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悅(信陽師范學(xué)院 外國語學(xué)院,河南 信陽 464000)
?
論《易經(jīng)》的和諧理念對《最危險的獵物》中沖突的調(diào)和
曹悅
(信陽師范學(xué)院 外國語學(xué)院,河南 信陽 464000)
摘要:《最危險的獵物》通過瑞斯福德和扎洛夫之間的生死較量向讀者展示了三種沖突和對立,即人與自然的對立、人與人的對立以及人自身德與行的矛盾?!兑捉?jīng)》中的和諧理念可以用來調(diào)和這三種沖突。
關(guān)鍵詞:《易經(jīng)》;和諧;《最危險的獵物》;沖突;調(diào)和
《最危險的獵物》是美國短篇小說家理查德·康奈爾的代表作,其結(jié)構(gòu)精巧,情節(jié)扣人心弦,細節(jié)描寫引人入勝,深受讀者喜愛。小說描述了美國著名的大動物獵手瑞斯福德在去亞馬遜打獵的途中,意外落海漂流到荒島,從而與荒島主人扎洛夫?qū)④娺M行生死較量的驚險故事。作者批判了人類中心主義所造成的人與自然的對立,展示了人性扭曲所造成的人自身德與行的矛盾,譴責(zé)了極端社會達爾文主義所導(dǎo)致的人與人之間的對立,巧妙傳達了作者的自然生態(tài)、精神生態(tài)和社會生態(tài)意識。然而,這三種意識只是作者的憂患意識,如何調(diào)和文中所揭示的三種沖突和對立,作者并沒有給出答案。和諧是貫穿《易經(jīng)》的一條主線,這一理念主要體現(xiàn)在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自身德與行的和諧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易經(jīng)》的和諧理念正好對應(yīng)了作者的三種憂患意識。因此,用《易經(jīng)》中的和諧理念對上述三種沖突進行調(diào)和,可為作者的憂患意識找到一條解決途徑。
《最危險的獵物》中的兩個主要人物是瑞斯福德和扎洛夫?qū)④姟H鹚垢5率敲绹拇髣游铽C手,他非常享受打獵的過程,從不去考慮被獵殺動物的感受。他很慶幸自己是獵人,因為在他看來,獵人理所當(dāng)然可以隨意殺害獵物。瑞斯福德無疑是人類中心主義的一個代表。人類中心主義主張人就是萬物的尺度,是最高級的存在物,大自然只不過是一個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倉庫,人可以為了滿足自己的任何需要而毀壞或滅絕任何自然存在物[1]。在《最危險的獵物》中,打獵的職業(yè)使瑞斯福德對槍聲極其敏感,當(dāng)他在甲板上聽到熟悉的槍聲并向那個方向瞭望時,不慎掉入海中,最終流落到捕船島,淪為扎洛夫?qū)④姷墨C物。三天的逃亡讓瑞斯福德對獵物被追捕的感受有了深深的體會——緊張、焦慮、絕望以及對死亡的恐懼。從某種程度上說,瑞斯福德墜海并淪為他人的獵物是自然界對他的報復(fù)。扎洛夫?qū)④娨彩且幻敿壍拇髣游铽C手,在他眼中,自己生來就是要當(dāng)獵手的。他走遍世界各地,獵殺過各種大型動物,從這個意義上說,扎洛夫?qū)④娨彩侨祟愔行闹髁x的奉行者。然而,他厭倦傳統(tǒng)的狩獵后開始獵殺自己的同類,最終,他被自己的獵物瑞斯福德所殺,落了個玩火自焚的下場。這也是冥冥之中自然界對扎洛夫?qū)④姷膽土P。
《最危險的獵物》中關(guān)于人與自然對立的調(diào)和,《易經(jīng)》給出了最好的答案,即人類在做事時要順應(yīng)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做到“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時,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盵2]既然人與萬物同為自然之子,那么人類就應(yīng)該善待萬物、善待自然、尊重其他物種的存在、愛惜動物?!兑捉?jīng)》記述古人打獵:“王用三驅(qū),失前禽,邑人不誡,吉?!盵2]即古人打獵時能網(wǎng)開三面,而不趕盡殺絕,以保證動物能夠更好地繁衍,保持生態(tài)平衡。由此可見,《最危險的獵物》中的瑞斯福德和扎洛夫?qū)④姏]能認識到人與其他動物同為自然之子,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獨特的美和存在價值。因此,他們不尊重動物的生存權(quán),最后因一味追求和放縱自己的欲望而受到懲罰。
瑞斯福德與扎洛夫之間的沖突體現(xiàn)了作者對社會中人與人對立的揭示和批判。扎洛夫在厭倦了獵殺自然界中的動物后,就轉(zhuǎn)以獵殺人來獲得刺激和滿足。為了獲得他的“獵物”,他花錢買下這個被船員們稱為“捕船島”的地方。他在島上建設(shè)城堡,利用虛假燈光信號誘導(dǎo)船只觸礁,然后逼迫求救船員成為他的獵物。瑞斯福德因墜海流落到這個島上后,也被迫成為了扎洛夫的獵物,經(jīng)過五輪生死較量,瑞斯福德贏得了這場游戲,害人者扎洛夫最終成了獵狗的一頓美餐,得到了應(yīng)有的下場。
扎洛夫慘無人道的行為是受社會達爾文主義影響的結(jié)果。社會達爾文主義者認為,社會就是一個大獵場,在這里人被分為強者與弱者、獵人與獵物。生活是屬于強者的,強者控制弱者、奴役他們甚至殺害他們都是理所當(dāng)然,弱者存在的價值就是為強者提供娛樂。扎洛夫認為自己是強者,其他人特別是船上的水手的生命都無足輕重。他說:“我獵取的不過是世上的渣滓——不定期貨船上的船員。他們20個人合起來也不及一匹純種馬或一只優(yōu)秀的獵犬值錢?!盵3]可見,正是社會達爾文主義導(dǎo)致了《最危險的獵物》中人與人之間的對立和沖突。
《易經(jīng)》中和諧的社會生態(tài)觀可以用來調(diào)和社會達爾文主義所造成的人與人的對立?!兑捉?jīng)》認為不管是利益一致還是不一致的集團與個人,都應(yīng)該和諧相處[4]?!吨芤住ゎヘ浴费裕骸熬右酝?。”[2]也就是說和人相處要求大同存小異,不要求全責(zé)備,要尊重和允許別人有不同觀點和意見,不能強迫別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吨芤住p卦》言:“君子懲忿窒欲?!盵2]不同利益的集團或者個人在相處的過程中,應(yīng)該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處理矛盾和沖突,不能以武力或暴力去解決。可見,人與人的和諧是相互理解、適當(dāng)行為的結(jié)果,違背這些原則會給人自身帶來災(zāi)難?!蹲钗kU的獵物》中的扎洛夫獨斷專橫,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以暴力來解決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把自己和他人對立起來,結(jié)果落得個害人者終害己的下場。
《最危險的獵物》中扎洛夫?qū)④姷耐庠诤蛢?nèi)心之間形成了一個矛盾體。外表上,他衣著考究,舉止文明,談吐文雅,顯得很有教養(yǎng)。第一次見面時,他非常熱情禮貌地歡迎瑞斯福德。游戲開始之前,他友好地提醒瑞斯福德要避開那些危險的地方,穿什么樣的鞋子,還給他提供了食物和裝備。說完這些他深深鞠了一躬,非常紳士地離開了房間。在最后一輪的較量中,當(dāng)發(fā)現(xiàn)瑞斯福德出乎他意料地出現(xiàn)在臥室中,扎洛夫在短暫的吃驚之后,很快鎮(zhèn)定下來,欣然接受了和瑞斯福德的最后較量。從整篇文章來看,將軍儼然是一個文明人,但是,在他文明的外表下掩蓋的是一顆殘忍粗暴的心。
“一戰(zhàn)”前,扎洛夫是個生活奢侈、腐化墮落的俄國貴族?!耙粦?zhàn)”后,沙皇垮臺,他逃離俄國,到處打獵以排遣內(nèi)心的空虛和心里的失衡。他冷漠嗜血,無情地獵殺各種野生動物,后來又逼迫落難船員陪他玩獵殺人的游戲,違抗他的意志就會被活活打死??梢?,他內(nèi)心的空虛無聊、邪惡野蠻與他溫文爾雅、彬彬有禮的外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個人物自身內(nèi)在的德性和他外在的形象之間形成了顯著的矛盾。
《易經(jīng)》認為,人自身的和諧主要是指人的德與行之間的和諧。德是一個人內(nèi)在的本質(zhì),行是一個人的外在表現(xiàn)。德指導(dǎo)行,要想有好的行為必須有良好的德性,人只有通過修身進德才能夠達成良好的品德。首先,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心平氣和,無私無欲。其次,《易經(jīng)》強調(diào)通過時時保持警惕,心存謹畏來修身進德,“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盵2]再次,《易經(jīng)》言:“君子見善則遷,有過則改”[2],即不斷反省別人及自己的思想言行是修身進德的重要方法。一個人只有在身心平和之后再采取言行,才能使說的話有內(nèi)容,行為合乎準則,從而達到外在行為的和諧,也即是《易經(jīng)》所說的“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2]遵守以上人自身的和諧之道,則會受益無窮;反之,則害人害己。
在《最危險的獵物》中,扎洛夫之所以獵殺人就是他那不斷膨脹的嗜血欲望在作怪,如果他能擺脫這種欲望的束縛,使自己的內(nèi)心充實平和,他也就不會進行這種慘無人道的殺人游戲了。扎洛夫不斷地制造海難來獲得俘虜和他玩罪惡的殺人游戲,充分說明了他從來沒有反省過自己的思想言行,改過遷善。在和瑞斯福德的較量中,扎洛夫勝券在握,沒有絲毫的警惕和憂患意識,最終出乎意料地被自己的獵物所殺,可見居安思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最危險的獵物》中的人與自然、人與人以及人自身德與行的沖突最終導(dǎo)致的是人對自然的破壞、自然對人的懲罰、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傷害以及人自身靈魂扭曲所帶來的痛苦。由此,需要我們用《易經(jīng)》中的生態(tài)理念來對以上三種沖突進行調(diào)和,以求得一條和諧之道。我們要認識到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人類只是茫茫自然界中的一分子,人類必須融入自然,與天合一。人類之外,還有其他物種生存于天地間,正是有了它們的存在,這個世界才顯得豐富多彩,生機勃勃,生態(tài)平衡也才得以實現(xiàn)。我們要尊重其他物種的存在,欣賞它們獨特的美和價值,做生命活動的守護者。只有這樣,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才能得以實現(xiàn),人才能盡享自然帶來的恩惠。人類社會最美的和諧狀態(tài),指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友好相處,求同存異。要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純真交往就必須提高自身修養(yǎng),做到內(nèi)心平和,心存謹畏,改過遷善,充分發(fā)揮人類善良的本性。
參考文獻:
[1]楊曉瓊.《最危險的獵物》的象征意義分析[J].外國文學(xué),2010(12):66-67.
[2]鄭紅峰.周易全書[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2.
[3]Connel,l Richard.The Most Dangerous Game[A].In Hou Yiling(ed.).ContemporaryCollegeEnglish:CompanionReader4[C].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4]李桂祥.周易與生態(tài)文明[D].濟南:山東大學(xué),2012.
責(zé)任編輯閆桂萍
中圖分類號:I1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5787(2016)01-0064-03
DOI:10.13887/j.cnki.jccee.2016(1).18
收稿日期:2015-08-22
基金項目:本文是河南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中國古代生態(tài)美學(xué)視野中的英國現(xiàn)代小說研究”(項目編號:2014BWX027)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曹悅(1981—),女,河南周口人,信陽師范學(xué)院外國語學(xué)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語用與文化。
Appling Ideas of Harmony in“The Book of Changes”to Reconcile Conflicts in“The Most Dangerous Game”
CAO Yu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nyang Henan 464000,China)
Abstract:The Most Dangerous Game tells a battle between Rainsford and Zaroff.It reveals the conflicts between man and nature,man and man,man’s virtue and behavior,which can be reconciled by the ideas of harmony in the Book of Changes.
Keywords:the Book of Changes;harmony;The Most Dangerous Game;conflicts;reconc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