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和平
一、增強學生的主動思考意識。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教學情境通常是教師問、學生答,課堂氣氛嚴肅、緊張;有的課堂成為教師唱獨角戲的舞臺,學生只是一個聽眾,缺少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思維受限制,個性受壓抑,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質疑、探索精神。學貴有疑,有疑問才會思考,才能有創(chuàng)新。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講解不能代替學生的思維過程,所以,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機會和權利,給他們充分思考的時間,形成善于思考、大膽質疑的習慣。比如在學習自學課文的時候,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去讀、想、問,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樹立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二、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能力
知識探究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學生學習語文知識要經(jīng)過自身的感知、閱讀、掌握、鞏固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其主導作用,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幫助,要“授之以漁”。探究語文知識需要學生自己的內驅力,讓學生成為一個發(fā)現(xiàn)者和探究者。因此,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積極學習的動機。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放開手腳,在學生掌握學習技巧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去學習,為學生提供獲得成功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獲取知識。在自學的過程中,學生按照自己已有的經(jīng)驗和能力去思考、勾畫、整理、總結,并把自己的疑惑提出來,以尋找解答。學生自己獲取的知識遠比教師傳授的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鯨》是一篇說明文,文章淺顯易懂,結構簡單。學習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學習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然后讓學生按照已經(jīng)掌握的方法去學習其他自然段,進而總結出鯨的特點,并勾畫出文章所用的說明方法。學生在寬松的環(huán)境中積極思考,主動學習,通過各種方法去獲取知識,體驗成功,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激勵著學生學習更加主動。
三、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要讓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是關鍵。自主學習是指在學習中讓學生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效果。只要學生進入自主學習的狀態(tài),就會主動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其學習效果就會顯著提高。那又怎么讓學生主動學習呢?創(chuàng)設“最近發(fā)展區(qū)”教學情境,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是最有效的方法。
最近發(fā)展區(qū)就是學生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的發(fā)展水平。教師要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教學情境,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教學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為學生提供帶有一定難度的學習內容,想要成功就需要付出努力,需要全身心去投入。在這個努力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就會高速運行,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如果學習難度太大,學生就會不知所措,不知道教師所云為何物;如果教師安排的教學內容太多,或者教學速度太快,那就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無法進入主動學習狀態(tài)。反之,如果制定的學習目標過低,沒有一點挑戰(zhàn)性,學生得到全不費功夫,那學生也就不會主動學習。因此,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設“最近發(fā)展區(qū)”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通過教學相長。提高教學效益
新課程提倡讓學生鮮活起來,怎么才能讓課堂生動起來呢?鮮活的語文課堂需要全體學生的共同參與,多邊交流互動,構建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語文課堂教學結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學習方式,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沉悶的課堂氛圍,學生在自主探究時,教師要有耐心,不要急于告訴學生答案,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各項能力都能得到鍛煉。在小組合作討論的學習中,為那些思維敏捷、膽量較大的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使其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而對于那些膽量較小、思想保守的學生也會在集體討論中逐漸克服心理障礙,變得想說、敢說,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因此,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下,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得到鍛煉和提高,同時,教師也要轉變教學觀念,摒棄師者威嚴的教學思想,要平等地和學生交流,最大限度地把機會留給學生,提高學生的能力水平??梢哉f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效果遠遠大于教師單純講授的形式,它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合作討論中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和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要想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并引導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使學習達到高效。
責任編輯: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