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金蘋
摘要:“引發(fā)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yǎng)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笔恰毒V要》中明確提出的。由此可見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會使他們終身受益。因此,我以繪本為載體,從興趣入手,通過溫馨小屋,巧妙的布置圖書角的環(huán)境;繪本教學中多樣的方法;課外豐富多彩的“甜點”活動;和家長的共同培育這幾方面進行了實踐研究。
關鍵詞:實踐研究,閱讀興趣,大班幼兒,繪本圖書。
【問題提出】
“培養(yǎng)大班幼兒閱讀興趣的研究”的話題說來已很早了,從網上一搜也是一大片,真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說各有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在閱讀時幼兒能體會到圖書給他帶來的樂趣。這種樂趣可以是開心、喜悅和歡樂,也可以是悲傷、難過和失望。就是說讓幼兒感受不同的情緒體驗,同時也是幼兒身心發(fā)展的一種需要。為什么不能對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進行一些可操作性強的實踐研究呢?因為我深知,大班幼兒不但有極強的求知欲望,能較長時間專心地看書,對內容的理解能力較強,而且開始對文字產生興趣。為此,我試圖抓住大班幼兒的特點,對農村大班幼兒的閱讀興趣進行了研究。力爭讓孩子和閱讀交上朋友。
【概念界定】
載體:指能傳遞能量或運載其他物質的物體。本文指通過繪本教材,讓大班幼兒的閱讀興趣越來越濃厚。
興趣:興致,對事物喜好或關切的情緒。本文指幼兒對繪本這個事物產生喜好的情緒。實踐:在本文中就是指讓幼兒實際去做;去履行。
【研究對象】
大班28名幼兒
【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法:通過實踐活動中,教師觀察幼兒的行動,以及行動中的問題、變化來研究幼兒在活動中的發(fā)展。
觀察法:通過目測孩子在閱讀過程中的表現(xiàn)以及行動變化。
案例法:通過案例觀察記錄等方法記錄幼兒在閱讀活動中更多表現(xiàn)。
【研究策略】
一、溫馨小屋,布置巧妙——寬松舒適的環(huán)境。
《綱要》中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币虼耍诮虒W中我把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教室里我布置了一個“溫馨小屋”——小小圖書區(qū),幷把它設在比較安靜的角落,老師為幼兒鋪上了地墊,幷投放了舒服的靠枕,周圍還掛上了漂亮的簾子,這樣有效地與其它區(qū)域分隔開來。在“小小圖書館”中有一個開放式的書架,提供了適宜大班幼兒閱讀的繪本圖書,而且種類繁多,如:童話故事類、自然科學類、美工操作類、知識類等,讓幼兒從中獲得多方面的教益,滿足幼兒多方面的興趣。在投放圖書上,我做到心中有目標,并且體現(xiàn)層次性,根據幼兒熟悉的、不太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三種層次進行投放圖書,即滿足了不同水平幼兒閱讀的需要,而且我還結合主題教學,在閱讀區(qū)的墻壁上展示與我們主題教學相關的知識。比如我在上語言《公益廣告》這節(jié)課時,活動前我鼓勵幼兒和家長一起收集有關公益廣告的故事,我在閱讀區(qū)的墻壁上張貼一些與這節(jié)課相關的知識。在如此舒適而又豐富的環(huán)境中進行閱讀,孩子們感到閱讀是件很舒服和快樂的事情,很自然地就萌發(fā)了閱讀的興趣。
二、“輔以方法”,著眼未來——繪本教學中的方法。
柯南指出:“幼兒雖然可以通過視覺直接感知圖畫書的某些畫面的意義,但是要獨立讀懂圖畫書卻是困難的。這不只是指圖文并茂的圖畫書中那些文字他們還不認識,要準確地讀出圖畫所描述和表達的內容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幼兒欣賞和接受圖畫故事仍然需要大人的幫助。” 因此,在幼兒閱讀繪本的過程中,我通常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幫助幼兒進行閱讀。
(一)整體閱讀,提升情感
精彩的繪本圖畫藝術性強,非常富有情感,故事的主題來自于幼兒的生活經驗,能引發(fā)幼兒共鳴的,完整地閱讀能帶給幼兒情感上的沖擊、語言上的提升。
如:繪本《母雞蘿絲去散步》,它以最少的文字講述了母雞散步的悠閑,用精彩的畫面講述了狐貍追逐獵物的艱辛,作品形象地展現(xiàn)了“呆若木雞”的母雞和“貪婪狡猾”的狐貍,形成一種非常滑稽的對比。為了引導幼兒在笑聲中理解故事內容,重點講述出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故事。我決定分三個環(huán)節(jié)完成幼兒理解故事、嘗試用好聽的詞匯講述自己的想法,并感受、體驗故事所帶來的樂趣:根據封面猜測故事發(fā)展的可能,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通過幻燈片的形式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表達,再揭曉答案→集體閱讀大繪本,完整欣賞作品(當然這是師生共同完成的作品)。進行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活動時,預測時,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母雞走過院子”畫面的景、物,再讓幼兒進行猜測,以問題的方式引導幼兒進行合理地預測,為幼兒成功地預測“繞過池塘”、“翻過干草堆”、“經過磨房”、“穿過籬笆”和“鉆過蜂箱”等情節(jié)提供了基礎,也為一次集體活動完整閱讀地整個繪本提供了可能。
(二)關注細節(jié),凸顯精彩。
雖然每本繪本的文圖構成不同,但優(yōu)秀的繪本大多都考慮了情節(jié)、場景、人物、心理等的變化,圖畫也具有動態(tài)感和流暢性,整個畫面看起來和諧、完整。關注細節(jié),往往能突出繪本中精彩的部分,讓幼兒更加細致地感受繪本。比如,繪本《母雞蘿絲去散步》的扉頁有一張地圖——母雞散步的路線,畫面把蘿絲的家、院子、池塘、草垛、磨房、籬笆和蜂箱完整而連貫地以大頁面的方式展現(xiàn),把故事情節(jié)的主線直接拎了出來。在教學中我極大地挖掘了地圖這一細節(jié)的作用,通過讓幼兒細致地閱讀地圖,來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整個故事內容。
(三)“假以翅膀”,放飛想象。
繪本故事文字簡潔,畫面豐富,色彩鮮艷,能夠調動幼兒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1.追問式想像。
想象的調動在于語言的回應,追問和引導。如在我進行的繪本閱讀活動《逃家的小兔》時,孩子們看到封面上的小兔和兔媽媽的可愛模樣就已經非常感興趣了,孩子們開始猜測:小兔和媽媽會說些什么悄悄話?……帶著疑問,孩子們開始完整閱讀,閱讀的過程中,有的孩子禁不住“哈哈哈”大笑,原來他們看到了小兔每次逃家都會被媽媽抓住,我又接著問:“小兔是怎么逃家的?”“媽媽是怎么抓住小兔的“?有的幼兒說:“小兔想變成河里的魚逃走,媽媽就變成釣魚的人把它釣上來”。有的孩子說:“小兔想變成高山上的巖石逃走,媽媽就變成登山的人走到它面前”?!⒆觽冊陂喿x過程中表情愉快,享受到了繪本閱讀的快樂。
2.體驗式想象。
在《逃家小兔》中都是用簡單同一的簡單句式“如果你變成…… ,我就變成 …… ?!钡木涫綄⒐适麓v下來,整個故事充滿了想象。在導讀中,我便利用繪本中一次又一次的變化,讓孩子參與其中,“如果你是兔媽媽,你會怎么變,讓小兔回家呢?”在孩子饒有興趣的猜測中,來推進故事的情節(jié),體會媽媽對孩子那濃濃的愛,激發(fā)孩子閱讀的興趣,從而使孩子愛上閱讀。
3.猜測式想象。
即通過猜想繪本故事內容和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來閱讀繪本的一種方法。優(yōu)秀的繪本作品往往會配有美觀的圖畫,通常幼兒都會被繪本中的圖畫所吸引。因此,我引導幼兒通過閱讀圖畫來猜想故事內容和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比如,繪本《逃家小兔》的封面是一對在草叢中互相對視的母子兔。我請幼兒據此猜想該繪本可能會講些什么?幼兒的猜想相當豐富多彩:“兔媽媽在和兔寶寶說悄悄話!”“兔媽媽肯定在告訴兔寶寶當心大灰狼,森林里的大灰狼可厲害了!”“它們是不是在這里等誰呀?”……雖然幼兒的猜想有的漫無邊際,但幼兒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及其以往閱讀文學作品的經驗來大膽地根據封面猜想著自己所“閱讀”出來的故事。
(四)創(chuàng)編表演,精彩分享。
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他是一般形象思維和語言形象思維的基礎。創(chuàng)編表演即通過讓幼兒或師幼共同扮演繪本中的角色來閱讀繪本的一種方法。繪本故事多以圖文并茂,連續(xù)性為主,《狐貍爸爸鴨兒子》完全符合這一特點,它已經為幼兒提供了較多的內容,有較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只要盡可能的加以想象就可以編出一個完整的故事來。所以,在活動的延伸部分,我鼓勵幼兒開動腦筋,想一想,畫一畫、編一編,我說:“孩子們,接下來,狐貍爸爸和鴨兒子,還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請你們在美工區(qū),你們可以幾個人合作畫一本連環(huán)畫,并互相說說,比比誰續(xù)編的故事最有趣?明天咱們演一演?!?這樣幫助幼兒實現(xiàn)了圖畫、文字、口語三者間的轉換,既充實了繪本內容,又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創(chuàng)作的快樂。幼兒在看繪本時不僅會聯(lián)想到現(xiàn)實的生活、其他的文學作品,還往往會把自己想象成繪本中的某個角色。如,在我運用該方法執(zhí)教《逃家的小兔》中,琪琪一邊做跳進水里的動作一邊說:“我跳到水里,鉆到水底,媽媽就找不到我了!”陽陽一邊縮著身體一邊說:“我躲在密密的草叢里,媽媽就看不見我了!”……幼兒陶醉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享受著閱讀繪本所帶來的角色體驗樂趣。而且,這些想象的內容讓繪本閱讀不僅僅局限于繪本本身,而是使得繪本閱讀更加豐滿、更加立體。
三、“甜點效應”,激發(fā)興趣——豐富多彩的活動。
孩子們喜歡吃各種各樣的甜點美食,每當此時,他們總是邁不動步子,哭著喊著要家長給買。要想讓繪本閱讀也能牢牢地帥住孩子,就要給他們準備多樣的“甜點”,即: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營造健康向上、多彩、活潑的氣氛,我班精心打造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充實閱讀內容,增強幼兒閱讀興趣。我是這樣做的:比如親子“好書推薦”。我會預先在班級公告欄向家長發(fā)布信息,進行親子好書推薦活動意義的宣傳。請家長和孩子一起挑選一本適合親子閱讀的好書拿到班上來,請將書的名稱、適合年齡段以及主要內容給予介紹,在活動室進行大交換,使家庭間互相學習、還行、互相交流拓展了新的空間。而后便是“家庭故事秀”。學期末,我們還會舉行“故事小達人”活動。孩子們大膽在集體面前表現(xiàn)自己的能力,提高了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表現(xiàn)能力,也大大增強了孩子們的自信心。在這充實而又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中孩子們的閱讀經驗豐富了,閱讀能力提高了
四、你我攜手,共育幼苗——家園配合。
《綱要》中也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庇變簣@的教育必須與家庭相配合,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最佳效果。父母,是孩子一生教育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是人一生教育的起點;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也需要在家庭環(huán)境中進行。我為家長設計了一份親子閱讀記錄表,(閱讀時間,書名,主角,好詞好句)請幼兒在家中將自己看到的、喜歡的好詞好句記錄在表中。我設計的記錄表時間為一周,比如這周一老師把記錄表發(fā)回去,一個星期后交回老師處。老師為幼兒蓋紅花小印章幷請幼兒為同伴介紹自己新學的本領,隨著時間的積累,孩子們的詞匯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現(xiàn)在我班的家長朋友和孩子們都已形成一個習慣,這項工作很順利地一直開展到大班下學期。
閱讀與其說是一種愛好,不如說是一種習慣,只有從小培養(yǎng),它才會像吃飯睡覺一樣成為生活中最自然的事情。正如荀子曰:“不積硅步,無以致千里”。高爾基也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終生的伴侶,最誠的摯友?!保涍^天長日久,繪本閱讀會成為孩子們最知心的朋友,而孩子們一旦有了濃厚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他們就一定可以去輕松面對,樂于終身閱讀,享受快樂人生。
【研究效果】
幼兒方面:通過靈活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了幼兒的閱讀興趣。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漢字的興趣,促進幼兒口語能力的提高,為他們日后語言能力全面和諧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使幼兒能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直接吸收書面語言,接受良好的思想情感熏陶,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得到知識,從而激發(fā)幼兒閱讀的興趣。
【研究結論】
通過閱讀區(qū)環(huán)境的布置——集體教學中多樣的方法——課外豐富多彩的活——家長的大力支持配合這幾方面的實踐研究。大大激發(fā)了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了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了他們前閱讀的能力,幫助他們掌握了閱讀的方法,將為他們順利邁入小學及終生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蘇霍姆林斯基著,畢涉芝等譯.育人三部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15
[2]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2001年9月
[3]《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語言領域”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4] 周兢,《我國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幾個新的發(fā)展趨向》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5]余珍有《學前早期閱讀教育:機遇和挑戰(zhàn)并存——第二次全國幼兒早期閱讀教育學術研討會綜述》 幼兒教育2005.2