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
摘 要: 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yè)學生學習的基礎是《計算機組裝與維修》,也是目前市場需求量最大的計算機應用專業(yè)人才所具備的基礎知識。在傳統(tǒng)的計算機教學中,都采用的是“滿堂灌”的教學法,很難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也不能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限制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主動性,嚴重影響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興趣。本文主要針對中職計算機組裝與維修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探討以就業(yè)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組裝與維修》課程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
關鍵詞: 就業(yè) 中職教育 計算機組裝與維修 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
《計算機組裝與維修》課程是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專業(yè)的基礎專業(yè)課,特別注重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在課堂教學的課程目標中,主要是傳授給學生關于計算機的硬件結構、工作原理、各項指標性能、維修維護等方面知識,還要對計算機上安裝的軟件進行維護。隨著信息全球化的發(fā)展,計算機變得越來越重要,與人們的生活實際密切聯(lián)系,因而,計算機的《計算機組裝與維修》課程受到“追捧”。在計算機硬件、軟件不斷更新?lián)Q代的影響下,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很難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需求,也不能取得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對計算機組裝與維修課程進行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已經勢在必行。
一、中職《計算機組裝與維修》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成績考核方式過于單一
根據相關數(shù)據顯示,我國中職的《計算機組裝與維修》是計算機應用專業(yè)的基礎課程,一般主要采用“筆試+機試”的方式進行成績考核,而且學生的筆試成績占60﹪,而機試成績才占40﹪,連一半都不到,學生的動手實踐只是課程考試的一個輔助手段。所以,在平時的課程學習中,學生為了獲得好的成績,只是注重對教材里理論性知識的背誦和學習,而忽略了計算機動手實踐和實際操作的重要性,在課程考試中,成績依舊不理想。因為學生過于在意成績的高低,而忽略了理論知識是需要與實踐相結合的,導致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弱,由此可以看出,中職《計算機組裝與維修》課程考核還停留在“一考定終身”的層面上,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很難實現(xiàn)理想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內容不能做到“與時俱進”
“摩爾定律”揭示了計算機技術發(fā)展的速度,計算機的硬件、軟件更新速度極快,也是市場競爭力最大、更新速度最快的學科課程。根據調查表明,我國現(xiàn)行的中職《計算機組裝與維修》教材還是幾年前的版本,教師講授的計算機相關知識停留在以前的技術水平上,對近年來的新技術、新理念、新成就等都沒有涉及,導致中職《計算機組裝與維修》課程教學與時代發(fā)展脫軌。
二、以就業(yè)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組裝與維修》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
(一)將情境創(chuàng)設與合作性學習引入課堂教學中。
教師在《計算機組裝與維修》這門課程教學中,要深入了解教材,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將日程生活實踐中經常出現(xiàn)的電腦故障問題引入課堂,讓學生主動思考,解決這些生活中碰到的電腦故障難題。例如,教師可以故意將電腦系統(tǒng)設置為故障,讓學生動手實踐,思考怎樣將系統(tǒng)恢復過來,有的學生就會用“一鍵還原GHOST”這個軟件對電腦系統(tǒng)進行恢復,教師將“一鍵還原GHOST”軟件的知識理論通過特定的教學情境展現(xiàn)出來,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能熟練地掌握和運用“一鍵還原GHOST”軟件。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興趣愛好,將學生分為幾個不同的學習小組,教師給每個小組提供一定的題目,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合作,也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計算機題目,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實踐課堂的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師作為課堂主導,要發(fā)揮指導作用,在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要為學生提供及時的幫助和指導,運用啟發(fā)思維啟發(fā)學生主動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在小組實踐過程中,注重學生操作經驗的積累,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二)根據社會需求,進行社會學習實踐。
要求以“就業(yè)為導向”,那就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市場的發(fā)展需求,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提高學生的就業(yè)能力。因此,教師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中,要緊密聯(lián)系市場發(fā)展,能夠確保學生可以掌握必備的崗位能力和技能,學生可以做到,對常見的計算機故障進行維修和處理,可以對計算機進行日常維護工作,還能掌握最新計算機技術的運用技巧,等等,提高學生的動手實際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計算機組裝與維修》課程中,主要教會學生對計算機各項部件的組裝,各種計算機系統(tǒng)軟件和應用軟件的安裝,加強計算機的信息安全防范,對計算機常見故障的處理和維修等方面的知識技能,具有很強的實踐操作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開展多方面的實訓和計算機實驗,確保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掌握一定的專業(yè)技能,提高就業(yè)能力。
參考文獻:
[1]朱宏渝.課程項目化在中職《計算機組裝與維護》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2,(6).
[2]王景.以就業(yè)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9).
[3]張學文.VirtualPC在中職學?!队嬎銠C組裝與維護》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8).
[4]謝端,徐海蘭,陳文儔,翁亮.中職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探討[J].廣西教育,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