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耀(浙江省浦江縣鄭宅鎮(zhèn)中心小學)
牽手“江南第一家” 舞動感恩的心
——淺談結(jié)合地方特色開展感恩教育的幾個措施
周朝耀
(浙江省浦江縣鄭宅鎮(zhèn)中心小學)
當前,大多數(shù)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都有一個通?。盒⒕锤改负烷L輩的意識越來越淡薄。他們只知道向父母索取關愛,卻不愿或不懂得回報,感恩意識缺乏。闡述了結(jié)合地方特色,開展感恩教育的幾個措施。
感恩教育;利用地方資源;感恩活動
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禮儀之邦,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文明中,“孝”為百行之首,是一切道德的基礎、至善的美德。而如今,獨生子女現(xiàn)象非常突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甚至還有外公、外婆都圍著一個孩子轉(zhuǎn),有什么好東西先留給孩子。他們總是花錢大手大腳,從不考慮父母的艱辛,對父母的饋贈從不言謝,對朋友的幫助少有道謝,稍有不如意,便大發(fā)牢騷。因此,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讓學生學會知恩、感恩、報恩尤為重要。那么,如何教育好我們的下一代重新回歸中華民族的美德,如何讓感恩意識扎根在孩子的心間并落實于行動中呢?我們學校結(jié)合地方特色,從以下三方面開展了感恩教育:
我校位于浦江縣鄭宅鎮(zhèn)——譽滿海內(nèi)外的“江南第一家”鄭氏義門。這一家,歷經(jīng)了宋、元、明三個朝代,十五世同居,300多年不分家,最鼎盛時期3000多人同吃一鍋飯,173人當官卻沒有一個貪官。自宋代第一始祖——鄭綺就開始以“孝義”為宗旨治理家政。在《宋史》《元史》《明史》中,以“孝義”或“孝友”的名義為他們列傳,歷經(jīng)三朝傳頌不息。它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孝文化人文景觀和豐厚的孝文化物質(zhì)資源。
我們通過參觀江南第一家,觀看江南第一家教育錄像,開展向“同居始祖鄭綺”學習,“我要當個小小研究員”等一系列活動,充分發(fā)揮“江南第一家”的德育功能,使學生初步懂得感恩。
1.利用校本課程,進行感恩教育
在校長的牽頭下,我們展開了“誦讀經(jīng)典詩文弘揚孝義文化”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工作。校本課程里編排了《三字經(jīng)》《百家姓》《弟子規(guī)》《鄭氏規(guī)范》《增廣賢文》《宋詞》《論語》《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等經(jīng)典著作中有關“感恩”的詩文、諺語、警句,收集“孝義”傳統(tǒng)故事,精選本校師生典型的感恩故事。
2.制訂《鄭宅中心小學感恩教育規(guī)范》,開展“感恩之星”評比
在研究實踐過程中,我們制訂了《鄭宅中心小學感恩教育規(guī)范》,作為評選“感恩之星”的標準,每月組織一次“感恩之星”評比活動、每年度評選“感恩教育先進班級”。評定分自評、學生評、家長評、總評四項,家長要寫出評語。
3.開展“感恩”系列班隊活動
根據(jù)“知行統(tǒng)一”原則,先突出解決“知”,讓學生明白什么是“感恩”,什么是“愛心”;其次是“行”,即形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這也是感恩教育的最終目標。為此,我們以“學會感恩,快樂做人”為主線,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感恩父母”;第二階段,“感恩師長”;第三階段,“感恩大自然”;第四階段,“感恩社會”。我們設計了以下的班隊活動:“我們愛爸爸媽媽”主題班會活動。活動目的:通過學生對父母的采訪,體驗父母養(yǎng)大自己的辛勞,再以本班同學的典型例子為榜樣,教育孩子在實際生活中應該怎樣做一個孝敬、體貼父母的好孩子,并進一步轉(zhuǎn)化自己的行為。“老師,您辛苦了”主題班會活動,活動目的:了解校內(nèi)外教師辛勤工作的事跡,通過模擬教師工作的情景和聽說教師的工作精神,使學生更熱愛無私奉獻的園丁,更崇敬教師所從事的職業(yè),立志努力學習,肩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皭圩o地球,保護環(huán)境”主題班會活動,活動目的:培養(yǎng)學生熱愛地球、熱愛自己家園的高尚品質(zhì),形成愛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資源的良好行為習慣;關注周邊環(huán)境,了解我們身邊存在哪些環(huán)境問題;懂得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它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案卸鞯男?,與愛同行”主題班會活動,活動目的: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大多數(shù)同學親身參與其中。用愛呼喚愛,用真情點燃真情,解開心里的疙瘩,釋放壓力,讓孩子們在一個充滿友愛的集體中健康成長,提高班級凝聚力。
四個主題班會活動,就是學生情感的四次共鳴。通過感恩教育的一系列活動,使學生在心靈上涌起一浪接一浪的情感浪潮,提高學生的感恩意識,學會了一定的感恩方式,養(yǎng)成感恩習慣。
我們學校為了提升感恩教育的實效,在2015年3月15日下午,邀請專家作了《感恩,我們在行動》的大型演講報告會。這個報告歷時三個小時,整個校園里匯成了一片溫情。此次演講會,學生和家長共2000多人聆聽了專家感人肺腑的激情演講。演講會以“愛祖國、愛老師、愛父母、愛自己”為主題,專家以時而高亢激昂,時而低沉委婉的聲音,用感人的事跡,演繹了一個大寫的“愛”,用父母老師的無私奉獻,觸動著每位學生的心靈,讓許多與會者為之動容。專家的演講不但充滿激情,而且還讓學生、教師、家長真情互動。互動環(huán)節(jié)的高潮處,學生與老師爭相擁抱,家長和孩子相擁而泣的動人場景充滿了整個會場。學生淚流滿面地喊著“爸爸媽媽,我愛你們!”“老師,您辛苦了!”發(fā)自心靈深處的呼喊一浪高過一浪,震撼了整個校園,感人至深……整個演講報告,給予師生和家長的不止是心靈的震撼,更多的是愛的喚醒和行動的指引。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懂得去孝敬父母;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就會懂得去尊敬師長;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就會懂得去關心、幫助他人;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就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就會明白事理,更快地長大……總之,作為德育工作者的我們要充分利用感恩教育的各種資源,抓住教育挈機,引導學生感恩。為學生將來能夠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讓我們一起舞動感恩的心吧!
李元卿.對學生的感恩教育不能少[N].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 (25).
·編輯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