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紅
摘 要:由于心理情景具有趣味性和體驗性特點,非常符合中職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可極大地調(diào)動廣大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活動的熱情。教師可通過主題班會、心理健康課和學校公演的形式,讓學生廣泛參與其中,體驗成長的快樂!
關鍵詞:心理情景??;心理教育;中職學校
作為一個新興名詞,心理情景劇對很多人來說還很陌生。但近期它越來越頻繁地出現(xiàn)在各種新聞報道中,可見社會對個體的心理健康的關注與重視。
基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金湖中等專業(yè)學校近年來將心理情景劇與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合起來,積極有效地開展中職學生的心理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在主題班會中融入心理情景劇
在對心理情景劇的本質(zhì)和作用有了清晰認識的基礎上,我們加大了心理情景劇在主題班會中的滲透。
在班會中使用心理情景劇,使學校的班會活動更富有意義。學生特別喜歡這種有血有肉的形式,他們帶著體驗、帶著思考參與到班會活動中。這種形式讓全班學生都興致盎然,表演者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觀看者也被深深吸引,掌聲接連不斷,在達到心理情景劇本身目的之外,也增強了班級凝聚力,加深了學生間的友情,學生之間變得更團結。另外,班主任也對這種班會形式非常認可,表示以前很少看到學生這么熱情高漲;而且班會后班級氛圍也都有了很大變化,感覺比以前更加融洽,學生的紀律也比以前更好了。
二、將心理情景劇運用于心理健康課
在心理健康課中,我們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將心理情景劇運用于課堂。
在教學中,角色扮演的問題都來源于學生實際的日常生活,我們通過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的困惑,讓他們自己將問題和困惑通過寫或說表達出來,然后將其嫁接在心理情景劇中,學生表演結束后,讓參與表演的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如在進行“親子之間”這節(jié)課的教學時,心理教師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在家里和父母之間的溝通出現(xiàn)了哪些問題?我們是如何應對的?”老師讓學生每8人一組,共分成5組,然后老師讓每個組都將自己的問題進行討論和交流,并選擇其中一個大家都認可的普遍性問題整理成情境,進行表演。學生積極性非常高,提出的問題也非常豐富,有的表演的是和父母之間關于學習沖突上的問題,有的表演的是父母對自己與異性交往進行干涉的問題,還有的是家里父母之間產(chǎn)生沖突的時候?qū)W生本人產(chǎn)生影響的問題……大家的表演給其他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問題表現(xiàn)出來之后,我們又讓學生思考: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是不是選擇了最佳的方式去應對?如果不是,還有什么更好的方式來緩解和父母之間的沖突?有的小組受前面活動形式的啟發(fā),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也用了表演的形式。這種形式的活動,不僅發(fā)現(xiàn)了學生的共性問題,更能加深學生對問題的體驗和思考,并能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
三、在全校學生中公演心理情景劇
成形心理情景劇,即事先已經(jīng)排演好的、對很多人都有觀看價值的心理情景劇。這種形式的心理情景劇,要求有正式的劇本、人物角色和演員,劇本內(nèi)容應包含所遇到的問題及問題的解決方法。在心理情景劇形成之前,要做充分的準備和排練,直到成形之后才能進行錄像或公演。這種心理情景劇素材來源于學生生活實際,劇本可以由學生原創(chuàng),心理老師指導。為了使其更具引導性,可以在全校范圍內(nèi)征集素材。選定素材之后,由學生進行劇本的編寫,然后由心理老師進行指導和修改,使其更加完善。再由編寫劇本的幾名學生組織排演,排演過程中為了達到表演的效果,由具有一定表演經(jīng)驗的老師進行指導。
總之,心理情景劇必須是基于學生尋求自我完善、追求自我提升、塑造健全人格的發(fā)展性需要,從這個角度開展心理情景劇活動是我們今后探索和發(fā)展的方向。在校園中開展心理情景劇教學就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平臺,你可以在這里重現(xiàn)生活場景,展示心理現(xiàn)象,討論新異觀點,內(nèi)容、形式多樣,但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提高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石 紅.心理劇與心理情景劇實務手冊[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班 華,陳家麟,郭亨杰.高中心理教育指導[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