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飄飄
摘 要 本文從筆者在美國的教學實踐出發(fā),在了解美國漢語教學現(xiàn)狀的基礎上,進一步重點分析了美國漢語課堂所運用的有機的世界語言教學法,以及使用此教學法如何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希望通過本文,能為對外漢語教師提供教學實踐的一些素材,為對外漢語在國內外的教學工作中提供有益的幫助,引發(fā)漢語教師對有機的世界語言教學法的教學模式進行深入的探討與實踐。
關鍵詞 有機的世界語言教學法 漢語習得 語言環(huán)境 對外漢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9.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5.006
Organic Worl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used for Beginning
Learners of Chinese Language in USA
——Take Scenic Middle School and Crater Renaissance High School for Instance
LI Piaopiao
(Songshan Shaolin Wushu Vocational Institute, Zhengzhou, He'nan 452470 )
Abstract This thesis derives from the author's teaching practicum in America, and up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s that arise in Chinese teaching there. Key to it was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the use of organic worl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 American Chinese class, and how it stimulates students in the class and how it improves teaching efficiency. It is hoped that this article can provide teaching practice and materials for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which can help Chinese teaching development, and bring more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of OWL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Organic Worl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Chinese acquisition; language environment;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0 引言
筆者有幸于2013年作為漢語教師志愿者赴美國任教一年。作為美國的一名一線對外漢語教師,在授課之余,我申請去聽西班牙語老師和本土英語老師的課,在聽課中觀察到美國語言課堂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能,并對自己的漢語課堂進行了反思。筆者希望在漢語課堂上嘗試用新的教學法(有機的世界語言教學法)來增強漢語學習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里習得漢語。
1 有機的世界語言(Organic World Language,簡寫為OWL)教學法創(chuàng)立的緣起
此教學法是筆者所任教的美國俄勒岡州Crater Renaissance High School的一名本土西班牙語老師 Darcy Rogers于2003年所創(chuàng)立的。2003年Darcy Rogers老師帶著學生到國外實習,發(fā)現(xiàn)學生普遍缺乏二語交流溝通的技能,大多數(shù)學生害怕和說母語者交談,看到這種情況激發(fā)了她對自己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和探索。創(chuàng)造100% 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在此語境中勇于表達自己,敢于承擔風險,不怕犯錯誤,并訓練學生根據(jù)語境推斷詞語和句子的意思,最終培養(yǎng)學習者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里生存的能力。
2 OWL教學法的理論依據(jù)
有機的世界語言教學法是建立在克拉申(Krashen)的語言監(jiān)控模式的五個假設理論之上的,即 “習得”與“學習”的假說,自然順序假說,監(jiān)控假說,輸入假說,情感過濾假說。克拉申的語言監(jiān)控模式理論為二語習得提供了理論性的指導。之后Swain 等一些學者對其提出了補充,Swain 等學者認為克拉申的輸入理論忽略了學習者的有效語言輸出。語言作為一種交際工具,語言輸入只是手段,語言輸出才是語言習得的最終目的。學習者必須通過把可理解的輸入和有意義的語言輸出結合起來才能使自己掌握一門自然地道的目標語。①這些理論為我們在運用OWL教學法教學的過程中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jù),OWL教學法就是圍繞著這五個假設理論建立的。通過對外漢語教學活動使外國學生能運用漢語進行不同層次的交際,具備不同目的、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漢語聽說讀寫能力和言語交際能力。
3 OWL教學法的習得理論
(1)有機的世界語言反映的是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二語習得是一個高度依賴語境因素,并受語境因素影響制約的學習過程。語言學習不能被認為是脫離社會環(huán)境的過程。(2)有機的世界語言教學法是一個學習者運用第二語言進行合作和自發(fā)表達的“論壇”;(3)有機的世界語言教學法注重能更準確地使用目標語來表達意義;而交際有效性不一定包括相對較高的準確性或語法的復雜性。(4)有機的世界語言教學法關注語言的習得過程;(5)有機的世界語言教學法是一種通過交流來創(chuàng)造文化的“社區(qū)”互動行為;(6)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共同建構詞語的意義并且可以隨意地和學生進行角色扮演;(7)老師和學生可以在安全的課堂二語環(huán)境下體驗不同的角色;(8)有機的世界語言教學法是學習者參與的適合其水平,且能提高語言交際能力的教學法;(9)在有效使用有機的世界語言教學法的課堂,教學和評估是同步的,有效的評估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10)有機的世界語言教學法創(chuàng)造了一個能激發(fā)學習者內在動機去使用目的語的環(huán)境。
以上理論符合全美外語學習目標。外語學習目標涵蓋五大目標:溝通(Communication)、文化(Cultures)、貫通(Connections)、比較(Comparisons)和社區(qū)(Communities)。
4 OWL教學法的概述
由于有機的世界語言教學法是近幾年剛提出來的,所以有必要把這種教學法的理念做一闡釋。該教學法要求100%的沉浸式語言教學環(huán)境,其目的是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第二語言習得的自然環(huán)境。在這種嚴格的語言環(huán)境里,不允許使用翻譯,以此達到強調突出第二語言的學習技能,即在這種環(huán)境下要用所掌握的話語通過迂回的表達、推斷等,來達到交流的目的,最終使學習者不再害怕真實的二語環(huán)境。通過社會交往和游戲的方式來提供一個安全的語言習得空間,從而達到語言的自然習得。課程的內容由學生在課堂上談論自己生活的和創(chuàng)造的話題來構成。學生是彼此的老師,在這種團體合作的氛圍里,學生需要團結互助。教室里甚至不用課桌,學生圍成一個圓圈,在圓圈里可以進行各種活動。此教學法,主要是在交流的語境中來理解并表達語義。在各個層次都需要通過TPR來幫助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但是最終還得由社團的有機的世界語言意識及二語策略和技能幫助學生理解語境并習得語言。在話題的轉換上,學生和老師不是關注之前描繪的詞語、故事或課本,而是要關注二語習得的必要技能,語言水平,從而創(chuàng)建“社團”。通過自然連續(xù)的,有目的的、社會的、語言的交流來引導課堂。通過提出與學生現(xiàn)有語言水平相當?shù)膯栴}引導學生進入更高的語言水平。評估以開放性和熟練性為依據(jù)。說到開放性,老師在課堂上要掌握推動學生學習的竅門,如了解掌握學生的現(xiàn)有語言水平,多用提問的詞語,根據(jù)學生的水平不允許用一個字的回答,對課堂上發(fā)生的事情要有預見性等等。教師要相信二語習得的過程并努力創(chuàng)造空間促成語言習得。學生在課堂上沉浸在二語習得環(huán)境里,通過聽說彼此交流從而達到說寫的更高層次的產出。
5 教學案例
筆者在近10個月的教學中主要涉及到的話題有:問候、自我介紹、家庭、學校、數(shù)字、教室和書包里的物品、朋友、動物、服裝、食物、健康、天氣、顏色、國家、地理、音樂、愛好(運動)、我的一天、購物、交通、自然環(huán)境、名人、時事、描述、方向、喜好、責任、觀點、意見、感覺和情緒、房屋的格局等等。②這些話題可以在學習者的不同水平循環(huán)使用,但是隨著學習者語言水平的提高,會增加更高級、更復雜的詞匯。如在初級水平的打招呼問候語中涉及到:你好!你好嗎?更高一點水平涉及到:認識你很高興。見到你很高興。再高一點涉及到:好久不見。近來還好吧!等等。在不斷重現(xiàn)同樣話題的教學中,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水平來學習相應程度的詞匯。
筆者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嘗試運用了OWL教學法,并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下面用具體的教學實踐來證明這種教學法在漢語教學中的可行性。本文選了兩個教學案例,描述了教學設計的整個過程,通過案例更好地論證了OWL教學法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
教學案例一:
話題:顏色
熱身環(huán)節(jié):練習寫六個上節(jié)課學過的詞匯。
導入:用不同顏色的紙、彩筆或者其它顏色的物品作為道具,教學生學顏色:紅色、黃色、橙色、綠色、藍色、紫色、黑色、白色、灰色、粉紅色、彩色。
口語練習:復習動詞“看見”,然后讓學生用看見的顏色來造句,如:我看見黑色。我看見紅色。等等。
活動:學生圍成圓圈坐在椅子上,其中一個學生站在圓圈中間說他/她看見的顏色,如:我看見紅色。這時穿著或者戴著有紅色的學生就要起來找到別的座位坐下,最后那個沒有找到座位的人就要接替中間站著的人來說他/她看見的顏色。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運用顏色。
過渡:通過youtube視頻學習唱《顏色歌》和《彩虹歌》
通過唱歌學生學會說:彩虹有紅橙黃綠青藍紫,沒有黑色和白色。紅色的小花,藍色的蝴蝶,黃色的太陽,等等。
學生之間互相問彼此喜歡什么顏色。學生在問答時,提出了怎么說深、淺,如深藍色、淺藍色、深灰色、淺灰色等。這時可以教學生深、淺這兩個詞。然后讓學生之間用深淺來繼續(xù)練習顏色。
接下來引導學生說上衣、褲子、鞋。結合顏色練習,如紅色的上衣、黑色的褲子和藍色的鞋等。用句子來練習,如我看見紅色的上衣,我看見黑色的褲子等。
活動:讓學生圍成圓圈坐,其中一個學生站在中間說他/她看見的什么顏色的上衣、褲子或鞋。這時穿著這種顏色衣服的學生就要起來找到別的座位坐下,最后沒有座位坐的學生就要接替中間站著的學生來說他/她看見的什么顏色的衣服或者鞋等。
這節(jié)課在學習顏色的基礎上,又提出并學習了新詞:花、蝴蝶、太陽、深、淺、上衣、褲子、鞋(此處體現(xiàn)語言輸入的“i+1”理論)。
作業(yè):調查家庭成員或朋友喜歡和不喜歡的顏色,并根據(jù)調查寫一篇總結。
教學案例二:
話題:水果
導入:用多種塑料水果或水果圖片為道具導入教學,教學生學習水果、蘋果、梨、香蕉、草莓、芒果、桃、西瓜、哈密瓜、葡萄、橙子、桔子、柚子、石榴、檸檬、火龍果、木瓜、菠蘿、獼猴桃等。
口語練習:讓學生用:“我喜歡/不喜歡吃……”來練習學過的水果。并讓學生用“你喜歡吃什么水果?”在同學之間進行調查。
活動:教學生學習動詞“蹲”,然后讓學生站成圓圈,每人手里拿著一張水果的圖片(圖片朝外),例如由拿蘋果圖片的學生開始說:“蘋果蹲,蘋果蹲,蘋果蹲完,香蕉蹲?!蹦孟憬秷D片的學生要接著說:“香蕉蹲,香蕉蹲,香蕉蹲完,葡萄蹲。”依此類推,直到所有的學生都熟練地掌握了所學的水果。
過渡:通過youtube視頻讓學生學唱《水果歌》。在唱歌中不僅加深了印象,還學到了“水果水果好吃又營養(yǎng),水果水果好吃又健康,給你聰明和力氣”。學習了新的詞匯“好吃、營養(yǎng)、健康、聰明”(此處體現(xiàn)了i+1原則)
作業(yè):把水果按顏色來分類。
6 結語
語言的習得是一個無意識的過程。對學生而言,在有意義的情境中,才能有效地進行溝通。學生同時也在情境中學習語法,通過使用而非分析將其掌握,語法本身不是教學的內容。學習者是積極的意義構建者和語言的使用者,而不是詞匯和信息的消極接收者。要善于抓住課堂外許多有意義的、可以使用新語言的機會,鼓勵學生多多地運用語言。教師要連續(xù)地使用目的語進行教學,最低限度地使用母語和翻譯。③在使用過程中,教師需將目的語和母語明顯地分開。要逐步有計劃地輔導學生學習漢語,使學生能逐漸地獨立使用口語和書面語。通過與文化材料和實踐的接觸,將目的語的文化融為己有,運用自如。運用開頭、主題、結尾都清楚的故事,可以使教學活動、課程和學習單元有意義并便于記憶。即使是在語言學習的初級階段,讀寫活動也可以作為符合其年齡和興趣的溝通工具。有機的世界語言教學法符合人類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它提供了一個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習者在實際體驗中學習漢語;它是一種適合在漢語學習初級階段采用的教學方法,在大量活動中和反復的練習中習得漢語。由于OWL教學法的課堂氣氛比較活躍,這就更要求老師要能有效地管理課堂。漢語課堂要兼具知識性、重復性、趣味性和變化性。在課堂上漢語知識的獲得重在通過學習來加強理解語言的功能性。OWL教學法在漢語教學中,用“社區(qū)活動”的方法,從簡單到復雜,從詞匯到短語,再到句子,從句子到段落,從段落到整個篇章,整個課程在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并能在初學者中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本文所研究的OWL教學法大都是自己教學中所涉及到的,但由于本人實習的時間不長,在美國漢語教學經驗并不豐富,積累的素材也很是有限,所以在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上還遠遠不夠,遠不能概括出美國學生學習漢語的OWL教學法的全貌。希望能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繼續(xù)進行學習研究,使該教學法得以完善。同時OWL教學法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持續(xù)發(fā)展的過程,需要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
注釋
① 王建勤.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商務印書館,2010.
② 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③ 海倫娜.柯頓,卡羅爾.安.達爾伯格.語言與兒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