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佺
(甘肅省文縣教育局)
身體是學生學習的本錢,只有學生身體健康、強壯,才能好好地在學校里學習。體育是為加強學生身體素質開設的一門課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體育教學,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學到知識并培養(yǎng)學生的鍛煉意識。學生有了鍛煉意識才會自主地進行身體鍛煉,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鍛煉意識。
在培養(yǎng)學生任何一項能力的過程中教師都要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出發(fā)先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位學生的性格不一樣,因此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先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喜愛的項目進行體育鍛煉,使學生愛上鍛煉,這樣學生才會有鍛煉的意識。例如,很多男生都喜歡打籃球,教師就可以組織他們進行比賽,他們在玩籃球的過程中也是在興趣中進行鍛煉的過程,這樣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鍛煉意識。
要想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鍛煉意識就要讓學生認識到鍛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師可以向學生舉一些因為身體狀況影響學習的例子,讓學生認識到身體素質在學習中的重要性,并告訴學生鍛煉在生活和學習中的重要性,讓學生認識到鍛煉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學生才會在日常生活中自主地進行鍛煉,養(yǎng)成鍛煉的好習慣。
教師的鼓勵對學生來說,是學生前進道路上的動力,因此,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多鼓勵學生,使學生找到信心更加自信地前進。例如,在體育課堂上某位同學做得很好,積極地配合教師進行鍛煉,教師就可以對這位學生進行表揚,學生受到表揚后會更加努力地進行以后的鍛煉,并從心里想去進行鍛煉。教師的表揚對學生鍛煉意識的培養(yǎng)也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在學校中學生只有在體育課堂上才能告別緊張的學習進行體育鍛煉,所以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要注重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并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樹立鍛煉的意識。學生有了鍛煉意識才會自覺地進行鍛煉,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身體素質,為學習做好準備。
[1]王素強.淺談培養(yǎng)學生的自練能力[J].山東體育科技,2003(01).
[2]王建軍.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練的能力[J].中國學校體育,2001(01).
[3]李瑞森.培養(yǎng)中學生自我鍛煉的能力[J].知識窗:教師版,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