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錢熔杰
校本研修要取得實效必須著眼現(xiàn)實、立足實際,努力讓教師實現(xiàn)從緘默的傾聽者到教育實踐的研究者的轉(zhuǎn)變,近年來,紹興市柯橋區(qū)柯巖中心小學結(jié)合自身的辦學傳統(tǒng)和特色,依托“云骨講壇”的策劃為抓手,逐漸探索出了一條既受老師喜歡,又能有效促進發(fā)展的獨特校本研修之路。學校借地域之靈秀,襲文化之氣韻,以“云骨”二字冠名,更寓意著對學校文化傳統(tǒng)的秉承和學校“四氣”云骨精神(骨氣、志氣、才氣、秀氣)的弘揚。自2014年9月起,每逢周一傍晚,老師們都會其樂融融地聚集在“云骨講壇”, 開展獨具特色的校本研訓活動。“魚牛的故事”“一顆核桃”“學科中的學情分析”“班主任的生情把握”……這一個個培訓主題都是曾經(jīng)精彩的研訓足跡。老師們都自信地走上講壇,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或談感悟,或講故事,或議反思,或說心得,各種觀點在這個講壇上激烈碰撞,擦出了絢爛的思維火花。每一次研訓剛結(jié)束,教師們就滿心向往地期待著下一場精彩。
頭腦風暴:各抒己見談感悟
提升教師素質(zhì),首先應該從思想政治方面開始。內(nèi)強素質(zhì),外塑形象,不斷提高全體教師的思想道德和業(yè)務素質(zhì),牢固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校才是一個具有正能量的集體,才能做好小事,做成大事。
“云骨講壇”是學校校本政治學習的重要平臺,在這里,沒有直接灌輸式地讓老師來學習文獻中的純政治,而是采用了頭腦風暴的形式。由校長、特級教師李國娟確定每次論壇頭腦風暴的具體內(nèi)容,現(xiàn)場生成,按自薦的順序選擇前5位教師作為論壇的選手,讓他們結(jié)合自己的工作來談談啟示和感悟,最后再由李校長聯(lián)系政治學習要求作總結(jié)點評。
一幅圖畫、一個故事、一只花瓶、一個話題……都成了教師們爭先恐后、暢所欲言的精神大餐。由于走上講壇發(fā)言的教師都是即興演講,所以不用特意關(guān)聯(lián)什么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只要圍繞自己的教學工作談談自己的看法或意見就可以。李校長提到了“全腦開發(fā)”理論,大腦的開發(fā)要用合適的方法來進行,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智商、情商;秦老師認為,教師應該不斷積累教育經(jīng)驗,充實自己的教學理念,積蓄自己的能量,從內(nèi)而外,讓潛力沖破堅硬的外殼,必定能收獲更多更甜美的教育之果;嚴老師認為,教師就應該做“核桃式”的教師,既有核桃堅硬外殼般的身體,又有核桃營養(yǎng)果肉般的素質(zhì)和涵養(yǎng);唐老師覺得,學校應該把教師的特長發(fā)揮到極致,教師應該把學生的特長發(fā)揮到極致;劉老師認為,不管是哪類學生,我們都應該給予支持和鼓勵,只要當時他是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如那些坐在路邊鼓掌的人,我們同樣要報以熱烈的掌聲;金老師以為,有經(jīng)驗有時未必是好事,思考如果建立在原有的經(jīng)驗之上,行事缺少了一點新意,就顯得短淺、狹隘了一點;錢老師認為:有限的一生,無法改變生命的長度,但是珍惜每天、每時、每刻,讓自己多做一些事情,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延長了生命。面對已經(jīng)過去的昨天,我們無法挽回,但是我們可以從昨天,吸取深刻的教訓、積累豐富的經(jīng)驗;眺望無可預測的明天,我們可以有遠大的理想,但不應不切實際地祈求和奢望;而我們唯一可以把握的就是今天。這些都是曾經(jīng)的思維碰撞所擦出的美妙的火花。
所談的感悟、啟示可以天馬行空般的任意馳騁,在一定的程度上拉近了教師與講壇的距離,激發(fā)了教師的言語欲望,不同的觀點、不同的價值觀在這里激烈碰撞后,凝聚成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校正能量,播撒在每一位教師的心田。
直面學情:且行且議說反思
教師培訓最終的落腳點還是學生素質(zhì)的發(fā)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問題,是最有研討意義和價值的。本學期,論壇確立了“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的大主題,讓教師通過論壇的交流展示,促進自主研究。教師以各年級組、教研組、備課組為單位組成不同的項目團隊。首先,由這些項目團隊根據(jù)自己的興趣申報研訓小主題,自主選擇研究內(nèi)容。這樣可以激起教師通過研究解決問題的欲望和激情。然后,由教科室進行審核分類,根據(jù)論壇的小主題,按內(nèi)容進行排序,統(tǒng)一納入專項校本研訓學習計劃。最后,在特級教師李校長的指導下,教科室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劃、資源整合,對于相近研究方向的教師,聯(lián)合組成研訓團隊,便于共同探討、共同研究,把論壇安排具體落實。
校本研訓的核心在于增強教師的反思能力,轉(zhuǎn)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教師的反思學習和案例研究自然成為教師研修范式,而且案例研究降低了研究本身的難度。因此,指導老師在選擇研究內(nèi)容,提出問題的時候,盡量選擇切口較小的內(nèi)容。通過研究一個具體的案例,培養(yǎng)教師“從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從過程看規(guī)律”的意識與能力,在感受、描述教育的故事中分析樸素的道理,在整理經(jīng)驗或檢討教訓中發(fā)現(xiàn)對今后工作有所啟示的想法與建議。主題研究的實施流程為:提出問題—分析現(xiàn)狀(歸因與分析)—行動實踐(措施與行動)—評估與反思,同一項目團隊須人人參與四個過程。最后,根據(jù)學期初的安排,研究團隊派代表上“云骨講壇”,其他教師分享團隊在學科案例研究過程中的經(jīng)驗或教訓。借助“云骨講壇”這個平臺,有效提高教師專業(yè)研究水平,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最終在教學實踐中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這樣的研訓活動內(nèi)容,貼近普通一線教師的需要。研訓活動中討論的話題往往是大家平常比較關(guān)注的課堂教學問題。盡管不是所有的研討都與教師個體的需要接近,但由于是比較實用的研訓活動,而且與教師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相對接近,教師在研訓活動中的角色又比較主動和自由,往往是在同伴學習的基礎上稍加提高與引領(lǐng)。所以教師在對同行研究的課題的觀察中,容易激發(fā)思考,產(chǎn)生共同語言,形成模仿學習與遷移學習。
關(guān)注細節(jié):低吟淺唱講案例
班主任工作是一所學校工作的縮影,學校的全部工作幾乎都與班主任有關(guān)。因此,班主任管理的提升自然也是學校校本研訓的主要內(nèi)容。
“云骨講壇” 在2015年5月份安排了以“班主任的生情把握”為主題的論壇專場。論壇讓教師從班主任的角度出發(fā),著眼“生情把握”,研究班級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辦法。
論壇中,班主任講述了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實際案例。錢老師對犯錯學生的“我向信息傳遞”,祁老師對動作緩慢學生的“給‘拖拉機 提速”,張老師對留守學生的“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潘老師對高段學生的“日記開啟你的心扉”等,讓我們感受了一次次“春風化雨”;李老師在處理學生糾紛過程中使用的“心和則寧”,祁老師對班級中的學困生使用的“欲擒故縱” ,陳老師在藝術(shù)教育中還孩子快樂的“以藝代樂”,俞老師運用于行為頑固生的“明爭獎章,暗改陋習”等,讓我們領(lǐng)略了一個個“美人心計”;吳老師的“給孩子一個平臺,讓他出彩”, 何老師的“學點望聞問切”,蔣老師的“有一種感動叫包容”,宋老師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孫老師的“給點陽光就燦爛”等,讓我們聆聽了一曲曲“低吟淺唱”;趙老師的“‘無所作為和‘大有作為”告訴我們班主任可以“懶懶”地當,錢老師的“示弱的力量并不弱”展示了以退為進地與學生溝通的效果,高老師“耐心尋找教育的最佳時機”詮釋了教育是一門等待的藝術(shù),王老師“孩子般的教育孩子”論述了從事小學教育應有的兒童觀等,讓我們分享了種種“真情智慧”。
每一份案例,都是一顆熱忱溫潤的心;每一段敘述,都是一支至愛深情的樂曲。一個個鮮活真實的故事,就是一條條具體實用的管理經(jīng)驗。期末進行“精品論壇”評比,由全體教師參與投票,把評價權(quán)交給教師,使校本學習從被動式評價走向自身參與式評價。
定期梳理:厚積薄發(fā)論觀點
“云骨講壇”注重不同層次教師的研修需要,對學校里的一些名師工作室則推出了專題講座的論壇形式。
學校現(xiàn)有李國娟數(shù)學特級教師工作室、朱鐵琴數(shù)學工作室、李升語文工作室、王滟英語工作室、吳軍科學工作室等名師工作室,這些都是學??梢袁F(xiàn)成利用的寶貴研訓資源。學校從教師的工作實際出發(fā),提倡名師工作室老師進行微型課題的研究。因為,名師工作室平日就根據(jù)各自的計劃在進行著教學研究活動,也都做了比較詳盡的記錄。一段時間下來,名師工作室有必要對各自所開展的一些活動和活動過程中的一些思考、心得,做一個系統(tǒng)的梳理和匯總。而“云骨講壇”就提供了這樣一個為名師工作室展示教學研究成果的平臺。
學期最后幾周的“云骨講壇”,讓名師工作室的老師登上講壇,給老師們講講自己最近教學研究的收獲,讓老師們成為工作室教學觀點的第一批聽眾。此舉可謂是一舉兩得。因為,做講座的老師和傾聽講座的老師都在各自不同的專業(yè)發(fā)展層面上有所提升。傾聽者通過“云骨講壇”獲得了教學改進的間接經(jīng)驗,并能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運用;講述者通過“云骨講壇”獲得了微型課題研究的一般方法以及報告宣講方面的經(jīng)驗。
以往“輸血”式的培訓,給參與培訓的教師傳達了教育新觀念和新方法,讓教師的整體教育觀念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改變??墒?,在培訓活動中,教師基本都是傾聽者的角色,一直都是被動地接受,并沒有機會靜下來思考和實踐。教師們還是期待一種具有“造血”機制的研訓活動。而校本研訓就是基層教師以研究為途徑、以修煉進步為目標的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是對學校業(yè)務工作整體進行反思與改進后的行動。
學校依托“云骨講壇”扎實推進特色校本研訓,是學校立足校情和大膽創(chuàng)新有機結(jié)合的做法。以案例研究作為主要形式,然后上“講壇”進行展示交流,同時把小團體的合作研究的成果,直接與其他教師分享。因此,在這個實踐式、浸入式的校本學習研訓過程中,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研究后的直接所得,又有聽講壇時的間接收獲,兩者都可以指導教學實踐的改進。教師在認識與改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對教育規(guī)律的理解,促使教育思想的進步,同時形成對改進教育活動的建議,逐步建立和提升專業(yè)自信,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智慧。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qū)柯巖中心小學 ? 31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