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巴里·林登》中人際語法隱喻現(xiàn)象分析和翻譯

2016-03-21 08:57:00李楠楠
卷宗 2016年1期
關(guān)鍵詞:語法隱喻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xué)

李楠楠

摘 要:語法隱喻是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xué)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本文的目的是把這一概念運用于具體實際翻譯的過程當(dāng)中。本文側(cè)重小說《巴里·林登》中概念語法隱喻現(xiàn)象的分析和翻譯。本文認(rèn)為,把一種語碼轉(zhuǎn)換成另一種語碼的過程中,翻譯者面臨多種語言形式的選擇。就語法隱喻概念而言,翻譯者面臨的是一致式和隱喻式的選擇。本文的研究表明:語法隱喻可以幫助我們在具體翻譯之前分析文本,并在翻譯過程中提供啟示和幫助。

關(guān)鍵詞:語法隱喻;一致式;隱喻式;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xué)

1 引言

最早的隱喻研究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希臘時期。從古至今,有關(guān)隱喻的不同理論不斷被提出,但是它們都是在詞匯層面討論隱喻。直至1985年,語言學(xué)家韓禮德在《功能語法導(dǎo)論》一書中的最后一張專門討論語法隱喻的問題(參見朱永生,1994),隱喻的研究才提升至語法層面,也成為隱喻研究的里程碑。此后,許多語言學(xué)家開始關(guān)注語法隱喻并把它用于分析不同的文本,例如新聞、合同、法律和演講。

本文基于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xué)的語法隱喻理論,著重對小說《巴里·林登》中概念語法隱喻現(xiàn)象進(jìn)行分析,并嘗試翻譯。

2 語法隱喻和人際語法隱喻的簡單介紹

下面我們對語法隱喻和人際語法隱喻進(jìn)行舉例說明。

2.1 語法隱喻的簡單介紹

“語法隱喻”這一概念是韓禮德在《功能語法導(dǎo)論》中首先提出來的。在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xué)中,語法隱喻根據(jù)純理功能可分為三類:概念語法隱喻、人際語法隱喻、語篇語法隱喻。而韓禮德認(rèn)為語法隱喻主要見之于概念元功能和人際元功能,即體現(xiàn)于概念語法隱喻和人際語法隱喻。

“一致式”和“隱喻式”是語法隱喻理論的兩個重要概念。根據(jù)Thompson的解釋,“一致式”指的是“更加靠近外部世界的世態(tài)”的表達(dá)方式,而語法隱喻指的是,當(dāng)一個“詞匯語法”形式不是用于表達(dá)它原先通常所表達(dá)的意義時,這個表達(dá)形式就是語法隱喻(Thompson,2004:222-223)。即,“一致式”和“隱喻式”表達(dá)同一個意義,但是屬于不同的語法結(jié)構(gòu)。例如:

(1)The driver drove the bus too fast down the hill, so the brakes failed.

(2)The drivers over rapid downhill driving of the bus caused brake failure.

在例(1)和例(2)配對中,例(1)被成為“一致式”,例(2)被成為“隱喻式”,即語法隱喻。為什么例(1)是“一致式”,而例(2)是“隱喻式”呢?名詞通常表示事情、物體、概念,而動詞則表示動作。在例(1)中,“參與者”由名詞“driver”、“bus”、“brakes”表達(dá),“過程”由動詞“drove”、“failed”表達(dá)。這是一致式的情況。當(dāng)名詞不用來表示事情、物體、概念而用來表示動作,這就出現(xiàn)了隱喻式,在例(2)中,“參與者”由“過程”(The drivers over rapid downhill driving of the bus)充當(dāng),“過程”由“邏輯意義”(caused)充當(dāng)?!懊~化”(over rapid downhill driving and failure)就是這種隱喻式。

2.2 人際語法隱喻的簡單介紹

人際隱喻是來自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xué)(胡壯麟,2005)中的人際純理功能,主要通過語氣隱喻和情態(tài)隱喻實現(xiàn)。

2.2.1語氣隱喻

言語功能一般都有典型的語氣體現(xiàn)。但事實上,言語功能與語氣系統(tǒng)之間的關(guān)系并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yīng)關(guān)系。語氣隱喻也就此產(chǎn)生。例如:相同的言語功能可由不同的語氣系統(tǒng)實現(xiàn)。

(3)You play the piano for me.

(一致式:祈使句表示命令。)

(4)Can you play the piano for me?

(隱喻式:疑問句表示命令。)

(5)I will be glad if you can play the piano for me.

(隱喻式:陳述句表示命令。)

2.2.2情態(tài)隱喻

在情態(tài)意義的選擇上,同樣會出現(xiàn)隱喻體。韓禮德(1994:357)指出,決定每一種情態(tài)意義如何體現(xiàn)的是情態(tài)的取向系統(tǒng)。情態(tài)取向可分為四種:明確主觀、非明確主觀、明確客觀和非明確客觀。以情態(tài)可能性這一情態(tài)類型為例,就可能出現(xiàn)下面四種不同的體現(xiàn)形式:

(6)I think John is ill. (明確主觀)

(7)John must be ill. (非明確主觀)

(8)John is probably ill. (非明確客觀)

(9)Its likely that John is ill. (明確客觀)

在例(6)和例(9)中,對情態(tài)化可能性的情態(tài)判斷都被建構(gòu)為一個小句,因此情態(tài)意義是以命題的形式來表達(dá)的,這在語法層上就形成了一個比喻結(jié)構(gòu)。在情態(tài)化可能性的明確主觀形式中,這個體現(xiàn)情態(tài)的小句常表達(dá)一個認(rèn)知型心理過程(如I think, I believe等),其效果是使說話者明確對判斷負(fù)責(zé)。而在情態(tài)化可能性的明確客觀形式中,體現(xiàn)情態(tài)的則是一個關(guān)系過程的小句(如its likely, it is certain等),目的在于使說話者的言論似乎不再是一種個人觀點,而是一個固有特征,從而隱藏了情態(tài)來源,使人難以提出質(zhì)疑。在這兩個例子中,盡管情態(tài)意義都被裝扮成命題以小句的形式來表達(dá),但它們不是命題本身,實際作用相當(dāng)于一個語氣狀語,因此,可以與其他語氣狀語一起使用,同時出現(xiàn)在一個小句中。由此可見,情態(tài)化可能性的明確主觀形式和明確客觀形式都是隱喻性的。

3 《巴里·林登》中人際語法隱喻現(xiàn)象分析和翻譯

《巴里·林登》是英國十九世紀(jì)小說家薩克雷的作品,主要描述一位窮困的年輕人如何不擇手段躋身上層社會,以及最終歸于窮困的故事。通過文本分析發(fā)現(xiàn),小說中充滿大量的人際隱喻。以下是對《巴里·林登》中人際語法隱喻現(xiàn)象分析和翻譯。

3.1 《巴里·林登》中人際語法隱喻之語氣隱喻分析和翻譯

小說《巴里·林登》多出使用疑問語氣來表達(dá)陳述語氣。

(10)How, indeed, could they refuse respect to a lady who had lived in London, frequented the most fashionable society there, and had been presented (as she solemnly declared) at Court?

試譯:事實上,他們又怎能不去尊重一位住在倫敦的、時常出入那里的上流社會、并且曾出席過法庭(正如她嚴(yán)肅地宣稱過)的女士呢?

英文原文是疑問語氣,但其實作者的真實表達(dá)為陳述語氣。即,對這一觀點的無比認(rèn)可。因此,語氣隱喻就此出現(xiàn)。而中文也傾向于用疑問語氣強調(diào)陳述。因此,采取直譯的翻譯策略。

(11)Thus, whenever Madam Brady appeared abroad in a new dress, her sister-in-law would say, ‘Poor creature! how can it be expected that she should know anything of the fashion?

試譯:因此,每當(dāng)布雷迪太太外出穿了件新裙子,她的小姑子就會說:“可憐的人啊!怎么能指望她懂得一丁點時尚呢?”

英文原文是疑問語氣,但其實作者的真實表達(dá)為陳述語氣。即,不能指望這個窮酸的女人還能有穿衣品味。而中文也傾向于用疑問語氣強調(diào)陳述。因此,采取直譯的翻譯策略。

(12)Of course she replied that she did not care a fig for Captain Quin: that he danced prettily, to be sure, and was a pleasant rattle of a man; that he looked well in his regimentals too; and if he chose to ask her to dance, how could she refuse him?

試譯:當(dāng)然她好像一點也不在意奎因上尉似的說道:毫無疑問,他跳得很優(yōu)美,他的聲音令人著迷;在他軍隊里也算是很英??;而且如果他邀請她跳舞,她怎么能拒絕他呢?

英文原文是疑問語氣,但其實作者的真實表達(dá)為陳述語氣。即,不能拒絕一個如此有魅力男性的邀請。而中文也傾向于用疑問語氣強調(diào)陳述。因此,采取直譯的翻譯策略。

(13)Didnt I stand up to Mick Brady when I was eleven years old?

試譯: 我十一歲的時候不是把米克·布雷迪打敗了么?

—Didnt I beat Tom Sullivan, the great hulking brute, who is nineteen?

試譯:——我不是打敗了十九歲的大塊頭蠻子湯姆·沙利文嗎?

—Didnt I do for the Scotch usher?

試譯:——我不是放倒了那個蘇格蘭引座員嗎?

英文原文是疑問語氣,但其實作者的真實表達(dá)為陳述語氣。語氣隱喻通常出現(xiàn)在成年語言當(dāng)中。而此時的巴里才是一個十五歲的男孩,他連續(xù)用三個疑問句以顯示自己的決心和勇氣。而中文也傾向于用疑問語氣強調(diào)陳述。因此,采取直譯的翻譯策略。

(14)‘YOU marry the greatest heiress and the noblest blood in England? said Lord George haughtily.

試譯:“英國有著最高貴的血統(tǒng)的最偉大的女繼承人會嫁給你?”喬治閣下傲慢地說。

英文原文是疑問語氣,但其實作者的真實表達(dá)為陳述語氣。即,喬治對當(dāng)時還窮困的巴里的嘲諷,認(rèn)為林登太太是不可能嫁給像他一樣的人。而中文也傾向于用疑問語氣強調(diào)陳述。因此,采取直譯的翻譯策略。

3.2 《巴里·林登》中人際語法隱喻之情態(tài)隱喻分析和翻譯

小說《巴里·林登》多處使用情態(tài)隱喻,即,情態(tài)化可能性的明確客觀體現(xiàn)形式。

(15)It must be confessed, very much to the discredit of Mrs. Brady of Castle Brady, that when her sister-in-laws poverty was thus made manifest, she forgot all the respect which she had been accustomed to pay her, instantly turned my maid and man-servant out of doors, and told Mrs. Barry that she might follow them as soon as she chose.

試譯:不得不承認(rèn),當(dāng)巴里太太的財產(chǎn)狀況變得明確之后,布雷迪堡的布雷迪太太便大大地失信于她的小姑子,她忘掉了之前自己習(xí)慣于對巴里太太表現(xiàn)出的所有敬意,立刻將我的女仆和男仆掃地出門,并且告訴巴里太太,只要她做出決定,巴里太太也會步他們的后塵。

關(guān)系過程小句“it must be confessed”被用來實現(xiàn)情態(tài)表達(dá)。此處的明確客觀可隱藏情態(tài)來源,掩蓋作者討厭卑鄙和勢力的布雷迪太太。

分析此種情境之后,英文原文“it must be confessed”被翻譯成“不得不承認(rèn)”。

(16)At any rate, it must be allowed that Mrs. Barry, after her husbands death and her retirement, lived in such a way as to defy slander.

試譯:無論如何,巴里太太在她丈夫去世后和自己失去地位之后,過著這樣的生活來對抗流言蜚語是有情可原的。

關(guān)系過程小句“it must be allowed”被用來實現(xiàn)情態(tài)表達(dá)。此處的明確客觀可隱藏情態(tài)來源,即,使人們對寡婦、窮困之人抱有的偏見合理化,也顯示作者無奈的心情。

分析此種情境之后,英文原文“it must be allowed”被翻譯成“無論如何”。

4 結(jié)語

本文的目的是把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xué)的語法隱喻理論用于具體實際翻譯當(dāng)中。我們發(fā)現(xiàn),語法隱喻理論不但可以幫助我們在具體翻譯之前分析文本,而且可以在翻譯過程中提供啟示和幫助,即,翻譯最終的落腳點在中英兩種語言的差異以及不同的文化語境。直譯成為相對應(yīng)的翻譯策略。

參考文獻(xiàn)

[1]胡壯麟.語法隱喻[J].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1996

[2]黃國文.語法隱喻在翻譯研究中的應(yīng)用[J].譯論研究,2009

[3]常晨光. 英語中的人際語法隱喻[J]. 外語與外語教學(xué),2001

[4]黃國文,葛達(dá)西.功能語篇分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5]朱永生.嚴(yán)世清.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xué)多維思考[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6]M.A.K. Halliday. 2000.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 Edward Arnold.

[7]Paul Ricoeur. 1977. The Rule of Metaphor[M].London: Routledge &Kegan Paul Ltd.

[8]M.A.K.Halliday.Dimensions of Discourse Analysis: grammar[M].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85

[9]Halliday, M.A.K.&Hasan, R.1985.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10]Halliday and Hasan. Cohesion and Coherence[M]. London: London Longman, 1976

[11]Thompson, G.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ition)[M].London: Arnold, 2004

猜你喜歡
語法隱喻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xué)
刑事辯護(hù)詞中的概念語法隱喻
語域理論指導(dǎo)下的藥品說明書翻譯
青春歲月(2016年20期)2016-12-21 09:37:44
學(xué)術(shù)英語寫作研究述評
考試周刊(2016年95期)2016-12-21 01:03:05
及物性系統(tǒng)分析《未選擇的路》及其漢譯本
東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22:02:49
漢樂府詩《將進(jìn)酒》英譯文之語篇純理功能分析
大學(xué)英語口語教學(xué)在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xué)角度下的研究
科技英語翻譯去動詞化語法隱喻探究
科技視界(2016年24期)2016-10-11 00:58:50
評價理論及其應(yīng)用分析
考試周刊(2016年68期)2016-09-21 13:54:19
語法隱喻對外語教學(xué)的啟示
考試周刊(2016年34期)2016-05-28 14:36:08
名詞化隱喻在學(xué)術(shù)寫作摘要中的功能
科技視界(2016年12期)2016-05-25 12:21:26
二连浩特市| 浦北县| 凌海市| 津市市| 新巴尔虎右旗| 江都市| 金秀| 怀宁县| 洛浦县| 周口市| 阿拉尔市| 永安市| 望江县| 怀宁县| 宁都县| 合江县| 法库县| 永清县| 清原| 潼关县| 灌阳县| 石首市| 呼玛县| 石林| 罗江县| 林州市| 肇东市| 玉龙| 东明县| 黔东| 赤壁市| 崇礼县| 靖边县| 慈溪市| 兴山县| 白银市| 长乐市| 西华县| 淮安市| 德安县| 威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