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涌泉 耿桂宏 蔣 亮 李吉林 秦 春
北方民族大學 寧夏銀川 750021
民族高校金屬材料及熱處理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李涌泉 耿桂宏 蔣 亮 李吉林 秦 春
北方民族大學 寧夏銀川 750021
金屬材料及熱處理是一門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的課程,要求工程技術人員運用相關知識解決生產實際問題。針對當前企業(yè)對熱處理人才的迫切需求,結合民族高校學生學習特點、客觀要求,通過教學方法、評價方式等方面對金屬材料及熱處理課程進行改革。
金屬材料及熱處理;教學改革;教學方法;課業(yè)評價
民族高校的主要任務是維護民族團結,為少數(shù)民族和民族地區(qū)培養(yǎng)具有工業(yè)背景的專業(yè)技術人才,從而促進民族地區(qū)社會經濟發(fā)展[1]。金屬材料及熱處理課程是材料類相關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涉及金屬學原理、金屬熱處理的原理及工藝[2],是一門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的課程。當前,傳統(tǒng)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已不適應現(xiàn)階段學生的培養(yǎng)。因此,針對民族學生的學習特點,從教學內容、方法、手段進行改革,通過學生理論與實踐的良好結合,實現(xiàn)學生實踐能力和工程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1.1 學生多存在學習障礙
在民族高校中,少數(shù)民族學生占絕對多數(shù),以北方民族大學為例,少數(shù)民族學生比例超過65%,其中相當部分學生來自新疆、西藏以及云、貴等地,其教育資源及教育質量同內地的差距是不爭的事實,這也直接導致民族學生存在底子薄、基礎差、理解力不足等問題。同時,雖然近年來的雙語教學起到顯著的效果,消除了基本的語言交流障礙,但在理論課程學習中,大量專業(yè)術語的出現(xiàn),使少數(shù)民族學生在學習中要實現(xiàn)漢語向母語轉化,語言的轉化降低了學生的課堂反應速度及理解力、進一步影響了學生上課的熱情,使得課堂教學效果顯著低于預期[3]。
1.2 學時分配不合理
當前,各高校金屬材料及熱處理課程大多為48學時(理論教學40學時+實踐教學8學時),從學時分配可以看出,理論教學學時能基本滿足課堂教學要求,但實踐教學學時顯著不足。由于學時的分配不合理,教學的重心轉移到理論教學中,因此教師試圖通過PPT、板書、課堂講解,附加驗證性實驗的方式,完成該課程的教學[4]。在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對知識的理解也是片段式的,很難融會貫通。而驗證性實驗是學生對已知結果的一種再現(xiàn),學生更多的是按照實驗指導書,機械地完成實驗內容,缺乏自己的思考,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及對實際熱處理問題的分析解決是不利的。
1.3 考核方式不夠科學
課程的考核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對學生知識掌握理解的客觀評價,通過課程考核,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檢查自己的教學效果,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傳統(tǒng)的課程考核以期末考試為主,考試內容大多偏重對知識的記憶,學生和教師的“功利性”導致這種考核方式向“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學什么”的方向發(fā)展,從而限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能動性、創(chuàng)新性;限制了學生工程應用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的提高,難以滿足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yǎng)的要求[5]。
2.1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針對少數(shù)民族學生學習存在的問題、困難及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弊端,我們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改變傳統(tǒng)的“多媒體+板書”的教學模式,避免教師的“一言堂”,要進一步提高課堂的信息化、互動性。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將課程中涉及的金屬學原理、金屬熱處理的原理及工藝通過視頻的形式直觀地展示給學生,避免枯燥術語的闡述,降低民族學生的語言負擔,提高民族學生的理解力和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述奧氏體的形成時,先進行基本理論的講解,然后通過播放奧氏體形成的視頻,讓學生清晰直觀地了解奧氏體長大的過程,通過學生之間對奧氏體形核和長大機理的相互討論,加深對該部分內容的理解認識。
2.2 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相互促進
金屬材料與熱處理的理論必須和實踐相結合。一方面,熱處理工藝的制定必須有理論的指導;另一方面,熱處理工藝是否正確,能否達到最佳效果,必須經過實踐的檢驗。針對傳統(tǒng)的8學時“驗證實驗”的弊端,改革后的金屬材料熱處理實驗要求達到16學時,由驗證性實驗向開放性實驗轉變,在開放性實驗中,先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各組從備選材料中選擇一種熱處理材料,根據擬定的實驗目標,各小組經過討論后制定熱處理工藝路線,撰寫出完整的實驗方案,經任課教師審核、修改后進行實驗操作,直至實驗完成。這種開放性的實驗提高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是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靈活應用,增強了學習興趣,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對學生今后解決工程實踐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同時,要鼓勵學生走出課堂,進行實踐調研。例如在學習鋼、有色金屬及其合金的牌號/命名時,我們要求學生分組赴建材市場調研,寫出調研報告。通過這種調研,學生實地了解了鋼材(有色金屬)的分類,不同鋼材的品質用途,牌號的命名方法,同時學生將理論與實踐進行了良好的結合,對工程選材亦有初步的認識。
2.3 實施過程性評價方式
過程性評價的“過程”是相對于考試考核的“結果”而言的,過程性評價更加具有導向性,是關注教學過程中學生個體發(fā)展的一種考核手段,能夠更加客觀的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效果做出評價。在金屬材料及熱處理課程中,過程性評價可分為4個部分,總成績=平時成績15%(考勤、單元考核、分組討論等)+實驗成績20%+調研成績15%+考試成績50%,通過單元考核、分組討論、實驗及調研的導向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文獻的查閱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動性及工程實踐能力。而考試考核能夠反映出學生對基本理論、基本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是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觀測點。
通過對金屬材料及熱處理課程的教學改革,實現(xiàn)了對學生的過程化管理,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工程應用能力,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上,為企業(yè)輸送合格的熱處理人才方面起到顯著的效果。因此,民族高校的改革需要教育者不斷轉變思想,開拓創(chuàng)新,勇于實踐,奮勇前行。
[1]聞亮,李立.構建新形勢下民族高校實踐教學體系之探討[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8,4(21):84-86.
[2] 吳欣,陳剛,崔國榮.在課程教學中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高教論壇,2012,10(10):69-71.
[3]陳達云.關于民族高校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33):1-4.
[4]楊琳,李黎沈,鄧世歧.工程認證背景下金屬熱處理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高教學刊,2016(13):71-72.
[5]李涌泉,耿桂宏,楊少林.機械工程材料課程評價改革研究[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6,2(235):76-77.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Metal Materials and Heat Treatment Course in National University
Li Yongquan, Geng Guihong, Jiang Liang, Li Jilin, Qin Chun
Beifang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y, YinChuan, 750021, China
Metal materials and heat treatment is a course wi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the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was required to use relevant knowledge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 In view of the urgent need of Heat treatment personnel,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 National University, it i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the experimentation with new teaching methods and a new value system of metal materials and heat treatment of classroom reform.
metal materials and heat treatment;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method; course assessment
2016-10-11
李涌泉,博士,講師。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十三五”重點建設專業(yè)子項目(編號:NJG20169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