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敏
摘 要: 教育教學經(jīng)歷多次改革,閱讀教學課堂之生態(tài)性,仍是人們現(xiàn)在和今后較長時間所必須探究的話題。本文對閱讀教學生態(tài)課堂構(gòu)建作思考,希望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guān)鍵詞: 閱讀教學 生態(tài)課堂 構(gòu)建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閱讀感悟,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夠獲取的。從一定的教學情形看,需要人們做出比較深入的研究和豐富意義上的實踐。在教學改革如火如荼的當下,我們必須熱烈地擁抱課堂教學改革的春天,也必須進行比較冷靜的思考?,F(xiàn)拙于筆端的是我對語文教學之生態(tài)課堂構(gòu)建的策略研究,權(quán)且拋磚引玉。
一、閱讀教學的課堂生態(tài)當體現(xiàn)于學生老老實實地讀文
生態(tài)課堂應當是學生生動活潑發(fā)展的課堂,語文課程最明顯的特征是實踐性強。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實踐性最明顯的要素當是閱讀課堂教學中的多實踐性,學生的實踐應當體現(xiàn)于課堂教學中的聽說讀寫和悟。對于語文教材而言,學生最關(guān)鍵的實踐當是能夠讀書,而且就是一種老老實實意義上的讀書?,F(xiàn)在的閱讀課堂學生的讀似乎變得越來越少,學生老老實實讀書者應當可以說是那樣的寥寥無幾。對此,我們應當做出這樣的思考,學生的讀不是很充分,學生的悟和寫就是那樣沒有了著落。平時語文教學中,我們必須將學生老老實實地讀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小學語文教材文本都是比較短小精悍的,很適宜學生朗讀。不管是詩歌和散文,也不管是敘事性的文本,都讓學生讀。為了學生能夠讀好,為了所有學生都能夠讀有長進或者就是讀有主見,我們可以利用音頻播放,給予學生示范;我們可以采取自身的朗讀給予學生示范,教師自身朗讀不僅僅是對教材語言輕重緩急上的處理,更重要的是自己在朗讀中無聲地傳遞空間語言,給予學生啟迪。小學課堂如果真實意義上實現(xiàn)每個學生都老老實實地讀著文質(zhì)兼美的文本,那么課堂該是生動活潑的。譬如教學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讓一個個學生實實在在讀,其對杜甫之愛國情懷的感悟水到渠成。
二、閱讀教學的課堂生態(tài)當體現(xiàn)于學生踏踏實實地感文
學生閱讀感悟,對不同的文本具有不同的要求,但讓學生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是相同的。這就從相關(guān)意義上告訴我們:語文教學,讓小學生也能夠有自己的感悟是必需的。我們都看到大師的語文課堂教學,說遠的北師大附小的竇桂梅,說近的薛法根;說年長的于永正,說年輕的周婷。他們都能夠使自己的課堂讓人大開眼界,語文課堂就是那樣充滿生機,一個個學生是那樣生氣勃勃地感悟著。雖然大師的教學風格各異,但都是讓教學對象踏踏實實悟著一篇篇文質(zhì)兼美的文本。悟文需要學生能夠踏踏實實,需要學生神游于教材文本的字里行間,需要學生能夠隨文掌握一定意義上的語文基礎(chǔ)知識。譬如閱讀教材文本的一些詞句不是那樣就可以能夠輕而易舉地就可以理解的,一些學生的望文生義也是達不到真實意義上的感悟效果的。課堂上關(guān)注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乃至積累,推想有關(guān)詞句的意思。如教學伊林的科普小品文《大自然語言》時,為了能夠增進學生認識自然、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情感和興趣,在學生通讀和精讀課外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抓住重點潛心會義文本的內(nèi)容。學生便從生動的文字中感悟出相關(guān)大自然的語言。如學生能夠從文本第一段的“天上”和“地下”感悟出大自然的語言遍及人類生活的所有領(lǐng)域。
三、閱讀教學的課堂生態(tài)當體現(xiàn)于學生的扎扎實實地悟道
語文課程是工具性、人文性完美統(tǒng)一的課程,不僅要看重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特點,而且要看重其課程之人文性的特點。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當讓學生在語言文字的揣摩中獲得比較理想的精彩觀念,讓小學生也能夠從語言文字里長出靈魂。從這個意義上講,小學語文課堂生態(tài)完全應當讓學生扎扎實實地悟出文本所蘊含的道理。譬如教學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時,應當說小學六年級學生從教材文本和相關(guān)的課外閱讀中所接觸到的詩圣的詩詞不在少數(shù),而像《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樣的快詩還是首見。那么杜甫為何以這樣快樂的筆觸敘寫自己的快樂行為?就是因為詩圣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那官軍收河南河北就是這樣令人快慰?學生便從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得到相當完美的答復。原來是杜甫所處的時代是那樣國無寧日、民不聊生,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后怎能不是那樣無比快慰?小學生雖然年齡小,但從詩圣的快詩中看到,古往今來,愛國情懷人皆有之。也從中悟出這樣的道理,作為炎黃子孫,我們必須弘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深愛著自己的國家,并努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深情地摯愛自己的國家。
閱讀生態(tài)課堂的構(gòu)建,是每個教師都必須潛心研究的話題。一線教師雖然缺失課題研究的功底,但必須用心探究。當課堂教學真正意義上呈現(xiàn)出生態(tài)化,就是一個個小學生也能夠從教材文本中獲取知識,獲取能力,獲取闊步前行于未來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成尚榮.精彩觀念:語言文字里長出靈魂[J].小學語文教師,2016.6.
[2]教育部.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肖川.教育的理想與信念[M].岳麓書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