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嬋娟
摘 要: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一直以應試教育為主,尤其是高中生物教學,應用任務型教學法可以極大地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教學目標;教學目的
形成于20世紀80年代的任務型教學法在新課改實施的今天,被很多的教師接受,并且應用在很多學科中。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屬于一種新嘗試,這是教師教學活動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表現(xiàn)。應用任務型教學法可以極大地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效果。
一、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任務型教學法是改革的需要
長期以來,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一直以應試教育為主,尤其是高中生物教學,由于是高考科目,教學中教師就是以為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教能提高分數(shù)就怎么教。導致教學唯分數(shù)而論,成為一個高考的工具,而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則被忽視。生物教學模式亟待改革,所以任務型教學法被引入教學中。這是生物教學改革的需要,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二、任務型教學法在生物教學中應用的注意事項
任務型教學法在生物學教學中的實施應該堅持實效性的原則,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使用任務類型,因教材內容、學生實際情況而采用不同的任務,不管采用什么類型的任務法,其目的必須明確,那就是要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任務型教學法實施的過程中,要注意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和角色定位。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實施民主教學,讓學生感受到他們被教師尊重和重視。任務型教學法的實施應該按照下面的程序進行:“創(chuàng)設情境、呈現(xiàn)任務、教師指導、明確任務、分工合作、執(zhí)行任務、成果展示、評價任務。”任務設計中要注意教學目標的體現(xiàn),教師要采取多種方式,讓學生全員參與教學。設計的問題要注意層次性,照顧到各個層面的學生。
三、任務型教學法實施中的師生定位
既然實施了任務型教學,那么就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師生在教學互動中的位置要平等,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伙伴,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策劃者和指導者,而不是課堂教學的主宰。任務中的知識點要體現(xiàn)教學重點,要體現(xiàn)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教學實施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學習,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交流能力、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梁華.實施任務型教學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