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婧
摘 要: 我國的民族音樂有著五千年的文化底蘊,是我國民族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音樂,都蘊含著本民族的精神、氣質(zhì)和神韻。學生通過學習民族音樂,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祖國的音樂文化,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審美能力以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初中的民族音樂教學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各個學校和每個教師都應該高度重視民族音樂的教育。通過民族音樂的學習,使學生對我國的民族音樂的悠久歷史和博大精深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關鍵詞:民族音樂教育 弘揚民族音樂 初中音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8-0213-01
一、民族音樂教育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
1.增強學生的民族觀念
現(xiàn)在的很多學生都去追捧現(xiàn)代的愛情歌曲、搖滾之類的音樂,很少有學生去欣賞民族音樂中的美。其實民族音樂中蘊含著很多珍貴的財富,民族音樂通過不同的藝術形式來體現(xiàn)中華民族的審美習慣和審美觀,民歌、戲曲、說唱和以民間音樂為素材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音樂是民族音樂教育的四個方面。從不同的方面來看,民歌具有不同的風格。這些民歌的旋律都能傳達出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思想,學生在學習和鑒賞民族音樂的時候,可以通過自己的情感體驗,吸收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氣質(zhì)和神韻,從而使學生了解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和情操。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音樂審美能力
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情感體驗來感受本民族的精神和氣質(zhì);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習民族音樂,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我國民族音樂博大精深、歷史悠久、種類繁多、風格各異,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結(jié)合歷史與現(xiàn)實,使學生了解民族音樂的發(fā)展變化。從而使學生在興趣中掌握知識,了解民族音樂的藝術特征,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民族民間音樂知識水平,還有助于學生認識民族音樂的悠久歷史和博大精深,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3.人教版初中音樂教材中民族音樂教育的體現(xiàn)
人教版初中音樂教材緊緊圍繞中國民族音樂,它在音樂教材中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人教版七年級下冊音樂教材體現(xiàn)了民族音樂的豐富性,教材的六個單元,不僅介紹了各種樂器,還強調(diào)了幾個最具代表性的少數(shù)民族音樂;還包括了民歌、各種樂器、有聲樂曲、有器樂曲。形式各異,內(nèi)容豐富。另一方面,民族音樂的經(jīng)典教材包括一些經(jīng)典民族音樂作品、京劇、越劇等經(jīng)典唱段,還介紹了經(jīng)典的舞劇音樂。
4.民族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
隨著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在國家各級部門的不斷探索下,制定了一系列指導性的法規(guī)和文件,此外,在音樂教學基礎設施的改善及科研方面都取得顯著的成果,這都推動了音樂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目前,我國不少專家學者和教師在音樂教學中研究逐步深入,音樂教學改革也正在進行著。但是,我國音樂教學的現(xiàn)狀是不容樂觀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與現(xiàn)實音樂教育的不相適應、傳統(tǒng)文化失落與流行音樂興盛的不相適應、音樂理論教學與教學實踐主體的不相適應等問題在音樂教學中仍然存在。因此,我國的音樂教學還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
二、人教版初中音樂教學中實施民族音樂教育的途徑
1.在理念上加強民族音樂教育
在我們使用的教材中,包含著我國各民族音樂的精華。所以學校應該合理安排民族音樂課程,教師也必須深入研究這些教材,用有趣的教學形式和多樣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來吸引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教師應該把民族音樂作品的學習作為學習目標,并安排足夠的課時來讓學生學習民族音樂。在選擇教材的時候,要選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教材,這樣才能凸顯出來音樂教學的民族特色。
2.重視民族音樂教育 ,營造良好的音樂教育氛圍
每個教師都應該意識到民族音樂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也是加強美育教育的一個重要手段。中學的民族音樂教育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應該重視中學的民族音樂教育。此外,為了激起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學校應該多舉辦一些和民族音樂相關的活動,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宣傳教育,教師也應該讓學生多接觸一些民族音樂作品。
3.在課堂教學中
為了增加學生對民族音樂的了解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需要在民族音樂的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把握好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在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要訓練學生不同的技能。如在欣賞環(huán)節(jié)中。應該深入解析一些民族調(diào)式;在歌唱的環(huán)節(jié)中,在學生學習之后,要鼓勵學生模仿演唱;在肢體舞蹈訓練中,要讓學生去實踐,去嘗試去跳;在學習器樂時,學生要多選學民族器樂,積極建立民樂隊,開設民樂合奏課。此外,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創(chuàng)新,鑒于初中民族音樂教學在學生整個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在授課過程中,要改變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形式,使學生感興趣且易接受。如在學習江蘇民歌《茉莉花》時,可以讓學生演奏不同的版本,然后進行比較學習。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4.挖掘民族音樂的文化內(nèi)涵,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初中教學中的民族音樂對學生以后的音樂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他承擔著文化的弘揚和傳承功能,在我國的民族音樂中蘊含著本民族特有的精神、氣質(zhì)和神韻,以及獨特的審美意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引導學生了解音樂作品的背景、內(nèi)涵和審美觀念,并從中學習音樂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和審美心理等。
5.培養(yǎng)強大的師資隊伍
目前,我國的音樂教學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民族音樂教育的發(fā)展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培養(yǎng)出大批的合格的民族音樂教育工作者就尤為重要。從事民族音樂教育,對教師的要求是比較高的,教師要有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對于那些具有影響力的戲曲需要掌握,還要能演唱一些風格不同的民族音樂作品。除此之外,至少掌握一種民族樂器,還要具有音樂客場外的知識。
參考文獻
[1]吳茜. 初中音樂教材體系結(jié)構的分析與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
[2]張黎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學民族音樂教學研究—問題與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12.
[3]牛歡,萬瑩. 淺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教學[J]. 黃河之聲,2014,19:50.
[4]尉興.人教版初中音樂教學中對學生民族音樂文化精神的培養(yǎng)[J]. 音樂時空,2015,17:123.
[5]李偉.論民族音樂教學中的人文精神培育[J]. 音樂探索,2010,03:105-107.
[6]楊尚京.音樂教學中如何弘揚民族音樂文化[J]. 群文天地,2012,15:88-91.
[7]馮潔.淺談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弘揚民族音樂文化[J]. 新課程導學,2013,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