵侵略,木雕需求大減,市場萎縮,紅木雕刻藝術逐漸衰敗。但是新中國成立以后,國家逐漸提高對紅木雕刻的重視,支持并幫助紅木雕刻藝術的發(fā)展,新一代的紅木人也不斷地將古典與現代文化相結合,再次綻放出了紅木雕刻藝術的春天,彰顯出紅木雕刻藝術的博大精深。
紅木雕刻將形式美與裝飾美完美結合,而一件優(yōu)美的雕刻既要有其神,還要兼其形,“沉而內斂,深而不默”。紅木雕刻作品的完成需要以下幾個步驟:首先,進行設計構思,繪制木雕的整體設計圖,以及制作局部的細節(jié)半成品。其次,初步制作材料,將紅木材料按照作品不同的要求進行蒸煮或風干的處理,在進行框架、樺卯結構等工藝流程的處理。再次,就要進行雕刻工作,按照作品的要求選擇適當的雕刻形式。木雕的雕刻形式多種多樣,具體有搜空雕刻、浮雕、淺雕、立體圓雕、搜空貼花等。一座木雕上可能需要一種或多種的雕刻形式,雕刻環(huán)節(jié)是紅木雕刻作品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最后的緩解就是進行打磨、上漆、拋光。在制作的所有過程中,每一個步驟都要精確細致,精益求精,把紅木雕刻工藝的典雅的表現形式和沉重的文化內涵展現出來。精致的紅木雕刻藝術品,不僅提升了收藏者的藝術欣賞水平,而且還推動了紅木雕刻在產業(yè)道路上的發(fā)展。
2 紅木雕刻藝術的現狀
(1)紅木原材料的缺失。世界經濟的發(fā)展以及全球化的不斷加劇,消費加速,消費人群增加,許多不可再生的珍貴藝術品原材料不斷減少,甚至即將消耗殆盡。而各國政府也會對應的出臺限制開采和挖掘的有關命令,導致了原材料的進一步匱乏。就紅木而言,原產地主要有東南亞和非洲等地。但是近年來,全球的環(huán)境問題日益嚴重,溫室效應不斷加劇,很多熱帶國家都開始限制珍貴木材的開采以及出口。紅木價格不斷被拉高。我國南部曾經出產的紅木早在明、清時期就被砍伐的所剩無幾。而近幾年在廣東、云南的引種和栽培的規(guī)模又比較小,而且品質無法與進口紅木相提并論。這對整個紅木產業(yè)有著巨大的影響。整個產業(yè)結構不得不進行改造。那些缺少進貨渠道和缺乏資金的紅木雕刻加工工廠將要面臨著倒閉的風險。紅木產業(yè)規(guī)模只能越來越精細,一些傳統(tǒng)粗糙的紅木加工工藝已經不再適合目前的情形。
(2)紅木雕刻工藝人才的匱乏。要把紅木雕刻藝術弘揚發(fā)展下去,就要在紅木雕刻人才這一方面多做文章。在目前知名的紅木雕刻藝術作品中,作者大多都是老一輩的雕刻藝術家,他們從業(yè)時間長,經驗豐富,明品也就自然很多,而年輕的紅木雕刻作者卻寥寥無幾。這就證明在這一領域,人才的青黃不接,技藝傳承有著間斷性。同時也反映出,在紅木雕刻藝術中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不健全。在如今,紅木雕刻工藝的人才培訓仍然多是師徒制的。師門里對弟子的選拔以及訓練都有著嚴格的要求,這雖然會更好地提高人才的素質,但卻極大程度的限制了紅木雕刻的產業(yè)規(guī)模的擴大。在某種意義上限制了紅木雕刻產業(yè)的發(fā)展。
(3)紅木雕刻工藝境地尷尬?,F在,機器加工規(guī)模不斷擴大,手工工藝在市場上所占的份額不斷萎縮,機器制造的工藝品不斷擠占手工工藝品的生存空間。相比于機器制造的工藝品,同樣一件作品,手工制作的優(yōu)點在于其工藝的精美,內容的豐富。但是從時間上看,一件機器制造的工藝品最多只要半小時就可以做好,而一件精工細作的紅木雕刻藝術品制作需要的時間最少幾周,多的時候幾個月都有可能。就成本而言,機器制造的工藝品和紅木雕刻的工藝品成本差距也是十分可觀的。在市場的脅迫下,手工木雕制作越來越粗制濫造。質量越差,市場就越不接納手工木雕工藝,如此惡性循環(huán),紅木雕刻藝術品處境就越來越尷尬。
3 紅木雕刻藝術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前景
在紅木雕刻藝術發(fā)展處境艱難的時候,紅木雕刻產業(yè)在種種問題面前應該如何應對?首先,面對材料缺失的問題,要做到重視并利用好每一塊紅木材料,將每一件紅木雕刻作品盡作者自己所能,做到最細致精巧,保證不出殘、次品,將最美麗的紅木雕刻呈現在欣賞者的面前。其次,紅木木雕的人才稀缺,就應該由政府和紅木雕刻的名家出面組織一個交流協會,將這門細致、精巧的手工工藝傳授給更多的手工愛好者,不斷促進紅木雕刻產業(yè)發(fā)展壯大。年輕的紅木人也要沉下心來,專注于紅木雕刻事業(yè)的發(fā)展,不急于求成,厚積薄發(fā)。但同時又要真正發(fā)揮出紅木雕刻的優(yōu)點,做出機器無法做出的精制工藝。作者本人在具有超高藝術水平的時候,也得具備一定的藝術修養(yǎng)。發(fā)揮手工雕刻的獨特性和多樣性以及其無可替代性。
紅木雕刻藝術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不僅宣揚了雕刻藝術所特有的文化內涵以及藝術價值,還在文化、藝術、教育等各個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面對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以及社會上日益輕浮的風氣,紅木雕刻藝術更要固守于藝術文化,不受外來的干擾。更要積極利用全球化帶來的豐富的信息,以及其他藝術品的精華之處,服務于現代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yè)添磚加瓦。
4 總結
本文結合個人對紅木雕刻藝術及紅木雕刻工藝品的認識和理解,就如何促進紅木雕刻藝術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展開了探討。具體闡述了三個問題,分別是紅木雕刻的歷史背景及獨有的特色、紅木雕刻藝術的現狀以及紅木雕刻藝術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前景。較為詳細地說明了作者對于這一問題的觀點和看法。然而由于個人所學以及閱歷的局限性,可能無法做到各方面都兼顧均衡,希望本文能為新時代從事于紅木雕刻藝術工作者提供一點借鑒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繼東.從徽州木雕管窺儒家思想對民間美術的影響[J].安徽教育學院報,2003(05).
[2] 鄭黎.神凡共生——泉州木偶造型文化特性解析[J].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2011(44).
[3] 朱宇.紅木雕刻工藝的傳承與思考[J].南通航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06).
[4] 張輝,鄭佳.適應兒童用戶特征的圖形化交互界面設計[J].包裝工程,2014,35(18):17.
[5] 陳汗青,韓少華.基于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包容性設計思考[J].包裝工程,2014,35(20):1.
[6] 戴雪紅.平面廣告中女性圖像的視覺審美研究[J].包裝工程,2014,35(20):4.
[7] 陳君倩.低碳時尚品牌塑造研究[J].包裝工程,2014,35(20):8.
[8] 許憲生.閩臺木版年畫藝術風格探析[J].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