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芳梅
教師的有效提問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培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更有利于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及時反饋教學信息,為構建高效的學習課堂、實現(xiàn)教學效益的最大化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教學過程中應立足重難點、興趣點和聯(lián)結點對學生進行提問才能使問題具有針對性、時效性。有效性的提問既可以啟迪學生聯(lián)想所學的知識,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又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積極主動的“學”都是從“問”開始的。問得中肯,才能保證學得有效。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的每一步深入都離不開問題設計。下面筆者談談在具體教學實踐中的幾點思考:
課堂提問的角度是多樣的,其最佳角度在哪里呢?葉圣陶先生在《談教學的著眼點》一文中提倡教師要著眼于使學生“開竅”。為使學生“開竅”,選準一個適當?shù)慕嵌忍釂枺梢曰钴S學生思維,減少理解障礙。
一、立足重難點提問
每一堂英語課都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在設計任何學習活動時,我們必須關注學生的實際,努力使知識技能、學習策略、情感態(tài)度三維目標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這些目標都是提煉和設計課堂提問的重要依據(jù)和憑借。指向教學重難點的提問,能讓課堂“提領而頓,百毛皆順”,以確保教學的高效完成。例如,在教學外研社版(三起)四年級上冊Module 7 Unit 2《there are twelve boys on the bike》一課時,圍繞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學用there is …,there are…句型描繪圖片內(nèi)容及其區(qū)別。筆者根據(jù)文本情境提出了三個主旨性的問題:Daming is introducing his photos, what are in Damings photo?How many?What are they doing? 一步步引導學生通過聽錄音、觀看課文視頻找出相應的答案:There is a panda in the photo. Its eating fruit.等等。答案涉及需要學生學習的新句型:there are….正是有了上述問題的引導,學生才能有序地進行猜測、聽說、比較、判斷和歸納等一系列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聽課文視頻,以問題為導向,明確學習目標,掌握描述照片的內(nèi)容,同時掌握there is 和there are 的區(qū)別與使用方法,在尋求問題答案的過程中發(fā)展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
二、立足興趣點提問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教學建議指出:“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自主解決問題,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币詫W生的興趣點為提問點能激活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外研社版(三起)四年級上冊Module 10 Unit 2《Merry Christmas》一課時,通過CAI播放了一段關于圣誕節(jié)的錄像,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問題情境;接著,我在了解學生掌握的圣誕節(jié)知識的基礎上,提出“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Christmas day?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it?”等開放式問題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引發(fā)學生深入了解圣誕節(jié)文化。在上述問題的引導下,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主動學習的欲望高漲起來,有了精彩的課堂生成,在完成課文學習后,我又提出了許多問題:What do children do/eat/play?What do children can receive the presents ? Who is the Santa Claus?用開放性問題激活了學生的知識和經(jīng)驗,提供機會讓學生展示自己,及時關注提問后學生的反應,包括學生的目光、表情和動作等,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及對問題的理解情況,及時修正、調(diào)整教學策略,按照學生討論的話題,引導學生從時間、活動、食物等角度了解圣誕節(jié),學習圣誕節(jié)的有關知識,更符合學生的需要,教學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三、立足聯(lián)結點提問
聯(lián)結點是指新舊知識的聯(lián)結點,是學生新知識的生長點,也是學生思維的發(fā)展點。如,教學三年級下冊Module 6 Unit 2 《What does Lingling have at school?》,在向學生提出“What does Lingling have at school?”這個主干性問題先提出“what do you do on sunday?”這一概括性問題激活了學生已有的有關知識,還幫助教師準確定位了學生的學習困難,使后面的教學更有針對性也更富實效。之后引導學生回憶上節(jié)課內(nèi)容提出“What does Sam do on Sundays?”引導學生用第三人稱回答。隨后教師提出“Today is Monday? Does Lingling go swimming?”,學生能很明確地回答問題,“No, she doesnt.”,教師提問“what does Lingling do today?”,隨后讓學生觀看一遍課文視頻,學生能回答“l(fā)ingling goes to school”.有了這些立足于聯(lián)結點的問題后,教師再提問“What does Lingling have at school?”這個問題顯得容易多了,而且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了解,能區(qū)別does和do。這一問題使學生能運用剛學到的語句,聯(lián)系實際,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教師在教學中要發(fā)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以此為目標進行提問,梳理出新舊知識的聯(lián)結點,才能讓學生做到溫故而知新,實現(xiàn)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qū)第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