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
摘 要: 幼兒園建構游戲是幼兒游戲的一種基本形式。本文以建構游戲為切入點,利用觀察法、文獻法探析幼兒園建構游戲開展的情況,分析材料種類單一、數(shù)量少、缺乏層次性、兒童積極性較低、教師缺乏正確的引導評價能力等問題,并提出豐富幼兒經(jīng)驗積累、提高教師素質、幼兒園應重視建構游戲開展等策略。
關鍵詞: 建構游戲 幼兒教育 開展現(xiàn)狀 存在問題 建構對策
幼兒園建構游戲是游戲的一種基本組織形式,對幼兒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和社會性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對南昌市兩個幼兒園大中小班共九個班的觀察,并查閱相關文獻,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建構游戲開展現(xiàn)狀
(一)活動時間與場地。幼兒園的建構游戲分為兩個時間段:早上晨間活動和區(qū)域活動。時間共60分鐘?;顒訄龅刂饕杏谑覂鹊膮^(qū)角和桌面游戲。不同年級分時間段建構。室內游戲場地中班和大班占地面積相同,場地無固定劃分。小班占地面積較小,在狹窄的陽臺上容納六個幼兒很困難。
(二)幼兒建構的形式。幼兒建構的形式主要分為單人建構、小組建構和集體建構,在桌面建構活動中大多以單人建構為主。室內建構主要以小組建構為主,偶爾的主題活動以集體建構為主。
(三)師幼互動情況。教師較多地關注幼兒的作品,維持紀律,缺乏有效的指導。建構活動較隨意,無固定主題,任意組伴,活動結束后教師評價較少。
二、幼兒園建構游戲開展存在的問題
(一)材料種類單一,數(shù)量少,輔助材料缺乏。豐富的建構材料是幼兒開展建構活動的前提和基礎。建構材料種類單一、數(shù)量少、輔助材料缺乏導致作品情景單一,規(guī)模小,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低,易引起爭奪材料等問題。
(二)材料投放年齡段劃分不清晰,缺乏層次顏色的劃分。幼兒大、中、小三個年級的建構材料種類大同小異,帶班教師會將原班級的建構材料帶到新的班級中,材料不更新,一次性投放到建構區(qū)中。游戲結束后,教師沒有引導幼兒對游戲材料進行分類,建構材料任意擺放。一方面幼兒對材料的分類沒有引起注意,另一方面幼兒不會注意區(qū)分材料的顏色,活動中幼兒對建構物色彩搭配不合理。
(三)幼兒積極性較低,教師缺乏正確的引導評價能力。建構游戲前教師并未制訂計劃,幼兒盲目地搭建,沒有固定的主題。幼兒每天建構主題單一,幼兒興趣逐漸減弱,更傾向玩角色游戲。建構游戲時,教師更關注幼兒搭建的內容,或者僅僅起到維持紀律的作用,較少地對幼兒的建構技能和顏色的搭配進行有效的指導。教師喜歡對建構作品進行評價,卻忽視幼兒學習品質的評價。
三、幼兒園建構游戲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注重幼兒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區(qū)域游戲是一種自主性探索活動,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易受暗示的心理特性,通過圖示滿足幼兒自主學習、玩中學的需要[1]。在生活中,教師要帶領幼兒經(jīng)常到戶外活動,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事物的形狀、結構,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家長抓住各種契機進行教育,培養(yǎng)幼兒觀察生活的興趣。在班級中,教師可以在圖書區(qū)投放相關書籍,比如建筑物的圖片,開闊幼兒的視野。在建構區(qū)的墻壁上,教師可以貼建筑物的圖片,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
(二)提高幼兒教師的素質。
1.提高游戲的引導能力。
增強幼兒對建構材料的認識,活動前,教師向幼兒介紹建構游戲的材料、形狀、顏色和功能,啟發(fā)幼兒說出自己認為建構材料的玩法,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允許幼兒從家中帶建構材料,親身參與有利于激發(fā)幼兒參與建構游戲的熱情。
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建構游戲中幼兒通常依據(jù)事物造型特點建構,幼兒應提高對觀察事物的敏銳度。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生活中事物的顏色、形狀、位置及各事物特有的結構及該事物的相對位置,有利于主題的建構。
2.學會鼓勵、評價幼兒。
教師觀察幼兒時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的優(yōu)點并予以鼓勵,鼓勵要具體,如剛才你看到別人沒有這塊積木,你主動贈送給他,你很棒,你是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孩子。
游戲結束后教師要及時對幼兒的活動進行評價。這要求教師善于觀察,準確判斷,在幼兒需要幫助時及時介入,在幼兒專注于自我表現(xiàn)時,適時退出[2]。將幼兒的作品貼在活動區(qū),既有利于家長了解幼兒的生活,又方便幼兒間的相互評價。應加強對幼兒學習品質的評價,如幼兒在建構游戲中不斷地壘高,即使建構物坍塌了也要堅持,教師要及時地對他進行評價,鼓勵他,強化幼兒的堅持性。
4.巧用方法調動幼兒參與熱情。
建構游戲與角色游戲相比,因其沒有較強的趣味性,不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將建構區(qū)和角色區(qū)結合在一起做游戲是一個不錯的方法。A老師制定了一條規(guī)則,想玩角色游戲的幼兒需要到建構區(qū)建構一樣作品,才獲得參加角色游戲的資格,建構區(qū)變得很受歡迎。在娃娃家中,幼兒可以為娃娃們搭建小床、桌子。利用幼兒在建構區(qū)中搭建的建筑開一個售樓展,搭建的幼兒作為售樓員為大家講解樓房的結構,增強游戲的趣味性,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三)幼兒園重視建構游戲的開展。
1.加強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自身建構水平。
幼兒園應該定期邀請專家或者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做培訓,指導教師如何開展建構游戲。也可以去其他幼兒園參觀,借鑒他人的經(jīng)驗,融合自己的優(yōu)點,開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建構游戲。教師要明確自己的責任,只有自己有技能才能指導幼兒建構游戲的開展。
2.提供充足的時間和場地。
幼兒園可以拓展走廊、活動室、操場的面積,為幼兒提供足夠大的游戲場地。在編排時,幼兒園可以采取分批次的開展游戲活動節(jié)約場地?;忑g班級活動的開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是可以錯開建構材料的使用,二是提高幼兒同伴間的交往能力,高年級幼兒學會照顧低年級幼兒,三是幼兒在建構中可以觀察他人的作品,受到啟發(fā)。
3.提供豐富的建構材料。
幼兒園應該投放一定的資金為幼兒提供多種多樣的建構材料;教師召開家長會,為家長講述建構游戲的作用,請家長幫忙收集廢舊材料。教師要對廢舊材料進行第二次加工包裝,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班級與班級交換建構材料也可以增加建構材料的種類,材料始終保持新鮮感,提高幼兒建構游戲的興趣。
參考文獻:
[1]葉明芳.自主性區(qū)域游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與材料投放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5(02):70-72.
[2]彭海蕾.論幼兒園游戲教學的實踐策略[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9):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