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功能對等論是翻譯研究中的經(jīng)典,對文學翻譯有很大的功用。在功能對等理論視角下《警察與贊美詩》的翻譯首先應該在詞匯和句法上與原文保持相互對等。而且篇章和文體風格的對等也是功能對等理論所倡導的重要翻譯原則之一,在功能對等理論的指導下所翻譯出來的《警察與贊美詩》譯文在篇章和文體風格上也應該是相互對等的。但是功能對等理論最重要的一個原則是要求原文和譯文在審美、思維和眼界上相互對等,即譯文的表達清晰、語言通順、敘事風格與原文基本保持一致,因為譯者的審美和譯者在翻譯文章時所站的高度才是譯文完美再現(xiàn)原著風采的靈魂所在,這一點在《警察與贊美詩》的翻譯本中也有非常明顯的體現(xiàn)。
[關(guān)鍵詞]功能對等理論;《警察與贊美詩》;翻譯
歐·亨利于1862年出生于美國,去世于1910年,是專門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作家,其所創(chuàng)作的小說作品基本上都是揭露社會現(xiàn)實的,《警察與贊美詩》就是他的著名短篇小說之一。歐·亨利的作品常常以出人意外的結(jié)局著稱,篇章結(jié)構(gòu)雖然短小精悍,但是文章的構(gòu)思都非常的巧妙,語言也非常的有幽默感和諷刺感。歐·亨利的《警察與贊美詩》中的主人公過著流浪的生活,生活的凄涼感在歐·亨利幽默諷刺的語言襯托下顯得更加的悲涼。而且從以現(xiàn)實批判主義寫作風格著稱的歐·亨利所寫的這部作品中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清當時真實的社會生活,讀懂小說背后隱藏的可憐、可悲、可嘆之處,同時也對人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毒炫c贊美詩》這篇短篇的悲喜劇小說讓歐·亨利一下子蜚聲世界,許多國家都爭相翻譯出版歐·亨利的作品。我國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學習外國思想的浪潮中早就翻譯出版了歐·亨利的《警察與贊美詩》這部短篇小說。改革開放之后《警察與贊美詩》再次被重新翻譯,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功能對等理論,即美國尤金.A-奈達所提出的翻譯理論。功能對等理論對文本翻譯有很大的影響,為文本翻譯提供一個嶄新的翻譯視角,它與以往的翻譯理論不同,它不要求逐字逐句的對原文進行翻譯,而是強調(diào)只要原文和譯文在主要意思上保持大致一致就行,即只要能夠準確地再現(xiàn)原文的文化內(nèi)涵即可,沒有必要讓譯文在形式上與原文保持一致。本文就將從功能對等論的視角對《警察與贊美詩》的翻譯進行研究。
一、功能對等理論視角下《警察與贊美詩》詞匯、句法翻譯的對等
功能對等理論是非常重要的翻譯理論之一,對文學翻譯有很大的影響和功用,而且功能對等理論還提出了很多的翻譯準則。其中第一個原則就是要求原文和譯文在詞匯和句法上保持相互對等。
功能對等理論是美國人尤金·A·奈達提出的,尤金·A·奈達一生都在從事翻譯的工作,其中最大的成就就是在對《圣經(jīng)》進行翻譯的時候提出了功能對等理論。功能對等理論與以往的翻譯理論不同,它不要求逐字逐句地對原文進行翻譯,而是強調(diào)只要原文和譯文在主要意思上保持大致一致就行,即只要能夠準確地再現(xiàn)原文的文化內(nèi)涵即可,沒有必要讓譯文在形式上與原文保持一致。也就是說在不逐字逐句翻譯原文的前提下,讓讀者在閱讀譯文的時候還能夠和閱讀原著一樣產(chǎn)生同樣的情感。尤金.A-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中第一個要遵循的翻譯準則就是要求譯文和原文在詞匯和句法上要相互對等,這一點在《警察與贊美詩》的翻譯中體現(xiàn)得比較明顯。
首先,《警察與贊美詩》詞匯翻譯的對等。功能對等理論要求在翻譯的時候不需要逐字逐句的對原文原封不動地翻譯,即表示詞匯上的對等不那么重要,只要能夠翻譯出原文的本來意思就行了。例如“A dead leaf fall in Soapy's lap ,thatwas Jack Frost's card.”在翻譯這一句中的“card”的時候,有的版本就把“card”這個詞匯按照原詞匯的意思翻譯成了“卡片”,而有的版本則根據(jù)上下文的意思和語境把這個詞匯翻譯成了“名片”?!懊币辉~用得更加的貼切,譯者用“名片”一詞不僅將原文的意思準確地翻譯了出來,而且“名片”還有“邀請”和“認識、介紹”的意思,更加符合上下文的意思。因為上文中的“Jack Frost”是“霜凍”的意思,即蘇比接收到了“霜凍”的名片,得知冬天就要來臨了,非常符合歐·亨利的諷刺幽默風格,諷刺韻味十足。而“卡片”一詞雖然翻譯出了原文的意思,但是不免有些生硬。
其次,《警察與贊美詩》翻譯中句法的相互對等。英語和漢語的句子構(gòu)成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翻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調(diào)整句子的結(jié)構(gòu),否則按照英文句子結(jié)構(gòu)原封不動地翻譯出來的漢語句子會非常的難懂,讀起來也非常的不通順,會讓讀者失去閱讀的興趣。例如“The refined……encouragedhim to believe that he would soon feel the pleasant officialclutch upon his arm that would ensure his winter quarters of the right little.”在翻譯這一句的時候有的人把它翻譯成了“這足使他相信警察的手臂抓住他肩膀的滋昧該是多么愉快呀,在島上的小安樂窩里度過這個冬季就有了保證”。這一句翻譯讀起來顯得非常的艱澀,也不容易懂,讀起來很難在腦海中想象出主人公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是什么。而有的人并沒有完全按照英語的句法排列來翻譯,而是對翻譯的句子做了調(diào)整,把“警察的手”作為主語,將后面兩個句子合并了起來,進一步強調(diào)了主人公內(nèi)心渴望的同時也把句子的主謂賓進行了調(diào)整,這樣語句所表達的意思就非常清楚了,讓人一目了然清楚了當時發(fā)生的情況。而且譯者還縮短了句子,讓讀者感受到了主人公內(nèi)心的渴望,起到了諷刺和詼諧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功能對等理論視角下翻譯《警察與贊美詩》的時候應該對句子進行調(diào)整,同時也可以對詞匯進行“異化”翻譯,不再逐字逐句地翻譯。這樣的翻譯可以讓譯文讀起來更加的通順、更加的符合原文的本意。
二、功能對等理論視角下《警察與贊美詩》翻譯的篇章和文體風格對等
篇章和文體風格的對等也是功能對等理論所倡導的重要翻譯原則之一,在功能對等理論的指導下所翻譯出來的《警察與贊美詩》譯文在篇章和文體風格上就應該是相互對等的。
在尤金“A”奈達的功能對等論四個準則中,第二個重要的翻譯原則就是要保持文章篇章和文體風格的對等。在翻譯的時候使用不同的翻譯方法會使譯文篇章和文體風格有很大的不同。也就說在翻譯的時候使用直譯加意譯的翻譯手法和使用直譯加注釋的翻譯手法所譯出的篇章和文體風格會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這兩種翻譯方法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譯文基本上和原文保持對等。例如“He hands his pasteboardto the North Wind,footman of the mansion of all outdoors.”在這一句的翻譯中有的版本把”the mansion of all outdoors”一詞用意譯的方法婉轉(zhuǎn)地翻譯成了“露天公寓”,這樣既翻譯出了原文的意思,也幽默地凸顯了主人公驕傲的和辛酸的一面,讓文章更加地具有諷刺意味。而有的版本把“the mansion of alloutdoors”直譯成了“戶外大廈”,這兩種翻譯方法都把原文的意思清晰地翻譯了出來,但是翻譯出來的文體風格完全不同。前者更加的生動傳神,抓住了歐·亨利幽默諷刺的語言風格,把主人公的性格刻畫得惟妙惟肖,非常巧妙地再現(xiàn)了原著的風采;而后者的直譯也與原文的意思相符,也比較直觀清晰,也有自己的可取之處,只是稍顯僵硬。
綜上所述,在功能對等理論視角下翻譯《警察與贊美詩》的時候還應該注意篇章和文體風格的對等,要盡量的把譯文翻譯清楚,語句自然通順,更為重要的是要在敘事風格上與原文保持對等。
三、功能對等理論視角下《警察與贊美詩》翻譯的審美、思維和眼界對等
功能對等理論的最后一個原則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要求原文和譯文在審美、思維和眼界上相互對等,因為譯者的審美和譯者在翻譯文章時所站的高度才是譯文完美再現(xiàn)原著風采的靈魂所在,這一點在《警察與贊美詩》中也有非常明顯的體現(xiàn)。
文體篇章的審美、思維、眼界和原文保持大致的相似性是功能對等理論最重要的原則之一,這是功能對等理論翻譯原則的靈魂所在。尤金·A·奈達認為在翻譯的時候翻譯的意義對等大于翻譯的形式對等,即不要求譯文跟原文在詞匯和句子上保持一致。
首先,在功能對等理論視角下《警察與贊美詩》譯文表達清晰度要非常的高。好譯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表達要清晰,只有表達清晰了才能夠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原著的風格,如果不能清晰地表達出原文的意思就有可能會對原文的理解產(chǎn)生偏差。例如在“You may know that winter is near at hand”這一句的翻譯中,有的人把它翻譯成了“你知道冬天就迫在眉睫了”,有的人把它翻譯成了“人們就明白,冬天已經(jīng)近在咫尺了”。但是不管是“人們”“迫在眉睫”還是“你”“近在咫尺”都清晰地表達出了主人公感覺到冬天已經(jīng)來臨的感覺。
其次,在功能對等理論視角下《警察與贊美詩》譯文的語言也要非常的清晰和流暢。語句的流暢比表達清楚更上了一個層次,根據(jù)功能對等理論的原則在翻譯的時候可以適當?shù)卣{(diào)整句子的結(jié)構(gòu),使句子讀起來更加的通順和流暢,使句子的翻譯不再拘泥于語法的束縛,這樣才能把譯者的情感自然地融入到句子和文章中去。也就是說在翻譯的時候既要將原文的內(nèi)容清楚明了地傳達出來,還要在形式和內(nèi)容上做必要的渲染和勾勒,把譯者的創(chuàng)作個性和主觀思想體現(xiàn)出來。
綜上所述,功能對等論給了我們一個嶄新翻譯視角,為文學翻譯找到了新的途徑和方法。在翻譯《警察與贊美詩》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原文和譯文在詞匯、句法、篇章風格和審美上保持相互對等。在翻譯的時候可以對句子進行調(diào)整,對詞匯進行“異化”翻譯,不再逐字逐句地死板翻譯,這樣的翻譯可以讓譯文讀起來更加的通順更加的符合原文的本意。而且在翻譯的時候還要盡量把譯文翻譯清楚,語句調(diào)整得自然通順,更為重要的是要在敘事風格上和審美上與原文保持對等,因為這是翻譯的最高境界和真正的靈魂之所在。
[參考文獻]
[1]張麗梅.功能對等論視角下《警察與贊美詩》兩漢譯本的對比[J].語文建設(shè),2015(21).
[2]劉春玲.功能對等論對比《警察與贊美詩》兩漢譯本[J].芒種,2015(18).
[3]鄧偉英.解讀《警察與贊美詩》[J].語文建設(shè),2014(23).
[4]趙俠.《警察與贊美詩》兩個中譯本的歷時語料對比分析[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14(4).
[5]袁錦翔.緊跟原作意到神到——析王仲年譯《警察與贊美詩》[J].中國翻譯,1988(01).
[6]林雪燕.功能對等論視角下的英語幽默小說翻譯——通過歐·亨利《警察與贊美詩》兩漢譯本的對比評析[D].福建師范大學,2013.
(收稿日期:2015-12-23)
[作者簡介]權(quán)志成(1980-),男,漢族,甘肅靖遠人,碩士,蘭州商學院隴橋?qū)W院外國語言文學系講師,研究方向:外語教學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