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芙蓉 徐振東
摘 ?要:本文基于高職高專公民教育現狀的分析,力圖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強調重視公民教育主體的差異,以提高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關鍵詞:高職高專;公民教育;路徑;知識結構;問題
公民教育是培養(yǎng)個人在社會中有效享有權利、承擔責任所必須的知識、態(tài)度、技能,同時關注倫理道德與法治精神的養(yǎng)成;是幫助個體掌握公民知識,宣傳公民意識、養(yǎng)成公民行為,最終成為社會真正主人的活動。公民教育的實質是國家通過可控的制度資源,對公民進行持續(xù)的、普遍的意識影響,培養(yǎng)公民的政治理性及公共精神。公民教育的普遍性及規(guī)范性決定了其內容和形式的制定大多遵行由上到下,由宏觀到微觀,由國家到個人的路徑方向,以把握其可控度,體現其意識導向的價值。在這種模式下,學校教育就成為了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尤其是高等教育,目的就是培養(yǎng)具有優(yōu)良品質的社會公民。高職高專是職業(yè)技術教育的高等階段,具有高等教育與職業(yè)教育雙重屬性,但在現實的公民教育開展中,高職高專的特殊性體現不夠明顯,沒能與普通高等院校區(qū)別開來。
一、高職高專公民教育的現有路徑
中國現行高等教育中的公民意識培養(yǎng)路徑主要是通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由課內與課外兩條線索構成,尤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作為主要載體。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遵循人們思想品德形成發(fā)展規(guī)律,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guī)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它的教學目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普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民族傳統(tǒng)與時代精神;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早已不局限于單純的思想與政治意識宣傳,公民教育的內容與目標都納入到了這一體系之下,成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子目標之一。因而高職高專公民教育的推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保持了同步性。在認知層面,公民意識的確立依托于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就集中體現于《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中。從現有條件出發(fā),公民教育要繼續(xù)深入,就必須將目標與內容科學的滲透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體系中。在行為能力培養(yǎng)方面,高職院校學生公民意識的形成、公共精神的培養(yǎng),也主要依賴于課外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學生工作這一塊。通過日常生活學習管理、社團組織、活動安排等,來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服務他人的意識。
基于公民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從目標、內容到實踐上的高度重合,厘清二者間的關系至關重要。培養(yǎng)適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公民是公民教育的目標,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礎,公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考核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重要指標。
二、高職高專公民教育的現有知識結構
愛國主義教育。公民指的是具有一國國籍、并根據該國法律規(guī)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公民教育在《辭海》里界定為:“國家為培養(yǎng)青少年的公民意識而實施的教育”,因而公民教育放在首位的是身份認同的確立,主要通過愛國主義教育來完成。愛國主義教育是大學生公民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包括歷史教育、國情教育、世情教育和傳統(tǒng)文化教育等,必須讓學生知道祖國偉大文明的歷史,增加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道德教育與公共精神教育。大學生公共精神是指作為具有獨立主體人格和平等權利義務的個人,自覺主動參與社會公共生活,關心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并勇于維護自身正當利益的一種積極態(tài)度和精神風貌。由于公共精神是一個模糊的,難以準確界定的概念,我們也可以對大學生公共精神進行這樣的理解,它是大學生在公共生活中對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規(guī)范的主觀上的認可和客觀行為上的遵守和執(zhí)行。
現行公共教育主要是通過與道德教育結合來進行的,突出公德意識的培養(yǎng)與踐行。根據觀察,我們發(fā)現部分大學生的道德觀、是非觀存在問題。對社會上的道德規(guī)范,真假善惡現象不能夠獨立正確地判斷和評價。再者,缺乏社會公德意識,個人主義傾向明顯。社會公德意識是衡量一個人道德修養(yǎng)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社會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社會風氣和社會凝聚力。
法治教育。公民法治教育主要培養(yǎng)公民對國家制度、法律制度的認同,樹立權利與義務相統(tǒng)一的法制觀念,培養(yǎng)公民法律意識,樹立公民的法律信仰等方面的內容,包括法律一般性理論教育、法律知識普及、法治精神培養(yǎng)等重要組成部分,增進公民的主體意識、平等意識、權利義務觀念、契約觀念等素質,和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教育等內容相互影響融合,構建了公民教育的知識基礎與價值支撐。中國千百年來依賴于從上到下的中央集權制度與由下而上的宗族管理模式,保障了社會的高度穩(wěn)定,實現了中華文明的傳承。但也使得中國人公共意識與契約精神欠缺,規(guī)則認同度低,造成了工業(yè)化社會下關系處理模式的不適應。
三、高職高專公民教育存在的問題
定位不明確,知識體系缺乏獨立性。首先,目標不夠清晰,沒有結合大學生群體的特征。長期以來,“勞動者”、“接班人”、“四有新人”等提法沒有為高校公民教育提供一個準確的目標,但這一目標過于政治化和理想性,而高校公民教育目標需要有很強的歷史性和針對性,它需建立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之上,依據教育對象——大學生的群體特征,依據我國國情、社會的基本狀況和世界公民教育的發(fā)展趨勢而設定。但我國高校培養(yǎng)目標比較模糊,公民基本要求沒有被作為一個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提出來,目標過于“高大上”。公民教育變成了簡單的政治灌輸和道德教育,這樣容易造成一些學生的心理抗拒,對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參與熱情不高,直接影響到教育效果,最終導致部分大學生公民素質的“營養(yǎng)不良”。其次,高職院校的公民教育與職業(yè)教育結合不夠緊密。職業(yè)技術教育是高職院校的主要特征,公民教育不能拋開該訴求,既要滿足公民教育的普遍性,也要尊重職業(yè)教育的現實。高職高專院校學生作為公民教育的主體,無論從知識結構,還是從學習習慣、學習心態(tài)都與普通本科院校有很大的區(qū)別,“一刀切”的做法降低了教育的實效性。高職院校的學生對知識的態(tài)度會更為實際,現有公民教育內容與傳輸方式相對于該群體,針對性不強。
路徑狹窄,渠道方式傳統(tǒng)。由于學校條件的限制和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高校的公民的教師的教學手段與方法比較單一。網絡手段雖然在課堂中有所采用,但受傳統(tǒng)授課方式的影響,教師還是習慣于口頭講授。部分教師的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非常有限,在課堂上教師一般也就是用一下演示文稿制作的課件,其他手段則很少采用。大學生對這樣的課堂感覺非??菰?,缺乏學習興趣,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效果也是可想而知了。現在的高校公民教育還與原來的思想政治課的授課模式基本一樣,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學生沒有學習興趣,缺課、不聽課的現象十分普遍,如果不豐富教育教學手段,公民教育課將在高校無法生存。
公民教育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程,許多內容都需要結合具體的事例進行討論與交流,只有學生們的積極參與進來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公民教育還是局限在課堂之上,學生沒在社會實踐中對學習內容進行深入理解的機會,這也對大學生公民意識的提高產生了很大的障礙。
知識傳輸方式有限,學生知識基礎薄弱,師生交流不暢的環(huán)境下,“手機走入課堂”的現象已是大家傾向接受的無奈現實?,F有渠道狹窄,怎么利用智能工具是課堂變得活躍,應是今后公民教育路徑拓寬的方向。
重視力度有限。高職院校常常重視職業(yè)技術教育,輕視公民教育,強調專業(yè)技能的訓練而忽視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偏重學生職業(yè)能力的提高,減縮了公民教育的課時,將高等職業(yè)教育看成一種急功近利的職業(yè)工具,尤其是不能針對學生的專業(yè)實際和未來從事的工作崗位開展相應內容的公民教育,造成職業(yè)意識和職業(yè)道德的缺失。高職院校的公民教育缺乏整體規(guī)劃,對其重要性強調不夠,致使公民教育處于邊緣化的位置,認為學生公共素養(yǎng)的高低對就業(yè)影響不大,只要靠學生優(yōu)秀的專業(yè)知識和高超的實踐技能,再加上一定的求職技巧就可以了。
中國現代化事業(yè)的推進和社會轉型的提速決定了公民教育在高等教育體系中的位置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公民教育是強化市場經濟地位與建設法治中國的迫切需要,培養(yǎng)符合發(fā)展需要的合格青年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務。高職高專院校承擔了職業(yè)教育與高等教育的雙重使命,輸送的學生主要去往國家建設的基礎環(huán)節(jié),他們的專業(yè)技能與公共素養(yǎng)高低關系到社會發(fā)展水平與長治久安。公民教育的目標就是幫助他們實現學校與社會的順利對接,不僅是生存技能,更是順利的實現社會化。十八大上明確了我國現階段公民教育的價值導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加強大學生公民教育的思想條件、重要使命、發(fā)展目標和實踐基礎等提供了重要的支撐,指明了公民教育中國家、社會與公民三位一體的格局。借此局面,相信高職院校的公民教育會進入到新的發(fā)展階段。
參考文獻:
[1] 曾盛聰,論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公民教育的價值理念,思想教育研究,2004.08。
[2] 劉爭先,為了美好生活: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差異與共生,道德與文明,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