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云
【摘 要】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睌祵W知識來自于生活實踐并應用于生活。因此,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要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學生能充分理解和運用數學知識,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數學運用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日常生活 數學應用能力 課外實踐
我們知道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滿著數學知識的運用。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目的,使學生不再覺得數學是脫離實際的海市蜃樓而虛無縹緲。下面本人就結合教學實際,淺談一下如何聯(lián)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一、從日常生活中挖掘數學知識
(一)創(chuàng)設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新課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這就要求數學教師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來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學生切實體驗到身邊有數學,用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在“認識人民幣”這一課中,可以采用“說一說、分一分、換一換、玩一玩”等多種學習方法,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使學生體驗到人民幣源于自己的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結合學生日常生活創(chuàng)編例題
生活中充滿著數學知識。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從學生日常生活中發(fā)現數學問題,編制出合理、符合學生實際的例題并及時在課堂教學中加以應用。比如喝牛奶是學生經常經歷的,在教學“兩位數乘整十數”時,我以“學生搬牛奶—排牛奶—獎牛奶”為教學主線,圍繞教學目標改造教材,解決了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問題,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
(三)借助生活中的原型理解概念
數學是客觀世界數量關系的空間關系的一種抽象。數學盡管概念比較抽象,但它卻是以生活實際現象為基礎,大多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適合小學生接受的原型。因此,我們在數學教學時,應重視從實際抽象出數學概念的過程,采用直觀、形象、生動的方式深入淺出地進行教學,以幫助學生建立抽象的概念。如教學“千克的認識”這一課,“千克”這一重量單位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為了讓學生感受1千克的實際重量,教師可先用秤稱1千克重的實物,讓學生用手掂一掂,再讓學生自己動手稱1千克的橘子、蘋果或沙子,來感受1千克究竟有多重,這樣學生對1千克就有了觸覺表象;然后讓學生說一說,找一找,身邊哪些東西約重1千克。于是,學生借助實物對1千克所代表的實際重量有了一個親身感受并建立了概念,從而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將數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
數學學科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是開展科學研究的基礎學科。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并教授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應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所在。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能力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講授童話故事,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數學應用的能力
小學生因其年齡特征的獨特性,教師單純的理論灌輸,往往無法激起他們的興趣和積極性,但是他們對于聽故事卻是十分樂意的。寓知識于童話故事之中,不僅能吸引學生,也符合學生形象記憶的特點。例如,講《大象運木頭》,讓學生學會乘法;講《動物運動會》,讓學生學會統(tǒng)計知識……這些故事既可讓學生學到豐富的數學知識,又能激發(fā)兒童主動探究的欲望。
(二)設計豐富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為了讓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教師上課時除了提供豐富的內容外,還應注意呈現形式的開放,以利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例如,二年級下冊“你能跳多遠”活動的設計,首先呈現出用什么方式才能跳得遠的問題,引導學生討論,并啟發(fā)學生提出對問題的不同看法;然后引導學生經歷收集不同跳法的數據、整理分析數據、做出判斷等一系列活動的過程。這種以著眼于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實踐活動特別受學生歡迎。
(三)建構言語思維,培養(yǎng)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發(fā)展思維是素質教育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內容,而思維又與語言密切相關。布魯納指出“一旦兒童能使言語化為認識工具,就比以前更能有效而靈活地將經驗和規(guī)律表現過來,并加以系統(tǒng)轉換。”因此,教師可引導學生用綜合法,聯(lián)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運用準確言語表達思維過程和結果的能力。這樣既可以使知識得到內化,又能促進思維的發(fā)展。
三、加強課外實踐,培養(yǎng)學生數學應用能力
華羅庚先生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边@句話精辟地闡述了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的應用十分廣泛,處處都充滿著數學的魅力。然而要想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不僅要讓學生了解數學的概念,而且要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這就需要多開展一些有趣有意義的數學活動。在各種別開生面的活動中,學生深深體會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從而喜歡上數學并善用數學。
綜上所述,要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就要注意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知識和生活經驗,使學生感到所學知識能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從而激起他們熱愛數學,樂于實踐的強烈愿望。
【參考文獻】
[1]肖川.教育的理想與信念[M].長沙:岳麓書社,2002.
[2]陳旭遠.推進新課程:新課程推進中的問題與案例分析[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第5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