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回歸生活,引導學生體驗品德幸福課堂

2016-05-30 10:48:04黃曉卿
亞太教育 2016年27期
關鍵詞:幸福教育回歸生活

黃曉卿

摘 要:現代教育追求的是幸福教育,幸福教育是通過教學促進學生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促進學生珍愛自己,熱愛生活,進而能夠從生活中獲得幸福。兒童智慧和能力的發(fā)展,特別是道德品質的發(fā)展,是以兒童自身的活動為中介實現的。所以,品德教學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出發(fā)。然而,目前,許多學校的品德教學一直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嚴重脫離了學生的現實生活世界,形成了單純的為了教育而教育,學生學習的知識不能很好的與周圍現實生活聯系在一起,根本不能給學生營造出幸福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熱愛學習,熱愛生活。所以,一定要改變這種教學模式,要讓品德教學回歸到學生的現實生活世界,要讓學生自主的進行交流與實踐,讓學生愉快的進行學習和生活,從而真正從內心改變生活態(tài)度,熱愛學習,熱愛生活,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幸福、創(chuàng)造幸福、享用幸福的能力。

關鍵詞:幸福教育;回歸生活;引導學生體驗;品德幸福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9-0010-02

現代教育追求的是幸福教育,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促使學生在快樂中高效學習。幸福教育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人生態(tài)度。兒童智慧和能力的發(fā)展,特別是道德品質的發(fā)展,是以兒童自身的活動為中介實現的。課程標準指出:品德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fā),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所以,品德教學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出發(fā),內容要廣泛,要緊密聯系學生平時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而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感受到幸福,從而形成健康的人生態(tài)度。下面我就對如何有效的回歸生活,引導學生體驗品德幸福課堂進行分析與探討。

一、提出學生感興趣、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創(chuàng)建幸福課堂

小學階段,正是學生對未知事物充滿興趣的階段,他們大多活潑好動,思維跳躍性大,對一件事物時而感興趣,時而不感興趣。所以,教師要抓住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結合課程教學內容,提出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激發(fā)學生興趣,合理的引導學生走進生活,發(fā)現幸福,感受幸福。教師在提出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時,首先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生活,然后學會以學生的視角看生活,進而提取到學生感興趣的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最后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去解決,這樣既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有利于創(chuàng)建幸福課堂,實現教育的價值。在教學《快樂的“六一”》中我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提出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誰能說說你以前和誰一起過了“六一”節(jié)?怎么過的?過“六一”節(jié)時,你收到了哪些禮物?你知道這些禮物是怎么來的嗎?你還希望和誰一起過“六一”?孩子們興致勃勃,議論紛紛,深切感受到自己的親人和社會對少年兒童的關心關愛,讓孩子們感受到品德與生活課堂的幸福愉悅。

二、在課堂上創(chuàng)建貼近生活的情境和游戲,引導學生感受幸福

品德教育的結果最終還是要呈現于生活中的。若只是把品德教學停留在書本上,是起不到應有的作用的。許多生活真諦需要學生親自參與其中,在特定的情景中,才能觸發(fā)自己的心境。所以,在品德教學中必須引入適當地情境。那么教師該如何創(chuàng)建貼近生活的情境和游戲呢?例如在給學生講解《我們自己做主》這一內容時,我組織全班學生進行班委的選舉,親身體驗下民主選舉的內涵,讓學生學會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同時也能夠很好的讓學生感受到公平、公正的重要意義,從而在平時的生活中,能夠公平、公正的做人做事,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世界,去體驗生活。在給學生講解《走近殘疾人》這一課時,針對學生只能看到殘疾人日常生活的艱難,而沒有真正的感受,我組織學生開展了體驗性游戲活動:讓學生用布蒙住眼睛來讓學生體驗盲人的不便,感受到眼睛的重要性;讓學生用一只手去收拾書包,體驗肢體殘疾給生活帶來的不便;讓學生扮演聾啞人,讓學生用肢體去表述事情等等,學生通過游戲親身體驗,能夠更加真實的感受到殘疾人平時生活的不容易,使得自己對殘疾人的同情轉化為心靈上對殘疾人的理解和尊重,從而在行動上幫助殘疾人。

三、創(chuàng)造開放性的課堂環(huán)境,引導學生體驗生活

隨著學生的不斷成長,他們越來越多的接觸到周圍環(huán)境,對許多事物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好奇心,學生渴望去體驗生活。只有通過親身實踐,學生才能有所感悟,才能領悟到生活的真諦。新課程是開放性的課程,要求教師把學生課堂生活拓展到學校、家庭和社會生活,所以在教材中安排了不少課前和課后的調查,采訪等活動。為此,品德教學時,教師要圍繞課程目標,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個豐富多彩、開放性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感覺中體驗感悟交流。讓學生既能夠學習到理論知識,又能增強自身的生活感悟,在快樂中提升能力真正做到幸福教育。如:在給學生講解《馬路不是游戲場》這一課時,課前我組織學生觀察本地交通秩序現狀、收集各種交通標志和有關交通事故的案例,調查交流、分析研究交通事故的事例及原因,在學生最熟悉的、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去呈現品德問題,引導學生用他們獨有的心理、用他們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生活中的品德問題,引導他們以自己認可的方式去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品德問題,引導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生活的感受,課堂上還請交警到班級現場互動,再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觀察、體驗、感悟,引導學生了解交通事故對個人、家庭、社會造成的損失,懂得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重要性,培養(yǎng)安全的現代交通意識。這樣的教學貼近學生生活,能夠引導學生珍惜現在的生活,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

四、緊密聯系課程內容,引領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在體驗中生活

教師必須重視兒童的生活,而生活中蘊含的道德認識,只有引導兒童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心靈感受才能發(fā)現的。讓學生不知不覺中感受到生活的真諦,快樂生活,快樂學習。教師在品德教學過程中,應該緊密聯系課程內容,引領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在體驗中生活。小學思想品德教材(人教版)內容與生活聯系非常緊密,而且素材非常多,比如:教材中有很多以時間為主線的素材,《春天來了》、《夏天,我們注意什么》、《秋游去》這種以季節(jié)為分界線的內容就可以讓學生走出教室,認真觀察生活,體驗季節(jié)的變換,體驗大自然的美麗,愉悅身心。此外,小學品德課程中也包括愛國愛家的內容,比如:《我生活的地方》、《讓家園更美好》、《我們都是中華兒女》、《家鄉(xiāng)的美景家鄉(xiāng)的人》,針對這些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活動,并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讓學生在參與中獲得體驗,在體驗中生活,用自己的心靈感受,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國家的情懷。還有的內容與生活息息相關,如:《我們的課余生活》、《我換牙了》、《多種多樣的交通方式》、《小苗快快長》等,這些含著品德內容的活動,是學生自己身邊的生活,這樣的活動才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它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教師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讓孩子成為活動的主角,讓他們直接參與到他們喜愛的活動當中,在活動中體驗,內化情感,在日常生活中體驗提升,從而培養(yǎng)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

品德課堂是屬于兒童的生命成長和教師價值展現的一個重要空間。蘇霍姆林斯基說:“不要使掌握知識的過程讓孩子們感到厭倦,不要把他們引入一種對一切漠不關心的狀態(tài),而要使他們的整個身心充滿歡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緊密聯系課程內容,以學生為主體,回歸生活,在課堂上創(chuàng)建貼近生活的情境和游戲,強化體驗,引導學生感受品德幸福課堂,根據課程內容和特點,引領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在體驗中生活,使兒童能在學習活動中享受成長的快樂,真正感受到品德課堂的魅力,提升品德課堂給孩子們帶來的幸福感!

(作者單位:福州市施程小學)

參考文獻:

[1]楊秀艷.體驗開放式教學,演繹精彩課堂——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初探[J].學周刊,2013年第08期:142-143頁:共2頁

[2]洪純紅.關注生活性 體現活動性 彰顯開放性——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性探微[J].內蒙古教育,2012年第06期:20-21頁:共2頁

[3]周紅娟.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有效性活動策略探微[J].小學教學參考,2012年第06期:76-77頁:共2頁

[4]管紅紅.走向自然,回歸生活——新課程環(huán)境下的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2年第61期:136-138頁:共3頁

[5]唐穎.回歸生活,讓課堂充滿活力——提高《品德與生活》課堂的教學實效性[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3年第02期:150-150頁:共1頁

猜你喜歡
幸福教育回歸生活
關于幸福教育理念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的幾點認識
幸福教育理念下中職生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和激發(fā)
幸福教育課程:兒童個性發(fā)展特需
談尊重教育理念下的英語課堂教學
讓小學音樂教育融入自然回歸生活
讓幼兒教育回歸自然
構建生活課堂 彰顯品德本色
化學課堂讓學生幸福學習
如何創(chuàng)造幸福的教育
基于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培養(yǎng)的數學教學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2:24
揭东县| 达日县| 舒兰市| 济南市| 千阳县| 宿州市| 张掖市| 沈丘县| 房产| 建阳市| 前郭尔| 绥宁县| 灵川县| 集安市| 鹰潭市| 昭平县| 英德市| 兰考县| 邓州市| 北安市| 高青县| 绥棱县| 卓资县| 会宁县| 江门市| 濉溪县| 乌兰县| 县级市| 灵璧县| 尖扎县| 突泉县| 永兴县| 台南市| 崇明县| 甘谷县| 新闻| 连江县| 长岛县| 郧西县| 上犹县| 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