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桂生
[摘 要] 英語閱讀教學是學生學習和掌握英語的重要渠道。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即信息獲取和信息加工的能力。但是,現階段農村初中生英語閱讀水平普遍較低,為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教師需加強英語基礎知識教學,傳授學生一定的閱讀策略,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
[關鍵詞] 初中英語;閱讀能力;教學策略
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學生在平時要培養(yǎng)兩種能力,英語閱讀能力和英語聽說能力。其中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成了當下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難點。尤其在農村的初中,學生小學英語基礎十分薄弱,認識的單詞十分有限,因此,學生閱讀英語課文遇到的生單詞較多,難以準確獲取文章信息,這導致他們的英語測試分數總是不理想。長期低分成績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致使許多學生表示對英語閱讀不感興趣,另外,還有學生對自己缺乏信心,于是在課堂上也不認真聽教師的講解。在教師教學方面,農村初中教學設備較落后,學校能提供的閱讀環(huán)境也十分有限,教師的閱讀教學模式陳舊且單一,又加之課后學生沒有閱讀資源,學生的閱讀水平自然無法得到提高。文章將從基礎知識、閱讀策略和課外閱讀三個方面探討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加強基礎知識教學
學生看不懂英語課文的關鍵在于:學生語法知識缺乏,單詞積累不多。教師要找準這兩個關鍵點,對癥下藥。所以,初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語法知識的梳理和單詞記憶方法的教授,只有掌握了正確的語法知識,學生才能將英語句子按序正確翻譯,只有熟悉了單詞,學生才能準確地抓住句子中的關鍵信息,只有做好了這些,學生才會看懂一篇英語閱讀課文。
首先,英語教師要重視語法知識的講解。中文和英文的語言組織方式存在較大差異,中文具有獨樹一幟的語言特色,而英語也有它自己的語法結構。在英語中,人稱和謂語動詞的限定和搭配有嚴格的規(guī)則,比如“I”和“am”搭配,“she”或者“he”和“is”搭配,“you”和“are”搭配等等。還有,英語語句習慣于用被動,而中文則習慣于用主動,學生往往在分析英語句子時會受到中文習慣的影響將中文的語法習慣硬套在英語句子結構上,結果怎么也翻譯不通。比如“my wallet was stolen by a stranger”學生通常會翻譯成“我的錢包被一個陌生人偷了”,雖然信息翻譯正確但是這樣的翻譯不太符合中文的說話習慣,翻譯者的閱讀水平也可以從中窺見一斑,按照中文的習慣這樣翻譯更加簡單妥帖:“一個陌生人偷了我的錢包。”所以具有扎實的語法基礎對學生的閱讀會起很大的輔助作用,從上述例子還可以得出,語法可以將中英文很好地接洽融合,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和語言文化之優(yōu)美。除了基本語法點的教授,教師在平時閱讀教學中可以將文章中較長較難的句子羅列出來為學生一一分析語法結構,比如各種嵌套主從句、分詞短語、插入語、倒裝句等,和包含定語從句、主語從句、狀語從句等的復雜句式。例如“I have a sister whose name is Anny”對于初中生來說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句子,教師應該這樣分析:“這個句子是一個定語從句,‘whose name is Anny作為定語修飾前面的名詞‘sister。翻譯時我們可以翻譯成這樣:‘我有一個姐姐,她的名字叫安娜。”這樣,教師就清楚地將語法點清楚地剖析開來,學生可以較容易地接受理解,在以后的閱讀中遇到類似句子也能夠及時做出反應,正確地翻譯出來。
其次,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要依靠單詞的積累。英語單詞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它為高中英語的學習提供基礎,所以教師必須利用適當的教學策略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教師不能僅僅滿足課本單詞的教授,還要讓學生多積累課外單詞。教師可以讓每個學生準備一本生單詞記錄小冊子,讓學生把在英語閱讀中遇到的新單詞記錄下來,利用空閑時間或者“碎片時間”記憶。教師還要督促學生及時背誦課本單詞,對此教師可以采用嚴格過關、適當獎懲的辦法,即對于單詞及時過關的學生加以獎勵,而未過關的學生給予懲罰。這既給了學生記憶單詞的壓力又給了他們動力。教師還要對學生記憶單詞的方法進行技巧點撥,讓學生可以根據單詞的音標記憶而不是死記硬背,根據音標記憶不僅容易而且還讓學生練習了口語發(fā)音。學生也可以采用聯想記憶法,將單詞的實意和它具體的形態(tài)聯系在一起,即看圖形象記憶。除了這兩種方法外,學生還可以采用詞根記憶法和單詞結構記憶法等方法背誦單詞。
二、傳授學生一定的閱讀策略
學生英語閱讀得分不高,除了單詞、語法這些障礙之外,另一關鍵原因還在于學生缺乏閱讀經驗,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不會抓關鍵信息,眼睛只是一味停留在自己看不懂的信息上,從而浪費了大把的時間。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教師必須要讓學生學會正確的閱讀技巧,這樣,學生就不會再盲目閱讀。
首先,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處理閱讀過程中的陌生單詞。一般情況下,碰到生詞時,學生會絞盡腦汁去想這個單詞是什么意思,仿佛是如果他對這個單詞意思不理解,他就無法看懂整篇文章,他們甚至會為了一個單詞停止閱讀,拿出詞典來查閱該單詞的意思。實際上這是極不正確的,因為學生拿出詞典查閱就會耽誤時間,而閱讀一篇課文是有時間限定的,考試的時間則更加寶貴,所以學生不能在平時的閱讀中養(yǎng)成一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就查字典的習慣。另外,教師要讓學生明白,一個單詞不認識并不會影響整篇文章的解讀,因為該陌生單詞很有可能是一個專有名詞、機構名稱或者是人名,我們在閱讀時只要將它看作一個專有的詞匯對待就行了。如果不屬于上述情況,我們可以根據該單詞在句子中所處的位置來判斷它的詞性,而后根據上下文信息來猜測它的具體含義,這種方法是十分有效的。例如,某閱讀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l(fā)ast week the weather has been very good, the sun is shining, however, today is storm”句子中“storm”是初中課本中沒有的詞匯,學生可以根據上下文的意思來推測這個詞的含義,首先根據單詞所處的位置可以判斷該詞為形容詞,上半句句意為“上周天氣一直很好,都是陽光明媚的”緊接著“however”轉折,很明顯上周天氣和今天的天氣形成了對比,所以可以推測單詞“storm”意為“狂風暴雨的”。由此可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碰到不認識的單詞時完全可以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來推測詞義。
其次,教師還要讓學生掌握閱讀要領,明白文章哪些部分要泛讀,抓住大概意思,哪些部分應該精讀,體會其細節(jié)。尤其是學生在做閱讀題時,看文章時要有目的性,有些閱讀題只需要理解文章大概結構就可以找出答案,這時學生要注意閱讀效率,瀏覽全文時不能死摳文章細節(jié),但是在做推斷和細節(jié)題時,學生要仔細閱讀問題所在的段落,注意細節(jié)的講述。另外,教師還要提醒學生在閱讀時最好不要念出聲音,那樣會使閱讀速度變慢,從而降低閱讀效率。教師還要強調即使看不懂某段信息也不要總是回讀,只要教師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就可以提高其閱讀能力,在閱讀過程中快速、準確地找到正確答案。
三、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
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還有賴于課外英語閱讀的積累。當今教育飛速發(fā)展,知識無處不在,獲取知識的渠道和媒體相當多,英語閱讀書籍和材料也十分豐富。但是農村初中這方面的條件相對較差,學生可閱讀的資源較少,這就需要學校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充分重視起來,采購閱讀資源,比如英語閱讀雜志,英語名著或者故事書,在學校圖書館創(chuàng)辦“英語閱讀角”。教師也可以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條件,如組織班上同學利用班費訂閱學生英語報紙刊物等。教師要促使學生養(yǎng)成每天閱讀的好習慣,將閱讀技巧應用到實際閱讀中來,鼓勵學生閱讀自己喜歡的英語書籍刊物,使學生長久保持對英語閱讀的興趣。
四、結語
農村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已經成了當下英語教學中的嚴峻問題,面臨的困難有許多,但即便如此,教師仍應將提高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當成教學的重點,并為此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來提高課堂閱讀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參考文獻
[1]馬玉霞.提高初中英語閱讀能力的有效措施[J].校園英語,2012,(9):96.
[2]楊小鴻.探究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提高教學質量[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12):146.
[3]謝艷飛.談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研究,2009,(3):67-68.
責任編輯 肖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