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永國
【摘 要】 筆者任教十幾年來,一直從事農村高中英語教學工作,但筆者發(fā)現學生的英語水平總體來說并沒有太大提高,并且許多學生存在著因認為英語“難學”而產生的“厭學”情緒,而且這種厭學情緒一屆比一屆嚴重,英語學困生越來越多。
【關鍵詞】 農村高中 英語教學 學困生 策略
1. 研究的理論基礎
1.1 Krashen的二語習得理論
二語習得理論的建立有兩個必備條件:輸入假說和情感過濾假說。情感過濾假說強調英語教學應注重學生的心理因素,幫助學困生生克服焦慮心理,建立自信的學習動力。
1.2羅杰斯的情感教育理論
他把情感與認知的關系緊密結合在一起,師生情感不夠融洽是影響教育教學效果的原因之一,因此我們要用愛來感化他們,將情感教育融入課堂內外。
1.3杜威的民主課堂理論
杜威從實用主義哲學出發(fā),提出“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的口號,他反對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主張把學生從教師的束縛下解放出來。杜威呼喚民主的教育,杜威的民主課堂理論的中心是“理智方法”。 杜威認為,要讓兒童自由地選擇感興趣的作業(yè),自由地開展“活動”,并從“活動”中獲得知識。
1.4皮亞杰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皮亞杰指出知識是個體與環(huán)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學習是在課堂上下交互活動中逐漸建構知識的過程。教育者要為學習者構建和諧的學習氛圍,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習得新知識,復習舊知識。皮亞杰還指出思維具有可逆性與守恒性,是一種高級的思維形式,同時也指出習得的知識很快會被遺忘,學習者要溫故而知新。
2. 英語聽說教學的實驗策略
2.1調查問卷
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困生學不好英語的原因、學習中的存在的困惑及需要哪方面的幫助。教師針對學困生反饋的相關問題作出相應的教學改革。主要措施:抓作業(yè)規(guī)范,分層次作業(yè),有批改,有反饋。
2.2通過訪談法,做好學生的促優(yōu)補差
教師利用自習課及課間時間找學生談話,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困惑及學習程度,為今后的促優(yōu)補差做好鋪墊。
3. 農村中學英語聽說教學可遵循的原則
3.1課堂用語盡量使用英語
課堂上設置日常所需要的短語、對話,難度適中的短文內容,讓學生反復練習,這樣有利于學生不斷提高聽力水平,增強自信。學生之間相互檢查聽寫背誦,一方面練習了聽力,另一方面練習了口語。
3.2在聽力教學中教會學生如何捕捉關鍵詞
在背誦句型及課文段落時,讓學生學會找句子的主干,同時把句子中的短語畫出來,背熟了短語后利于背誦整個句子,把句與句連起來,慢慢地背誦一段話就不顯得那么難了。
3.3培養(yǎng)語感
讓學生注意說話人的語氣,培養(yǎng)語感。多看英文電影多聽英文歌曲等。
3.4掌握聽力方法和技巧
猜測談話人的目的、言下之意等,使學生在長期的學習中慢慢養(yǎng)成聽力方法和技巧。
4. 在學生的英語口語培養(yǎng)方面可借鑒的幾點
4.1朗讀
克服羞怯心理,讀給自己聽,讀給學生聽,讀出自己的水平。一些英語學困生不敢開口去讀去說,害怕學生們嘲笑,長期下去便學成了啞巴英語。語言重在運用,只要不斷去說,相信他們能夠熟讀成誦,達到對語言的感知,感悟和積累。
4.2寫隨筆
每天堅持寫一點英語,一句兩句,三句五句都可以。開始寫得可能少一點,慢慢地增加內容。想到什么寫什么,學到什么用什么,不拘泥于形式。利用晨讀時間把所寫的東西大聲說出來。
4.3多反思
每天英語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自習課的時候多反思,及時總結,再反復復習。
4.4誦讀范文
把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段落背下來,試著用它們造句寫作,慢慢地變成自己的東西。
[1] 孟宇, 陳琛. 探析“聽說一體、以說促聽”的聽力教學模式[J]. 大學英語, 2009(02).
[2] 周丹丹. 二語課堂中的聽力焦慮感和情感策略[J]. 國外外語教學, 2003(03).
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