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救
?
朝鮮古代詩家對“象”的現(xiàn)象學闡釋
金海救
[摘要]作為一個詩學范疇,“象”是中國傳統(tǒng)詩學中的核心范疇,也是基干范疇。由于古代朝鮮與中國在歷史、文化上的親緣性關聯(lián),朝鮮詩家在詩學批評中,對源自于中國傳統(tǒng)的諸多詩學范疇甚至不加任何詮釋地加以使用。從表面上看,朝鮮古代詩學范疇在內涵等方面與中國傳統(tǒng)幾無二致,甚至成為了朝鮮半島古代文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但是站在今天的立場上看,我們可以把朝鮮半島詩學與中國傳統(tǒng)的關系理解為,朝鮮古代詩家對中國詩學的現(xiàn)象學闡釋,特別是對于具體詩學范疇而言。朝鮮古代詩學中“象”的范疇,就是朝鮮古代詩家對中國詩學進行現(xiàn)象學闡釋的一個典型。
[關鍵詞]象;朝鮮詩家;現(xiàn)象學;闡釋
朝鮮朝時期,“象”逐漸為越來越多的朝鮮古代詩家所認同,朝鮮古代詩家也愈來愈傾向于以“象”的感性實在來闡發(fā)和倡揚其內隱的詩學理念。與朝鮮古代詩學的其它諸多范疇一樣,朝鮮詩家筆下的“象”范疇與中國傳統(tǒng)詩學有著毋庸置疑的親緣關聯(lián),在大多數(shù)情形下,甚至與中國詩學傳統(tǒng)中的“象”幾無二致。但是,現(xiàn)今它卻作為域外漢文學的內容來呈現(xiàn),是朝鮮半島古代漢文學中一個極為重要的批評范疇。在當下的世界語境中,我們可以將其視為朝鮮古代詩家對源自于中國詩學傳統(tǒng)的“象”范疇進行的卓有成效的現(xiàn)象學闡釋。
一 、“象”的本義及其在詩學批評中的流變
在傳統(tǒng)的漢文化語境中,“象”最早出現(xiàn)于甲骨文中,它的本義是指作為動物的大象。后來,“象”這個范疇逐漸被擴展為對一切可以感知的事物的統(tǒng)稱。就天體而言,謂之“天象”;就人體而言,謂之“心象”或“意象”;與“道”結合,為“象外之象”;與“氣”相融,則為“氣象”,凡此種種,不可盡言??傊?,宇宙間一切可視可感之物,皆可以“象”言之??梢曋铮礊椤拔锵蟆?,是自然屬性之“象”;可感之物,則為“意象”,是審美屬性之“象”。
在朝鮮古代文化哲學中,人們對“象”的發(fā)現(xiàn)與廣泛關注主要是在朝鮮朝時期,而對“象”范疇的洞悉與闡釋則主要表現(xiàn)在哲學與文藝學兩個層面。在哲學意義上,朝鮮古代哲學家在探討“象”的時候,往往結合著“形”來辨“象”,并把“象”視為“無形之形”,存在于形中又非形也。如宋時烈(1607—1689年)曾說道:
象者,形也。先有《易》之象,然后圣人取之以為器,則此豈非形、器之分乎?張子曰:“形而后有氣質之性?!贝艘嘞认隆靶巍弊?,而后承之以氣質,則其有先后亦可知矣。[1](63)
宋時烈認為“象”的存在離不開“形”,但“象”是“形”的靈魂,“形”則是“象”的外衣。二者是有先后之分與本質區(qū)別的,絕非今天文藝學上所言的“形象”。朝鮮朝哲人鮮于浹亦言:“象者,形之精華發(fā)于上者也;形者,象之體質留于下者也?!盵2](32)所以,朝鮮古代哲人認為,相對于“道”、“氣”而言,“象”具有形而下的屬性;相對于“形”而言,“象”則又具有了形而上的特質,是“無形之形”。如朝鮮朝金正國(1485—1541年)所說:
凡可狀,皆有也。天可狀而有也,則天有形乎?曰:“天無形也”。曰“天無形也”,則其終不可狀而為有乎?曰:“否”。自地以上蒼蒼者,無非天也。夫狀之云者,象也,非形也;有之云者,理也,非形也。然則有理而無形,無形而有象之謂天。象者,無形之形也。[3](53)
由此可見,“象”的本質特征就是“無形之形”。那么,作為無形之形的“象”,其功用與價值何在呢?關于這一點,19世紀的朝鮮朝哲學家崔漢綺(1803—1877年)總結得頗為貼切,他說道:
《周易》取象,推有形而明其無形;諸子譬喻,舉已知而曉其未知。皆所以推類測博,俾盡立言之旨。后學之心隨言文而轉者頗多,何也?以無明其無,不如以有明其無也;以未知喻其未知,豈若以素知喻其未知也?故取象與譬喻,不得已而為后學設也。古之人以其所未知者,求之于前人之跡,而幸其開發(fā)來學;而以其己之所覺,必發(fā)明開示,以詔后人。猶恐其未晰然,乃取象而形容之,譬喻而詳說之。后之人或泥著于形容詳說者,乃追奔逐北,反成囂亂,并失取象譬喻之本意。[4]
崔漢綺認為,古人發(fā)現(xiàn)“象”的目的在于“取象譬喻”,以昭示后學。我們先拋開取象譬喻以昭示后人是否為古人的真正意圖不論,“取象譬喻”確實呈現(xiàn)出哲學意義上的“象”已經(jīng)轉向美學意義上的“象”。這時的“象”已非原生態(tài)的物象,由于人類意識的滲入,特別是人類審美意識的映射,“象”已由自然形態(tài)的具象轉變?yōu)槿祟愃枷牒椭X的對象,即由天地自然之“象”升華為人心營構之“象”,人心營構之象顯然已帶有審美的意味。
審美意義上的“象”,是物之形“見”之于人類心靈的詩意映像,這個“象”也就是人心的意象。對于人類的意識而言,無意之象與無象之意,都是不可能的存在?!跋蟆北仨殤{籍著意而生,“意”也必須借由象而顯。對于“象”而言,不管是抽象還是具象,無論是半抽象還是半具象,任其如何,人的本質力量都將以“意”的方式與象同“在”。所以,“象”范疇在詩學批評中極少單獨使用,而往往在與其它范疇的互釋中彰顯自己,常見的如與“意”互釋為“意象”、與“氣”互釋為“氣象”、與“興”互釋為“興象”,其它如“景象”、“物象”、“形象”、“境象”等等。在朝鮮古典詩學范疇體系中,與“象”混生的、最活躍的范疇首先是“氣象”,其次為“意象”,至于“興象”等此類范疇在朝鮮古典詩學中闡釋得相對較少。
二 、 “象”:文學的存在方式與美的凝聚
“象”由可視的外在表象衍展至可以感知的內在意象,這其中主體本質力量的映照,使其成為主觀與客觀、現(xiàn)象與本質、藝術與生活的聚焦點;又由于它是可以感性直觀的,因此成為了文學最直接的存在方式。別林斯基曾說過:“詩的本質就在于給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動的、感性的、美麗的形象?!盵5](11)這暗示著文學是以審美的方式存在的。創(chuàng)作主體在將原生態(tài)的生活上升為藝術的過程中,也將自我的審美理想完全傾注在所營造的感性形式之中,所以文學形象自然就成為了具有審美價值的生活圖景。因此,“象”是文學的具體存在方式與美的凝聚,也因此使其具有基干范疇的地位與意義。
然而,“象”始終是一個“所指”飄忽不定的范疇。在一般意義上,“象”即形象,是一種經(jīng)由現(xiàn)實呈示的經(jīng)驗現(xiàn)象。所以朝鮮古代詩家較少在抽象層面直接以“象”為主闡釋其理論意義,而是以“氣象”、“意象”、“興象”、“物象”、“形象”、“意境”、“境界”或“象外”等衍生范疇或混生范疇來詮釋“象”的蘊涵,并且在其詩學批評中往往于不經(jīng)意間將“象”的理念展露無遺。我們在此只攝取“象”范疇序列中兩個最具代表性的經(jīng)典范疇,即“氣象”與“意象”來闡釋朝鮮古典詩學關于“象”的理念、思維與情感蘊藉。
(一)“氣象”:“象”的物質性存在方式
就“氣象”而言,其本義指自然界的景觀與現(xiàn)象,它與四時的氣候和山川雪月的風貌相關。在詩學批評語境中,“氣象”常常指主體的創(chuàng)作個性通過話語組織形式呈現(xiàn)出來的文本情態(tài)與景況等總體樣貌,以及由審美形象顯示出來的神韻與氣概等。故而,朝鮮古代詩家往往把“氣象”作為文學存在的最為直觀的感性印象來描述。朝鮮朝詩家蔡彭胤(1669—1731年)言道:
觀詩必須先觀其氣象。雖窮山川之態(tài)、極人鬼之情,然凄怨颯沓、音節(jié)幽咽,使人不暇曼聲而詠泆者,工則有之。要不掩乎其出于放臣、羈人、窮餓山澤者之口吻耳。世目郊、島之詩,曰寒曰瘦。余嘗驗之,蓋“海風天雨”之語,開口便酸;“樹邊潭底”之句,模寫其窮。至到浸假而竄入他人文字中,指之曰:“此嘗坐廟堂、進退天下士者也?!本哐壅弑刈员嬷?。[6](412)
“觀詩必先觀其氣象”,說明詩之“氣象”是詩歌總體精神狀貌的感性顯現(xiàn),也是詩的血液與靈魂,它是客觀存在的,來不得半點虛假,因為“具眼者必自辨之”。
在朝鮮古代詩家看來,詩歌所呈現(xiàn)出來的“氣象”往往與詩人的創(chuàng)作個性及人格特質密切相關,甚至可以說,“氣象”就是人心的映象。李睟光(1563—1628年)言道:
《傳》曰:“容貌辭氣,乃德之符。”先儒云:“學者須要理會氣象。”所謂“氣象”者,于辭令、容止、輕重、疾徐,足以見之。不惟君子、小人分于此,亦貴賤、壽夭所由定也。[7]
“氣象”是“德”的符號表現(xiàn),而“氣象”又借助人的話語及行為方式得以外顯。所以,個人的品性、氣質,甚至貴賤、壽夭等命數(shù)都可以通過其話語形式展現(xiàn)出來。據(jù)此,朝鮮古代詩家在闡釋“氣象”內涵時,常常將其與相對應的人及人的品性、氣質等結合在一起進行綜合考量。徐居正(1420—1488年)《東人詩話》開篇即言:
凡帝王文章,氣象必有大異于人者。宋太祖微時醉臥田間,覺日出,有句云:“未離海底千山暗,才到天中萬國明?!蔽姨妗稘撣 吩姡骸耙峙侍}上碧峰,一庵高臥白云中。若將眼界為吾土,楚越江南豈不容?”其弘量大度,不可以言語形容。[8](403)
從詩歌形態(tài)的“氣象”觀察為詩者的志向,即“以詩觀人”,是朝鮮古代詩家慣用的批評取向,這就是所謂“帝王文章氣象必有大異于人者”之類也。諸如此類的批評話語,在朝鮮古典詩學批評中俯拾即是:
詩當先氣節(jié)而后文藻,夏文莊公竦《試恒詩》:“殿上袞衣明日月,硯中旗影動龍蛇。縱橫禮樂三千字,獨對丹墀日未斜?!碧煜略u者譏其自負。鄭壯元知常詩:“三丁燭盡天將曉,八角章成桂已香。落月半庭人擾擾,不知誰是狀元郎”,大有文莊自負氣象。[8](411)
凡天下事,茍為大矣!不患乎不兼精微,而自其纖碎而入,未聞其能造大也。是以論人,當觀其氣象;論文章,當觀其地步。[9](483)
伯氏平生,學本經(jīng)書,詩取杜、韓。晚歲自辟堂奧,平淡有趣,氣象渾全,語意真實。[10](592)
退溪氣象,和平溫粹而踐履篤實。故其發(fā)之于言辭者,雍容而的確,精密而有味。推源極本,發(fā)揮程、朱之余意。真所謂“菽粟布帛,切于日用”,而為后學之師表也;南冥氣象,嚴毅豪邁而勇猛奮發(fā)。故其發(fā)之為文章也,清新奇古,慷慨激烈,如風檣陣馬、利劍長戟,真可以動天地而泣鬼神矣![11](314)
朝鮮古代詩家認為如要品評一個人,就必須要“觀其氣象”,因為個人的人格氣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潛在地規(guī)約著其詩歌的風格“氣象”。以此驗之,由于“退溪氣象和平溫粹而踐履篤實”,因此“其發(fā)之于言辭者,雍容而的確,精密而有味”;由于“南冥氣象嚴毅豪邁而勇猛奮發(fā)”,因此“其發(fā)之為文章也,清新奇古,慷慨激烈,如風檣陣馬、利劍長戟,真可以動天地而泣鬼神矣”。其他如“大有文莊自負氣象”、“氣象渾全,語意真實”等批評話語,也都旨在揭示詩人的個性氣質與其詩歌中所展示出來的“氣象”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在朝鮮古典詩學批評中,“氣象”有時也是某個或某種時代精神的反映。如金昌協(xié)(1652—1708年)說道:
宋人之詩,以故實議論為主,此詩家大病也。明人攻之是矣,然其自為也,未必勝之而或反不及焉,何也?宋人雖主故實議論,然其問學之所蓄積,志意之所蘊結,感激觸發(fā),噴薄輸寫,不為格調所拘,不為涂轍所窘。故其氣象豪蕩淋漓,時有近于天機之發(fā)。而讀之猶可見其性情之真也。明人太拘繩墨,動涉摸擬,效顰學步,無復天真。此其所以反出宋人下也歟![12](373)
金昌協(xié)認為,宋代詩歌雖“以故實議論為主”,但其氣象卻“豪蕩淋漓,時有近于天機之發(fā)”,是明代詩歌無法企及的。朝鮮朝詩家柳成龍言:“人才與世而下,我朝人物,世宗朝為上,成廟朝次之,中廟朝又次之。或問己卯人才,余曰:‘文彩非不燁然,然終無國初渾厚氣象?!盵13](301)意謂已卯時的詩歌,缺乏朝鮮朝初期的“渾厚氣象”。這都是從整個時代著眼,概括或揭示出一個時代詩歌的整體“氣象”,亦即從詩歌的“氣象”層面管窺一個時代的文學風格特質。
有時,朝鮮古代詩家也用“氣象”范疇來指稱某類詩的總體風格樣態(tài)。如徐居正言:
詩言志,志者心之所之也。是以讀其詩,可以知其人。蓋臺閣之詩,氣象豪富;草野之詩,神氣清淡;禪道之詩,神枯氣乏。古之善觀詩者,類于是乎分焉。[14](279)
從上述的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知道,徐居正認為不同類別的詩歌,由于其表現(xiàn)對象不同,創(chuàng)作主體的價值取向有別,其詩歌的總體“氣象”也截然不同。如“臺閣之詩,氣象豪富;草野之詩,神氣清淡;禪道之詩,神枯氣乏”,就是明證。
(二)“意象”:“象”的精神性存在方式
“意象”是一種彰顯“象”之精神性(即意念性)的詩學范疇,它是意念印跡的感性顯現(xiàn)?!跋蟆钡年U釋空間具有“綿延”的特質,而“意”則只是某種意念,所以“意象”代表一種意念性之象,突出指稱象的意念色彩。“意象論”是中國古代較成熟的詩學理論,在中國古典詩學體系中,可謂淵源深厚,歷史悠久。概而言之,“意”與“象”本為兩個單體范疇,二者的交聯(lián)使用,始于《周易》?!兑捉?jīng)·系辭上》云: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比粍t圣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盵15](376~377)
這里雖未將“意象”作為一個完整的范疇提出來,但對“意”與“象”二者關系的闡釋,特別是“立象以盡意”的思想,為后世“意象論”的發(fā)展與完善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由于朝鮮古典詩學與中國詩學親緣關系的客觀存在,“意象論”作為一種成熟而完備的理論形態(tài),在朝鮮朝時期的詩學批評領域中廣為流播。于是,朝鮮古代詩家常常將源于中國的、成熟的“意象”理念,直接應用于朝鮮古典詩學批評的實踐之中,使用自如而毫無生疏之感。朝鮮朝詩家南九萬(1629—1711)云:
詩之為教,本欲以溫柔敦厚者理性情而形風化,感人心而裨世程。然而學詩者或凄清以為工,或詰屈以為奇,或雕鎪以為巧,或枯槁以為高,詩之為教豈亶使然哉?今見公詩則其發(fā)于音調者藹而和,著于辭氣者醇而雅。凡寒苦之語、橫軼之言、刻削之弊、淡薄之病,一洗而祛之。時或寄心于高遠,興懷于時事,胸中感憤隱見于意象之表,亦未嘗不以溫柔敦厚者為之本。故聽之者可以有悟,言之者可以無罪,此可謂深于詩教而亦可得審其為人也。[16](449)
南九萬從儒家詩教理念出發(fā),認為詩之為教的根本在于溫柔敦厚,其目的是為了“理性情而形風化,感人心而裨世程”。南九萬的說法雖帶有說教的成分,但仍可以“寄心于高遠,興懷于時事”,將“胸中感憤隱見于意象之表”,這就是文學的審美呈現(xiàn)方式。這種詩意的表現(xiàn)形式,既實現(xiàn)了文學的審美功能,又可以使其不失溫柔敦厚之本,使聽之者有悟。寓詩教于審美之中,也就是如古羅馬賀拉斯所言的“寓教于樂”。實踐這一理論的有效方式,就是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能夠藝術化地將作家的主觀情志皆“隱見于意象之表”。對此,成海應(1760—1839年)對朝鮮古典詩學“意象之表”的理念進行了更為深入的闡釋:
自晉唐以來,詩、畫之俱臻其妙者稱王摩詰。彼神韻雖逸,氣力常遜。譬之秋潦盡落,水石呈露,蕭散可樂。若視大浸稽天之勢,蕩潏汪濊則亦已弱矣。然其詩常悠然于意象之表,而又能一一發(fā)之于畫,故其要眇玄幽不可及也。夫遠而不可追,近而不可挹,濃而不至于富,健而不至于粗,幽而不至于僻,乃詩、畫之入品者。[17](312)
成海應以王維詩為例,指出王維的詩之所以能臻于“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妙境,是由于“其詩常悠然于意象之表”,且能“發(fā)之于畫”?!耙庀笾怼苯朴谥袊诺湓妼W中“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韻外之致、味外之旨”的思想,成海應認為其審美效果表現(xiàn)為“遠而不可追,近而不可挹,濃而不至于富,健而不至于粗,幽而不至于僻”。故而,在朝鮮古典詩學中,所謂“象外”與“意象之表”蘊含的理念大體一致。崔滋(1188—1260年)《補閑集》記載:
陳補闕《讀李春卿詩》云:“啾啾多言費楮毫,三尺啄長只自勞。謫仙逸氣萬象外,一言足倒千詩豪?!奔暗?,吳芮公曰:“‘逸氣’一言可得聞乎?”陳曰:“蘇子瞻品畫云:‘摩詰得之于象外,筆所末到氣已吞?!姟嬕灰?。杜子美詩雖五字中,尚有氣吞象外。李春卿走筆長篇,亦象外得之,是謂逸氣。謂一語者,欲其重也。夫世之嗜常惑凡者不可與言詩,況筆所未到之氣也?!盵18](99)
高麗時期的詩家陳補闕(陳澕)認為王維的詩常?!暗弥谙笸?,筆所末到氣已呑”,即“象外之氣”是其詩達于“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根本所在。同樣是探討“詩、畫一也”的理論問題,一個稱“意象之表”,一個言“象外之氣”,二者雖稱謂不一,但旨趣同歸。成海應將“意象之表”的美感效應描述為“遠而不可追,近而不可挹,濃而不至于富,健而不至于粗,幽而不至于僻”;與成海應相比,陳補闕則將“象外之氣”的美感體驗稱之為“逸氣”,稍顯模糊。對此,朝鮮朝后期的李晚秀(1752—1820年)展開了進一步的闡釋:
且畫者所以肖物也,橫者嶺,側者峰;窈而為洞,噴而為瀑;演泓淪漪平湖也,汪洋屃赑滄海也;山樓水亭之隱見映帶,風帆沙鳥之沿洄容裔,是皆可畫也。境外有象,象外有光,光外有韻,韻外有神。眾妙生香,虛籟合律。[19](400)
在傳統(tǒng)的漢文化圈中,“詩畫同源”幾成共識,詩即畫,畫即詩,詩論與畫論可互釋。李晚秀品畫所謂“境外有象,象外有光,光外有韻,韻外有神”,亦可適用于詩。我們將陳澕與李晚秀對“象外”的理解結合起來看,“象外”即是一種綜合性的審美效應,它可以使文學臻于“眾妙生香,虛籟合律”的至高境界,進而確證審美意象是文學至高理想的顯現(xiàn)。
朝鮮古典詩學中的“意象”范疇雖不似中國那樣歷史悠遠、影響廣泛,但在朝鮮古典詩學批評史上亦產(chǎn)生了一定程度的群體性闡釋效應,尤其是在朝鮮朝時期,眾多詩家常常以“意象”范疇作為批評詩歌品位的準的:
牛溪筆法示及,幸甚!氣骨雄健,意象宏大。雖間有似生處,不為病矣。如仆者流,軟脆局促,無有氣象,而乃得虛名,曷勝愧汗。[20](197)
至于精神意象飛動發(fā)越、超出乎粉墨畦徑之外者,使人睢盱惚怳,莫測其端。擬于倫,其猶神耶![21](392)
凡詩文,自有一段風韻流露于言外,非口舌之所可形容。九方皋之相馬,以白為黃,以瘦為肥,自其不知者而驟聞之,未必不以為大言相誑。然誠有不容掩之意象存焉,詩文亦然。[23](206)
其意象風調之動蕩常格之外,而凌軼群物之上,則若飛霜曙月之黯而光也;若崇岡浚壑之截而深也;若古劍哀玉之廉而戛也。蓋去俗染、存真樸,卓然而成者。[24](431)
栗谷之言,真率坦夷;牛溪之言,溫恭懇到;龜峰則意象峻潔。[25](71)
上述所言之“意象宏大”、“意象飛動發(fā)越、超出乎粉墨畦徑之外”、“軒然有飛動之意象”、“不容掩之意象”、“意象風調之動蕩常格之外,而凌軼群物之上”、“龜峰則意象峻潔”等批評話語,都旨在闡明“意象”的成功塑造對詩歌審美效果具有積極影響。
總而言之,“象”是具體而感性的審美形象,“意象”或“象外”的旨趣則不在于“象”本身,而在于“意象之表”或“象外之氣”,追求的是形象之外的一種虛靈的境界,亦即一種超越形象的妙現(xiàn)。沒有“象”也就沒有“意象之表”與“象外之氣”,它們皆為“象”之審美韻味的延伸表現(xiàn)形式,不可能離“象”而獨存。但“意象之表”與“象外之氣”又營構了一個無限深邃幽緲的化境,寓涵著令人回味無盡的情思與意趣,這是“象”所無法達到的審美效果。同時,這或許也是朝鮮古代詩家在進行詩學批評時很少單獨使用“象”范疇的原因所在。
三、 “象”的混生范疇與衍展范疇
作為朝鮮古典詩學批評的基干范疇,“象”的審美意蘊極為豐富、濃郁與深邃,具有蓬勃的現(xiàn)象學意義上的生命張力。現(xiàn)象直觀與審美體味的有機統(tǒng)一,是漢語言文化與文學審美的根本特性。對朝鮮古典詩學批評家而言,“象”幾乎無所不在,它作為人類心靈詩性的圖景、痕跡、映象與氛圍,是鮮活而空靈的?!跋蟆狈懂犚坏┻M入詩學批評領域,圍繞著它便自然聚集為一個范疇群。這個范疇集群中的諸多范疇大致可劃分為兩類:
首先是由“象”與其他相關范疇互釋而構成的混生范疇,如“氣象”、“意象”、“興象”、“形象”、“物象”、“境象”、“觀象”、“味象”等等,在這類范疇中,“象”與其結合體在不同批評語境中互為中心、各自作為對方的修飾成分而存在。
其次是由“象”的意識、思維與情感衍展而來的范疇。由于“象”本質上也是人之心境的感性外現(xiàn),故而由“象”必然衍展為“境”的范疇群落。由于“象”的因素始終寓涵于人的心靈境界之中,故而所謂的“實境”、“虛境”、“物境”、“情境”、“神境”、“靈境”、“化境”、“意境”、“造境”、“境界”以及“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等等,都可以說是“象”的意識、思維與情感的詩意呈現(xiàn)。
總之,在朝鮮古典詩學范疇批評中,“象”的涵蓋面與輻射面極其深廣。它不只取法于天地自然,還熔鑄著人的主觀心靈;它既表現(xiàn)了“象”及“象外”之道,同時也呈示出自然與個體生命的自由。它是主觀情志與客觀物象、自然與藝術、生命與審美的有機交融,作為文學的直接存在方式與美的凝結,“象”自然也就成為了韓國古代詩學批評的基干范疇。
參考文獻:
[1][朝]宋時烈:《宋子大全·答樸景初》,《韓國文集叢刊(112)》,首爾:景仁文化出版社,1997年。
[2][朝]鮮于浹:《遯庵先生全書·法象說》,《韓國文集叢刊(93)》,首爾:景仁文化出版社,1997年。
[3][朝]金正國:《思齋集·女媧氏煉石補天辨》,《韓國文集叢刊(23)》,首爾:景仁文化出版社,1997年。
[4][朝]崔漢綺:《推測錄卷一·取象譬諭》,韓國古典綜合數(shù)據(jù)庫,http://db.itkc.or.kr/itkcdb/text/nodeViewIframe.jsp?bizName=KO&seojiId=kc_ko_a007&gunchaId=av004&muncheId=02&finId=007。
[5][俄]別林斯基:《別林斯基論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
[6][朝]蔡彭胤:《希庵先生集·關東錄序》,《韓國文集叢刊(182)》,首爾:景仁文化出版社,1997年。
[7][朝]李睟光:《芝峯類說·身形部·容貌》,韓國古典綜合數(shù)據(jù)庫,http://db.itkc.or.kr/itkcdb/text/nodeViewIframe.jsp?bizName=KO&seojiId=kc_ko_i015&gunchaId=av015&muncheId=03&finId=018。
[8][韓]趙鐘業(yè)編:《增補修正朝鮮詩話叢編·東人詩話》,首爾:太學社,1996年。
[9][朝]金昌翕:《三淵集·鳴巖遺稿序》,《韓國文集叢刊(165)》,首爾:景仁文化出版社,1997年年。
[10][朝]金尚憲:《清陰先生集·伯氏遺稿跋》,《韓國文集叢刊(77)》,首爾:景仁文化出版社,1997年。
[12][朝]金昌協(xié):《農巖集·雜識·外篇》,《韓國文集叢刊(162)》,首爾:景仁文化出版社,1997年。
[13][朝]柳成龍:《西厓先生文集·本朝人才》,《韓國文集叢刊(52)》,首爾:景仁文化出版社,1997年。
[14][朝]徐居正:《四佳文集·桂庭集序》,《韓國文集叢刊(11)》,首爾:景仁文化出版社,1997年。
[15]《易經(jīng)》,徐澍、張新旭注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
[16][朝]南九萬:《藥泉集·琴湖遺稿序》,《韓國文集叢刊(132)》,首爾:景仁文化出版社,1997年。
[17][朝]成海應:《硏經(jīng)齋全集·東詩畫譜序》,《韓國文集叢刊(273)》,首爾:景仁文化出版社,1997年。
[18]蔡美花,趙季主編:《朝鮮詩話全編校注·補閑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
[19][朝]李晚秀:《園遺稿·寤軒臥游帖序》,《韓國文集叢刊(268)》,首爾:景仁文化出版社,1997年。
[20][朝]宋寅:《頤庵先生遺稿卷之十·與李峒隱書》,《韓國文集叢刊(36)》,首爾:景仁文化出版社,1997年。
[21][朝]許篈:《荷谷先生雜著補遺·題養(yǎng)松帖后》,《韓國文集叢刊(58)》,首爾:景仁文化出版社,1997年。
[22][朝]李玄錫:《游齋先生集·無悶堂集序》,《韓國文集叢刊(156)》,首爾:景仁文化出版社,1997年年。
[23][朝]徐命膺:《保晩齋集·詩史八箋序》,《韓國文集叢刊(233)》,首爾:景仁文化出版社,1997年。
[24][朝]丁范祖:《海左先生文集·菊圃集序》,《韓國文集叢刊(239)》,首爾:景仁文化出版社,1997年。
[25][朝]張維:《溪谷先生集·書宋龜峯玄繩編后》,《韓國文集叢刊(92)》,首爾:景仁文化出版社,1997年。
[責任編輯張克軍]
[中圖分類號]I31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007(2016)03-0063-07
[收稿日期]2016-03-28
[作者簡介]金海救,男,朝鮮族,博士,浙江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韓國語言文學。(杭州310012)
□語言·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