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勇平
摘 要: 英語是使用最廣泛的語言。眾多研究表明:英語學習是一個復雜的認知心理過程,影響因素很多,如學習者的年齡、母語的影響、語言能力和動機。其中外語學習動機是影響英語學習的主要因素,它與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策略、學習成績密切相關,因此研究學生學習外語的動機差異有重要意義。本文嘗試從動機的兩個類別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出發(fā),論述外語學習動機對英語學習的影響,具體到社會、家長、學生個人因素等。通過外語學習動機的研究,可以針對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特點,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英語學習的質量。
關鍵詞: 英語學習 英語教學 學習動機
1.外語學習動機的內涵與分類
1.1外語學習動機的內涵。學習動機是指導學習方向、促進學習活動的一個內部機制,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英語學習動機對長期有意義的英語學習有重要作用,但強度和學習效果之間的關系不是一種線性型,學習動機太強或太弱都會導致學習不佳,動機和學習的關系強度,根據(jù)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可以用一個“倒U型曲線”表達。根據(jù)此理論,學習者的理想動機水平是適度,太強或太弱的動機都不利于學習。如果嚴格要求學生,如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重復幾十倍,題海戰(zhàn)術,頻繁的考試和競賽,就會與學習者的愿望相反。心理學家說,理想學習效果的動機有喚醒和激發(fā)的作用。
1.2外語學習動機的分類。外語學習動機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內在外語動機指學習。動機的來源是愛好、對知識的渴望和其他內部因素,使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情感的滿足,可以分為三類:知識性的內部動機,為了探索新的知識和提高知識水平;成就內在動機,為了完成一項任務;刺激性的內部動機,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興奮。外部外語動機指學習活動的外部誘因,如鼓勵、刺激、對英語教學活動的膽怯心態(tài)和其他外部因素??梢苑譃槿悾鹤月桑赐獠恳蛩貨Q定,屬于最低程度,若外部因素消失,就不存在了;內擾動自律,即個體把外部壓力轉變?yōu)樽约旱男枨?,并迫使其行動,如在自尊的影響下努力學習英語;識別的自律,即外部因素確定,屬于最高程度,意味著我們?yōu)榱藢崿F(xiàn)個人的價值,使該自律內化為自我的目標,如學習者感覺到閱讀的重要性,然后做一個實踐的計劃。
2.內在外語學習動機對英語學習影響
2.1學習態(tài)度對英語學習影響。有些學生不喜歡學習英語,將英語學習看做負擔,形成了英語學習的消極態(tài)度,如害怕犯錯、在英語課堂很少回答問題。這可能與他們失敗的學習經驗有關,他們在英語學習剛開始就考慮他們不管如何努力學習,結果仍然是不理想的,就不愿意再做任何努力,很少體驗成功后的滿足。有一種英語學習者不是把通過考試作為他們的最后的目標,而是把掌握和使用英語作為他們真正的目標,對英語學習是非常有熱情,盡力多聽、多說、多讀和多寫。顯然,這些人的英語學習會比那些依賴于表面的動機更有效,如美劇的對話會成為他們的模仿對象。因為他們對英語學習有激情,所以他們的思想和英語知識之間就沒有障礙。
2.2學習者的興趣對英語學習影響。一種積極的觀點認為學習應該是快樂的,應該找到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另一個極端的觀點認為學校的各種活動是枯燥的,必須依靠外在的獎勵和懲罰,迫使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如果對英語的聽、說、讀、寫感興趣,學生會利用每個英語學習的機會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愛迪生是美國最著名的科學家和發(fā)明家之一,他的成功源于其對生活的濃厚興趣和強烈好奇心,只要看到難題,就會有強烈的興趣。興趣是一個成功人的先決條件。貝多芬、梵·高、雨果都是對音樂、繪畫和文學有濃厚的興趣,而不是依賴他們的成就外部動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英語課堂生動有趣,就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課外活動,如電影賞析、英語演講比賽等,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激發(fā)學習英語的興趣。
3.外在英語學習動機對英語學習影響
3.1社會對英語學習影響。建設性的動機觀認為個人的學習動機受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社會環(huán)境包括整個文化背景和社會狀況。動機和社會有直接關系,人是社會的人,有人際性的特點。影響動機的社會因素有如下幾點:社會福利的目標,如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社會團結的目標,如試圖帶來一定程度的尊重自己的家庭;社會認可的目標,如在學校表現(xiàn)良好獲得同行和教師的認可。因此,提升學習者的社會形象是提高英語學習動機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如包容學習者犯的錯誤、提高對英語學習者的精神獎勵。
3.2父母對英語學習影響。父母是英語學習中最易忽略的一個重要的間接參與者,即家庭是學校與學生之間的介質。教育心理學家早就認識到家庭的特點與學生學業(yè)成就的聯(lián)系,父母的鼓勵態(tài)度與兒童的語言學習有關。父母可以用自己的行動引導孩子英語學習,如經常看美劇、聽英文歌、讀英文書。
3.3教師對英語學習影響。學習是一種自己成長的過程,但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扶持和培育。老師在課堂上會對學習者產生動機性的影響,正因為這樣,每一個教師的行為變得極具魔力。師生關系是影響學生英語學習態(tài)度最重要的變量,教師要創(chuàng)造愉快、輕松的課堂氣氛,還應提高學習者學習的信心,促進學習者的自主性,充分意識到學習者個性、興趣、能力、學習環(huán)境、生活方式和他們目標的差異,進而因材施教。也可以分享和討論學習英語的經驗,找出為什么學習者參與學習英語,然后嘗試用相關的課程內容和學習者興趣進行有效的課程設計,還應該了解學習者如何建構知識,掌握技能,培養(yǎng)思維,使用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學習。
4.結語
學習者的內部動機是由需要、興趣、欲望、好奇心、求知欲、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和自尊、自信、責任心、責任感、成就感和榮譽感轉化來的,有更持久的影響力。外部動機是由外部刺激如社會的要求、考試的壓力、父母的獎勵、教師與合作伙伴的認可好評、獲得榮譽稱號和獎學金、獲得理想的職業(yè)、向往和羨慕的社會地位的追求作為心理壓力和吸引力的刺激轉化過來的。一般而言,動機是不直接參與認知過程的影響力量,而是通過其集中學習者的注意力和增強耐心。許多心理學家認為,適度動機產生的學習效果最好,太弱或太強的動機都不能調動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張誅.動機對英語學習的影響[J].蘭州教育學院報,2012(7).
[2]林漢生.大學生外語學習動機分析[J].漳州職業(yè)大學學報,2003(3).
[3]蔡洪.淺談影響外語學習動機的學習者因素[J].長江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2009(24).
[4]黃建華.外語學習動機及策略[J].內江外語學院學報,2002(7).
[5]唐靜.外語學習動機及策略[J].河南安陽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