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小東 樊麗
【摘 要】 作為語文教師,不但要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主要載體,還有必要在新一輪的教學改革中充當教研的先鋒。邊教學,邊研究,成為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應當說,在新課程標準下,對語文教師的要求是越來越高了。若是把握不好課改中的位置,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只會失去方向,無所適從。因此我們應當轉變教學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探討;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25-0-01
1.轉化定位教師的角色
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是課堂上的主導者,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只能按教師的"指揮棒"轉。新課程倡導教學中要體現(xiàn)"雙為主",即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轉化角色,在課堂上起好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自己的角色意識模糊,不能從根本上轉變角色,對自己的角色定位存在偏頗,不知在教學中如何體現(xiàn)"雙為主"。而實際上教師的"導"主要體現(xiàn)在:激發(fā)興趣,使學生愛學;營造氛圍,使學生投入地學;給出足夠時間,使每個學生扎扎實實地學;適當開展合作學習,使學生在探究中互相啟發(fā),互動地學;根據(jù)學情加以引導,使學生有目的、有層次、有實效地學。要做好這一點,教師應當絕對是學生學習伙伴,要融入學生的學習之中。這樣才有資格做學習過程的指導者、引導者、誘導者、輔導者。這樣學生主體地位得以確立,教師的主導作用得以發(fā)揮。
2.培養(yǎng)適合學生自己的學習方法
使學生在研究解決其學習任務時,表現(xiàn)出來的具有個性特色的方式,那就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的過于強調(diào)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但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個體獨立思考基礎上的真正合作,在課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學能參與,其他同學仍是被動,沒有表現(xiàn)的機會。有的學生合作學習時,不會傾聽,不會合作。在課堂活動前,先明確分工,再合作。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都可以發(fā)揮自己的特長;也可以先獨立思考,再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體的意見。在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中,要考慮學生之間不同的認識,不同的發(fā)現(xiàn),這些內(nèi)容往往是教學的重點或難點,是學生靠個體自主學習很難解決的,把學生的個體差異變成一種教學資源,學生就會積極參與合作學習中去。教師要對合作學習進行指導,不能袖手旁觀,要真正關注學生,深入到合作學習中去,了解他們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思考的疑難點。
3.明確小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動者,而不是被動受教者
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現(xiàn)代兒童教育存在的一個誤區(qū)就是把兒童看成是一個空的容器,教育者的責任是用成人的知識和經(jīng)驗盡量裝滿它。其實,蒙臺梭利和重視兒童內(nèi)在潛能激發(fā)的思想家盧梭等人的觀點是一致的:兒童與生俱來擁有的靈性,正因為如此,兒童的發(fā)展才成為一種可能。而小學生的主要思維形式為形象思維。由此看來,小學生的積極主動的語文學習能力及其內(nèi)在潛能都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值得認真反思的。
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包括一系列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影響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心理因素,可以從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想象與思維的智力因素和包括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的非智力因素兩個方面來看。一般來說,小學生會在各種心理因素中表現(xiàn)得有強有弱。當學生的語文學習遇到困難時,教師應該能幫助學生分析困難產(chǎn)生的原因,對影響學生語文學習的心理因素做出適當?shù)恼{(diào)節(jié)。另外,教師也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適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安排。
4.形式多樣,合理運用
教學的形式紛繁多樣,不一而足,但各種形教學有各自的功能和適用范圍。作為基礎語言學科,朗讀是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采用不同的朗讀形式會更有利教學效果的提高,當需要激情引趣或學生讀得不到位時,宜用范讀指導;當需要借助讀來幫助學生分清段中的內(nèi)容、層次時,宜用引讀;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的課文時,宜采取分角色朗讀;當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宜用齊讀……但要注意的是:范讀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啟發(fā)"作用,而不是讓學生機械地模仿,因為"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必須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讀。一節(jié)課中范讀不能太多,要盡可能多地留些時間讓學生自己練讀。慎用齊讀。齊讀雖有造聲勢、烘氣氛之妙用,但也是"濫竿充數(shù)"和產(chǎn)生唱讀的溫床。馳情其中,葉圣陶說:"文字是一道橋梁,這邊的橋堍站著讀者,那邊的橋堍站著作者。通過了這一橋梁,讀者才和作者會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這座橋梁本身就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情感,需要我們的"情感的王子"--學生主動投入、積極參與到閱讀過程中,一點一點地挖掘出來,才能與作者會面,達成情感的契合。每種形式的讀放在不同的環(huán)節(jié),它的作用又有區(qū)別,如范讀與學生的試讀,先后次序互換一下,它們各自所擔負的任務、執(zhí)教者要體現(xiàn)的目的意圖也就不同。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朗讀訓練過程,科學合理地選擇好每一環(huán)節(jié)讀的形式,讓它們各盡所能。
5.用煽情,產(chǎn)生思想的火花
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淚,讀者才會受感動;教師有熱情,學生才會被感動。閱讀的過程就是審美的過程,這個過程若缺乏審美熱情,閱讀就會變得索然無味。教師適當?shù)纳壳槟芗ぐl(fā)學生的審美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欲望,引發(fā)學生深層次的思考,讓他們帶著積極主動的情感進行學習。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說:"語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學生。"教師要啟發(fā)學生產(chǎn)生"閱讀期待",須對作品有深入的研究,深刻透徹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思想歷程、寫作背景,這樣才能深入剖析作品,進入角色,挖掘出創(chuàng)作時的匠心,力爭把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全部激情重新釋放出來。"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教師進入課堂要以飽滿的精神,將文章中的情與自己心中的情融注于講解之中,洋溢于講臺之上,再反轉過來如水似地流到學生心中,喚起學生的情思,使學生情不自禁地跟老師一起去體會文章的意境、思想和情感。
當然,教師要煽情,要動情,也不是任意地讓感情泛濫,要以自己的獨特、真摯、強烈、坦蕩的情懷與學生見面,扣擊學生的心弦,使自己、學生與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樂,愛其所愛,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達到忘我的境界,形成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情感共鳴。
6.寓教于活動,使學生讀好書
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這已是共識。但光一遍一遍的死讀,只能讓學生感到乏味、疲勞,以致昏昏欲睡,應該巧妙,寓教于活動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們讀好書。
6.1講。堅持每日5---10分鐘的聽說訓練,時間可安排在早會或課前,讓學生輪流上臺,交流課余時間閱讀中攝取的語言材料,讓大家或說一新聞,或曉一趣事,或背一古詩,或得一好詞佳句,或明一道理,變枯燥的讀寫為有趣的樂事,學生興趣盎然,視野開闊,語感增強,更令人欣喜的是,學生從課外閱讀中得到源頭活水,逐步達到厚積薄發(fā),說話妙語連珠,寫文章意到筆隨。
6.2辦。組織學生自辦手抄小報活動,深受學生的喜愛。手抄小報的內(nèi)容廣泛:國家大事、校園生活、環(huán)保教育、科學世界等。學生根據(jù)需求,獨立命題、編輯材料,設計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圖。如圍繞"北京申奧"這一內(nèi)容,學生就出了《新北京、新奧運》、《奧運連著你我他》、《一百多年的奧運夢》等。
6.3賽。為了使孩子的讀書熱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節(jié)日定期舉辦故事會、故事朗誦會、辯論會、手抄報比賽、征文比賽等讀書交流活動。也可進行快速閱讀比賽、讀書知識競賽、讀書報告會等,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