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春
摘 要: 語文教學不但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與方法,不要只是簡單地傳授知識,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注重引導學生主動、高效地學習,為他們的全面發(fā)展、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關鍵詞: 閱讀能力 學習主動權 培養(yǎng)方法
以前教學時,我經常在聽別人講課時,由衷地感嘆:人家的學生怎么這么會回答問題,不用老師提示,自己就能把語言組織得自然順暢,回答問題頭頭是道。人家的學生閱讀能力怎么這么高??墒?,到了自己的課堂上,同樣一節(jié)課,同樣的教學思路,學生卻不知所云,或者所答非所問,或者答不到“點”上,在考試的時候,對于一些課外閱讀題,學生也是如此,費了不少力氣,卻丟了不少分,真讓人既失望又著急。
2015年,我有幸參加了“隴原百名鄉(xiāng)村教師北京行”活動,聽了專家的講座,真有一種“撥云見日”的感覺,終于明白了“語文是什么,語文教什么,語文學什么,語文的學和教”的各種問題。
我以前教學時,只是簡單地向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向學生要答案,并沒有引導學生經歷獲得答案的過程,更沒有教會學生獲取答案的方法。學生在回答問題乃至考試中暴露出這樣那樣的問題也是必然的。由此我獲得了這樣的啟示:語文教學不但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與方法,不要只是簡單地傳授知識,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要注重引導學生主動、高效地學習,為他們的全面發(fā)展、終身學習奠定基礎。要培養(yǎng)閱讀能力,必須在“過程和方法”上狠下工夫。
我準備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一、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教學活動不僅是傳授知識、發(fā)展智力的,而且是師生之間的一種感情交流活動。老師用那充滿愛意的眼神和微笑,和藹可親的語言,能促使學生帶著輕松愉快的情緒進行學習和思考。如課堂上對問題回答得十分完整的學生贊一聲:“你真棒!”對問題回答得不夠完整的學生說:“沒關系,再想想你一定能回答得更好?!睂σ酝桓抑鲃踊卮饐栴}的學生說一句“今天你真行!”讓孩子們在老師的贊揚聲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會覺得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充滿了自信。
二、通過引導學生“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鼓勵學生學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fā)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重視讀的訓練,在教學中多讀少講,以讀代講。教師應切實轉變觀念,從重知識傳授到重興趣及能力的培養(yǎng),關注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引導學生通過言語實踐,將教材所提供的與由此拓展的語言材料轉化為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引導學生置身于文本、情境中,進行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理解地讀,傳情地讀,讀出韻味,讀出感情,在讀中真正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
三、通過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課上,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對學生進行引導、點撥、范讀及必要的講解和小結,以教材為載體,以語言文字訓練為主要內容,針對教材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年齡特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把所教的每一篇課文作為例子,不斷強化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引導學生在自讀自悟上下工夫,不斷促進學生能力的發(fā)展。比如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掌握讀懂句子、讀懂各類不同文章的方法,通過課文表達方式的學習、內涵的挖掘、背景的拓展、情節(jié)的延伸等方法,促進學生情感的升華、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并且把課堂中學到的讀書方法運用到課外的閱讀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四、激活探究意識,掌握學習主動權
在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愉快的課堂氣氛十分必要,學生可以在這種愉快氛圍中努力學習和探究。要創(chuàng)設這樣的教學情境,教師必須尊重學生,虛心聽取學生的意見,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樣,學生才敢大膽發(fā)言,才敢自由爭辯。如教《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課始,我準備了許多大小不一的鐵球,讓學生分小組進行實驗,得出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結論時,學生們顯得異常興奮,紛紛舉手回答。這時我問學生:“對這個結論你們有疑問嗎?”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隨著教學內容的深入、變化,我通過示范朗讀,給學生補充相關學習資料。如介紹亞里士多德的身份、比薩斜塔的來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中,圍繞重點問題探究師生共同提煉共同關注的問題,對理解“伽利略是怎樣利用亞里士多德的一句話推出兩個結論”這一教學難點,采用了板書圖示法。這樣,難點就迎刃而解。課尾,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功效解決背誦問題。朗讀課文,叫沒舉手的同學,請同學上講臺分析伽利略的推理。彼此之間進行有效平等的對話,當學生讀完某個部分,師問:“你對自己的朗讀滿意嗎?”“不滿意”,“為什么”,“因為我沒有讀出責備的語氣”。師:“那你來推薦一位同學讀,行嗎?”教法多變,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F(xiàn)在的教學結構力求體現(xiàn)“師為輔導、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傊?,只要我們更新教學觀念,善于引導學生從自我出發(fā)體驗課文,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就能激活他們的探究意識與創(chuàng)新思維,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總之,今后我要將這次培訓學到的理論逐步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心中常懷學生,從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出發(fā),在語文教學中注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語文素養(yǎng),指導學生必要的閱讀方法,使每節(jié)課都是高效課堂,使語文教學真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參考文獻:
[1]魏學英.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J].學周刊,2016(24).
[2]張超.淺談閱讀教學中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