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亦園
(福州職業(yè)技術學院,福建福州,350108)
英譯外宣新詞語的方法研究
林亦園
(福州職業(yè)技術學院,福建福州,350108)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反映這些變化的漢語新詞語也層出不窮。漢語新詞語的英譯已日趨規(guī)范,但對其特點及譯法的研究和實踐還不盡如人意。鑒于此,可主要采用意譯、釋義譯、回譯和直譯等方法,規(guī)范并提升外宣新詞語英譯的質量。
英譯;外宣;漢語新詞語;譯法;規(guī)范
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反映社會變革和經濟發(fā)展的新事物、新思維和新概念層出不窮。作為社會現(xiàn)象的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和文化載體,它會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而詞匯是語言系統(tǒng)中最活躍的因素,直接反映了語言的變化。因此,在不同的發(fā)展時期就產生了不同的漢語新詞語。這些反映社會焦點熱點的新詞匯林林總總,涵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1.政治方面:民族復興、合作共贏、零和等;2.經濟方面:一帶一路、拇指經濟、供給側等;3.網(wǎng)絡方面:網(wǎng)紅、拉黑、點贊等;4.教育方面:高職、新課改、課證融合等;5.旅游方面:自助游、背包客、落地簽等;6.社會生活方面:彩民、學區(qū)房、廣場舞等,它們極大地豐富了漢語的表現(xiàn)力。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國際交往也日趨頻繁。為了能讓國外的讀者充分了解中國的發(fā)展和變化,并且擴大我國的對外影響,旨在讓中華文化走出國門、貼近國外英語受眾的外宣英譯就顯得越來越重要了。不可否認,譯界在漢語新詞語英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對于漢語新詞語來源、特點及翻譯方法的研究和實踐還不盡如人意。本文以此為切入點,通過實例,探析漢語新詞語英譯自身特點及其相應方法,以期協(xié)助進一步規(guī)范外宣新詞語翻譯,使之更好地為中外經濟和文化交流服務。
何謂新詞語 (neologism)?它主要指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幾年來在漢語中出現(xiàn)的前所未有、或是原有詞語在使用過程中產生新的意義和用法的詞匯??梢哉f,漢語新詞語主要源自創(chuàng)造新詞和賦予舊詞新意,如:海西、充電等。
新詞語的特點在于“新”,翻譯的難度就在于如何體現(xiàn)這個“新”。這也就對傳統(tǒng)的翻譯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漢語新詞語英譯與其他漢英文獻的翻譯一樣,具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也有一些有別于其他翻譯的自身特點。其特性可大致歸納為四點,即:創(chuàng)造性、廣泛性、長期性和時效性。而這四者綜合在一起,就大大增加了其翻譯的難度。其一,新詞語英譯,特別是反映具有中國特色事物和現(xiàn)象的詞匯翻譯,有說服力的譯作在國內幾近空白,無章可循,部分新詞語的翻譯只好 “原創(chuàng)”;[1]其二,新詞語不僅數(shù)量龐大,涵蓋面也十分廣泛,而譯者的精力和能力卻是有限的,無法面面俱到;其三,漢語新詞語每天都會源源不斷地出現(xiàn),對其英譯的研究和探索是一項復雜而又長期的工作;其四,新詞語翻譯大多具有很強的時效性,短、平、快,譯者難以對譯作進行深入而細致的思考,翻譯不到位或是出錯也在所難免。再者,漢譯英的受眾是國外讀者,這也在客觀上制約了譯者及時了解譯入語讀者對譯文的反響和認同度,造成求證難。以下結合實例,談談外宣新詞語英譯應遵循的原則及其翻譯方法。
尤金·奈達(Eugence A.Nida)在功能對等理論中指出,譯文讀者對譯入語的反應大體上應與源語讀者一樣。要做到這一點,就應以英語為依歸,處理好英漢這兩種語言所依附的文化差異,語言轉換時遵守一些固定的話語和語篇規(guī)律,使譯文讀者能準確無誤地理解和獲取譯文所要傳遞的信息。[2]由此可見,我們完全可以用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指導新詞語的翻譯。
此外,漢語新詞語的翻譯是我國外宣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譯者務必遵守“外宣三貼近原則”, 即貼近中國發(fā)展實際, 貼近國外受眾對我國信息發(fā)展的需求,貼近國外受眾的思維習慣。為了讓世界更準確了解中國的最新國情,了解中國的民族文化,達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譯文既要符合英語的表達方式,又要盡可能留存漢語新詞語的中國特色以及原有的文化內涵。[3]為此,在漢語新詞語英譯實踐中可以采用以下幾種翻譯方法。
(一)意譯 (Free Translation)
意譯是指根據(jù)原文的大意來翻譯,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譯(區(qū)別于“直譯”)。主要在原語與譯語體現(xiàn)巨大文化差異的情況下得以應用。從跨文化語言交際和文化交流的角度來看,意譯強調的是譯語文化體系和原語文化體系的相對獨立性。[4]
大量的實例說明,意譯的使用體現(xiàn)出不同語言民族在生態(tài)文化、語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質文化和社會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差異性。意譯更能夠體現(xiàn)出本民族的語言特征。也就是說,文化差異性往往會產生詞匯的空缺,即本民族中的該詞所負載文化內涵在另一民族文化中缺乏“對應語”,那么就不能拘泥于語言符號之間的轉換,應該采取意譯的方式,用譯入語讀者能接受的方式翻譯出來。意譯也是新詞語翻譯常用的方法,舉例如下:
例1:“新聞聯(lián)播”,指中央電視臺每日晚間播出的一檔新聞節(jié)目,在中國大陸擁有官方的影響力,被稱為“中國政壇的風向標”。但跟老外解釋起來比較費勁,如果說是CCTV’s flagship news show(央視的王牌新聞節(jié)目),他們就明白了。
例2:“以房養(yǎng)老”,也被稱為“住房反向抵押貸款”,是指老人將自己的產權房抵押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數(shù)額養(yǎng)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務的一種養(yǎng)老方式。故意譯為reverse mortgage。
例3:“三公消費”,指政府部門人員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招待費產生的消費,是當前公共行政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有人將其直譯成three public consumption,這會使國外讀者一頭霧水,不知所云。應意譯為reception,vehicles and overseas trips by government and public bodies。
例4:“經濟適用房”,是指已經列入國家計劃,由城市政府組織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或者集資建房單位建造,以微利價向城鎮(zhèn)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不可照字面說成economically suitable houses,應意譯為affordable housing。
例5:“民生工程”,是政府堅持以人為本,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切實保障公民基本權利,提高生活水平,重點關心弱勢群體,采取的一系列積極政策舉措。建議意譯為livelihood project。
例6:“社會撫養(yǎng)費”,是指為調節(jié)自然資源的利用和保護環(huán)境,適當補償政府的社會事業(yè)公共投入的經費,而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征收的費用。譯為fines for extra births比social maintenance fee更為貼切。
例7:“土豪”,意指那些錢財富有但缺少文化和正確價值觀的人,可譯為the rich lacking in education or correct values;也可指落后于潮流的富翁,這樣應譯為rich people that can’t follow trend。
例8:“學區(qū)房”,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房地產市場的衍生品,同樣也是中國現(xiàn)行教育體制下的一個獨特的現(xiàn)象,指劃片屬于教育質量好的小學或一些重點中學學區(qū)內的房產。不妨譯成top quality primary or middle school-nearby houses
例9:“富二代”,指80年代出生、繼承巨額家產的富家子女??赡7耣e born with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和 old money二個詞組,譯為silver-spoon generation或 children of old money。
例10:“醫(yī)鬧”,醫(yī)鬧是指受雇于醫(yī)療糾紛的患者方,與患者家屬一起,采取各種途徑以嚴重妨礙醫(yī)療秩序、擴大事態(tài)、給醫(yī)院造成負面影響的形式對醫(yī)院施加壓力從中牟利的行為。鬧事者可說trouble maker或trouble instigator,故“醫(yī)鬧”可譯為hospital trouble instigator。
例11:“海西”,即:海峽西岸經濟區(qū),指臺灣海峽西岸,以福建為主體包括周邊地區(qū),是一個具有獨特優(yōu)勢的地域經濟綜合體。如果直接音譯為“Haixi”,譯語受眾肯定不知是何物。應譯為the economic zones on the western bank of Taiwan Straits。
例12:“爆表”,原意是指儀表爆炸,通常指儀表指針超過表上所示的極限;引申義是嚴重超出正常范圍,如:某處PM 2.5“爆表”;某地氣溫“爆表”等。建議譯為to hazardous level,請看例句:Fuzhou’s lunar new year firework spree made its air pollution to hazardous level.
例13:“月光族”,指將每月賺的錢都用光、花光的人,一般都是年輕一代??梢愿鶕?jù)其生活的特征(live from paycheck to paycheck),譯成paycheck-to-paycheck consumer,令人一目了然。
例14:“拉黑”,拉黑,通常來說就是拉到黑名單、屏蔽某人言論,適用于手機或騰訊QQ等聊天軟件??勺g為blacklist sb.或block sb.from contacting you。
(二)釋義譯(LiteralTranslationwithExplanation)
釋義譯就是在直譯后加一些注釋,補償直譯帶來的意義損失,,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譯文。漢語新詞語源自中國獨特的語言、文化環(huán)境中,具有鮮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受語言和文化差異等因素影響,很多詞語在英譯時,簡單的直譯有時還不能完全表達其特定含義,需在直譯后附加解釋說明。此譯法適用于本民族新生的詞匯。如:由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構想,具體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應釋義譯成One Belt,One Road,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我國一年一度的“春運”,即春節(jié)運輸,是中國在農歷春節(jié)前后發(fā)生的一種大規(guī)模的高交通運輸壓力的現(xiàn)象。可釋義譯為Spring Transportation, the transportation of passengers who are eager to go back home for family reunion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period。又如,“雙開”,是指對黨員開除黨籍、開除公職的紀律處分。這是一個極具中國特色的詞匯,可釋義譯為Dualexpulsion,be expelled from the CPC and removed from public office。再如,反映目前官場不正?,F(xiàn)象的“裸官”,是指配偶和子女非因工作需要均在境外定居或加入外國國籍的公職人員。不妨譯為Naked Officials,those officials who stay in mainland China while their spouses and children reside abroad。另外,春節(jié)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壓歲錢”,亦可釋義譯為 New Year’s money,gift money given to kids duringtheChineseNewYear.
(三)回譯 (Back Translation)
回譯指的是,通過翻譯進入譯語的詞語再譯回原語,回譯的內容其原語本質上為譯文,譯語本質上為原文?;刈g有兩種表現(xiàn)形式:1.將原語中借自譯語的帶有明顯文化特征的名詞回譯成它們在譯語中原來的表達;2.將原語中帶有明顯文化特征的名詞回譯成它們在譯語中的習慣叫法。[5]翻譯通常被看成是單向旅程,但偶然也需要回程車票,這就涉及到回譯的過程,有的學者就把回譯的過程形象地比喻為回家的過程。
回譯是由中國和外面世界文化交流引起的,許多新詞語尤其是科技詞匯都是通過直譯、音譯、補充、解釋等翻譯方式形成的外來語,對這些詞匯的回譯應力求源語言與目標語言間的統(tǒng)一。目前,漢英詞匯之間的互借現(xiàn)象普遍存在,當然漢語中的英語外來詞要遠遠多于英語中的漢語外來詞。這就要求譯者在回譯這些英語外來詞時,充分考慮來源地的文化背景,并且勤于搜索相關的資料,做到萬無一失。如:博弈論的“零和游戲”(zero-sum game);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課程“幕課”(MOOC);醫(yī)用及護理產品公司“強生”(Johnson&Johnson);嬰兒衛(wèi)生系列產品“幫寶適”(Pampers);創(chuàng)可貼“邦迪”(Band-aid);醫(yī)學用語“埃博拉”(Ebola);運動用品“阿迪達斯”(Adidas);體育用語“鷹眼”(hawk eye);運動項目“保齡球”(bowling);社交網(wǎng)站“推特(Twitter)”;網(wǎng)絡用語“黑客”(hacker);網(wǎng)絡術語 “ 寬 帶 ”(broadband); 軟 件 “ 安 卓 ”(Android);科技詞匯“藍牙”(Bluetooth);相機“佳能”(Canon);相機鏡頭“蔡司”(Zeiss);影視用語“維亞”(wire);食品“培根”(bacon)等等。
(四)直譯 (Literal Translation)
直譯是既保持原文內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譯方法。在直譯中,忠實于原作的內容應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忠實于原作的形式,再次是翻譯語言的流暢性和通俗性,確保譯文的可讀性,也就是說,不會引起國外讀者的誤解。如:和諧社會(harmonious society)、可持續(xù)性發(fā)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民族復興”(national rejuvenation)、“中國夢”(Chinese Dream)、廣場舞(square dancing)。又如,英文“express”意為“快速的”,可用來直譯“快遞”(express delivery)、“高速公路”(expressway)等。直譯不失為新詞語的一種重要翻譯方法,不但能傳達原文意義,還可以體現(xiàn)原文風格。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對外宣傳力度的不斷加大,中國需要向世界展示一個更加客觀、積極和嶄新的形象。漢語新詞語英譯在對外宣傳、弘揚中華文化的工作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其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對外轉播的效果以及國外受眾的認同度。由于漢語新詞語每天都會產生,對這個領域進行研究和探索是一項復雜而又長期的工作,需要廣大專家、學者和翻譯工作者付出艱辛的努力,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翻譯實踐中,應當充分考慮漢語新詞語的中國文化特色,注重跨文化交際等因素,從而促進中西文化共同繁榮。
[1]楊全紅.漢英新詞的翻譯:一項費力難討好的活兒[J].中國翻譯,2003,(5):70.
[2]林亦園.關于規(guī)范公示語英譯的思考[J].閩江學院學報,2012,(6):77.
[3]黃友義.堅持“外宣三貼近”原則,處理好外宣翻譯中的難點問題[J].中國翻譯,2004,(6):27.
[4]陳小慰.新編實用翻譯教程[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73.
[5]任開興.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J].中國翻譯,2012,(5):113.
[責任編輯:鐘 晴]
D815
A
1008-7346(2016)05-0087-04
2016-08-10
林亦園,男,福建福州人,福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