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冰
(河南省西華縣人民醫(yī)院,466600)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急性支氣管炎46例療效觀察
齊冰
(河南省西華縣人民醫(yī)院,466600)
【關鍵詞】小兒急性支氣管炎;中西醫(yī)結合;療效觀察
急性支氣管炎是一種兒科臨床常見和多發(fā)病,好發(fā)于冬春季節(jié),常由多種病毒、細菌等感染或合并感染引起。此外,空氣污染或接觸有毒氣體也可刺激支氣管黏膜而引起炎癥反應[1]?;純喝缰委煵患皶r或治療措施不當,可造成疾病遷延不愈而發(fā)展為慢性支氣管炎。目前西醫(yī)治療易引起菌群失調和產(chǎn)生耐藥性等缺陷,且不良反應較重,療效往往欠佳。本文筆者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急性支氣管炎,療效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支氣管炎患兒92例,均符合急性支氣管炎診斷標準[2]。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兒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6例。對照組男25例,女21例;年齡1~6歲;病程3~14 d。觀察組男24例,女22例;年齡1.5~7歲;病程2~13 d。治療方案均經(jīng)過患兒家屬知情同意,并且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實施。兩組年齡、性別、病程等基礎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組間可比性。
治療方法
對照組在吸氧、吸痰等對癥治療基礎上,細菌感染者給予頭孢他啶100 mg/kg加入10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病毒感染者給予病毒唑10 mL/kg,抗病毒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自擬中藥湯劑治療,藥用:杏仁15 g,桔梗15 g,陳皮12 g,茯苓20 g,竹茹20 g,桑白皮20 g,石膏20 g,枳殼15 g,魚腥草20 g,枇杷葉6 g,法半夏15 g,麻黃10 g,知母15 g,甘草5 g,黃芩15 g,炒梔子15 g,冬瓜仁15 g。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2次溫服。
兩組患兒均治療7 d為1個療程。觀察兩組治療后療效及發(fā)熱、咳嗽、咳痰、胸悶等癥狀消失時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治療結果
療效評定標準。痊愈:治療7 d后咳嗽、咳痰、胸悶等癥狀消失,肺部濕啰音、哮鳴音消失,體溫恢復至正常,胸片、血常規(guī)等檢查恢復正常;顯效:咳嗽、咳痰、胸悶、肺部濕啰音、哮鳴音等癥狀基本消失,體溫恢復正常,胸片、血常規(guī)等檢查基本正常;有效: 咳嗽、咳痰、胸悶等癥狀有所改善,體溫基本正常,胸片、血常規(guī)等檢查有所改善;無效:治療7 d后癥狀、體征、胸片等無明顯好轉或加重。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兩組患兒治療7 d后,觀察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兒治療后療效比較[例(%)]
兩組治療后癥狀、體征改善及住院時間比較見表2。
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兒癥狀、體征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觀察組退熱時間、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胸片恢復正常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安全性評價:觀察組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輕度惡心嘔吐2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35%;對照組出現(xiàn)惡心嘔吐2例,頭痛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52%。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討論
急性支氣管炎是一種小兒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由感染、化學因素、物理刺激及過敏反應等引起支氣管黏膜急性炎性反應,使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和氣道分泌物增加,患兒常表現(xiàn)為咳嗽、咳痰、發(fā)熱等,甚至出現(xiàn)氣急、哮鳴音癥狀[3]。目前西醫(yī)治療多采用抗病毒、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對癥治療,但患兒長期應用抗生素治療易產(chǎn)生耐藥性,延長了治療時間,增加了治療難度;加之小兒呼吸道特異性、非特異性免疫功能較差,支氣管黏膜纖毛運動、咳嗽反射、氣道平滑肌收縮功能較差,因而易受粉塵、冷空氣等刺激。此外,機體免疫功能失調,部分患兒對細菌、蛋白質過敏等均可造成疾病的遷延不愈[4]。
小兒急性支氣管炎屬中醫(yī)學“外感咳嗽”范疇,多因感受外邪,肺失清肅而致病。治療多以清熱宣肺、祛痰止咳及疏風散寒為主。中醫(yī)認為,小兒因肺臟嬌嫩,形氣未充,肌膚柔弱,衛(wèi)外功能較差。加之小兒寒熱不知自調,因而多于冬春季節(jié)氣候多變之時,易寒邪侵襲,宣降失常而導致咳嗽、咳痰、氣喘等癥狀[5]。筆者采用自擬方中甘草、魚腥草、黃芩具有清熱生津之功效;桑白皮、法半夏、茯苓止咳化痰;杏仁降利肺氣;麻黃具有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竹茹可除煩止嘔、化痰清熱;知母、石膏、炒梔子具有止咳平喘、清瀉肺熱之功效;冬瓜仁、枇杷葉可清肺化痰、鎮(zhèn)咳平喘;陳皮可健脾化痰;枳殼可理氣化痰;桔梗味苦辛性平,可開宣肺氣;甘草調和諸藥。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兒治療7 d后,觀察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退熱時間、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胸片恢復正常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中藥聯(lián)合西藥治療小兒急性支氣管炎療效優(yōu)于單用西藥治療,與詹憶波[5]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急性支氣管炎可提高患兒的療效,快速消除癥狀、體征,縮短住院時間,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患兒依從性好,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王艷,施左東.清解宣肺湯治療小兒急性支氣管炎60例[J].陜西中醫(yī),2014,35(5):565-566.
[2]王慕遜,劉皖君,吳希如,等.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276-277.
[3]練培森.祛風止咳顆粒治療風寒襲肺型急性支氣管炎43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間療法,2015,23(7):36-37.
[4] 侯梅榮.肺力咳合劑聯(lián)合西藥治療小兒急性支氣管炎療效觀察[J].光明中醫(yī),2013,28(9):1901-1902.
[5] 詹憶波.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支氣管炎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4,23(8):1523-1524.
(收稿日期2015-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