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福勝
教學文本解讀主要指的是對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弄清楚一篇文章的主旨和支撐這個主旨的語言形式。但仍有部分教師在文本解讀時,要么缺乏整體意識,“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肢解文本,片言只語,斷章取義;要么缺少文本細讀,在已知的層面上滑行,囫圇吞棗,人云亦云,淺嘗輒止。如何擯棄文本解讀的表面化、標簽化、模式化傾向,那就必須遵循“整體—局部—整體”的教學文本解讀原則。
一、內(nèi)涵
“整體—局部—整體”中的第一個“整體”是文本的內(nèi)容,也就是文本“寫了什么”,是通過文本外在的、顯性的“言”即言語形式,整體把握文本的“意”即內(nèi)容;第二個“整體”是指文本的主旨或情感,也就是作者“為什么寫”,是透過文本的“言”,發(fā)掘文本所蘊含的“意”即主旨;中間的“局部”指的是文本的言語形式及其特點,也就是“怎么寫的”,作者為什么這樣寫而不那樣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有什么表達效果。文本解讀就是要引導學生沉浸在文本中,潛入到詞語中,在細嚼慢品中,在拆字析句中,探究語言文字背后所蘊藏的作者情感,破譯作者的心靈密碼。
二、路徑
第一步,整體感知文本內(nèi)容。這是文本解讀的基礎(chǔ)性工程,是下一步理解文本主旨,讀懂文本語言形式的前提,是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能力和信息提取處理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這一環(huán)節(jié)必須扎實、有效進行。讓學生通過朗讀、默讀的方法,熟悉課文。如果學生連課文還沒有讀熟,甚至還有字詞等閱讀障礙,就讓學生進行文意歸納或文本解讀,效果可想而知。熟讀之后,或復述故事,或概述故事,或梳理情節(jié),或用一句話或者一個詞歸納文本內(nèi)容,或用一組短語理清文本脈絡(luò)。只有這樣,才能對文本有初步的感知。這樣就解決了文本“寫了什么”的問題,但這還不是文本解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第二步,從局部到整體,即從語言形式弄清文本主旨。這是文本解讀最關(guān)鍵的一步,也是文本解讀最難做的一步。文本解讀只有通過一個個細節(jié)、一個個關(guān)鍵性的詞語,細細品味,慢慢琢磨,才能讀懂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才能領(lǐng)會作者的表達意圖,才能體會到作品選詞用語的妙處。
可是,有的教師不是這樣。他們解讀文本都是先確定文本的主旨或作者的情感,然后找支撐這一主旨或情感的細節(jié)。如《背影》中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父子深情?《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婦金錢至上、勢利自私的性格特征是如何表現(xiàn)出來的?這樣的問題設(shè)計就不是從言語形式出發(fā),不是從文本細節(jié)出發(fā),而是用文本中的細節(jié)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實際上文本解讀應該顛倒過來,從文本中的哪些細節(jié),對這些細節(jié)有哪些理解,從細節(jié)中正確體悟文本的本意,充分發(fā)掘文本的深意,嘗試發(fā)現(xiàn)文本的新意。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作者塑造的若瑟夫是怎樣的形象?要表達怎樣的主題?小說中的若瑟夫是一個富有同情心的孩子。當父母不把窮水手當作兄弟看待后,“我看了看他的手”“又看了看他的臉”“心里默念道 ‘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并且自作主張,毫不吝嗇地“給了他十個銅子的小費”,盡管遭到母親的責怪也心甘情愿。三個稱呼疊用強調(diào)了于勒叔叔與“我”的骨肉親情關(guān)系,表現(xiàn)了“我”的純真、善良,對窮困潦倒的叔叔的同情,反襯了菲利普夫婦的自私和冷酷。
小說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婦,但作者為什么以“我的叔叔于勒”為題目呢?這個題目采用了敘述者的口吻,重點在“我的叔叔”四個字上,表明雖然父母不把于勒當親兄弟看待,但“我”認為于勒還是“我的叔叔”。既道出了“我”對父母的不滿,又寄托著作者的希望。小說是通過一個少年的眼睛和心靈,觀察這個世界的。于勒原來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現(xiàn)在又處于怎樣的境地,若瑟夫耳聞目睹,清清楚楚;父母對于勒的前后三種不同的態(tài)度,若瑟夫感同身受,明明白白;對于勒的同情,父母是如何訓斥,若瑟夫深有體會,真真切切。其實于勒在文章中真正出現(xiàn)僅有一次,可是作者還要以“我的叔叔”作為題目,可謂意味深長,耐人尋味。不因為于勒的處境,不因為父母的態(tài)度,不因為若瑟夫的無能為力。若瑟夫仍然認為于勒是“我”的叔叔,這使我們一點也沒有疏遠的感覺。這就是作者表達的主題,除了人性的弱點,在若瑟夫身上,贊美了人的善良和同情心,寄托了作者的希望和理想,是作者所期待人性的光輝和美好,是作者所希望的人間溫暖,是作者所渴求的人世真愛,那就是作者的悲憫情懷。
實際上,小說在選入教材時,刪去了首尾兩段?,F(xiàn)在把它還原,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作者的寫作意圖。開頭刪去的是“一個白胡子窮老頭兒向我們乞討小錢,我的同伴若瑟夫·達佛朗司竟給了他五法郎的一個銀幣。我覺得很奇怪,他于是對我說:這個窮漢使我回想起一樁故事,這故事,我一直記著不忘的,我這就講給您聽?!苯Y(jié)尾是“我再也沒有見過我父親的弟弟!以后您還會看見我有時候要拿一個五法郎的銀幣給這些流浪漢,其緣故就在此?!睆恼n文刪去的這些文字中,讓我們看到了成年若瑟夫還像兒童時期一樣,是一個富有同情心、有正義感的人,是一個可親可敬、永葆愛心的人,是一個沒有被自私侵蝕、沒有被勢利熏倒、沒有被金錢吞噬的人。為什么要給流浪漢五法郎銀幣?為什么對此事念念不忘?結(jié)尾“再也沒有見過”,是不是自己對兒童時沒有認下叔叔的懺悔?是不是對父母殘酷無情的靈魂救贖?這些才是作者所期待的人性美好,才是作者所希望的人間溫暖,才是作者所渴求的人世真愛。這樣小說主題就不僅僅是批判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guān)系了,也不僅僅是表現(xiàn)小人物的辛酸了。
這個例子的解讀就是從文本細微處入手,真正走進文本,走進人物,走進作者,走進特定的環(huán)境,從局部到整體,讓學生體會到作者逼真的描寫,形象的刻畫,淋漓的抒情,恰切的表達,使學生學會閱讀,學會賞析,學會表達,學會語言文字的運用。
三、關(guān)鍵
一是要關(guān)照整體。教學文本解讀要樹立一個全局觀,有一個整體意識。教學文本之所以能夠成為經(jīng)典而經(jīng)久不衰,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有一個全局觀念,對作品中的方方面面做了一個通盤考慮,小到一個標點符號,大到結(jié)構(gòu)布局,都在力求表現(xiàn)文章的主旨。因此每篇作品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內(nèi)部都有一條主線貫穿始終。文中每一個字、詞、句甚至標點,都與這一條主線息息相通,緊密相連,如常山之蛇,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腹則首尾應,甚至“閑筆”不“閑”,“戲”筆不“戲”。
教學文本解讀如果關(guān)照了整體,從全局著眼,整體上把握文本,那么,文本中的一字、一詞、一句、一個段落、一個人物,甚至一個標點符號,都要放到整體布局上考慮,才能讀懂語言文字與主旨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如《白楊禮贊》(北師大版)一文中,寫白楊樹的象征意義時,一連用了四個反問句,可是文中沒有一個問號,而用了四種不同的標點符號,為什么?作者在延安目睹了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抗日軍民火熱的戰(zhàn)斗激情,到重慶看到的是消極的抗日情緒,于是要寫篇文章歌頌根據(jù)地的抗日軍民,但是言論不自由,只能用象征手法。弄清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和表達主旨,那么分析標點的反常用法就水到渠成,易如反掌了。反問句表示肯定的意思,文中不用問號,那象征意義是不容置疑的,毫無懸念的。四個反問句中,第一個分句用逗號,是引起讀者的聯(lián)想;第二個分句用分號,表明農(nóng)民和哨兵是并列關(guān)系的;第三個分句用感嘆號,就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情感意向,是因為那是作者要“禮贊”的對象是抗日軍民,是為了表達主旨的需要;第四個分句用句號,沒有用感嘆號,是因為中華民族的精神還是通過抗日軍民表現(xiàn)出來的,只用一個感嘆號以突出上面的抗日力量。
二是要關(guān)注語言。語言文字是載體,要善于通過語言文字表層讀懂文章的意蘊和意境,從中開掘作品蘊藏的思想內(nèi)涵。解讀文本就要注意文本的關(guān)鍵詞,對語言的“陌生化”表達,反常用法要分析其情感傾向,以此作為解讀作者情感的密碼,拿到解讀文本的“金鑰匙”。解讀文本只有傾聽語言文字發(fā)出的細微聲響,觸摸語言文字所散發(fā)的溫度,才能體悟到蘊含于語言文字中的作者情感及內(nèi)心世界,才能體味到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謀篇布局的巧妙,才能體驗到咀嚼品味語言文字的美妙。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鑒賞文藝的人如果對于語言文字的意義和情味不很了了,那就如入寶山空手回,結(jié)果將一無所得?!?/p>
教學文本解讀只有遵循“整體—局部—整體”的基本原則,才能走出文本解讀的泛化、虛化、異化誤區(qū),才能避免蜻蜓點水、走馬觀花的現(xiàn)象發(fā)生,語文教學才不會變成一個空洞的、說教的東西。
(作者單位:襄城縣教體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