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志平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先鋒小學,江蘇南通 226316)
隨文呈現(xiàn) 靈活積累
——小學閱讀教學中的語言積累例談
施志平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先鋒小學,江蘇南通 226316)
閱讀教學須加強學生的語言積累。但在當前的小學閱讀教學中,學生卻存在積累少、理解不深、不能靈活運用等問題。筆者在閱讀教學中經(jīng)常采用“隨文呈現(xiàn),靈活積累”的方法,幫助學生積累語言,建構自己的語詞庫,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閱讀教學;語言;積累
蘇教版教材主編張慶老師曾有句名言:“教師平時只管‘布云’,誰也不知道哪塊云彩會‘下雨’?!彼^“布云”就是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積累語言材料,豐富語感經(jīng)驗,這是輸入;所謂“下雨”是指學生能運用積累的語言材料準確流利地表達,這是輸出。沒有足夠量的語言積累,如同空中沒有幾塊云,你想人工降雨都不行。
但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在語言積累上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有的不注意積累,用的時候拿不出來,“下不了雨”;有的雖有所積累,但理解不深刻,“不會下雨”。久而久之,學生的語言變得枯燥無味,缺乏感染力。為改變這一狀況,不少教師在教學中加強了學生語言的積累和運用訓練,通過集體背誦、專項練習等,試圖幫助學生建立起豐富的語詞庫,但費時費力,效果并不理想。
筆者在閱讀教學中經(jīng)常采用“隨文呈現(xiàn),靈活積累”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F(xiàn)以《滴水穿石的啟示》一課中的教學片段為例做一簡要闡釋:在閱讀了文中三個事例后,師生共同交流課前搜集的關于“滴水穿石”的其他事例。
師:聽了這么多事例,你一定有所感觸吧?來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好嗎?生交流各自體會。師:出示中心句——“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xiàn)我們美好的理想?!蓖瑢W們,這段話是作者在看了安徽廣德太極洞內(nèi)“滴水穿石”的情景后心跡的真實流露,也是我們大家學了課文以后所受到的啟示。我們一起來讀!生齊讀句子。師:其實,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接觸過許多這方面的內(nèi)容,比如(課件出示):愚公( ),繩鋸( ),精衛(wèi)( ),聚沙( ),只要功夫深,( ),這些成語故事,你會填嗎?
生口答后齊讀這些詞語。師:你能聯(lián)系課文或生活實際,選用其中的一個成語來說一段話嗎?生1:遇到困難,我們不能退縮,要充分發(fā)揚愚公移山的精神,努力戰(zhàn)勝困難。生2:李時珍立志編寫藥學專著,他翻山越嶺,遍尋藥材,歷經(jīng)20多年,終于寫成《本草綱目》,真是“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哪!……師:(高興地)說得好!同學們,讀著這些詞語,我們又情不自禁想起了以前接觸過的一些名言警句。生1: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生2: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生3:一個人只要強烈地堅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達到目的?!瓗煟海ㄜE起大拇指)你們知道的可真不少!這些成語和警句,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生齊讀中心句。師:同學們,這可是一個被自然和歷史見證了的真理,讓我們永遠銘記在心吧!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告訴我們:學習的過程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在已有的認識基礎上建構自己經(jīng)驗的過程。對自己知識結構反復重構、更新,在修正中讓自己的知識趨于接近世界的真實。脫離了原有的知識基礎強行灌輸,就不能真正建立起有效的知識體系。同時,語言的積累離不開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那種脫離語境,空中樓閣式的積累因為認知基礎不牢固,自然也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筆者采用隨文呈現(xiàn)、靈活積累的方法,其好處是:
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教師順勢帶出相關語詞。由于有了一定的認知基礎,學生再接觸類似的語詞,不會感到唐突。本案例中,基于對教材中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心向目標,持之以恒,終有建樹的故事的了解,再加上師生共同交流了所搜集的眾多名人持之以恒終于成才的事例,學生建立起了新的認知,與作者產(chǎn)生了情感上的共鳴。情動辭發(fā),便有了表達自己思想的需要。此時積累語言,可謂順水推舟,水到渠成了。這種基于學生情感需要的積累,其效果自然比沒有任何鋪墊的機械積累好。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具體語境中內(nèi)化和吸收知識,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本案例中,隨著文本閱讀的層層推進,學生對“滴水穿石”的理解也由實物表象向抽象道理過渡,認識逐漸深入。教師在組織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讓他們說出各自體會,朗讀課文中心句。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中,讓學生回憶與“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成語,進而說說含“滴水穿石”意思的名言警句。學生的認知在自然妥帖的積累中不斷強化,對語詞的理解也在具體的語境中不斷加深。
兒童記憶是一種特殊的心理過程,有聯(lián)系的意義識記效果要強于孤立的機械識記。集中積累,專項練習,由于缺乏相關記憶背景,學生的記憶就不牢固,難以形成相應的知識板塊。而本案例中,教師借助當前關于“滴水穿石”的新認知,喚起學生對已學知識的回憶,主動將新知納入已有認知的背景中,并通過反復誦讀,形成新的認知板塊。根據(jù)艾賓浩斯遺忘規(guī)律,這種間斷性的復習能促使原有的記憶更加持久有效。類似的積累經(jīng)過多次反復,其效果將更為明顯。
積累的目的在于運用,真正有效的積累是建立在合理運用基礎上的。于永正老師認為:“掌握語言這個工具必須讀、背、悟,必須運用。也就是要在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中去掌握,決不能依靠煩瑣的內(nèi)容分析和講解。”(《于永正文集》)集中積累、專項訓練,由于缺乏了在具體語境中靈活運用這一環(huán)節(jié),故而效果不理想。案例中,教師在學生閱讀文本,回憶了以前所學的與“滴水穿石”相關的成語后,適時提出聯(lián)系課文或生活實際,選用其中的一個成語說一段話。這是一種閱讀中的即時運用,學生有了對該成語的理解基礎,又加上文本中鮮活的事例啟發(fā),故而實施起來并不感到困難。也就在這樣靈活機動的運用過程中,達到了積累的真正目的。
可見,“隨文呈現(xiàn),靈活積累”不失為引導學生積累語言的一種好方法。運用這一方法,既能幫助學生有效地積累和運用語言,又能借助語詞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一舉多得。使用此法,要注意以下三點:
一要鉆研好教材。備課時教師首先要認真研讀教材,通過反復朗讀,發(fā)現(xiàn)文本中有價值的積累點,找到隨文呈現(xiàn)的結合點。這樣的點可能不止一處,教師要做出一定的篩選,做到掌握分寸,適可而止,不能喧賓奪主,沖淡了教學主題。
二要精心設計好教學程序。隨文呈現(xiàn)要自然妥帖,有機滲透,不能脫離文本,形而上學,為了積累而積累;要達到使教學具有新異性的境界,讓學生感到有趣味,而不是增加負擔。因為“文如看山不喜平”,上課也是如此。
三要尊重學生主體,體現(xiàn)開放性和選擇性。課堂教學應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積累語言的過程中要有一定的開放性和選擇性,做到因人而異,分層要求,不能無視基礎,一概而論。
當然,小學閱讀教學中積累語言的途徑和方法還有很多,并不局限于一種。只要我們處處留心,時時引導,學生的語言就一定會越來越豐富,“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的能力也一定會越來越強。
[1]王應雪.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充滿樂趣[J].知識窗:教師版,2014(05).
施志平,1970年生,男,本科學歷,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先鋒小學校長,南通市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先后主持過多項省市級規(guī)劃課題,在各級各類刊物發(fā)表教育教學文章50余篇。中小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