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青
摘要:強調(diào)學生對所讀之書還要進行熟讀精思,融會貫通,積累起來,讓它成為自己寫作的“源頭活水”,學會遷移,并運用到作文中去。教師應該指導學生積極發(fā)揮在作文評改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直接參與評改,并從中體會“文章不厭百回改”、“精自改中來”的真味。
關鍵詞:積累 ;鼓勵 ;激發(fā);修改
布魯諾說過,“使一個學生對一個學科感興趣的最好辦法,是使這個學科值得學習”。頭痛于作文的學生,則是作文還提不起他們的興趣。作文教學要取得一定成效,語文教師必須千方百計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變被動學寫為主動學寫,逐步使他們樂寫。我們知道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學科的重要實踐基地,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作文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語文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最為關鍵。
一、 注意觀察,再現(xiàn)情景
不少學生為作文犯愁,感覺沒有內(nèi)容可寫,主要是學生作文脫離實際,頭腦空空,沒有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情實感,為了寫作文而寫作文,所以,有時候學生就生編硬套,字詞不夠廢話湊,像擠牙膏似的想一句寫一句。有時寫的與題意不符合,這怎么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呢?一篇好的作文,寫的讓人感覺很優(yōu)美,很生動,主要原因就是他們觀察生活,頭腦中有了可以寫的內(nèi)容。如:峻青的《海濱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寫:“夕陽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還燃燒著一片橘紅色的晚霞。大海也被這霞光染成了紅色……”這段文字確確實實是描寫海上的晚霞,絕非別處,只有在海上。 作者抓住了海濱夏夜的特色,用“橘紅色”來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紅色”寫海水的色彩,用“燃燒”一詞生動地描繪了晚霞的情態(tài)。為什么峻青能把海濱夏夜的景寫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為作者真正觀察了,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感受和思考,才把這一景色寫活了。讓生活成為學生自己真正的創(chuàng)作源泉。所以有時在作文之前,我有意讓學生感受生活,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帶領學生做與作文要求有關的事情。這種“做”比較有針對性,通過言行表現(xiàn),動手操作,動眼、動耳、動嘴、動腦的參觀訪問調(diào)查研究,甚至可以是漫畫鑒賞。使之學生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讓學生在活動前有所準備,活動中有所留心,活動后落實到作文。 這樣學生再寫就有話可說,有東西可寫了。
二、積累材料,遷移運用
要使學生作文有話可說,有物可寫,還必須注意積累寫作材料,提倡多閱讀課外書。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薄捌迫f卷”是說書讀得要多,書讀得多,知識才厚實,才能博古通今,讀多了才有助于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力,使他們在捕捉寫作素材時能突破單憑直覺感知的框框,讓思維活躍起來:獲得作文的某種感悟。寫起文章來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僅僅靠多讀是不夠的?!疤扑伟舜蠹摇敝坏捻n愈說:“學以為耕,文以為獲?!边@是說閱讀是寫作的先導,沒有讀的“耕耘”,就沒有寫的“收獲”。因此強調(diào)學生對所讀之書還要進行熟讀精思,融會貫通,積累起來,讓它成為自己寫作的“源頭活水”,學會遷移,并運用到作文中去。又如,利用參加集體勞動的機會,也能寫成作文,或評論勞動中的人與事。口語交際課上“我們?nèi)ヂ糜巍?,組織學生到當?shù)孛麆俟袍E參觀旅游。事先不但要做好物質準備和思想教育,而且要讓學生對所要去的地方有較多的了解。到旅游點之后,讓“知情者”當導游,使“旅游者”能觀察感受到更多的內(nèi)容。然后寫日記、游記。此外,還可以組織參觀、或展覽館、或博物館、或俱樂部等等。然后寫成作文,所以,學會各種形式的積累材料,對學生激起學生作文興趣也是很有幫助的。
三、以說促寫,說寫一致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可以看到:有些學生說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而作文時卻絞盡腦汁,無從下筆。原因何在?因為“說”在實際生活中實踐較多,而“寫”卻較少,沒有實踐,怎能靈活運用呢?因此在寫作訓練時,可以強調(diào)學生先說后寫,即在作文時,讓學生構思后,把要寫的內(nèi)容先說出來再寫,培養(yǎng)口頭作文能力,并引導學生把“說”和“寫”聯(lián)系起來,你怎樣說的就怎樣寫,這樣說說寫寫,寫寫說說,不僅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而且通過說話過程中對口頭語言的敘述,提高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寫作能做到中心明確、條理清楚。
四、學會修改,精益求精
葉圣陶先生說:“‘改與‘作關系密切、‘改的優(yōu)先權應屬于作文的本人?!笨墒莻鹘y(tǒng)的作文教學思想要求:對于學生的作文,教師要精批細改。許多學生家長和學生也以這種標尺要求教師,既約束老師,又危害學生。請再聽聽葉圣陶先生的諄諄告誡吧:“學生作文教師改,跟教師命題學生作一樣,學生都處于被動地位,能不能把古來的傳統(tǒng)變一變,讓學生處于主動地位呢?”秉承葉老的教導,筆者從作文教學的實際出發(fā),找到的答案是:讓學生評改,把作文的評改權交還學生;教師應該指導學生積極發(fā)揮在作文評改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直接參與評改,并從中體會“文章不厭百回改”、“精自改中來”的真味。 學生會修改作文,也是對自己作文的又一次拔高,從一次次修改中體會到作文的樂趣。每次互改,都要求批改者要尊重他人的勞動,批改時要有眉批、有評語、并在最后署上批改者姓名,改好后交給對方。對方也可就批改意見發(fā)表不同的看法,兩人可以一起探討。必要時還可寫一篇“作文后記”,主要是談談自己的寫作意圖和對批改的感受。每次互改,每人只批一本,學生都很認真,高度重視。同時還從中學習了別人的寫作方法,比教師單純的“精批細改”還認真,還仔細。大部分學生對同學寫的批語的關注程度,遠遠超過以前關注“師改”的批語,同時增強了同學們發(fā)現(xiàn)錯誤的能力,還使同學之間研究學習的風氣更濃了。同時也提高寫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對作文更有興趣了。
五、鼓勵寫作,激發(fā)興趣
俗話說:“樂此不疲”,要學好一種東西,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它是獲得知識進行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作的一種自覺動機,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創(chuàng)作的內(nèi)在動力,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經(jīng)常鼓勵學生寫作,比如:六、一節(jié),學校舉行各種有趣的活動,帖鼻子、拔河、猜謎語等。學生都實地參加了,而且也很感興趣,這時我就鼓勵讓他們寫一寫,學生就很愿意寫。經(jīng)常這樣做,時間長了,就培養(yǎng)了他們寫作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作文的快樂,大大提高他們寫作的積極性。
總之,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只有注意努力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才能進一步引導他們熱愛寫作,諳熟門徑,讓那些貌似“老大難”的作文都成為“小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