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雷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262-01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規(guī)定“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huán)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fā)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經驗”“環(huán)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隨著《綱要》的貫徹落實,環(huán)境的教育價值引起了幼教工作者的極大關注,我們認識到環(huán)境不再是一種背景、一種裝飾,而是成為一種活的課程。為此,我們在活動室環(huán)境資源的創(chuàng)設和利用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注重利用創(chuàng)設環(huán)境的過程教育幼兒,使幼兒在主動與環(huán)境交互中得到身心和諧發(fā)展。
這種改變,首先體現在墻飾的布置上,以往的墻飾往往是為了布置而布置,更多的是審美價值的存在。而現在我們要充分發(fā)揮每一面墻飾、每一寸空間的教育價值,激發(fā)、支持和引導幼兒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主動獲取有益的知識經驗。那么,如何發(fā)揮墻飾的教育功能,實現它的教育價值呢?
1 讓墻飾切合教育的主題
我們根據教育活動的主題和目標,產生出墻飾的主題,這樣,墻飾始終跟著教育的主題走。每一主題下的墻飾又有不同的欄目,這些欄目往往是對某一具體的教育活動和幼兒學習過程中重要的階段性經驗的概括和總結,是對孩子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記錄。例如,以中班為例,根據“國慶節(jié)到了”的教育主題和目標,產生出“我的祖國”的墻飾主題。那如何來充實這個主題墻的內容呢?我們從該教育主題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中挖掘到了豐富的來源,形成了不同的欄目。如,由語言活動《蒲公英旅行記》產生出“我們愛長城”的欄目,從社會活動《我去過的地方》,布置出“愉快的旅行”,從《家鄉(xiāng)新面貌》、《熱鬧的街景》活動中,產生出“我的家鄉(xiāng)——昆山”的墻飾,此外,還有“祖國特產”、“祖國風光”、“珍稀的動物”等欄目,都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和關注。每一個欄目都是孩子們用圖文并茂的方式記錄了他們各自在探究和活動中獲得的體驗、認識、信息和發(fā)現。
2 讓墻飾與幼兒互動
以往創(chuàng)設主題墻,從主題的確定、收集資料到具體的布置、裝飾,幾乎都由我們老師策劃、完成的,每次創(chuàng)設,都花費了我們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僧斘覀冏晕姨兆?、自我欣賞的時候,卻發(fā)現孩子們對我們的精心布置卻無動于衷。原來,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有著太多的成人意志,孩子們對自己每天生活的環(huán)境沒有了參與和選擇的權利,也就失去了參與和選擇的興趣。沒有孩子參與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就失去了創(chuàng)設環(huán)境的意義。
那么,如何調動孩子們的參與熱情,使他們真正主動參與跟自己息息相關的環(huán)境資源的創(chuàng)設呢?我認為,開展教師、幼兒、主題和墻飾之間的有效互動,是值得嘗試的。
在主題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我們力求使每一個墻面都會說話,發(fā)揮其記錄與宣傳功能。開學時,我們的墻面上沒有太多的裝飾,隨著每個主題活動的自然展開和不斷深入,活動室里的環(huán)境逐步豐富起來,到處都是孩子留下的足跡:活動的動態(tài)網絡圖,師生共同收集的主題活動資料,孩子們的各種疑問和異想天開的答案,幼兒探索過程中的各種圖畫、表格記錄,他們創(chuàng)作的各種或懸掛或張貼的手工繪畫作品,記錄孩子們活動、生活的照片等等,將活動室布置得琳瑯滿目,充滿勃勃生機。如在“朋友越多越快樂”的主題墻飾中,有孩子們做小記者采訪朋友后所做的記錄表,有老師、父母拍攝的與好朋友一起玩耍時的精彩瞬間,有孩子們自己制作的送給好朋友的禮物,還有以“與朋友打電話”形式表現出來的記錄著好朋友電話號碼的電話
卡……這些由老師、幼兒共同參與收集、制作的成果,使墻飾由單純的裝飾物變成了會說話的教育者和記錄者。它生動地展示和記錄了孩子們探索、體驗、成長的歷程,令老師和孩子們都感到自豪。孩子們一有空,就會聚集在主題墻前,指指點點、說說笑笑,有著極大的興致。
隨著孩子們的參與不斷深入,家長們對主題活動的關注程度也明顯地增加了。他們積極參與收集有關資料,加入到幼兒的討論并幫助幼兒整理經驗,日益豐富的主題墻也讓家長走進了主題教育。
3 讓幼兒在墻飾中感受美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審美價值也是不容忽視的,美好的環(huán)境能讓人身心愉快,因此在創(chuàng)設體現幼兒主體性環(huán)境的同時,我們也注重美的體現,讓幼兒在與墻飾的互動中得到審美的情趣與體驗。
3.1 注重色彩搭配
鮮明的色彩能給幼兒帶來美的感受,在布置墻飾時要注重色彩的搭配。春天綠草紅花、夏天碧海黃沙、秋天紅葉飄飄、冬天白雪皚皚,突出了四季的特征。小班時我們用綠色系和紅黃色系拓印孩子們的小手印做樹葉,裝扮春天和秋天的大樹媽媽。巧妙的設計,鮮明、協(xié)調的色彩引起孩子們的陣陣驚嘆;中班時,讓孩子們撕貼樹枝、樹葉懸掛在活動室里,再貼上孩子們畫的水果寶寶,深綠色的枝條配上各種鮮艷的水果,童趣又美麗。
3.2 材料的多樣化
在墻飾中有幼兒利用廢舊物品制作的手工作品,有照片、圖片,有撕貼畫、剪紙,有紙盤、毛線、彩紙裝飾成的臉譜,有實物拓印、樹葉拼貼等等,充分體現了幼兒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充滿了藝術情調。如在“多彩的金屬”主題活動中,我們不但張貼了小朋友對家中金屬的調查表,還布置了好多用鐵絲、鋁絲、銅絲等纏繞出的金屬制品;在“服裝”主題活動中,使用的材料則更多了,棉、麻、絲、綢、塑料袋、皮革、紙袋乃至VCD光盤等等,都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服裝。又如在“秋”的主題活動中,更多使用的則是大自然中的天然材料,簡直可以說是濃縮了秋天的諸多事物,它使小朋友在有限的空間內領略了無限空間的美好。孩子在制作的過程中接觸了好多秋天的事物,不但增進了對秋天的認識,而且得到了美的享受。
材料的多樣化使可利用的教育資源更加豐富,使我們的主題墻變得更加立體,更加貼近幼兒生活。它鍛煉了孩子的才華,開拓了孩子的視眼,它又使我們小朋友剪、貼、涂、畫的技能得到了提高。
墻飾不僅深深地吸引著孩子,吸引了家長,也深深地吸引著所有來園參觀者的目光,凡是進到我們班的參觀者,無不為著一面面充滿著審美情趣和體現著教育價值的主題墻而發(fā)出由衷的贊嘆。陳鶴琴先生說過:“怎樣的環(huán)境,得到怎樣的印象”,“教育的環(huán)境在教育過程中,起著一定的作用?!敝黝}墻飾為幼兒提供了一片廣闊的天地,這種創(chuàng)設遵循了啟發(fā)性、參與性、互動性、效應性、創(chuàng)造性等基本原則和規(guī)律,使幼兒在與環(huán)境的互動中得到了良好的發(fā)展。讓我們的墻飾創(chuàng)設追隨幼兒,使幼兒的身心更全面、和諧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