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美
【摘 要】在小學作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應當正確認識互評互改模式的積極意義,強化學生評改指導,給予學生廣闊空間,按照規(guī)定流程和集聚集體智慧開展作文評改,促進學生作文能力提升。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互評互改;運用研究
在小學作文教學工作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技巧掌握水平,應當從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綜合入手,其中評改環(huán)節(jié)也是重要的一環(huán)。針對過去評改環(huán)節(jié)存在的不足,筆者在教學中探索以互評互改為代表的教學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將做簡要論述。
一、互評互改模式提出的背景
互評互改是指將作文評改的任務交給學生自主完成,這一教學模式是針對過去教師包辦評改效率低下的現(xiàn)狀而提出的一次突破。傳統(tǒng)作文評改模式的弊端主要存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評改作文費力低效。一個班級的學生都在五十個人左右,每周一次的作文習作評改要占用教師較多的工作時間,每一篇作文從錯別字到病句再到結構、主題、技巧等方面一一評改,教師往往評改的頭昏腦漲,而實際上教師花費較多精力評改出來的成果,在作文教學中所發(fā)揮的作用非常有限。二是學生評改反饋不夠重視。筆者深有體會,許多小學生拿到教師評改過后的作文,大多數(shù)只是看一下等第,訂正一下錯別字,而對精心批注的邊批總批卻不甚關心,導致評改的提升功能非常有限。
二、小學作文互評互改模式實施要點
針對傳統(tǒng)評改模式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引入互評互改模式可以在作文教學中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讓教學活動更加熱烈,有助于提高學生作文寫作能力。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1.強化輔導明確評改流程。在小學作文教學中運用互評互改模式,特別是剛開始推行這一模式的班級,教師應當強化對學生的方法指導。首先讓學生明白互評互改的內涵,知道教師推行這一模式的目的所在、意義和價值。其次要對自主評改的流程做到心中有數(shù),筆者將互評互改模式分為交換習作、尋找錯別字病句、分析框架、點評技巧、總結評語等幾個環(huán)節(jié),學生要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流程,既要發(fā)揮自身的能動作用,又要和其他同學通力協(xié)作共同完成作文評改。
2.團隊協(xié)作完成作文評改。在拿到其他同學的習作之后,筆者要求學生首先通過自己的努力將錯別字病句找出來,接下來分析文章結構技巧,這個環(huán)節(jié)放在學習小組中進行,小組成員在進行評改的過程中,一位同學朗讀手中的習作,提出自己對這一篇文章結構安排和手法運用的初步點評意見,大家進行討論補充和完善。這樣的教學模式避免了學生一家之言、一己之見,讓全小組的成員一起分析這一篇文章在結構上有何巧妙之處、有何不妥的地方,運用了哪些描寫的手法、運用如何,還可以運用哪些方法等等,集中大家的智慧來點評這一篇文章的結構與手法,既尋找出成功的地方,又要指出存在的不完善之處,這樣就能夠較為客觀公正的評價這一篇文章。在完成小組集體討論之后,具體評改的學生要融合大家的意見寫出相關的邊批提示,最后還要共同總結對這一篇文章的等第評價,寫上總結性的評語,使集體的力量在作文評改活動中得到有效體現(xiàn)。這一評改模式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既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同時也發(fā)揮了集體的力量,而且在評改的過程中深入分析了每一篇習作,對其中一些優(yōu)秀的寫法、巧妙的構思有了更深的理解,進而運用到自身作文創(chuàng)作活動之中,達到了吸收他人長處為己所用的效果。
3.直面交流溝通評改成果。在完成了小組一系列的評改動作之后,每一篇習作都有了總結性評語,有了初步等第,接下來就要與作者進行面對面交流。在小組評改結束之后,筆者安排評改者和作者進行直接溝通,對這一篇文章有著哪些成功之處,有著哪些值得學習借鑒的地方進行直接的評價,同時對文章存在的問題也有明確的意見。通過和作者進行溝通,能夠讓作者對自己習作具有更加客觀的認識,有時候自己長期按照一種模式、一種風格進行寫作,根本無法看出存在的問題。經過互評互改,這些問題可以被其他同學敏銳的發(fā)現(xiàn),進而直接指出來,有助于每一位學生作文寫作方面的改善與提升。
4.教師抽閱習作點評總結。在小學生作文教學中運用互評互改模式,教師并非放任自流,而是要有效掌控全局。在學生進行自主評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深入到每一個小組進行巡視,開展方法論的指導,在他們完成評改之后,要選擇一篇有代表性的習作,在全班進行投影點評,對這一篇文章錯別字病句有沒有完全找出來,對結構與技巧分析是否準確、評語概括是否客觀、等第的評定是否恰如其分進行點評。在每一次的點評中,要有意識的兼顧到不同層次的作文,通過教師的點評讓學生對如何評改作文,以及提高評改的技巧程度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點評結束之后,教師每次還要抽取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文章進行回頭看,對學生評改的質量進行評估,對存在的共性問題要在下一次評改指導中予以集體輔導,通過這樣的方式不斷提高學生評改的能力。
三、幾點思考
在作文教學中推行互評互改模式,讓學生在評改中擁有更多的參與機會,對作文教學而言是一次創(chuàng)新,也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筆者發(fā)現(xiàn)這一教學模式具有三個方面的意義:一是有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對作文評改活動參與程度更高。二是幫助學生吸收了更多技巧,特別是在點評其他同學作文的過程中,能夠博采眾長提高自身構思能力和寫作技巧。三是完成了作文評改效率提升,互評互改模式將教師從繁重的評改工作中解脫出來,也改變了單向評改講解的模式,教師重在啟發(fā)引導、非常輕松,學生評改過程主動積極、氛圍熱烈,而且效率也得到了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1]陳文君.小學語文作文有效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5)
[2]丁金河.當前小學作文現(xiàn)狀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