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蕊,林懷滿
(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云南昆明 650106)
?
食品侵權中的懲罰性賠償制度研究
鄧 蕊,林懷滿
(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云南昆明 650106)
2009年6月1日我國《食品安全法》正式生效,該法第九十六條“十倍賠償”的規(guī)定看似極大的保護了食品侵權中消費者的利益,然而,這一條款卻在司法實踐中招致了“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批評。文章首先介紹了懲罰性賠償制度的基本理論。其次,結合實際案例分析2009年《食品安全法》中懲罰性賠償制度的不足。然后,對2015年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分析和評價。最后,結合《食品安全法》、《侵權責任法》以及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食品侵權中的懲罰性賠償制度的法律適用問題進行討論。
食品安全;侵權責任;懲罰性賠償
2009年6月1日正式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赫然書寫著“假一罰十”的規(guī)定,這一規(guī)定被部分媒體贊譽為我國民事法律發(fā)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更有甚者稱其為中國版懲罰性賠償制度的成功實踐。然而,這一承載著人們厚望的制度卻并沒有成為守護食品安全的保護神。2013年以來,我國啟動了《食品安全法》的修訂程序,修訂稿于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并于2015年10月 1日正式實施。在此新法生效之際,文章將對食品侵權中的懲罰性賠償制度進行研究,以求教于各方。
懲罰性賠償也稱為懲戒性賠償或者報復性賠償,指由法庭所作出的賠償數(shù)額超出實際損害數(shù)額的賠償。[1]《布萊克法律辭典》將懲罰性賠償金定義為:“當被告對原告的加害行為具有嚴重的暴力壓制、惡意、欺詐性質,或者屬于任意的、輕率的、惡劣的行為時,法院可以判給原告超過實際財產(chǎn)損失的賠償金。”《美國侵權法重述二》第908條(1)規(guī)定:“懲罰性賠償是在補償性賠償或名義上的賠償之外,為懲罰該賠償交付方的惡劣行為并阻遏他與相似者在將來實施類似行為而給予的賠償?!标P于懲罰性賠償?shù)钠鹪?,理論界存在著不同的觀點。有學者認為,該制度最早起源于古巴比倫法律,也有學者認為多倍于損失的賠償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埃及均已采用,甚至在羅馬法中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關于懲罰性賠償?shù)挠^點。還有一些學者經(jīng)過考證后認為在中世紀英國已產(chǎn)生懲罰性賠償制度。[2]但大多數(shù)學者都認為,懲罰性賠償制度源于英美法系,在英國,懲罰性賠償最初起源于1763年英國法官Lord Camden在Huckle v. Money一案中的判決。在美國則是1784年的Genay v.Norris一案最早確認了這一制度。17世紀至18世紀,懲罰性損害賠償主要適用于誹謗、誘奸、惡意攻擊、私通、誣告、不法侵占住宅、占有私人文件、非法拘禁等使受害人遭受名譽損失及精神痛苦的案件。[3]這些關于懲罰性賠償?shù)呐欣龑τ诖箨懛ㄏ祰业睦碚搶W說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對于懲罰性賠償?shù)男再|,傳統(tǒng)的法學理論認為其是民事責任之一種,超過實際損害的那部分賠償即是民事違法主體對自己的主觀惡意行為所付出的代價。但是,也有學者認為,民事法律關系的雙方或者多方當事人之間的法律地位平等,平等主體之間不應當存在懲罰與接受懲罰的關系,懲罰性賠償有背于民法的平等原則和公平原則。筆者認為,民事主體之間的法律地位平等,一般情況下任何一方不得對對方進行懲罰,也不得對對方施加額外的義務,即使一方的行為給對方造成實際損害,其承擔的賠償責任也僅僅以彌補損害為限。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民事賠償均一律如此。在一些特殊的案件中,違法主體的主觀惡性較大且其行為造成了嚴重的損害后果,如果民事方面僅僅承擔補償性賠償責任,既不利于對受害人的精神撫慰,也不利于對該種嚴重違法行為的制止。尤其在一些給自然人的人身利益造成嚴重損害的案件中,加害人承擔的賠償責任不可能使受害人的利益恢復到未受損害之前的狀態(tài),因為人的生命存在和身體健康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此時,對受害人稍有意義的是增加賠償數(shù)額以減輕或者消除由于遭受損害而導致的生活困難。另外,從法經(jīng)濟學的角度來看,法律責任制度的實質不過是定價制度而已。當侵權成本與侵權收益相當時,侵權人可能無所顧忌地實施侵權行為,唯有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提高違法成本,使加害人內化其行為的成本,才能避免加害人從事不法行為,進而對違法行為起到威懾作用。[4]
(一)《食品安全法》中懲罰性賠償制度的確立
自2008年3月爆發(fā)三鹿問題奶粉事件以來,我國乳制品行業(yè)不斷傳出關于食品安全的負面消息,之后連續(xù)披露的地溝油、染色饅頭、瘦肉精等事件再次對公眾的食品安全信心造成沉重打擊,并將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引起了全國上下的普遍關注?!吨腥A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經(jīng)四次審議后通過,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妒称钒踩ā酚泻芏嘀贫确矫娴膭?chuàng)新,其中,第九十六條①《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違反本法規(guī)定,造成人身、財產(chǎn)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钡诙钜?guī)定:“生產(chǎn)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chǎn)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标P于懲罰性賠償?shù)囊?guī)定格外引人注目。一般認為,第九十六條第一款是對食品侵權責任的原則性規(guī)定,即只要由于食品侵權造成實際損害,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第二款是對第一款所規(guī)定的食品侵權中的嚴重情形進行的特別強調,即當食品生產(chǎn)經(jīng)營者生產(chǎn)、銷售缺陷食品時,消費者除了有權獲得第一款規(guī)定的賠償外,還有權獲得十倍于價款的懲罰性賠償金。與首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規(guī)定的“假一罰二”相比較,《食品安全法》明顯增加了懲罰力度,媒體也頻頻稱贊“十倍賠償”的巨大進步。
(二)《食品安全法》中懲罰性賠償制度的不足
盡管“十倍賠償”的規(guī)定被看作是立法上的重大突破,然而,它在司法實踐中卻招致了“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批評。2009年5月20日,武漢市民謝小姐在良品鋪子買了6小袋清江野魚,共花了9.3元,吃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一顆黃色的牙齒。經(jīng)工商部門調解,良品鋪子按照10倍價款賠償93元,同時賠償謝小姐誤工費、路費等407元,共計500元。[5]2009年6月4日,呼和浩特市民魏先生在某超市花3元錢買了3包北京某公司生產(chǎn)的板栗餅。回家后,他發(fā)現(xiàn)該餅已經(jīng)過了保質期,于是向工商部門舉報。后該超市退還魏先生購貨款并支付10倍賠償金30元。[6]南京一市民在某超市購買兩袋肉粽,共計11.2元。后經(jīng)證實該粽子已經(jīng)變質,在消協(xié)的調解下消費者得到了超市10倍的賠償金共計112元。[7]以上案例中,消費者都順利的獲得了食品價款十倍的賠償,然而,這樣的懲罰力度卻毫無任何威懾力可言。其原因主要在于食品的價格一般不會太高,即使違法者承擔十倍價款的賠償責任,賠償金也十分有限,但是,不安全食品給消費者身體健康造成的損害卻是無法估量的。如果違法成本不足以抵消因為實施違法行為所獲得的利益時,實施違法行為將是有利可圖的。因此,較小的違法成本不僅不能有效制止違法行為的再次發(fā)生,反而會在一定程度上鼓勵經(jīng)營者冒險實施違法行為。正如馬克思所說:“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shù)睦麧櫍Y本就膽大起來?!保?]與中國的懲罰性賠償制度相比,發(fā)達國家的相關制度更能發(fā)揮補償受害人、制裁違法者、教育社會公眾的三重功能。在德國,亨特格爾公司曾被查出其生產(chǎn)的孕產(chǎn)婦奶粉和嬰兒豆奶粉中含有“坂歧氏腸桿菌”,結果向消費者支付高達1000萬歐元的賠償金。[9]在日本,雪印乳制品公司由于生產(chǎn)出來的牛奶含有“黃色葡萄球菌”會導致中毒現(xiàn)象,因而不得不借錢賠償給受害者29億日元。[10]
另外,《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第二款將計算懲罰性賠償金的唯一標準確定為“食品的價款”,這樣的規(guī)定缺乏合理性。首先,懲罰性賠償是針對違法者的明顯主觀過錯所造成的嚴重損害后果實施的制裁,因此,主觀過錯和損害后果應當是在確定懲罰性賠償金的計算標準時重點考察的因素。其次,食品的價款主要由生產(chǎn)成本、預期利潤等決定,與食品生產(chǎn)者、銷售者的主觀過錯以及損害事實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價格高昂的缺陷食品,其生產(chǎn)經(jīng)營者的主觀過錯不一定明顯,損害后果也不一定嚴重。反之,售價低廉的食品往往由于其價格優(yōu)勢容易為廣大消費者所接受,進而成為食品生產(chǎn)者、銷售者故意違法、牟取暴利的重災區(qū),“染色饅頭”、“硫磺辣椒”、“毒粉絲”、“墨汁粉條”等即是最好的佐證。關于這一問題,美國的做法具有借鑒意義。根據(jù)美國《憲法》第14條修正案“正當程序條款”的精神,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提出了判定懲罰性賠償數(shù)額是否畸高的三方面因素:(1)被告所實施行為的應受責難程度;(2)懲罰性賠償數(shù)額與原告遭受的損害或潛在損害之間的比率;(3)對比懲罰性賠償額與類似的侵權行為所受到的民事或刑事處分之間的差異。這些因素能比較全面、動態(tài)地反映出行為人主客觀方面的具體情況和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以補償性賠償?shù)暮侠肀稊?shù)來確定懲罰性賠償?shù)臄?shù)額既能彌補受害人的實際損失,又能遏制和懲戒惡性的食品違法行為,同時還可以應對各種不同案件的具體情況,這是美國在懲罰性賠償問題上長期理論與實踐探索的總結,有較高的借鑒價值。[11]
近年來,中國的食品安全形勢日益嚴峻,為了應對新時期出現(xiàn)的新問題和新挑戰(zhàn),實施近五年的《食品安全法》啟動了修訂程序,經(jīng)兩次審議,三易其稿,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次修訂彌補了原有法律中固有的缺陷和漏洞,強化了各類食品安全問題的預防及懲戒措施,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①《食品安全法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規(guī)定:“生產(chǎn)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jīng)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chǎn)者或者經(jīng)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睂土P性賠償制度的規(guī)定。與修訂前相比,該款保留了按照食品價款的十倍計算懲罰性賠償金的規(guī)定,同時,提供了懲罰性賠償金的另外一種計算方式,即實際損失的三倍。實際損失是指生產(chǎn)、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給受害人造成的客觀的、實際的損失,包括治療費、護理費、交通費、誤工費、伙食補助費等,當受害人因食用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而發(fā)生殘疾、死亡等嚴重的損害后果時,實際損失還應當包括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等。筆者認為,實際損失的大小與違法者的主觀過錯、違法行為的危害性和可責難性密切相關,因此,以實際損失的一定倍數(shù)來確定懲罰性賠償金具有合理性和科學性。
當然,在適用新法規(guī)定的懲罰性賠償制度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根據(jù)具體案情不同,消費者可能只享有補償性賠償,也可能同時享有補償性賠償和懲罰性賠償。其次,計算補償性賠償金時應當以彌補實際損害為原則,因此,只要將各項實際損失相加就可以確定其具體數(shù)額,而懲罰性賠償金直接按照補償性賠償金的三倍計算即可。第三,法律提供了兩種懲罰性賠償金的計算方法供受害人選擇,受害人只能在兩者之間選擇一種對自己有利的方法,而不可使用兩種方法重復計算,否則,懲罰的力度將大大超過法律的限度,這不但違背了法律的初衷,也會使違法經(jīng)營者不堪重負。另外,此處還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消費者享有的選擇權是法定權利,由法律明確授予,該權利應由消費者自由行使,任何主體不得限制、防礙消費者行使選擇權。第四,法律為懲罰性賠償金設定了一千元的最低限額,即無論何時懲罰性賠償金都不得少于一千元,這樣的規(guī)定既有利于遏制危害性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并打擊廉價食品的違法生產(chǎn)、銷售行為,同時有利于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監(jiān)督、舉報缺陷食品的積極性,以形成全民共管的局面。最后,法律將食品的指示缺陷排除在懲罰性賠償制度之外。食品標簽、說明書提供的信息不充分、不準確,但不會造成食品侵權,也不會對消費者產(chǎn)生誤導時,法律認定相關主體的主觀惡意是輕微的,沒有必要對其施以懲罰性賠償責任。反之,如果標簽、說明書沒有提供或者錯誤的提供了食品的重要信息如成分、保質期、儲存條件等,并且造成嚴重后果時,違法經(jīng)營者同樣需要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
目前,我國民法領域中的懲罰性賠償制度除了上文提到的新《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還有《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七條①《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明知產(chǎn)品存在缺陷仍然生產(chǎn)、銷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焙托隆断M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②2014年3月15日生效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規(guī)定:“經(jīng)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第二款規(guī)定:“經(jīng)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jīng)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guī)定賠償損失,并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針對以上條款之間的關系及法律適用問題,筆者做如下分析。
(一)一般法與特別法之分析
1.《侵權責任法》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關系
《侵權責任法》是調整被侵權人與侵權人之間以損害賠償為核心的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之總和。[12]該部法律對一般侵權責任和特殊侵權責任作出了規(guī)定,第四十七條就是對特殊侵權責任之一的產(chǎn)品責任的規(guī)定,該規(guī)定要求明知產(chǎn)品存在缺陷仍然進行生產(chǎn)、銷售的有關主體為缺陷產(chǎn)品所造成的嚴重損害后果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一般認為,食品只要經(jīng)過加工、制作并且用于銷售,就屬于產(chǎn)品。因此,缺陷食品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而引發(fā)的侵權責任當然可以適用《侵權責任法》中產(chǎn)品責任的規(guī)定。從部門法劃分的角度來說,《侵權責任法》屬于民法的范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屬于經(jīng)濟法的范疇,二者似乎無法比較。但是,兩部法律均對發(fā)生在平等主體之間的侵權責任和損害賠償問題作出了規(guī)定,《侵權責任法》就各種不同類型的侵權責任作出規(guī)定,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僅僅規(guī)定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侵權責任,從這個角度來說,《侵權責任法》是一般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特別法。
2.《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與《食品安全法》的關系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一部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為宗旨的法律規(guī)范,從消費者的基本權利、經(jīng)營者的基本義務、國家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消費者組織的職能、消費爭議的解決以及法律責任的分配等方面作出詳細規(guī)定。眾所周知,食品是消費者主要的消費項目之一,因此,消費者購買食品產(chǎn)生的法律關系應當屬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調整范圍。當然,除了食品之外,《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還調整其他消費品(如玩具、車輛、服裝等)以及服務(如美容、裝修等)而產(chǎn)生的消費糾紛,而《食品安全法》是專門守護“舌尖上的安全”的基本法律制度。因此,就食品侵權責任來說,筆者認為《食品安全法》是特別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一般法。
(二)法律適用分析
根據(jù)特別法優(yōu)先于一般法適用的基本原則以及上文的分析可知,在確定食品安全引發(fā)的侵權責任時,應當優(yōu)先適用《食品安全法》的規(guī)定,如果《食品安全法》沒有規(guī)定或者規(guī)定不明確時,再考慮依次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侵權責任法》的有關規(guī)定。筆者將對與懲罰性賠償有關的條款的具體適用情形做如下分析:
1.《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
消費者由于缺陷食品受到侵害,應當依據(jù)《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的規(guī)定,向食品的生產(chǎn)者或者銷售者要求賠償實際損失,同時,可以要求獲得食品價款十倍或者實際損失三倍的懲罰性賠償金。此時,消費者不但可以選擇懲罰性賠償金的計算方法,還可以選擇承擔責任的主體,即消費者有權在生產(chǎn)者和銷售者之間選擇一個主體對自己承擔責任,被選中的主體不得推卸責任、拒絕賠償。如果消費者選中的主體不是法律規(guī)定的最終責任主體,則該主體承擔了賠償責任后有權向最終責任主體追償。反之,如果消費者選中的主體就是法律規(guī)定的最終責任主體,則不會發(fā)生追償?shù)姆申P系,而食品侵權法律關系也因為消費者獲得賠償而結束。
2.《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
經(jīng)營者明知食品之外的其他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依據(j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要求經(jīng)營者賠償損失,并有權獲得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當然,“二倍以下”只是一個確定懲罰性賠償金的范圍,具體數(shù)額應當由法官綜合考慮損害程度、生產(chǎn)者和銷售者的主觀過錯以及受害人的經(jīng)濟條件等因素后合理的認定。如果經(jīng)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如價格欺詐、向消費者提供假冒產(chǎn)品、假冒服務但該產(chǎn)品和服務并無缺陷,也沒有給消費者造成嚴重損害后果時),消費者有權依據(j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要求經(jīng)營者按照其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3.《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七條
該條僅僅規(guī)定“明知產(chǎn)品存在缺陷仍然生產(chǎn)、銷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并沒有規(guī)定缺陷產(chǎn)品的范圍,也沒有規(guī)定懲罰性賠償?shù)臄?shù)額,因此,該條可以適用于一切產(chǎn)品侵權責任,與以上兩個條款同時適用也并無沖突。
結語:食品安全是關系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以及國家安定、社會發(fā)展的重大問題,而《食品安全法》是守護“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法律。本次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更加突出了對食品違法行為的監(jiān)管和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希望該部“史上最嚴”的法律能夠有效遏制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成為真正的食品安全的守護神。
[1]王利明.美國懲罰性賠償制度研究[J].比較法研究,2003(5).
[2]劉仲秋,王賀洋.懲罰性賠償制度的應用[J].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
[3]陳聰富.侵權歸責原則與損害賠償[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220.
[4]郭富鎖.食品安全法中懲罰性賠償制度研究[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
[5]新華網(wǎng).女子買到問題魚獲10倍賠償多虧新食品安全法[EB/OL].http://news.china.com/zh_cn/social/1007/ 20090602/15506540.html.
[6]內蒙古新聞網(wǎng).食品安全法實施 呼和浩特出現(xiàn)首例十倍賠償案[EB/OL].http://news.qq.com/a/20090609/ 000516.htm.
[7]法制網(wǎng).南京爆出食品安全法維權第一案首次適用十倍賠償解糾紛[EB/OL].http://w ww.legaldaily.com.cn/0801/ 2009-06/03/content_1099484.htm.
[8](德)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M].中央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839
[9]李忠東.從德國面包看食品安全管理[J].浙江工商,2008(9).
[10]于清,管克江.牛奶中毒震動日本[N].人民日報,2000 -07-10
[11]劉哲.《食品安全法》第96條問題探究[J].生態(tài)經(jīng)濟,2013(6).
[12]張新寶.侵權責任法(第三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李瀟雨)
A Research on the Punitive Damages in Food Infringement
DENG Rui,LIN Huai-man
(Business School of Yu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106,China)
The Law of Food Safety had come into effect in China on June 1,2009.The Article 96“ten times compensation”seems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food consumers greatly,however,this article has been criticized for a misfit.Firstly,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ies of the punitive damages.Secondly,it analyses the shortages of the punitive damages with several actual cases.Then,it analyses and evaluates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in the new revision 2015.Finally,it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punitive damages in the Law of Food Safety,the Tort Law as well as the newly revised Consumers Law.
food safety;tort liability;punitive damages
D920.4
A
1008-2603(2016)03-0054-05
2016-04-11
鄧蕊,女,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副教授;林懷滿,男,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