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外位性視域下康拉德與吉卜林的比較研究

2016-03-16 10:28王心樂
關(guān)鍵詞:康拉德巴赫金移情

王心樂

(福建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7 )

?

外位性視域下康拉德與吉卜林的比較研究

王心樂

(福建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7 )

康拉德和吉卜林有諸多相似之處,但他們對東方他者及殖民主義的表述卻截然相反,這點值得關(guān)注,而國內(nèi)外學者對此鮮有探討。鑒于此,通過引用巴赫金的“外位性”概念對二人展開比較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二人何以同中存異,而外位性的成因與人際交往和身份認同存在較大關(guān)聯(lián)。外位性對于自我認識、人文關(guān)懷乃至文化交際都有著重要意義。

外位性;東方他者;康拉德;吉卜林;身份認同

放眼時代,康拉德和吉卜林都經(jīng)歷了帝國主義盛極而衰的世紀,他們不可避免地受到帝國主義、種族主義和殖民主義的影響;聚焦個體,他們是出生在殖民地的英國白人作家,兼有雙重身份,并以東方為背景進行創(chuàng)造,是“東方學家”。盡管二人有諸多相似之處,他們對東方他者及殖民主義的表述卻截然相反,這點值得關(guān)注,而國內(nèi)外學者對此鮮有探討,故本文將嘗試在外位性視域下,從外位性之果到外位性之因,對二人展開由表及里的比較研究。

一、外位性的界定

外位性(вненаходимость)一詞由вне(“在…之外”)和находимость(“位置”、“方位”)組合而成”*邱運華:《外位性理論與巴赫金文藝學研究的方法論問題》,《外國文學評論》2006年第2期。,其基本涵義是:自我外位于他者。這一概念最初見于《審美活動中的作者與主人公》,巴赫金在該文中指出,個體在進行審美活動時,并非是消極移情他者而全然忘乎自己。相反它可分為兩個步驟:首先是積極的移情,“積極”意味著時刻都不完全忘卻自己所處的唯一位置;繼而復歸自我,把移情理解后的對象置于自己身外,“超視”即優(yōu)先看見了審美對象無法看見的東西,從而構(gòu)建出后者成為統(tǒng)一完整、具有特質(zhì)的個體形象。*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1卷 ,錢中文譯,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 17-18頁。在后期的復調(diào)小說中,外位性進一步闡發(fā)為作者與主人公之間的平等對話,強調(diào)主體間平等、獨立的地位。

從表面上看,外位性從美學闡發(fā)至文學,其實它根植于巴赫金的存在哲學:個體之所以能移情和復位,前提在于每一個體在世界上具有唯一的、不可替代的的位置。一方面,移情首先要承認、珍愛他者的獨立地位,方能換位思考,理解他者;另一方面,復位區(qū)分了自我和他者,它們并未融合為一體,反而通過彼此的眼睛,構(gòu)建起真實完整的自我形象。因此,當個人存在擴大到集體存在,個人交流轉(zhuǎn)向文化交流,外位性就成了理解彼此的“最強大的推動力”,同時“別人的文化只有在他人文化的眼中才能較為充分和深刻地揭示自己”。*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4卷,錢中文譯,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71頁。然而,許多學者聚焦于外位性的理論研究,而忽視了巴赫金的出發(fā)點——對人的存在狀態(tài)、人際關(guān)系和跨文化交際等方面的思考,因此本文作出嘗試:在外位性視域下比較康吉二人,首先從跨文化交際維度切入,提出外位性帶來的結(jié)果是,這兩位白人作家對東方他者形象的迥異描寫及對西方殖民主義的對峙態(tài)度。

二、外位性之果

約瑟夫·魯?shù)聛喌隆ぜ妨?Joseph Rudyard Kipling)是著名的英國小說家、詩人。他擅長于詩歌與小說創(chuàng)作,主要作品包括詩集《營房謠》和《七海》,小說集《生命的阻力》和動物故事《叢林之書》等,其中小說《基姆》使他一舉獲得獲諾貝爾文學獎,該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正是東方印度。吉卜林是血統(tǒng)純正的英國白人,但他生于印度孟買,并前后在印度生活了近二十年,因此他熟稔東方,與印度更可謂是“零距離”接觸。正因如此,吉卜林筆下的印度往往具體而詳盡——從視覺上看,印度色調(diào)暗沉:印度布滿“黑洞洞的三角形的”稻草屋頂?shù)挠《绕椒?[英]吉卜林:《外國中篇小說藏本》,文美惠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第133頁。和“生長著棕櫚樹、扇葉樹頭櫚和稻谷的平坦的紅色印度”*[英]吉卜林:《外國中篇小說藏本》,文美惠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第442頁。;從聽覺上說,印度令人焦躁,有著“雨點整夜打在闊葉片上,丁丁冬冬,直到天明”的雨季*[英]吉卜林:《外國中篇小說藏本》,文美惠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第393頁。和“抽著巨大的水煙袋”講著鬼神故事的老人*[英]吉卜林:《外國中篇小說藏本》,文美惠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第213頁。;從嗅覺而言,印度的氣味令人窒息,“大印度帝國的氣味”是混合著“沒有修剪燈芯的煤油燈又悶又難聞的氣味”和“當?shù)責煵莸臍馕?、烤熱的磚頭氣味、干燥泥土的氣味”*[英]吉卜林:《外國中篇小說藏本》,文美惠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第102頁。。從這些細節(jié)描寫,我們不難見出,吉卜林對東方印度的印象是頗為糟糕的,他甚至毫不避諱地宣傳印度是“黑洞”,是“地球上最黑暗的地方,充滿不敢想象的殘忍暴力”*[英]康拉德:《康拉德精選集》, 朱炯強編選,濟南: 山東文藝出版社,1999年,第161頁。。誠然,我們承認印度有其落后的一面,但是吉卜林只見其一,卻很少移情理解東方,更無須說平視珍愛東方,可見他并未從外位性出發(fā)。

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是波蘭籍的英國小說家,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13篇長篇小說、28篇短篇小說和兩篇回憶錄,他被贊譽為“海洋小說大師”,他的小說與其二十多年的航海經(jīng)歷密不可分,他曾遠航亞洲過四次。他同樣描寫東方,卻不似吉卜林的筆觸那般精密而暗淡,而是呈現(xiàn)出飄渺夢幻的特點?!?東方的)早晨像一抹高聳的山巒,蔚藍而深遠,中午像一層薄薄的云霧,日落時如同一垛參差不齊的紫色的墻壁……”*[英]康拉德:《康拉德精選集》, 朱炯強編選,濟南: 山東文藝出版社,1999年,第160頁。這樣的描繪不禁讓人聯(lián)想起印象派大師莫奈的名作《印象日·出》,同樣模糊細部而強調(diào)光與影,不少西方批評家也認為康拉德糅合了印象主義技巧,他們認為“康拉德的小說,實質(zhì)上純粹是感官的印象,它表現(xiàn)得極其生動、直接”*Herbert J Muller,Modern fiction, New York / London, Funk & Wagnalls Company, 1937,p.245-246.。需要指出的是,康拉德的確受到當時印象主義的影響,然而認為他的小說“實質(zhì)上是純粹的感官印象”卻有所偏頗,其實從康拉德對東方的書寫中,我們便可以發(fā)現(xiàn)他不僅以感官直覺“移情”東方,同時具備理性“超視”東方,這正是因為他保持了外位性。首先,在這個西方人眼中,東方不僅是被描繪的客體,而是具有獨立性的主體。他如是寫道,“我看見它(東方)在注視我”,東方能夠“注視”預設(shè)了其作為另一個存在,外位于康拉德,具有獨立人格,并且發(fā)出自己的聲音——“不可捉摸,不可抗拒,像魔力,像許以神秘歡樂的耳語”。*[英]康拉德:《康拉德精選集》,朱炯強編選,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9年,第160頁。其次,外位性催生出“超視”,康拉德先積極移情于東方他者,詠懷贊嘆:“神秘的東方,它像鮮花一樣芳香”;進而歸復自身,理性地看待東方:“像死亡一樣沉寂,像墳墓一樣黑暗”。*[英]康拉德:《康拉德精選集》,朱炯強編選,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9年,第161頁。最后,與其他東方學者不同,康拉德并未片面地將東方表述為“不正常的”或“異國風情的,神秘深邃、含羞委婉”*Edward W.,Said. Orientalism, London: Penguin,1977,p.52.,而是構(gòu)建起較為完整、辯證的他者形象:東方是“那么燦爛而又陰郁,那么富有生機而又停滯不前, 那么危險四伏而又充滿希望”*[英]康拉德:《康拉德精選集》, 朱炯強編選,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 1999年,第161頁。。

值得指出的是,康吉二人對東方形象的不同描寫,往往還與殖民地敘事相聯(lián)系,對殖民主義的對峙態(tài)度,恰恰反證了他們對東方他者的立場。在《阿爾邁耶的愚蠢》一文中,康拉德敘述了白人阿爾邁耶夢想破碎的故事,而這位主人公正是殖民者的縮影。首先,他懷著發(fā)財夢的初衷影射出西方殖民者以教化之名,行掠奪之實的虛偽面孔;其次,他教化女兒的失敗預示著西方妄圖教化殖民地人民將無果而終。*王麗麗:A History of 20-th century British Literature,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26頁。若退回外位性立場來看,殖民政策其實就是強占東方他者位置、毀壞平等對話的暴行,康拉德自然給予否定而維護東方獨立地位。無獨有偶,吉卜林在《想當國王的人》中同樣講述了殖民者失敗的故事,但卻是因為白人主人公執(zhí)意與土著女孩結(jié)婚,越過種族界限,違反了“英國性”而釀成悲劇。*CHEN Bin:Empire and Identity:A Study of Rudyard Kipling's Indian Fiction ,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 58頁。這一敘事流露出了吉卜林的種族主義與歐洲中心主義,有人因此稱他為“帝國主義旗手”,這樣的結(jié)論稍顯簡單粗暴。我們不妨先“移情”理解吉卜林,認同“日不落帝國”象征民主與進步,推行殖民主義政策是“白人的責任”,能為殖民地帶去和平與進步;但是稍微“復歸自身”細想“責任”二字,在某種程度上,它意味著強者對弱者的監(jiān)管,實質(zhì)是西方之于東方的一種強權(quán)的粉飾。其實當吉卜林執(zhí)著于殖民統(tǒng)治的“責任”時,他已然預設(shè)了東方的羸弱形象。

三、外位性之因

上文我們論述了外位性致使康吉二人對東方的不同描寫與敘事,同樣身為白人作家,卻對殖民地持有截然相反的態(tài)度,這從跨文化交際層面上考量,外位性顯得意義非凡,那么外位性的成因又是什么呢?正如巴赫金指出的,外位性包含兩個步驟,即“積極移情”與“復歸自身”,進一步說,“移情”是個體向外溝通交流的活動,“復歸”是個體向內(nèi)確證自我的過程,因此外位性的成因其實包涵了兩大因素:人際交往和人的存在狀態(tài)。

其一,從人際交往而言,吉卜林的交際呈現(xiàn)等級的封閉性。吉卜林自幼就擁有眾多印度童仆,他們簇擁著他,稱他為“老爺”。之后吉卜林就讀于英國聯(lián)合服務學院,接受了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是統(tǒng)治與臣服而非倫理與公平的信念。*Zohreh T. Sullivan,Kipling and Conrad The Colonial Fiction by John A. McClure. The Journal of English and Germanic Philology,1983,Vol. 82,No. 2,p.265.誠然,人與人之間勢必存在不平等,但對于這種客觀事實,我們賦予何種信念,就顯得極為關(guān)鍵。在童年與青年這兩個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吉卜林的人際圈大體封閉于主仆、君臣關(guān)系中,他將等級尊卑視為天經(jīng)地義,實際上就斬除了換位思考的必要性,因此他連外位性的第一步“移情”都難以邁出。

與之相較康拉德的人際交往呈現(xiàn)出開放性,這與他的家庭、教育和職業(yè)有著莫大關(guān)聯(lián)。康拉德出生在波蘭,因受沙皇迫害,自幼隨父母流亡,飽受戰(zhàn)爭流離之苦,因此他在給友人的信中痛斥道:“任何無法解決問題的戰(zhàn)爭都是不正當?shù)??!?Robert Jeffcoate,Comparing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Fiction ,Use of English,2000,Vol.64(3),p.3.首先,同樣罹難于戰(zhàn)爭和殖民的東方自然而然引起了他的同情與共鳴,形成移情的基礎(chǔ)。其次,康拉德從未接受過正式教育,因此他年少時較少受到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束縛,在對待“他者”的態(tài)度上也未被固化。再次,康拉德17歲時成為一名水手,航帆遠游世界,接觸各地風土人情,同時深受法國的平等自由精神啟蒙,摒棄了狹隘眼光,海納百川。正是這種人際交往的開放性,使他不僅以大海般寬廣的胸襟去(移情)理解包容異己,而且能(復位)洞見其陰暗所在,從而形成外位性立場。

其二,從人的存在狀態(tài)而言,它歸根到底是一種對自身的確認和認同,即身份認同。在社會學和人類學層面,身份認同可分為個體身份認同和集體身份認同。就吉卜林的個體身份認同而言,他接受的是帝國主義操控下的殖民主義教育,故將殖民政策等同于“白人的責任”;他不僅被英國多所頂級大學授予榮譽博士頭銜,還榮獲諾貝爾文學,受到文壇乃至上流圈子的追捧,他在與英國社會一向合拍的節(jié)奏中,或多或少缺失了自我反思;在集體身份認同上,吉卜林面對英國和印度這兩個文化群體時選擇了前者,并將其視為自我,印度及東方成為他者;同時吉卜林是基督教徒,深信自己是上帝的選民,統(tǒng)治印度是上帝所授予的神圣天職。*陶家俊:《 身份認同導論 》,《外國文學》2004年第2期。盡管吉卜林在晚年對自己的雙重身份抱有疑慮,但縱觀其一生,他的身份基本是穩(wěn)定的,他是大英帝國的、精英文化的白人作家。然而進一步分析,吉卜林所謂的身份認同其實是權(quán)力操作的結(jié)果,正如阿爾圖塞指出,意識形態(tài)使人們對自我懷有虛幻意識,認為自己的存在對社會極具意義和價值,社會在很大程度上以“我”為中心,因此心甘情愿用“臣服”換得“臣民”。*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論》 ,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95-96頁??梢哉f,正是因為吉卜林禁錮于唯我身份,深陷于西方意識形態(tài),他難以移情于他者。

與吉卜林一樣,康拉德也受到雙重身份的困擾,但是其身份認同的苦楚大大超出前者。在《勝利》一文中,康拉德一度將“我”稱為“旅行者”、“陌生人”和“被拋棄在土族茅舍中的絕望絆腳石”*王曉燕:《多維視野中的康拉德研究 》,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55頁。,他確實存在身份認同缺失的問題。首先,康拉德在認同個體身份時,基本幸免于文化教育機構(gòu)的權(quán)力運作,因此幾乎不具強勢文化的先天根基;其次,在面對不同文化群進行集體身份選擇時,他逃離多難的母國,希望在大英帝國棲身,卻遭到兩頭排斥;最后,處于邊緣狀態(tài)的康拉德也無緣于宗教這一最后的精神歸宿,他說“非常奇怪的是從 14 歲起,我總是不相信基督教。我不喜歡他的教義、儀式和節(jié)日”*高靈英:《康拉德宗教信仰問題的探討》,《外國語言文學》2006 年第1期。。對于身份缺失的康拉德而言,他在外位性立場上所能“復歸”的身份至多是“靈魂中的移民”,正如那漂泊不定的浮萍,“被迫地移動”,卻“永遠無法在某個確定的語境中生根”,*王曉燕:《多維視野中的康拉德研究 》,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56頁。但恰恰因為其“無法生根”,康拉德傾向于超然于整個世界,正如賽義德指出的,“一個人越遠離他的文化家園,他越容易去評判它以及整個世界”。*Edward W.,Said. Orientalism,London: Penguin,1977,p.259.因此他不僅構(gòu)建出了東方較為真實、完整的形象,而且“超視”出西方光芒下的陰暗影子:泰晤士河作為大英帝國的標志是“地球上最黑暗的地方之一”*[英]康拉德:《康拉德精選集》,朱炯強編選,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 1999年,第32頁。,他以深邃的目光洞見到,西方如黑暗之心,將從自身內(nèi)部開始腐爛。

綜上所述,外位性的形成與人際交往與身份認同存在較大關(guān)聯(lián)。首先,開放的人際交往有利于形成包容之心與思辨之理。其次,在身份認同上,極端的、盲目的認同將蒙蔽反思之眼,形成狹隘的民族主義;反之不時跳出身外,“缺失”自我身份認同,反而識得廬山真面目,超視出他者形象,洞見出自身不足。由此可見,外位性對于自我認識、人文關(guān)懷乃至文化交際都有著重要意義。

四、結(jié)語

外位性是巴赫金的核心概念之一,較之復調(diào)、狂歡、時空體卻未受到充分重視,但是它在自我認識、人文關(guān)懷與文化交際等方面有著重大啟發(fā)意義,值得研究者深入挖掘。本文在外位性視域下,由表及里對康吉二人展開了縱向研究:首先,從跨文化交際層面探討了外位性之果,發(fā)現(xiàn)外位性使康拉德能夠平視、構(gòu)建東方他者,并由此反對西方殖民暴行;吉卜林則傲視、描黑東方,力挺殖民主義政策。其次,從人際交往和人的存在層面論證了外位之因,提出康拉德人際交往的開放性和身份認同的缺失促成其形成外位性;反之吉卜林的人際交往具有等級的封閉性,同時他深陷唯我身份和意識形態(tài)的囹圄,因此難以生成外位性。

(責任編輯:李莉)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nrad and Kipl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utsidenss

WANG Xin-l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F(xiàn)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China)

Despite their similarities in many aspects, Conrad and Kipling have distinct views on the Oriental otherness and colonialism, which is worthy of our attention. By introducing Bakhtin’s “outsideness” concept,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nrad and Kipling so as to explain the reason for their similarities amid differences.Relevant to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identity recognition, outsideness is highly significant for self-understanding, humanistic concern and cultural exchanges.

outsideness; the Orient otherness; Conrad; Kipling; identity recognition

2016-04-20

王心樂( 1991- ) ,女,福建三明人,福建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生,研究方向: 英美文學。

I3/06

A

1674-5310(2016)-07-0091-04

猜你喜歡
康拉德巴赫金移情
重新為巴赫金畫像
康拉德小說中的真實焦慮
淺析詩歌翻譯中的移情——以《再別康橋》韓譯本為例
對話與距離:《踩影游戲》的巴赫金視角解讀
康拉德小說中“我們的一員”的文化含義辨析
在與巴赫金對話的長遠時間里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闡釋
失落中的真實:康拉德小說《陰影線》中的有機共同體思考
移情于物,借物遣懷(外一則)
面部表情、文化差異與移情作用
泸水县| 汾阳市| 治县。| 潼南县| 左贡县| 金堂县| 克什克腾旗| 中西区| 吴川市| 大名县| 嘉黎县| 河西区| 静乐县| 偏关县| 壶关县| 樟树市| 邳州市| 平原县| 新蔡县| 鹤壁市| 彭山县| 林州市| 阜宁县| 和田县| 常德市| 潞城市| 宝鸡市| 德州市| 沿河| 小金县| 繁峙县| 兖州市| 依兰县| 嘉禾县| 札达县| 玉屏| 平度市| 岚皋县| 米林县| 德保县| 临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