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芬(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巴林左旗十三敖包寄宿制學校)
如何做好班級問題學生的思想轉化工作
羅麗芬
(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巴林左旗十三敖包寄宿制學校)
在如今,“問題學生”似乎已經成為教育中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這些學生由于各種原因成了學校和家庭無法接受的對象。若是采用粗暴、冷淡的辦法對待,則會適得其反。因此,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和領導者——教師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應對其進行“心理治療”,轉變他們的思想,幫助他們走上正軌。
問題學生;思想轉化措施;教育觀
“問題學生”多半是那些由于家庭不和諧、不完整,或是父母對孩子缺乏相應的管教,導致孩子出現暴力、自閉、桀驁不馴等情況。而在學校,如果教師對待他們的態(tài)度是冷淡粗暴,并抱著“除之而后快”的心態(tài),就會使孩子本來已經受到了創(chuàng)傷的心靈更加脆弱。此時,若還給他們灌輸負面的情緒,在他們最需要人來關愛的時候,對他們冷落、嘲笑,會使得情況更加糟糕,并且這顯然是不負責任的做法和行為。因此,我們需要采取正確的方法,讓他們變得和正常孩子一樣。
盡管孩子還很小,但是作為教師應該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平等地對待他們,讓老師成為他們的大朋友,一視同仁,如父母般地對待他們。而對于真正需要特別關照的學生,對其的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應該更深層次地剖析,給予他們心理上的關心,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治愈孩子的心靈創(chuàng)傷。對教師而言,一句言語上的諷刺而尖酸刻薄的話語可能不算什么,卻會在孩子心中留下一個難以彌補的創(chuàng)傷;而相反,一句贊賞的話語或一個認同的眼神、動作會消除孩子心中的恐懼,并感覺在身邊還是有人會關心自己的。因此,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要多一點寬容和幫助,讓孩子走出陰影,恢復自信,變得陽光積極,并對人生充滿希望。因此,教師想要獲得學生的認同,前提是能夠平等地對待學生,尊重他們。
很多“問題學生”的產生往往是由于得不到父母或他人的關注,從而在幼小的心靈埋下陰影的種子。因此,他們所做的事情無非是想要急切地獲得外界的關注。為此,他們不惜調皮搗蛋、擾亂課堂秩序。而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及時關注孩子們的心理動態(tài),在平時多多鼓勵他們,讓學生能夠發(fā)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體會自己的價值所在。比如,在班級大掃除中,夸獎學生勞動積極;某一次上課回答問題,答對了,也可以進行口頭表揚。通過這些舉動,為學生創(chuàng)設機會來展示自己,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獲得自尊、自信,從而變得積極向上。而這也是教師必須要做的工作之一。
小學的孩子在校時與教師接觸的時間畢竟有限,若只通過與孩子的交流而獲得信息是很少的。因此,積極展開與家長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定時召開家長會可以使家長和教師雙方了解孩子在學?;蛟诩业那闆r,從而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孩子從內心會感受到父母和教師的關心,從而不斷的進步。因此,在教育的過程中需要重視與學生父母的交流,從而促進孩子的成長。
由于孩子的年齡較小,很多事物的領悟能力還達不到一定的標準,正因如此,孩子才容易走上歧途并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而這一因素在教育中也是如此。教師對孩子進行教育,可能他們一時半會還不能像初高中生那樣透徹地理解。因此,老師的教育工作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抱有“立竿見影”的心態(tài)。想要學生認同你、跟隨你,就必須對其進行長時間的熏陶和教育。而這一教育方式因人而異。對思想、品行較優(yōu)秀的孩子而言,一兩次教育可能就會讓他們的言行得到改變;而對于“問題學生”就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教育他們,給予他們更多的機會去改變自己。不僅如此,我們還應該對他們充滿信心,并相信等待會得到好的結果。學生感覺教師對他們還有所期待,從而變得努力、勤奮。而這些變化也會產生更多的積極效果。
雖然有些孩子被貼上了“問題學生”的標簽,但他們的本質還是好的,而且他們可能在其他某一方面有杰出的表現。例如,動手能力強、領導能力強、運動神經好、善于與他人交流等。因此,作為教師不能因為孩子的成績或課堂表現較差,就全盤否定他們。當我們近距離觀察他們時,可能會發(fā)現更多不為人知的“閃光點”。因此,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和關懷。從心里打消對他們的歧視的念頭。但是,在某些方面我們還是應該堅持原則的。例如,學生犯了一些比較嚴重的過錯時,我們還是應該給予嚴厲的批評,不能因為他們是“問題少年”就大事化小。這不僅不會拯救他們,恰恰還會害了他們,令其越陷越深。
綜上所述,在教育“問題學生”時,我們應該充滿信心和耐心,多給予他們一點時間去消化和改變,而不能采用“一棒子打死”的措施?,F在,趁著學生年齡還小,抓緊時間改正他們的不良習慣,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提供更加良好的環(huán)境。
祁永良.給“問題學生”更多的關愛[J].學周刊B版,2014(9).
·編輯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